中国自由贸易区效应的一项检验:基于对外贸易方式转型的视角

2019-06-27 11:23
产经评论 2019年3期
关键词:效应变量进口

一 引 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面临新的区域性和服务贸易规则(如TPP、TTIP和PSA等)所带来的挑战。在此国际背景下,2013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对新的贸易规则和标准的一种尝试。2014年12月,为了进一步向全国各地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功经验,国务院批准设立广东、福建和天津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且扩大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原有园区范围。鉴于前期自贸区运行状况较好,2016年8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增设浙江、辽宁、湖北、河南、陕西、重庆、四川7个自贸区。2018年,党中央决定支持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迄今为止,全国共批准成立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随着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等四大自贸区的改革红利及经验在全国推广,中国自贸区战略稳步推进,成为检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方面。

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贸易便利化,但自贸区战略实施对于对外贸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现有研究还很不足,因此本文尝试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我国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分析自贸区对贸易流量和贸易方式的影响。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1)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来研究自贸区的贸易效应。研究样本比较完整,包括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四个自贸区,成立时间都超过两年,且上海与其他三个自贸区成立时间不相同,这为研究的准确性讨论奠定了基础。(2)在研究自贸区对贸易进出口影响时,按贸易方式对进出口进行划分,研究自贸区设立对贸易方式和贸易流量的影响,使得本研究的实证结果更为全面。

二 文献综述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自由贸易理论解释两国或两地区互利贸易问题提供了依据。当前学术界对设立自贸区作用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设立自贸区可以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打破资源流动障碍和贸易壁垒,通过影响贸易成本、市场范围、企业生产率等正向作用于地区经济发展(Chauffour和Maur,2011[1]; Castilho et al., 2015[2]);二是认为设立自贸区可能对区域内的平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影响产业分工与区位选择、拉大收入差距,并且对自贸区的相关政策倾斜,可能导致“劫贫济富”问题(Polaski,2006[3]; Jenkins和Kuo,2013[4])。国内有关自贸区设立的影响的观点以正向作用居多。

Park(2003)[5]采用静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宏观经济影响,认为中日韩自贸区的成立会促进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增长,并且韩国将成为最大的受益国。Urata和Kiyota(2003)[6]采用多部门CGE模型研究东亚自贸区产生的经济效应,发现东亚自贸区的成立促进东亚地区经济增长,但其对于行业内贸易或具有比较优势的贸易没有显著效果。Siriwardana和Yang(2008)[7]运用GTAP模型对中澳(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贸易创造效应超过了贸易转移效应,同时使得两个国家的GDP增长。李丽等(2008)[8]以中印自贸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等递归动态法和GTAP模型分析发现,自贸区建设能够促进贸易增长。

陈林(2016)[9]研究发现,目前中国自贸区建设存在三个误区:(1)误以为自由贸易的负面清单制度是效仿国外的新生事物。(2)现有的研究只停留在贸易自由,而忽视了投资自由。(3)地方政府将自贸区看成开发区,以GDP增长来评判自贸区建设成功与否。王利辉和刘志红(2017)[10]基于“反事实”的思维视角,运用面板数据政策效应评估方法与合成控制法,分析了上海自贸区政策对于地区经济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自贸区政策对于地方经济具有正向影响。李鹏凯(2016)[11]从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天津自贸区的成立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谭娜等(2015)[12]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出口总额增长率的月度数据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运用反事实的研究方法,发现建立上海自贸区促进了上海经济增长,分别使上海市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额月同比增长率提升2.69和6.73个百分点。

王冠凤(2015)[13]从平台视角出发,研究上海自由贸易区新型业态的发展与服务功能的拓展,发现上海自贸区依靠其本身高度自由化的优势,在平台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贸易,实现了上海城市功能服务的新拓展。丁小荷和周昭雄(2018)[14]研究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于长三角地区贸易出口的影响,发现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于长三角地区货物贸易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何勤和杨琼(2014)[15]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对贸易便利化的影响。赵亮(2017)[16]通过构建“3×3×2”的数理模型,对我国自贸区驱动经济发展情况进行GTAP模拟实验,实证结果表明自贸区可以通过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社会福利和增加对外贸易总量等三方面来驱动我国的经济增长。韩琳琳和田博(2016)[17]在贸易商品结构视角下,运用引力模型度量了自贸区内跨境电子商务等因素对于不同附加值商品出口的影响。项后军等(2016)[18]运用反事实的研究方法和模糊断点回归分析了上海自贸区成立对于贸易发展和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于货物净进口和资本流动都具有显著促进效应。

目前的研究多从海关监管模式、负面清单模型和金融改革等方面对自贸区进行定性研究。受限于自贸区数据可获得性,较少有对自贸区设立对贸易影响的定量研究。项后军等(2016)[18]基于短期内的月度数据研究上海自贸区设立对于贸易发展和资本流动的影响,但上海特殊的经济地位,使其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全面地阐释出自贸区设立对于贸易的影响和自贸区政策的贸易效应。同时现有文献大多是探究自贸区政策对于进出口总体的影响,缺乏对进口和出口的差异化研究。另外,现有文献在研究自贸区设立对于贸易的影响时,较少从贸易方式方面来考察其深层次的贸易效应,多集中在研究国家间成立的自贸区对于贸易效应的影响,例如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商品结构效应。本文结合已成立的四大自贸区,研究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对对外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并分析对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两方面进口、出口的异质化影响。

三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一)模型的选择

1.双重差分模型的构建

借鉴已有研究,本文采取DID模型检验沪粤津闽四大自贸区的建立对于货物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Yit=α0+α1didit+α2zit+εit

其中,i和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的第t年;被解释变量Yit表示沪粤津闽地区贸易流量和贸易方式;didit是表示第i个省份第t年是否发生“处理”的虚拟变量,是时间因素time(自贸区成立年份)和地区因素treated(实施自贸区政策的省份)的交叉项,本文中自贸区政策实施时间涉及到2013年和2015年两个时间点,实施后取1,否则为0。选取的实验组包括四个地区:福建省、天津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实验组中treated取1,其余省份取0。通过观察didit系数,分析自贸区设立的政策效应;zit表示控制变量,包括GDP、劳动力人数、产业结构、R&D和FDI;εit表示随机干扰项。

2.平行趋势检验

检验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最广泛运用的模型是双重差分模型,但是在使用双重差分模型之前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果实验组没有受到政策刺激,那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在样本期间的变化趋势应该是一样的,因此该模型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政策实施前必须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被称为平行趋势检验。图1描述了上海市、天津市、广东省和福建省与对照组在样本期间被解释变量(贸易进口总量和出口总量的对数)的均值变化趋势。由于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时间与其余三大自贸区成立时间不同,分开对其进行检验,图1中实验组1表示广东省、福建省和天津市。从图1来看,上海市在政策实施前进口和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实验组1仅在2002年进口总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出现差异,其余年份皆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其在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所以综合来看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自贸区政策对于贸易的影响是可行的。

图1 贸易进口和出口总量平行趋势检验

(二)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

(1)贸易流量。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其中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目前批准设立的12个自贸区中,除了上海自贸区成立时间较早,其他几大自贸区的成立时间都比较短,所以为了研究自贸区政策对于贸易流量的细分影响,选取贸易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考察自贸区政策对于贸易流量的影响。

(2)贸易方式。在研究自贸区设立对于贸易流量的影响时,只能观测到其对进口和出口总量具有何种效应,而不能具体解释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货物贸易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三种方式,主要构成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本文进一步选取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作为被解释变量,尝试从不同贸易方式角度去解释自贸区政策对于贸易流量的影响。

2.解释变量

将自贸区成立的时间作为时间虚拟变量。上海自贸区成立时间为2013年,天津、广东和福建自贸区成立时间为2015年,由于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存在两个政策实施时间,所以运用多期DID模型分析自贸区设立的政策效应。同时将是否实施自贸区政策的省份作为地区虚拟变量。以时间虚拟变量和地区虚拟变量的交互项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的引入可以定量检验自贸区政策实施的贸易效应。

3.控制变量

地区生产总值(gdp):反映地区总体的经济增长情况和经济环境,对贸易具有一定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年末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衡量指标。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带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利用技术溢出效应改善本地区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劳动力(labor):采用年末就业人数来作为劳动力的代理变量。劳动力数量变化会引起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对要素密集型行业的进出口贸易和贸易结构产生影响。

研发投入(R&D):采用研发经费的内部支出作为研发投入的代理变量。研发投入是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源泉,科技进步一方面能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带动贸易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行业内部的产品结构升级,改善商品贸易结构。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三)数据来源

本文以包括广东省、福建省、上海市和天津市在内的22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广东、福建、上海、天津为实验组,其余18个省、市、自治区为对照组,以2001-2017年为样本期间,数据来源于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其他省市或自治区的样本数据没有考虑在内的原因为:(1)部分省市及自治区的相关贸易数据缺失。(2)一些偏远省市贸易发展较为缓慢,与上海市、天津市、广东省和福建省差异较大。

四 实证结果分析

(一)自贸区政策对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首先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自贸区的设立对于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见表2和表3。模型1和模型5没有控制时间效应和固定效应,同时也没有加入控制变量。结果显示,自贸区政策对商品进口和出口的影响显著为正,且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时,实验组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显著上升了0.77和0.59个百分点,但是由于未加入其它相关变量,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模型2和模型6控制了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但未加入控制变量,结果显著为负,并且拟合优度较高。模型3和模型7加入控制变量但不控制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整体结果依然显著为负,地区生产总值和研发经费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显著为正,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而劳动力的影响都显著为负,劳动力数量增加,会导致结构性失业问题,低端劳动力过剩而中高端劳动力相对缺乏,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贸易进出口和商品贸易结构,所以劳动力的效应为负。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虽然为负但不显著。

模型4和模型8加入了控制变量,控制了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其检验结果显示did变量系数显著为负,且拟合优度较高,说明自贸区的成立对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产生了负效应。成立自贸区的一个主要初衷就是通过金融改革和制度创新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利用相关政策措施大幅度减少进出口企业的办事环节、极大地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进口和出口。回归结果与之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本文选取上海市、天津市、福建省和广东省作为实验组,除上海自贸区之外其他三个自贸区成立时间较短,对进口和出口产生的影响较不明显,而且在对照组中也有几个进出口量较大的省份,所以综合来看,自贸区政策对于实验组的进口和出口产生了负效应。为进一步解释这一结果,下面将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个角度出发分析自贸区政策的细分效应。

表2 自贸区政策对于进口总额的影响

注: 括号内数值为变量估计系数的标准误; * 、**、*** 分别表示系数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表3 自贸区政策对于出口总额的影响

(续上表)

变量模型5模型6模型7模型8lnfdi0.1007∗∗0.0127(0.045)(0.041)lnlabor-0.3998∗∗-0.9737∗∗∗(0.156)(0.255)lnR&D0.5500∗∗∗0.6154∗∗∗(0.105)(0.102)lnstructure-1.0447-0.6349(0.714)(0.659)常数项5.1308∗∗∗2.8473∗∗∗-3.5313∗∗∗-4.3575(0.273)(0.112)(1.168)(2.740)时间效应控制控制地区效应控制控制within R20.01200.84110.85690.8886N374374374374

注: 括号内数值为变量估计系数的标准误; * 、**、***分别表示系数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二)自贸区政策对于贸易方式影响的实证分析

为探讨自贸区政策对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产生负效应的原因,且进一步实证分析自贸区的成立对于贸易方式的影响,本部分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进行实证检验。

从一般贸易进口占比和出口占比来看,表4中的模型9和表5中的模型13显示,在未控制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未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自贸区的成立对于一般贸易的进口占比和出口占比产生了正向效应,两者的系数值分别为0.2947和0.4993。这说明相对于未成立自贸区的省份,自贸区的成立使得自贸区省份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占比显著增加。模型10和模型14控制了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但未加入控制变量,自贸区政策的贸易效应依然显著为正。在模型11和模型15中加入地区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研发经费和产业结构等控制变量,但未控制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得出的结果依然显著为正。模型12和模型16在加入控制变量的同时,控制了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自贸区政策系数分别为0.3859和0.3952,结果显著为正。综合来看,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是否控制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实证结果都表明自贸区的成立促进了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的发展,使得其占比增加,并且自贸区政策系数值的变化幅度不是很大。

表4 自贸区政策对于一般贸易进口的影响

(续上表)

变量模型9模型10模型11模型12lnfdi-0.1313∗∗∗-0.1023∗∗∗(0.032)(0.033)lnlabor0.09530.2987(0.091)(0.202)lnR&D0.0583-0.0521(0.073)(0.081)lnstructure0.09530.2987常数项-0.5726∗∗∗-0.5013∗∗∗0.00670.2399(0.059)(0.078)(0.511)(0.521)时间效应控制控制地区效应控制控制within R20.04780.17250.10380.2488N374374374374

注: 括号内数值为变量估计系数的标准误; * 、**、***分别表示系数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表5 自贸区政策对于一般贸易出口的影响

注: 括号内数值为变量估计系数的标准误; * 、**、***分别表示系数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从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占比来看,在不加入控制变量、未控制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时,模型17和模型21显示自贸区政策的系数值显著为负,说明与未实施自贸区政策的省市相比较,实施自贸区政策的省份,其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占比下降,且两者下降的比例相接近。模型18和模型22引入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后,政策效应依然显著为负。为进一步探究自贸区政策对于加工贸易的影响,在模型19和模型23中加入了控制变量,但未控制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发现其系数值还是显著为负,且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的作用显著为正。模型20和模型24加入了控制变量,引入了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自贸区政策的效应依然稳健,系数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检验。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自贸区的成立对于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具有负效应。

表6 自贸区政策对于加工贸易进口的影响

注: 括号内数值为变量估计系数的标准误; * 、**、***分别表示系数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表7 自贸区政策对于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

(续上表)

变量模型21模型22模型23模型24lnfdi0.05040.0233(0.056)(0.061)lnlabor-0.0861-0.1506(0.169)(0.378)lnR&D0.14130.1706(0.128)(0.152)lnstructure0.37080.1458(0.891)(0.976)常数项-1.4168∗∗∗-3.1312∗∗∗-3.1673∗∗-6.9856∗(0.119)(0.140)(1.317)(4.056)时间效应控制控制地区效应控制控制within R20.01710.10480.08930.1203N374374374374

注: 括号内数值为变量估计系数的标准误; * 、**、***分别表示系数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三)综合分析自贸区的贸易效应

总体而言,自贸区的设立对于商品贸易进口和出口应该具有正向作用,在模型1和模型5中也可以看出,自贸区政策的系数显著为正。但随着控制变量和时间效应、地区效应的引入,自贸区政策的效应变为负值,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拟合优度较好。贸易方式对此结论提供了一个解释维度,下面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来分析自贸区政策的效应。

从一般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进口方面看,以模型12和模型20为例进行说明,实证结果显示:自贸区政策对于一般贸易进口的作用显著为正,系数值为0.3859,而自贸区政策对于加工贸易进口的作用显著为负,系数值为-0.5746。可以看出,自贸区政策对于加工贸易进口的负效应要大于对一般贸易进口的正效应,这可能是导致自贸区成立对于进口总额的影响结果显著为负的原因之一。

从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方面看,模型16和模型24实证结果显示:自贸区政策对于一般贸易出口的效应显著为正,系数值为0.3952,而对于加工贸易出口则显著为负,系数值为-0.5496。自贸区政策对于加工贸易出口的负效应明显超过对一般贸易出口的正效应,从而可能使得自贸区政策对商品出口总额产生负向作用。

从贸易方式的角度看,自贸区政策对于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占比都具有正向效应,而对于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占比具有负向效应,所以相对于未成立自贸区的对照组省份来说,自贸区政策能够提高实验组一般贸易的比重,降低加工贸易的比重。

(四)影响机制分析

陈敏(2017)[19]从金融发展视角出发研究贸易方式转型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关系,发现金融发展能够对加工贸易产生阻碍作用,从而推动贸易方式向一般贸易转型升级。倪栩东(2018)[20]研究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于贸易方式的影响效应,发现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促进一般贸易出口额的增长。张毓卿和周才云(2016)[21]分析贸易成本变化对于我国贸易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成本对于一般贸易的影响要大于对加工贸易的影响。

综上所述,设立沪粤津闽四大自贸区对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作用显著为负的影响机制在于:

1.成立自贸区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金融改革措施和制度创新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贸易成本。而就现行情况看,四大自贸区成立时间都不长,上海自贸区稍早1年多,对贸易成本影响的显现尚不充分,可能仅仅限于各项交易成本的降低,贸易成本降低效应未能完全体现出来,而贸易成本直接影响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且对一般贸易的影响要大于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因此,贸易成本效应不显著,限制了其对一般贸易的正向促进作用的扩大,使得自贸区政策对于进口和出口的作用显著为负。

2.从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来看,沪粤津闽四大自贸区中只有上海市和广东省的金融制度较为完善,且产业结构升级涉及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些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可能对实验组的进口和出口存在滞后影响,导致对总体贸易的正向促进作用未显现。

不容忽视的是,自贸区内投资便利化政策会对加工贸易产生负面冲击,使得加工贸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最后逐渐退出市场,向一般贸易领域转变。另一方面,自贸区的成立为新型贸易方式(例如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替代传统贸易方式,尤其是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很大,促进了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同时,自贸区大力推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为一般贸易企业提供了极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了一般贸易企业实现技术更新和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因而,长期来看,自贸区的成立能够显著地促进地区经济综合、高质量发展。

(五)稳健性检验

上述分析是基于沪粤津闽与18个省份构成的对照组相比较而得出,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下面采用两种方法来更换对照组,作进一步分析。

由于广西省、贵州省和海南省在经济和贸易上与实验组相差太大,所以本文将广西省、贵州省和海南省排除在对照组之外,采用其余15个省份作为对照组。根据表8,发现自贸区政策对于进口和出口依然呈现负效应,且对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的负效应明显超过对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的正效应,这与上文的实证结果相吻合。

表8 剔除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检验结果

(续上表)

变量lnimport lnexportlngen_importlngen_exportlnpro_importlnpro_export常数项-1.0662-5.0537-2.2493-3.6774∗-11.6341∗∗-0.8221(2.551)(3.181)(2.473)(2.209)(4.559)(4.719)时间效应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地区效应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within R20.9297 0.88990.29560.2126 0.25680.1703N323323323323323323

注: 括号内数值为变量估计系数的标准误; * 、**、***分别表示系数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第二种改变对照组的方法是剔除与上海市、天津市、福建省和广东省距离较远的黑龙江、陕西、重庆、山西、吉林等5个省级区域,将剩下13个省份作为对照组,然后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表9可以发现,自贸区成立对于商品贸易进口和出口、贸易方式的影响与前文一致。

表9 剔除偏远省份的检验结果

注: 括号内数值为变量估计系数的标准误; *、**、***分别表示参数估计值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综合来看,无论是第一种方法的对照组还是第二种方法的对照组,自贸区的成立对于商品贸易进口和出口目前都具有负向作用,而对于一般贸易则有正向促进作用,对加工贸易有抑制作用,且大于对一般贸易的正效应,这说明本文结论具有稳健性。

五 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从对外贸易流量和对外贸易方式转型角度检验中国自由贸易区效应。以我国沪粤津闽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基于2001-2017年22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其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首先考察沪粤津闽自贸区的成立对于商品贸易进口和出口的差异化影响,然后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角度进行细分,探讨设立自贸区对贸易方式的影响,以解释为何设立自贸区对贸易的当前影响为负,并对自贸区的成立促进贸易方式升级的机理进行阐述。结论如下:

1.沪粤津闽自贸区的成立对于商品进口和出口产生负向作用,这与在不加入任何控制变量和时间效应、地区效应的情况下检验自贸区政策效应所得到的结果相反。

2.从贸易方式细分来看,自贸区的成立对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产生促进作用,而对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起抑制作用,且对加工贸易的负向效应要超过对一般贸易的正向效应。

3.从目前情况来看,设立自贸区对于贸易进口和出口的作用是负的,但对贸易方式转型升级具有正向促进效应。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转向一般贸易会使得自贸区对于一般贸易的正效应逐渐超过对加工贸易的负效应,最后正向作用于商品贸易进口和出口总额。

为充分发挥我国自贸区的贸易效应,根据如上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升相关部门的管理和运营能力,为自贸区内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专业化服务,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带动经济和贸易的增长。

2.我国自贸区成立时间不长,政策落实还不到位,为了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政府需切实抓紧落实自贸区内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各地区贸易的发展和贸易方式向一般贸易转型升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3.为给自贸区内企业营造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地方政府需尽量维持政策的稳定性,引导投资者加大投资力度,为地方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贡献力量。

4.大力发展新型贸易,例如跨境电商。落实各项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优惠政策,例如珠海横琴片区对在支持名单内的企业给予了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猜你喜欢
效应变量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抓住不变量解题
懒马效应
对进口代收保付业务的思考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偶像效应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