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评价及影响因素

2019-06-26 12:10王进富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耦合度传统产业战略性

周 镭,陈 振,王进富

(西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中国 西安 710048)

0 引 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是我国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抢占价值链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我国实现追赶超越发展的希望所在。当前,英国脱欧、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部署以及由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争,表明全球的经济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产业发展模式、生产工艺和技术的突破孕育着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部署高附加值的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负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1]。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原始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创新不足,短时间内增加了经济发展难度[2]。传统产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解决就业、社会财富积累、政府税收收入以及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3-5]。因此,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实现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及跨越中等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来看,绝大多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传统产业使用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形成的[6],只有极少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通过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而得到的[7]。由于传统产业相对生产技术落后,所以在对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中刚好能消化掉战略性新产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营销服务等多个环节的阶段成果产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8]。

以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研究,学者们确定了两类产业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探索了耦合因素以及耦合发展模式,肯定了两类产业耦合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6-7]。但是,对于影响两类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研究较弱。因此,本文以陕西省2007-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数据为基础,通过研究陕西省两类产业近10年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变化情况,分析影响两类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促进两类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建议。

1 协调模型

1.1 耦合评价模型构建

耦合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用来描述系统间或系统内部要素间相互作用效应[9],现在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2个系统之间存在显著的耦合关系,因此,将2个系统的耦合关系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耦合系统。耦合模型为

(1)

式中:C为2个系统的耦合度;f(x)、g(y)分别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数。C∈(0,1]表示2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强弱,当f(x)=g(x)≠0时,C=1,耦合度可以判断2个系统关系强弱,但不能判断耦合的良性程度,即当两2类产业都处于较低水平的综合评价水平时,耦合度指数依然较高。所以有必要在耦合度的基础上加入协调度指标。耦合协调度模型为

(2)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D∈[0,1]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协调度高低;T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综合调合指数;α,β为各自产业的贡献系数,对于两系数的具体值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论,梁威[4]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贡献系数分别赋予0.4和0.6的权重,张倩男[10]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贡献系数分别赋予0.7和0.3的权重,本文通过把不同组合带入到耦合协调度的计算中,最后0.7和0.3的权重能更好地解释经济发展规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下,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增长应该会更加明显。而传统产业在国际面临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势必会进一步减弱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为了更为直接地分辨两类产业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情况,参照文献[11]对耦合度划分的基础上,把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划分为4个层次,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见表1。

表 1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1.2 评价指标选取及耦合机理分析

虽然学术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综合评价存在着多套评价指标体系,但是缺乏统一公认的指标体系。熊勇清[1]从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效益贡献力、产业自主创新力等方面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从产业经济效益、产业发展潜力、产业市场绩效、显性优势指数和区域利用条件等方面构建传统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文献[12]从产业发展力、主导力与竞争力3个方面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情况时,由于传统产业目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扶持和资助来源于国家税收收入,所以在研究两类产业耦合时,有必要把传统产业的经济效益作为一个评价指标。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一部分产业是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得到,故传统产业的发展潜力也作为一个评价指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利润率的高低可以直观地表示该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所以显性优势指数作为评价传统产业的一个指标。无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稳定的就业率是社会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传统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国家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区域利用条件也作为传统产业的一个评价指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国际经济重组和新一轮国际分工中被赋予了高度期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传统产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产成品质量的提升。技术的革新能为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给予更多的出路,可以较好地促进和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所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主要从产业发展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两方面进行。着重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扶持、保护情况下的发展、成长的具体情况。

本文在二级指标选取上,根据一级指标的经济涵义,参展已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先综合整理既有研究的两类产业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中筛选出与本研究高度相关的二级指标,再从中选取重合度高,被广泛接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分别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实际发展水平。

1.3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2009年我国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明细,目前国家尚未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数据进行专门统计汇总。通过对比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细与传统产业明细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高技术产业的行业覆盖面更广,所以可以用高新技术产业数据近似代替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认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规范的统计口径,有专门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研究数据具有保障。

既有研究中关于传统产业所包括的产业目录尚未形成统一意见。因此,本文在传统产业相关数据选取上,综合了霍影[13]、刘满凤[14]、李少林[15]等人的目录,参考余泳泽[16]的方法,在国民经济两位行业代码的工业行业统计中剔除高技术产业所覆盖的领域,将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煤炭开采洗涤业等36个行业作为传统产业的代表。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东强西弱,南强北弱,如果选择全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做耦合因素分析,会因为整体综合效应导致部分因素不能表现出来。而陕西省地处中国内地,省会西安被作为“一带一路“的中心城市建设,近年来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和北上广产业结构相比劣势明显,而和西北及西南部分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选择陕西省作为两类产业耦合影响因素分析具有代表性。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陕西省统计年鉴》,按照表2的指标收集2007—2016年陕西省的数据,统计年鉴中没有给出的直接指标数据均通过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得出,对于极少数缺失值采用相邻2年数据的均值进行插补处理。

2 影响因素

2.1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子系统综合评价可通过集成的方法实现。计算公式为

Ui=∑wijbij

(3)

式中:Ui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或传统产业综合发展指数;b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wij为子系统i指标j的权重。 指标权重是产业综合评价的重要信息,常见的确定方法有熵值法、 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由于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中主观成分较大, 所以本文采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对各区域信息化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 数据采用临界值法进行标准化,最终得到指标权重,见表2。表2中,市场占有率=区域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全国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劳动生产率=该产业增加值/该产业年均就业人数;资产利税率=该产业利税总额/该产业资产总计;产业贡献率=该产业增加值/所有产业增加值;产业增长率=(该产业今年增加值-该产业去年增加值)/该产业去年增加值;比较利税率=该产业利税总额/该产业总产值;劳动力吸纳率=该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劳动力总量。U1为传统产业综合发展指数;U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发展指数。

表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2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动态耦合状况

通过对陕西省关于两类产业的近10年发展数据收集、标准化处理和计算,得出两类产业2007—2016年的动态发展变化情况,见图1。

从图1可知, 陕西省传统产业综合评价指数呈现上升趋势, 2012 年到达峰值,此后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评价指数一直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 两类产业的耦合度总体保持上升态势, 上升趋势明显, 由 2008 年0.063 上升到 2016 年的 0.974。2009 年以前两产业呈现低水平耦合状态, 2010—2012年处于颉颃阶段, 2013—2014 年处于磨合阶段, 2014 年以后刚步入高水平耦合状态。虽然两产业耦合度增长十分显著,但是两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增长较为缓慢,2007 年两产业耦合协调度为 0.157,2016 年两产业协调度为0.627。2007—2010 年两产业处于低度协调度,2011—2013年处于中度协调,2013—2016 年处于中高度协调度。

图 1 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综合评价、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时间演化Fig.1 Time evolution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coupling degree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n Shaanxi province

2.3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动态耦合影响因素

从以上分析发现,产业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而耦合协调度不高。针对此现状,本文从二者的内部机制进行分析。为了找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影响的关键因素,以分析耦合的内部机制,从两系统的基础指标入手,构建二者的邓氏灰色关联度模型。

(4)

(5)

(6)

通过灰色关联模型,按照以上步骤,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度矩阵,具体见表3。

由于此次分析涉及2个系统,选择传统产业指标为参考数列,而传统产业指标有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资产利税率、产业贡献率、产业增长率、比较利税率和劳动力吸纳率共7个,被比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资产总计、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和申请专利数,也为7个,所以采用灰色关联度中的优势分析法找关键影响因素。即有7个参考因素记为x1,x2,…,x7;7个比较数列记为y1,y2,…,y7。显然,每个参考数列对7个比较数列。

表 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灰色关联度结果

2.3.1 指标间影响因素 由表3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传统产业评价指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具有较高关联性。其中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指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指标间的相关性最高,达到了0.928。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越高代表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越先进,生产工人的职业技能越成熟,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所需要的技术突破和人才储备提供了坚实技术。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中,需要行业的尖端人才参与,所以传统行业中尖端人才对促进新兴产业技术突破有着重要作用。传统产业的比较利税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R&D人员全时当量相关度为0.911。这由于传统产业利润率越高,给国家上缴税收越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国家给予财政上支持,国家只有在国库宽裕的情况下才能更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工作。

2.3.2 系统间影响因素 传统产业指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的影响均较高,其中比较利税率影响最大,劳动生产率次之。产业贡献率和产业增长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指数分别为0.650和0.644,由此可见传统产业的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有较强的推动作用。究其原因,当地区的传统产业在生产方式以及生产效率上的不断改善,势必将在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中起到关键作用,而地区经济在追求经济绩效与产业结构组合均衡时,也会鼓励和支持优秀的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进而促成了部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劳动力吸纳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指数为0.621,就业问题是民众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就业率有着直接关系,传统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起着关键作用。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标对传统产业系统的影响中,出口交货值的影响指数最高为0.727,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影响指数为0.718。这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比如陕西素有军工重地之称,生产航空航天器对所使用的材料要求很高,这就倒逼传统产业提高原材料质量,提升生产工艺,传统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及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对传统产业系统的影响指数分别为0.708和0.613。R&D人员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攻坚力量,在改造和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申请专利数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指数为0.514,专利申请数是我国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但是由于科研成果存在着转化和专利壁垒问题,所以存在部分新技术不能及时被应用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当中,导致专利申请数与传统产业的影响关系相较其他指标而言略低。利润总额和资产总计对传统产业系统的影响指数分别为0.690,0.634,产业只有在盈利或存在潜在盈利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产生的利润基数越大越能更好的投入到产业发展当中,进而带动传统产业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在过去的十年中传统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波动,2007年到2012年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峰值,之后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晚,产业自身存在着投资大、不确定因素多、见效慢的特点导致初期发展仍滞后于传统产业,受益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上升态势;而传统产业的环境污染重、资源利用率低的缺点和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背,导致传统产业2012年以后出现明显下滑情况。

(2) 陕西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协调度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一定进步。两类产业协调度D值从2007年的“0.157”上升为2016年的“0.627”,协调度虽然呈现出较高的上升幅度,但增幅不断降缓,刚刚踏入高度协调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利税率分别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R&D人员全时当量关联度较高。随着时间序列的变化,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劳动生产率与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之间的关联度10年间一直保持着0.841以上;比较利税率与R&D人员全时当量10年间指标关联度均在0.776以上。劳动生产率、比较利税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R&D人员全时当量为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和协调的关键影响因素。

3.2 建议

(1) 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更新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传统产业附加值含量以及劳动生产率。当前我国面临着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低附加值的钢铁、煤炭、纺织等行业尤为突出。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高质量的钢铁供给仍存在较大的缺口,高附加值的纺织服装业的供给亦存在较大缺口。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新我国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同时对既有劳动力进行培训,推动工艺流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2) 适当增加产业R&D人员,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联度,促进两类产业良性联动发展。就陕西省的纺织服装而言,引进信息化管理装置,利用陕西省的纺织服装底蕴,与地方高校合作,研发新面料和新工艺的高附加值纺织服装产品,充分发挥地方人才力量,向全球产业链中微笑曲线的两端靠近,即主要负责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售后服务。

(3) 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提升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科学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推动力。社会需求的转变诱发了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的突破,进而产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完善的创新体系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式。

猜你喜欢
耦合度传统产业战略性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马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