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2019-06-25 08:35许雪梅李祥平
甘肃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

许雪梅 李祥平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0—0070—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而开设的。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由此可见,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当前教育改革浪潮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它势在必行,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程,具有深远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改变教学模式,实现人机对话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粉笔加黑板,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机对话,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营造生动、逼真的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课件:打开计算机,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不断翻动着的地球,牢牢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主要写了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随着学习的深入,计算机屏幕上依次呈现了“范围很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个主要按钮,按任何一个按钮进去,屏幕上都会再现课文的有关段落,同时呈现课文中有关的地球知识资料,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学习取向,自主地利用资料库中的信息资料进行观察、思考,或根据计算机课件的要求进行听、说、读、写、议、思等。整堂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人机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动感画面

動态的事物往往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信息技术的课件,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平移、旋转、翻转等方式呈现出生动、有趣的动态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并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学双方始终保持昂扬、亢奋的心理状态。

三、创设学习情境,丰富学生感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将人的高层次认知活动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使学生主动适应。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学生的听觉、视觉都参与感知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发展智力,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从而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四、巧妙利用资源,提高信息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育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有一双发现教育资源的慧眼,善于开发利用隐性资源,将宝贵的教育潜能挖掘出来,帮助学生拓宽教材时空和知识领域,不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当前,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课本为载体,具有封闭性。为此,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及其有关资料制作成网页,以建立校园网并接入互联网,使学生的学习资源由单调的文字教材变为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为文件夹或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选择信息;或提供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延伸中去因特网、资源库收集信息。这样,教师成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运用网络技术收集和分析信息,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资源也由封闭变成开放。

五、通过交流合作,获得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个人竞争精神和集体协作意识的最好形式,它可以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和组内人员之间的协作,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及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在此阶段,教师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的竞争、协作和角色扮演等合作学习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各自的特长,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相互补充。他们通过分工合作,获得共同进步,不仅学到知识与技能,而且在过程与方法上获得收益,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体验。这时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协作工具,学习活动已成为学生带有创意的、真实的主体认知活动。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问题调查与信息的搜集、处理、交流、发布等探索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发展了情感与态度,培养了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