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王千红
(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中极为审慎并持续推进的关键环节。自1996年放开利率管制银行间市场利率市场化确认,直到2015年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主体工作已基本完成。然而,利率市场化在增强银行自主定价能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竞争,给传统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为了突破困境谋求发展,我国银行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探索业务创新,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长率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业务结构调整之间有无关联、应当如何通过业务结构调整来提升银行的盈利水平成为理论与实践部门关注的主题。
自我国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成为国内理论界与实践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利率市场化会加剧行业竞争、抬高负债成本、收窄存贷利差,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短期内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如巴曙松等(2013)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后所带来的存贷利差收窄会冲击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1]。宗良等(2014)研究认为取消对利率的约束会使银行的行业竞争加剧、负债成本上升、利润被削减[2]。彭星等(2014)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比大型商业银行承担更大的盈利波动与破产风险[3]。邹吉艳(2015)研究认为中小银行更易受到利率市场化的负面影响[4]。
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外国学者较早开始研究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并从中寻找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的途径。Park等(2006)通过有效结构假说对韩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进行检验,得出银行效率对银行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5]。Nicolae等(2015)使用平均资产回报率与平均股本回报率作为银行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实证结果显示信贷、业务多元化等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会产生影响[6]。还有更多的研究结果证明,非利息收入比例提高会给银行带来更高的利润,资产规模、资本比率、信用风险等也与银行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而管理成本、流动性则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7-9]。国内学者主要是提供跟随式的研究,一方面跟随我国后发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探索,另一方面跟随借鉴成熟市场的利率市场化与银行盈利模式改进的成果。如田毅军等(2004)、尹继志(2011)、陆静等(2014)的研究建议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将盈利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10-12]。
然而,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发展中间业务对于我国银行而言并非提升盈利能力的有力手段。王曼舒等(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可能并未对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的提升起到显著效果[13]。陈文哲(2014)基于我国9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分析得出,开展非利息业务、拓宽融资渠道等手段并没有对提升收益起到明显效果。这一结论与发达国家的经验存在一定差异,或许是由于我国银行开展非利息业务的动机不足且对存款的依赖度仍然较高[14]。赵胜民等(2016)对不同类型银行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仅对国有银行而言,发展非利息业务对收益有正向影响,但其在增加收益的同时也提高了风险;对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对收益并没有显著影响[15]。
因此,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问题还需探索其他解决方法。谢渡扬(2002)从业务结构入手,认为调整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构是适应经济环境发展的积极对策,并划分为资产业务结构调整、负债业务结构调整及中间业务发展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16]。此后,也有许多学者对银行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徐新华等(2012)将净资产回报率、成本收益率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对其盈利能力有较为直接的影响[17]。温彬(2014)提出商业银行应该重构资产负债表,将负债综合化,提高主动负债的比例,并创新负债资金的来源,例如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取资金沉淀,以此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18]。陈晖阳(2015)基于帕累托改进理论,从经营效率角度研究了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与其经营绩效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同业业务占比的增加,可以提升资产配置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19]。
从现有文献来看,对于利率市场化冲击银行盈利能力的问题,许多学者借鉴外国经验提出了多元化经营、拓展中间业务、发展非利息收入等手段,但一些实证研究表明,这对中国商业银行并不完全适用、有效。部分学者的研究证明,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与银行盈利能力间存在相关关系,业务结构优化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积极影响。因此,本文将研究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如何调整业务结构,达到提升盈利能力的目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于商业银行受利率市场化冲击的问题,现有研究大多提出发展中间业务,着眼于非利息收入,而本文不局限于这一途径,选择以业务结构为切入点,加深对银行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具体地从负债、资产、中间业务三方面入手,探讨商业银行应该均衡发展三大业务、改善业务结构,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1.净息差与资产利润率持续下降。自2014年加速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开始,净利差下滑趋势明显,2017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相较于2014年底下降了0.6个百分点。存款利率普遍上浮、银行争相发售理财产品等是加剧利差收窄的原因。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净息差在2%左右徘徊。相应地,我国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也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见表1)。
表1 2010—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增长率变化情况(%)
2.总资产增长疲软,银行业竞争加剧。通过扩张资产规模来增加利息收入曾是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依赖的手段,而近年来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长率下降明显,已从2010年的19.9%降到了 2017年的8.7%(见表1)。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银行业依靠存贷利差与资产规模来获取收益的经营环境已经改变,必须从对资产规模的过度依赖中走出来,同质化的业务模式与新的市场环境给我国银行形成了较大资产压力,行业竞争加剧。
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商业银行为谋求发展、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在业务结构上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1.中间业务:传统的银行卡与代理业务占主要部分。由于中间业务不动用银行资金,而是凭借在业务、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面对逐渐收窄的存贷利差与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间业务开始受到各银行的青睐,成为业务发力重点之一。然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且整体水平偏低,从中间业务收入结构来看(见图1),收入所占比重较大且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是技术含量偏低的银行卡、代理等传统业务。尽管非利息收入占比在2010—2015年间得到了一定的增长,但这显然并没有起到有效的承压作用,非利息收入的
图1 2010—2017年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结构变化情况
表2 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7年资产负债表的各项年度数据计算整理。
表3 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情况(%)
图2 2010—2017年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与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7年资产负债表的各项年度数据算术平均计算得到。增长自2015年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后遇到了瓶颈,甚至呈现疲软的态势(见图2),很难再给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起到有效的加持作用。
2.负债业务:吸收存款、发行债券与同业负债三足鼎立。从负债端来看,最大的变化在于吸收存款项的大幅下降。从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①16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北京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以下同。负债结构来看(见表2),与2008年相比,吸收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下降了12.6%。在金融脱媒与利率自由化的大背景下,理财与货币基金发展迅速,商业银行的存款不断分流,我国银行获取存款的成本与难度攀升。同时,同业存放、拆入资金等同业负债项合计增加3.46%。这或许是由于“非标”兴起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将客户的委托资金通过券商资管等同业机构计入同业负债科目,并利用该负债投资信贷类或非标类资产,这使得近年来该科目规模增长明显。
3.资产业务:发放贷款、证券投资与同业资产三足鼎立。从资产端看,由表3可知,与2008年相比,2017年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减少4.13%,幅度最大。而拆出资金、存放同业等同业资产略有增加,合计增加0.29%。目前,由于法律法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主要集中于债券投资方面。可以发现,自2010年起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占比呈下降态势,而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规模出现上升。这说明随着存款获取难度的变大与同业负债规模的扩大,负债成本不断提高,收益稳定但相对较低的债券类投资对银行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我国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收益更高的其他项目。此外,尽管贷款规模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略有下降,但相对于负债端的存款规模下降幅度而言,贷款规模的下降幅度并不大,说明贷款发放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资金投放标的。
1.资产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主要由贷款、投资与同业业务组成,贷款业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核心去向。但随着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贷款利率上升,贷款总额下降,信贷市场份额的压缩加剧了贷款竞争压力,信贷资产占比偏高的商业银行必定在盈利能力上受到较大的挫折。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可以将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投资业务之上,使非信贷资产得以发展,调整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的占比,通过调整资产配置优化资产结构。
2.被动型负债比例偏高。尽管吸收存款是核心的资金来源,但在金融脱媒与利率自由化的背景下,存款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商业银行为获取存款所要付出的负债成本也越来越高,较难对被动负债具备良好的控制能力。因此,主动负债比例有待提升,需要创新产品和服务,保证并稳定资金来源。
3.中间业务种类较少,创新与发展程度不足。我国中间业务的现状,从收入来源的构成来看,非利息收入占比仍然较低,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贡献不强;从中间业务的类型来看,结算、代理、银行卡等传统中间业务仍占主体地位,新兴中间业务如托管类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所占比例较低。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对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如期的增益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创新程度较低,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其在技术、人才及管理上还不完善,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1.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在研究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之前,首先需要量化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本文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从它们2008—2017年的年度报告中获取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从盈利能力的多个评价指标,获取衡量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数。所选取的评价指标有:总资产利润率(ROTA)、净资产收益率(ROSE)、资产回报率(ROA)、股本回报率(ROE)、营业利润率(OPR)、成本费用利润率(RPC)。
2.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法的运用需要建立在变量间存在强相关性的基础上,经过相关性分析,ROTA、ROA、OPR与RPC四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7,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双尾检验,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ROSE与ROTA、ROA、OPR的相关系数大于0.4,说明这三个指标中度相关。而ROE指标与其他5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较弱。
3.因子分析
基于相关性分析,剔除ROE指标,使用剩余5个盈利能力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通过这些利润指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进行量化。
通过KMO检验,样本数据的KMO检验量为0.746,值的范围在 0.6~0.8;通过 Bartlett检验,样本数据卡方检验的概率为0,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各个变量间不是各自独立的,存在显著相关。因此,目标变量可以开展因子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提取出的两个主成分因子能解释变量的91.297%,可认定两个主因子可以用于替代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指标。在提取出两个主因子的基础上,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中各个主因子的得分,得到各盈利能力指标与主因子的关系如下: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结合解释的总方差,得到量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的计算公式为:
由此得到16家上市公司2008—2017年盈利能力的综合量化结果(见表4)。
表4 经因子分析计算得到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得分情况
1.变量与数据样本的选取
在量化了盈利能力后,本文进一步挖掘银行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它们的年度报告整理计算出样本数据。将以此前得出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Y)量化结果(见表4)作为因变量,选取利息净收入(NI)、非利息收入(NNI)作为自变量,用来度量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实证模型的解释程度,引入资产规模(ASSET)、资产负债率(DAR)、成本收入比(CIR)三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所选变量都通过了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可以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2.线性回归分析
(1)利息净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首先进行没有控制变量的回归,根据回归结果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利息净收入(NI)的回归系数为4.9052,T检验值为3.2842,对应的P值为0.0013,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目前增加利息净收入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仍是有益的。然而受利率市场化影响,净息差缩窄是显而易见的,随着资金成本的抬高与行业竞争的加剧,从拉大存贷利差、扩大存贷款规模的角度来提升利息净收入将越来越困难。继续提高利息净收入,或许需要从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入手,关注资产质量,改善生息资产收益率与付息负债成本率,以此可以维持利润并提升盈利能力,这也印证了前文商业银行有必要调整优化存贷款业务结构的观点。
与此同时,非利息收入(NNI)的回归系数为-3.4808,T检验值为-3.0159,对应的P值为0.0030,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目前非利息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没有发挥出作用,这也与前文分析观点一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低,未能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一指标远低于发达国家银行水平,未能对银行收入的增长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中间业务结构上,银行有待继续发力,使其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贡献度得以提升。
(2)其他控制变量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引入其他控制变量,检验其他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根据回归结果,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资产规模(ASSET)的回归系数为-1.5193,T检验值为-2.7333,对应P值的为0.0070,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这表示资产规模的扩大反而会对盈利能力起到负面作用。随着近年来同业竞争加剧、不良贷款率趋于上升、资产管理与成本管理难度变大,仅扩大资产规模已不能有效地提高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应改变只注重扩大规模而不注重调整结构的做法。
资产负债率(DAR)的回归系数为12.1743,T检验值为1.6320,对应的P值为0.1047,结果不显著,说明该指标不能有效地解释盈利能力。
成本收入比(CIR)的回归系数为-83.6836,T检验值为-74.4506,对应的P值为0,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该指标的提升对盈利能力有负向效益,这也与理论相符合。成本收入比越高,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差,加强成本管理对于提升盈利至关重要。
利息收入的提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仍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尽管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存贷利差大幅收窄,使得利息收入的提升遇到了较大的困境,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开展,但利息收入对盈利的促进作用也不应被小觑,需要在优化存贷款业务结构上加大力度,改善生息资产收益率与付息负债成本率,使利息收入可以继续对盈利能力发挥有效的作用。
非利息收入的提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并不呈现正向作用,这或许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中间业务的发展上仍然比较薄弱,发展速度缓慢,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提升盈利能力上未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加之我国金融监管颇为严格,近年来对资产管理业务与理财业务等连连发布监管要求,如何开展好中间业务,优化其结构,使之能给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积极作用,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资产规模的提升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呈现负向效益,印证了单纯地扩大资产规模并不会对盈利带来积极作用,我国银行业还需要将资产规模与利润脱钩,将视角从粗放式的资产规模扩张转移到资产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上。此外,成本收入比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也很显著,与理论相符,即:成本收入比越低,盈利能力越强,商业银行应当注重提升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
1.从提升生息资产收益、增强资产流动性入手调整资产业务结构。商业银行应跟踪利率波动的现实特征,强化适应市场的动态资产调整策略。在资产业务结构的调整上,商业银行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其定位特色的贷款业务,有效地实现服务实体经济,提升资产业务收益的目的。同时,加强业务与产品创新。在资产业务的调整上,除了注重贷款业务结构与模式的调整,投资类业务开展的深度可以从推动资产业务互联网化、投贷联动业务等方面进行开拓,这不仅能提升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也能对优化银行的资产业务结构起到一定的作用,帮助我国银行业找到新的业务发展机遇,解决现在面临的投资种类单一、渠道狭窄等问题。
2.从降低负债成本、稳定负债来源入手调整负债业务结构。针对利率市场化以来银行存款的波动性特征,拓展创新存款业务,提升被动负债的稳定性与盈利性。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充分研究支付结算平台中资金交易的硬需求,提升识别浮存资金的规模和期限稳定性特征的能力,加快电子结算设施的更新与配套改革,从求效率中降成本;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为商业银行拓展主动负债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银行需要通过维护与核心高净值客户的关系,通过深度的业务技术创新提升负债资金的粘性,构建适应利率市场化常态的负债经营模式。
3.在平衡好业务开拓风险与收益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中间业务。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结构创新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同质化问题严重。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科技发展,商业银行必须研究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风险管控的技术水平,在平衡传统与新兴中间业务基础上,研究各具特色的金融功能与服务价值,优化中间业务结构。随着利率市场化态势加深,新型中间业务一定是大型商业银行的重要盈利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