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模型的传感器节点定位方法

2019-06-26 08:02:16赵海兵蒋俊正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箱形测距距离

赵海兵, 蒋俊正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备受关注,已广泛应用于军事、环境、医疗、家居和工业等领域[1-2]。在很多需要WSN提供监测服务的场景下,不含位置信息的监测数据是缺乏应用价值的。例如环境污染监测、森林火灾监测和天然气管道监测等应用场景中,WSN中的传感器节点不仅需要提供监测对象的信息,还要包含节点自身的位置信息。因此,WSN中传感器节点定位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WSN中传感器节点位置的获取可以借助于中国北斗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3]或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4],但需要在传感器中添加BDS或GPS接收模块,不仅增加了传感器的制作成本,还增加了本身的功耗,缩短整个WSN的寿命。而且部署传感器的具体环境可能是复杂多变的,如室内环境或山林地区,BDS和GPS信号难以有效穿透墙体、高山、密林等障碍,这导致很多场景下无法使用BDS和GPS进行定位[5]。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常用的做法是只在少数传感器中添加定位模块,并将其部署在可以接收BDS或GPS信号的位置,利用这一部分传感器节点的位置和节点间距离对其他节点进行定位。其中,事先获知位置的传感器节点称之为已知位置(location-aware,简称LA)节点,其他节点称为未知位置(location-unaware,简称LU)节点。节点间测距的方法有到达时间(time-of-arrival,简称TOA)、到达时间差(time-difference-of-arrival,简称TDOA)、到达角(angle-of-arrival,简称AOA)和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signal-strength,简称RSS)[6-7]等。

现有的众多定位方法中,许多文献把定位问题归结为了优化问题,采用凸优化的方法进行求解。例如,BISWAS等[8]采用了半正定规划(semi-definite programming,简称SDP)松弛的方法,且引入了一个正则项,有助于降低SDP解决方案的秩,最后采用梯度下降法细化节点位置,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但该正则项系数的选取比较繁琐,增加了计算的复杂度。NONGPIUR[9]同样采用了SDP松弛的方法,不同的是从节点连通性出发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正则项,用于惩罚一些孤立的节点,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该正则项系数的选取没有经过复杂的运算,但只是依据经验获取,更合理的选取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TSENG[10]采用了二阶锥规划(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简称SOCP)松弛的方法,比SDP松弛有更少的变量和约束条件,但若有大量LU节点分布在LA节点形成的凸包之外,则不会有良好的定位效果[11]。

区别于上述定位方法都有约束条件的限制,同样采用节点间的距离误差作为目标函数,而将定位问题归结为一个无约束的优化问题。该方法在图模型基础上充分考虑了节点间的连通性,利用节点间距离对目标函数中各求和项设置了归一化的权重值。对该优化问题目标函数的求解分为两步:1)利用三点定位法对LU节点进行简单粗略的初步定位;2)把基于三点定位得出的初步定位结果作为初始值,结合二阶泰勒近似给出的修正海森矩阵,采用修正牛顿法对定位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文献[8]相比,本方法在不同程度的测距误差下定位更准确,且算法迭代次数更少,耗时更短。

1 定位问题的图模型

为模拟某一实际区域内的WSN,在[-0.5,0.5]×[-0.5,0.5]的平面内构建了WSN的图模型G=(V,E,W),将实际环境中传感器近似为平面区域内的节点,模拟实际场景中传感器的部署方式,将传感器的位置近似为平面区域内的坐标位置。

V={x1,x2,,xN,a1,a2,,aM}是WSN中所有传感器节点的集合。其中:N个LU节点是随机分布的,记xi=[xi1;xi2],xi1和xi2分别为第i个LU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M个LA节点的位置假设是准确的(或其位置误差可以忽略不计),记ak=[ak1;ak2],ak1和ak2分别为第k个LA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则N个LU节点和M个LA节点的坐标位置分别表示为x和a,即

x=[x11,x12,x21,x22,,xN1,xN2]T,

(1)

a=[a11,a12,a21,a22,,aM1,aM2]T。

(2)

(3)

xTCika-aTDkix+aTFkka,

(4)

其中,

Aij=(ei1-ej1)(ei1-ej1)T+

(ei2-ej2)(ei2-ej2)T,

(5)

(6)

(7)

在实际场景中,如果2个传感器节点间的距离太大,发射信号功率可能会衰减至不能被识别到,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节点都可以互相通信。假设只有距离在dmax范围内的两节点才可以正常通信,并用一条边相连接,记为E={ρij,ρik},其中ρij表示第i个LU节点和第j个LU节点有一条边相连,ρik表示第i个LU节点和第k个LA节点有一条边相连,从而把WSN建模成一个彼此相连的通信网络图。基于节点网络图的连通性,把直接相连的节点作为邻居节点,也就是可以直接相互通信的节点,如下所示:

N1(i)={j:ρij∈E},

(8)

N2(i)={k:ρik∈E},

(9)

N(i)=N1(i)∪N2(i)。

(10)

其中,i=1,2,,N,N(i)中包含了第i个LU节点的所有邻居节点,即N1(i)包含了可以与第i个LU节点直接相互通信的所有LU节点,N2(i)包含了可以与第i个LU节点直接相互通信的所有LA节点。

由于WSN以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且节点发射信号的功率和接收到信号的功率都可以测得,节点间距离可以通过RSS测距技术[6]获取。但是在现实环境下,发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易受多径衰落和阴影衰落等影响,所以根据信号的衰减特性测得的距离并非两节点间的真实距离。于是,考虑到节点间距离越远,测距时受到干扰的不确定性越大,测距数据越不可靠,则节点间的测得距离dij和dik可表示为[8]:

(11)

(12)

εijorεik=2rand(1,1)-1。

(13)

(14)

(15)

综上,本方法构建了WSN图模型G=(V,E,W)。从而定位问题可以概述为:基于图的网络拓扑结构,利用LA节点的坐标位置和RSS技术测得的节点间距离,求解LU节点的坐标位置。

2 定位问题的求解

基于图模型G=(V,E,W),最小化邻居节点间距离误差的加权和[8],将定位问题归结为无约束优化问题:

(16)

显然,该目标函数(16)是关于LU节点坐标x的高度非线性四次函数,可以通过二阶泰勒展开将其近似为如式(17),再通过迭代的方法求最优解[12]。

f(x)≈f(x0)+Tf(x0)(x-x0)+

(17)

为此,采用两步法来求解。

2.1 初始值x0的选取

结合泰勒级数和泰勒展开式的性质[13],式(17)中选取的x0需在x附近,即作为迭代初始值的x0需在LU节点位置附近,因此对LU节点进行粗略的初步定位。

当待求LU节点最大测距范围内至少有3个LA节点时,选取距其最近的3个LA节点,采用三点定位法对该LU节点进行定位。三点定位的几何思想是:在平面内分别以3个LA节点为圆心,以LA节点和LU节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3个圆的交点就是待求的LU节点。三点定位方法如图1所示,A、B和C表示3个LA节点,坐标位置依次是(x1,y1),(x2,y2),(x3,y3);P为LU节点,A、B和C三点到待求节点P的距离分别为d1,d2,d3。假设待求节点P的坐标位置为(x,y),则可得到3个关于圆的方程组:

(18)

对式(18)求解,可得LU节点P的具体坐标:

(19)

图1 三点定位法示意图

由于节点间距离存在误差,3个圆并不会恰好相交于一点,即求得的LU节点的坐标并不太准确,因此利用三点定位法只能对部分LU节点进行粗略的定位。

当待求LU节点最大测距范围内只有1~2个LA节点时,将距其最近的LA节点的位置作为该LU节点的位置;当待求LU节点最大测距范围内无LA节点时,将区域中心的位置作为该LU节点的位置。

为了满足对于定位准确性的要求,在完成对所有LU节点粗略的初步定位后,需将本次定位结果作为初始值进行下一步的迭代运算。

2.2 迭代优化

求解无约束的优化问题,修正牛顿法是最有效的算法之一。首先,把原目标函数(16)改写为:

(20)

于是,可得到其梯度向量和Hessian矩阵为:

(21)

4(xTBiix-xTCika-aTDkix+

(22)

(23)

采用的修正牛顿法算法流程为:

1) 以三点定位得到的粗略定位结果作为初始值x0,k=0。

2) 计算步径Δxk=-2f(xk)-1f(xk)和减量fT(xk)2f(xk)-1f(xk)。

5) 更新xk+1=xk+μΔxk,令k=k+1,返回步骤2)。

考虑到修正牛顿法对初始值的依赖性较大[13],当选取的初始值x0不合适时,将会影响迭代收敛的速度,甚至不收敛,因此采用三点定位法对LU节点的初步定位结果作为迭代的初始值。同时,若第k个迭代点xk处的Hessian矩阵非正定时,目标函数在xk处的搜索方向Δxk就未必是下降的。所以,对Hessian矩阵进行了修正,以保证其充分的正定性,确保随着迭代的进行,目标函数的值单调下降,从而使得修正牛顿法能够快速收敛[15]。

3 仿真结果及分析

为了评价定位的准确性,采用与文献[8]相同的评价指标:根均方距离(RMSD)。仿真实验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同时,为了更加详细地描述实验过程中定位误差的分布情况,根据重构误差(MRE)绘制了箱形图[11]。

(24)

(25)

表1 仿真实验主要参数

例1为选取比较合理的LA节点分布,在噪声强度为τ=0.20下,对不同的最大测距范围dmax做仿真实验。图2为4种LA节点分布图,(a)、(b)、(c)、(d)中LA节点的分布依次为:LA=r×[1,-1,0,1,-1;1,1,0,-1,-1],r=0.2,0.3,0.4和LA=rand(2,M)-0.5,三角形表示LA节点,圆圈表示LU节点。图3的散点图是100次仿真实验所得的平均RMSD,其中方形、菱形、圆形、上三角形分别表示LA节点分布(a)、(b)、(c)、(d)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节点分布(b)的平均RMSD最小;图4箱形图是100次仿真实验所得MRE的分布情况,其中每组箱形图分别表示LA节点分布(a)、(b)、(c)、(d)仿真结果。显然LA节点分布(b)、(c)的MRE是最稳定的,异常值比较少、比较小,且LA节点分布(b)盒形图的中位线最低。综合考虑,LA节点分布(b)定位更为合理,确保了更多的LU节点周围至少有3个LA节点,且更有利于对边缘位置的LU节点进行初步的定位。

图2 LA节点分布图

图3 100次仿真实验的平均RMSD

图4 100次仿真实验的MRE分布情况

图5 100次仿真实验的平均RMSD

图6 100次仿真实验的MRE分布情况

图7 100次仿真实验的平均RMSD

例2为验证本方法初始值x0的选取是否可行,本次仿真对LA节点分布(b)在相同噪声强度τ=0.20和不同的最大测距范围dmax下进行了对比实验。图5的散点图是100次仿真实验所得的平均RMSD,其中方形、菱形和圆形分别表示以随机点、本方法和LU节点真实位置为初始值x0的仿真结果。从图5可看出,本方法选取的初始值x0比以随机点为初始值x0时所得的平均RMSD小,且与以LU节点真实位置为初始值x0时的平均RMSD相近。图6箱形图是100次仿真实验所得MRE的分布情况,其中每组箱形图分别表示以随机点、本方法和LU节点真实位置为初始值x0的仿真结果。从图6可看出,本方法选取的初始值x0和以LU节点真实位置为初始位置x0的MRE最稳定,异常值较少、较小,且箱形图的中位线也最低。因此,本方法选取的初始位置x0是可行的。同时,最大测距半径dmax越小,传感器节点功耗越小,测距数据也越可靠,因此取dmax=0.6较为合理。

例3为了客观地评价本方法的定位性能,本次仿真在相同的LA节点分布(b),dmax=0.6和不同的噪声强度τ下进行了对比实验。其中,噪声强度τ越大表示测距误差越大。图7的散点图是100次仿真实验所得的平均RMSD,其中菱形和方形分别表示本方法和文献[8]的仿真结果。从图7可看出,噪声强度τ较小时,两者得到的平均RMSD很接近,但当噪声强度τ较大时,本方法所得RMSD明显更小。图8箱形图是100次仿真实验所得MRE的分布情况,其中每组箱形图分别表示本方法和文献[8]方法的仿真结果。从图8可看出,噪声强度τ较小时,两者盒箱形图很相似,但当噪声强度τ较大时,本方法的盒形图中位线更低,异常值更少、更小。表2和表3分别是100次仿真实验的算法平均迭代次数和运行时间,表中数据显示该算法平均迭代次数远小于文献[8],且运行时间更短。综上,与文献[8]相比,在不同程度的测距误差下,本节点定位方法定位更快、更准确。

图8 100次仿真实验的MRE分布情况

表2 例3中100次仿真实验的算法平均迭代次数

表3 例3中100次仿真实验的运行时间 s

4 结束语

针对WSN中节点间测距误差导致节点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模型的节点定位方法,并将定位问题归结为一个无约束的凸优化问题。对于该定位问题的求解,首先采用了三点定位方法进行粗略定位,然后采用修正牛顿法进行迭代优化。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本算法在不同程度的测距误差下定位更快、更准确。后续工作将把更多图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节点定位中,克服对节点位置初始值的依赖和对最大测距范围的局限性,并对大规模WSN中的节点进行定位。

猜你喜欢
箱形测距距离
类星体的精准测距
科学(2020年3期)2020-01-06 04:02:51
算距离
悬臂箱形截面梁的负剪力滞效应
箱形抗滑桩设计计算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
浅谈超声波测距
电子制作(2017年7期)2017-06-05 09:36:13
箱形整理成为今年硫酸铵市场主要特征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55
基于PSOC超声测距系统设计
基于材料非线性下的混凝土箱形截面剪力滞分析研究
爱的距离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