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中的舞台灯光

2019-06-26 19:16聂斯伟
艺海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族歌剧继承发展

聂斯伟

〔摘 要〕传统的舞台灯光,仅仅是作为一种照明功能而存在的。由于舞台设备简陋并处在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舞台灯光创作的功能和价值没有得到更恰当的设计和利用。舞台灯光初形之时,在舞台造型上就受到了以“意象”与“意境”为基本范畴的传统美学观影响,不注重现实景观的再现,受虚拟性和程式性等特点的影响,早期戏曲在舞台演出实践中,有意使景的功能减弱,而增强演员的表演功能,舞台的时间和空间都靠戏曲的表演程式来表现。

〔关键词〕传统舞台灯光;民族歌剧;继承;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舞台设备、灯光器材等不断地更新换代,剧目演出可以运用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如大型民族歌剧《田垄之上》以建设新农村为时代背景,围绕“海归大学生自愿投身新农村建设”这一事件展开叙述,以秦若水带领村民发展山茶油产业的决心与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为主线,不怕挫折,通过努力创业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理解,完成创业梦想的故事。该剧的舞美、灯光设计现实感厚重,民族风格浓郁,在舞台呈现上运用了视频、投影技术与舞美布景、灯光效果有机融合,生动描绘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以及现代农村的民族特色。

大型民族歌剧《田垄之上》突破了以往传统舞台灯光中的以照明为主,光的运用遵循了歌剧以写实为基准的创作原则。照度上以明亮为特色,以反映创作者对新农村建设这个大时代背景的思想表达。采用新光源舞台功能灯具,以更接近太阳光源的高色温电脑灯具为主光源。并且随剧情与歌剧旋律产生主观的色彩变化以表达创作者对文学内涵的理解与衬托。兼顾了歌剧《田垄之上》演出时灯光色温与录制呈现的一致性,解决了传统钨丝光源灯具与多媒体在色温、光比等技术处理上难以融合的问题。新光源的特点:1、灯光控制更简便,更多元化; 2、可模仿不同时间自然光色温变化;3、照度高,节能环保;4、色彩等功能更为丰富多样。灯具的多功能为一体特性,为《田垄之上》的舞台视觉感官效果呈现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解决了时间紧凑的难题。歌剧《田垄之上》的舞美灯光创作中充分运用了现代光源与设备进行艺术创作。

舞台技术的显著发展,为剧目创作的多元化、演出形式的多样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舞台技术的突飞猛进,使舞台的形式、样式、表现手段、艺术手法等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也给从事舞台创作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创作的主体要发挥舞台新技术、新设备的巨大作用,要加强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培养。

在剧目发展的过程中,舞台灯光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地创作实践,使我国舞台灯光发展空间不断扩展。目前,舞台灯光设备均已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各种类型的新光源、灯具以及控制灯光变化的电脑调光台设备,已经较为普及,数字化、网络化、无线化等新科技、新设备的投入,也已日见成效。可是不管科技如何发展,演艺设备如何先进,没有懂得艺术表现、熟悉运用设备的专业艺术与技术人才,这些设备对剧目创作就失去了意义,无法刻画人物内心情感,以及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剧目的创作者、表演者都是人物,而不是这些设备。我们可以把这些技术手段当成是自己的“魔法”,如何恰当地展示剧目作品震撼人心的“魔力”,就要看对剧目的理解与思考了。作为舞台演出的直接参与者和创作者,灯光设计人员的作用至关重要。灯光设计人员的创作水平直接影响到舞台戏剧创作的质量。所以舞台灯光设计师最基本的是不断地学习了解技术,掌握先进的舞台设备。

要善于发挥和运用灯光创作手段,就像调光师要了解技术设备一样,作为灯光创作的灵魂人物导演,要学会正确运用各种视觉表现手法。他们同样要了解舞台灯光,亲身参与到灯光设计中去,让灯光在共同的思考创作下成为视觉上一个最有力的表现手段。舞台灯光是导演艺术构思的一部分,灯光设计师应该成为导演艺术创作的共同思考者。

首先,好的导演善于把握灯光对“实”的灵活运用。现实主义的戏剧舞台上,表现的是人物生活的环境,写实的手法自从20世纪50年代沿用至今,从《龙须沟》《雷雨》,到《旮旯胡同》。比如我团创作演出的小歌剧《多多的春天》,这是一出现代农村戏,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从母体带来的艾滋病,因其母亲没钱丢下女孩,女孩偷偷跑出医院寻找母亲。经过研究和讨论,演员、舞台美术等各个创作部门一致认为要用“写实”的手段来表现剧情。小女孩清晨出走,画面中有几处定点光,花坛、竹林、石凳,用电脑切割灯来做实景定点替代了传统的侧光灯的不足,呈现出舞台立体与真实感。让演员在这种实实在在的环境里实实在在地“生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在写实的剧目中,也有一些采取了局部写实的手法。舞台灯光是舞台美术的一个部分,灯光的设计要依据剧本的内容,导演总体构思,剧目样式与表演风格,舞美造型的总体设想等进行创作。戏剧艺术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的综合艺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体现戏剧冲突来表达剧本的主题思想,所以舞台灯光应该把情感色彩表达放在首位,强化演员与舞台造型的同时,衬托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展现人物的幻觉或意念作用。

舞台灯光首先要符合戏剧照明的原则——主、辅、逆配光要素,使观众清晰地看见舞台上演员的表演和景物;一部剧的演出,灯光效果的好坏,除了灯光设计的能力以外,与灯具功能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高品质的灯具能够完全体现设计师的创意。因此,作为灯光设计,在歌剧《田垄之上》的设计构思上着重考虑了现场演出效果,尽可能保证舞台效果,因此,灯具选择与功能配置就显得尤其重要。

歌剧《田垄之上》表现的是秋天季节,山野风情,因此,在整部戏的基本调子确定上,以暖色调为主,特别是村民们骑着摩托车表演场景,以黄色调为主,高亮度与侧逆的斑斓是遵循歌剧寫实白天的原则,而画面黄色与绿色等主观颜色部分就属于创作者赋予的感情色彩。色彩纯度的提高是展现田园风光秋后的辉煌。大时代背景都是以暖色为主,特别是远山的茶树林,田间成熟的稻谷整个舞台飘满了丰收的场景,既优美又和谐。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选择优秀的灯具,要求颜色不但要丰富,而且选色要方便,光质要柔和,显色指数要高,灯具还要轻便。能够达到这些条件的灯具也只有现代新型新光源灯具。

其次,用“虚”制造想象空间。中国传统舞台灯光是为了突出人物,通过演员的表演激发观众丰富的想象力来实现的,这是戏曲演员与观众在表演和欣赏的过程中形成的默契。

歌剧《田垄之上》导演率领演员、舞台美术家(布景、灯光、人物造型设计)、音乐创作人员等,创造了《田垄之上》这美妙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导演提出这出戏强调处理四个“统一”,即似与不似的统一、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有限空间与无限空间的统一、形似与神似的统一。歌剧《田垄之上》的场景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村外的场景,吊杆装出的大树,远山的茶树林外景,灯光用定点光束投到树上,中间表演区用暖色调铺光造成风和日丽的气氛。

时代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舞台灯光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变化。新媒体艺术理念、新型光源灯具设备、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演出视觉艺术的创造手法和表现形式。而传统灯光,难免有时会表现力度不够、略显苍白。因此,我们在进行舞台灯光创作的时候会产生疑问:传统舞台灯光,是应该继续保持原来的艺术风格不变,还是彻底向西方造型艺术学习,以强调空间、追求自然幻觉环境以及具有立体感的人物塑形照明等等新的手法呢 其实,这变与不变、学与不学并不重要。拨开表象看本质,我们应该要看哪一种表现手法更有利于塑造人物、烘托戏剧氛围,有利于揭示、渲染戏剧思想。只要对戏剧有用,我们就可以用、可以学。如在特定的舞台环境中,我们就可以在传统面光铺设的基础上,配以不同杆位不同颜色的逆光色彩,适当减少顶光数量,得到明显的舞台纵深感。在光色上,面光分为浅粉、白光;耳光分为深蓝、浅粉、浅青莲三大组;桥光分为浅粉和浅黄、白光三组等等。我们要充分利用光的(红、绿、蓝)三原色加法原理,从而变化出丰富多彩的“色光”与“白光”世界。既保留了传统精髓,又大大突破了传统,提高了亮度。这样,把两种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更为丰富。所以我们对传统戏曲的舞台灯光既要抱以尊重、继承的态度,又要带有进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更恰当的“灯光语汇”,诠释出更多的剧作内涵。

(责任编辑:牧鑫)

猜你喜欢
民族歌剧继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民族歌剧创作的往日辉煌与现实危机
新时期下民族歌剧发展思考和建议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浅论紫砂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
浅论西洋歌剧对中国现代民族歌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