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必须加强海洋开发能力建设

2019-06-25 01:54白天依
中州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能力建设问题与对策

白天依

摘 要:党的十八大制定海洋强国战略目标,要求高度重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海洋开发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带动作用,扩展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和战略空间。针对我国海洋开发事业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我国应进一步做好海洋开发总体规划,培养民众的海洋意识,注重高素质创新型海洋人才的培养,提高海洋开发创新能力,完善海洋开发相关法律法规,统筹管理,优化开发布局,兼顾开发与生态保护,解决海洋开发存在的问题,把握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历史机遇期,着力提高海洋开发能力,创建我国海洋开发事业新常态。

关键词:海洋开发;能力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P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4-0085-06

一、引言

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海洋蕴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同时,海洋还是连通全球各地、推动经贸发展的战略通道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①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全面经略海洋,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促进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戰略安排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②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应“加快合理开发利用海洋”,为我国加快海洋开发进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高度对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的第八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我们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③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加强海洋开发利用,是我国总结自身历史和当今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借鉴世界海洋强国兴衰的经验教训,力争赢取未来战略制高点、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④我国管辖内海域有丰富的海洋空间、海洋生物、海洋矿产等资源,开发潜力巨大。⑤但与此同时,由于历史、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海洋开发存在起步晚、开发能力有待提高、开发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我国亟须理清海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找出解决策略,以期更好地完成海洋强国战略目标。

二、我国海洋开发历程回顾

我国有几千年灿烂的海洋文化。秦汉时期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架起了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贸易和文化的发展。唐宋时期海上贸易不断繁荣发展,鉴真东渡传播中华文明,指南针、航海图和浮标等技术为航海的安全和快捷奠定了科技的基础。明代郑和七下西洋,足迹遍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世界航海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使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顶峰。此后海上丝绸之路由盛转衰,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我国向海洋大国前进的步伐。

近代,孙中山在论述海洋与国家政治的关系时指出,“自世界大事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⑥,并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努力保卫国家海权,积极倡导发展海洋实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当局以各种方式干扰和破坏新中国的建设,美国及西方盟友也不断对新中国进行军事遏制和经济制裁等形式的打压。鉴于来自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对我国的统一和安全构成了威胁,我国这一时期的海洋战略主要是以海防为主。建立强大海军、加强海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成了这一时期我国海洋战略的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海防建设和海洋经济开发并重的海洋战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战略始终是防御,就是将来现代化了,也还是要防御”,邓小平还多次指出要“进军海洋,造福人民”;要“发展海洋事业,振兴国家经济”。这一时期,我国在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广泛开展了国际合作。⑦

20世纪90年代,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21世纪议程》生效之际,我国积极加入海洋大开发的行列,根据我国国情适时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海洋政策和海洋法规,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海洋开发体系,充分利用我国海洋资源优势,大力促进统筹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开发的经济效益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1世纪资源日趋匮乏,世界各国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约占地球面积71%的蓝色海洋,开启了新一轮的海洋争夺战。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分利用我国濒海大国的资源优势,把我国由一个海洋大国建设成一个海洋强国成为新世纪我国海洋开发的战略定位。2003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建立“海洋强国”的目标,把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造福人民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8年2月7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国家颁布的海洋领域总体规划,《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为我国海洋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海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高度对海洋开发事业做出全面部署,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01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发海洋,拓展蓝色经济空间”。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为海洋强国建设和发展海洋经济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领导下,我国的海洋开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纵观我国海洋开发的历史进程,我国利用海洋、开发海洋虽然早于西方各国,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由一个濒海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路还很长。

三、我国海洋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规模的海洋开发活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我国海洋开发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与世界海洋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海洋开发过程中仍存在诸如海洋开发布局不合理、过度开发与开发不足并存、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⑧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民众海洋意识淡薄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对于海洋的开发与海洋战略的制定一直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只是在局部或是某一领域开展工作,没有形成全面的战略布局。⑨其中一个原因是部分民众海洋意识淡薄,对海洋开发与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海洋主权与海洋权益的捍卫缺乏重视。⑩为了落实《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建立国民海洋意识调查评估体系”的目标,受国家海洋局宣传主管部门委托,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2016年调研完成的我国首份《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国民海洋意识水平有待提高,从总体评估结果来看,我国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得分普遍偏低。指数平均得分为60.02,约2/3的省份在及格分数(60)以下。B11究其原因,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特征和政府特性影响了国民海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封闭状环形地势特征导致了中华民族内向性发展趋势,形成了以大陆为中心的陆权文化。第二,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也没有给予海洋足够的重视,深刻束缚了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产生与发展。第三,我国历史上以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作为经济基础,这一经济特征也导致重陆轻海的思想意识。第四,我国数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封闭了国民认识海洋的途径,中国封建政府对海洋认识的保守性和局限性直接影响着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B12党的十八大确立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了充分维护我国海洋战略利益,把握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亟须从观念层面培养和发展与海洋强国战略相适应的海洋思维,将民众层面的思想宣传教育和对海洋开发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纳入总体海洋战略中,开展海洋强国和海洋普法宣传教育,培养高素质海洋开发创新型人才,树立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海洋开发理念,建立人人遵法守法的海洋开发法律环境。

2.海洋开发战略的理论体系研究缺失

早在19世纪末,美国杰出的军事理论家马汉就以“海权论”三部曲全面阐述了海洋战略。海权论盛行世界百余年而不衰,以马汉为代表的西方海权和海洋战略理论家们为西方各国海洋开发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的海洋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海洋战略微观层面研究较多,系统性、宏观性和战略性基础研究不足,海洋发展理论只是就陆地发展理论进行延伸,难以适应现代海洋开发和海洋事务发展的需求。在习近平总书记海洋战略思想指导下,完善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海洋开发理论体系创新研究是制定国家海洋战略和海洋政策的基础,是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梦不可缺少的环节。

3.海洋开发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尚没有制定一部直接以海洋开发为对象的法律,海洋开发与综合管理的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明晰和完善B13,特别是需要加快对关键条例的界定、空白条款的补充工作,加强海洋开发法律法规的科学性。除此之外,由于缺乏系统的立法保护,在对海洋开发进行监管的过程中,还存在缺乏宏观指导和统一协调机制的问题。众多涉海部门往往根据各自的发展需要编制和实施规划,对危害我国海洋生态发展的开发活动缺乏有力的执法维法行动,致使局部海域开发行政管理和执法秩序混乱。B14

4.开发布局、资源利用不合理

由于我国大规模海洋开发起步较晚,在开发过程中缺乏国家层面的总体统筹规划,为沿海各地制定海洋发展规划提供指导B15,导致我国海洋开发利用的规模有限,深度和广度均不高。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近海油气探明储量仅占资源量的1%,累计开采量仅占探明储量的5%;可养殖滩涂利用率不足60%,盐碱土地和滩涂利用率只有45%,15米水深以内浅海利用率不到2%;滨海砂矿累计开采量仅占探明储量的5%。B16粗放型开发使得海洋资源不能集约高效利用,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此之外,我国海洋空间开发和产业开发模式不合理,部分近海海域(海岸线资源)开发过度,而近海空间和海水资源、深远海开发利用不足,不同行业在开发布局上产生矛盾,海洋开发布局有待优化。B17

5.海洋开发规划和管理体制有待改善

我国海洋开发管理能力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方面,由于我国整体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又受到科技水平的制约和市场竞争的利益驱动,沿海各地在进行海洋开发规划和管理时缺乏系统思维和统筹理念,缺乏对海洋开发多重属性和海洋要素有机联系的统筹管理,仍然存在一味追求海洋经济发展、忽视海洋社会效益和生态保护的管理模式,影响海洋开发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B18另一方面,我国海洋开发相关立法工作的滞后性导致涉海部门管理工作缺乏监督、规约和指导,涉海管理部门职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叠,分散型管理体制缺乏管理的协调性,没有充分利用和考量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影响高效监管和适应现代海洋开发的要求。这两方面因素严重制约着海洋资源管理、治理的统筹力度,导致海洋开发管理效率低下。B19

6.海洋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破坏

我国海洋开发与生态保护矛盾渐趋凸显。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B20;第二,我国海洋法治意识形势不容乐观。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现有相关法律可操作性不强,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这又进而导致执法工作难以开展。此外,我国环保部门和海洋部门作为海洋环境执法管理部门,存在部门职能重叠、分工不明、缺乏协调的情况,影响执法效率。而海洋可持续开发面临困境的根源在于民众守法意识薄弱。“重开发,轻保护”惯性思维使得海洋开发与保护难以得到协调。B21我国近岸海域污染总体形势严峻,呈交叉、复合态势。陆域生态环境恶化对海域的冲击、海洋生物过度捕捞、溢油事故等问题共同影响,使得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近海优质海域资源锐减,近岸海域生态功能逐渐退化,海洋自我修复功能减弱,海洋生态灾害频发,局部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已达极限,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潜在风险较高。B22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海洋开发利用的技术手段、综合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因素,造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海洋环境污染得不到及时治理,这进一步威胁到海洋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率,制约了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海洋开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海洋开发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大。虽然近些年,我国海洋开发利用科技水平已取得较大进步,但总体水平与发达海洋国家相比仍有不足,我国海洋(尤其是深海)科学研究、海洋科技的规模和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以及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存在差距B23,我国海洋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驱动,科技含量有待提高B24。与海洋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技术装备、工程技术落后,在能量转换和能量稳定方面的关键技术亟待突破;海洋科技创新研究与产业合作机制尚不成熟,海洋科技成果应用转换率不高,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海洋产业发展的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海洋开发利用进程和海洋开发技术与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造成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统筹全国海洋科技发展的规划计划权威性不够,导致各层级对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视不足;第二,制约海洋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解决,缺乏有效的海洋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机制,海洋科研机构力量分散,不利于整合资源、协同创新;第三,海洋科技资源配置和投入不合理,海洋科技投资渠道单一,经费投入偏低,影响对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创新潜能的激发。B25

8.我国海洋开发外部环境复杂,海洋争端不断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在新的蓝色圈地运动中,各国越来越重视海洋权益和维护国家海洋安全。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海洋资源争夺日益激烈,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企图遏制、延缓我国崛起进程,周边国家为赶在我国真正崛起之前占领战略高地,受这几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海洋争端被无限放大,导致海洋争端出现升温趋势。B26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为我国海洋开发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与8个海上邻国均存在海洋争端,争议海域约占我国海域面积的1/2。B27我国在南海与多个国家围绕岛礁主权归属及海域划界问题存在争端,在东海与日本存在钓鱼岛争端,在黄海与韩国有苏岩礁争议等。长期的岛礁主权争端、海上边界划分和通道安全问题都给我国海洋开发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提高海洋开发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建设高素质海洋人才队伍

针对部分民众海洋意识淡薄、重陆轻海现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有关海洋知识和海洋法律法规的教育学习。提高国民对蓝色国土以及海洋开发战略重要性的认知,增进其对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的理解,增强海洋可持续开发和循环海洋经济的认识。海洋教育学习要将海洋开发与维护国家安全、海洋权益的视野紧密相连,引导人们从根本上树立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实现强国梦必然选择的意识,形成全社会爱海、护海、卫海的良好氛围;深入认识我国海洋开发的国内国际实际条件和发展现状,开展生态文明理念下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海洋教育,深入了解保护海洋资源与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夯实海洋可持续开发和有序管理的群众思想基础。B28

加快培养高素质海洋开发专业人才。提高海洋的科教水平,扩大海洋教育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引进世界前沿的海洋开发技术、管理方法。同时,结合对我国海洋文化的深入学习和认识,创造出符合我国海洋开发实际需求的开发模式和海洋开发人才队伍。

2.深化海洋开发战略理论体系研究,打好海洋强国战略理论基础

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充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海洋强国战略论述,鼓励高校和相关科研单位积极从事海洋强国系统理论研究,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特色,梳理总结我国历史上海洋战略思想和国外海洋开发的经验,借鉴西方海洋战略理论,在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强国战略思想指导下,积极构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战略理论体系,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3.健全完善海洋开发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針对我国海洋开发利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的状况,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制定以海洋开发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海洋开发相关领域的专项法律法规,以及地方区域性规划,从而形成系统、完备的我国海洋科学开发、综合管理的法制保障。B29海洋开发法律法规要坚持陆海统筹理念,坚持海洋经济发展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并重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包括海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能源开发利用、海域开发综合管理体系、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4.优化海洋开发布局

贯彻落实《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规划海洋资源开发布局,统筹协调陆海资源配置和近岸、深远海资源开发,根据海洋资源多层次和多功能性特点,针对不同开发区域的开发现状,采取不同开发强度和力度的政策规划;在优化调整近岸海域开发模式的同时,顺应海洋开发向深海迈进的大趋势,增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深海区域勘探开发力度,培育发展若干资源条件优越、环境承载能力强的重点开发区域,调整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5.完善海洋开发综合管理体制机制

重新审视海洋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整合、提升国家层面海洋综合管理机构职能;统一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制定海洋开发重大战略和方针,有效统筹好海洋开发各项事业、中央与地方、陆地与海洋等重要关系,对涉及海洋开发的各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并建立规范和固定的协调机制,强化海洋开发的协作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

6.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

遵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统筹环境与开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提高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和集约、循环利用。做好涉海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严格审批制度。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坚持海洋生态威胁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保证在防御、整治、修复的各个阶段科学用海,统筹海洋开发和生态保护,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机制,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生态保障。

7.提升海洋开发创新驱动力

优化海洋开发布局,提升深海开采成套装备制造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海洋开发的引领驱动效应,强化海洋科技发展总体布局,制定落实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强化我国海洋开发自我创新能力发展,培养我国海洋开发科研人才队伍;加强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核心技术如深海勘探、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重点海洋高技术领域研发B30;提升海洋开发创新驱动力,实现科技兴海。

8.维护国家权益,通过谈判达到合作共赢

邓小平在谈到解决海岛争端问题时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B31,通过谈判实现合作共赢,为我国解决海洋争端问题提供了思路。新时期,我们应在习近平新时代海洋强国思想指导下,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断探讨解决国际海洋争端的新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海洋争端,为我国的海洋开发战略实施、实现海洋强国梦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结论

实施海洋开发大战略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以绿色、开放、协调、创新为原则的海洋开发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海洋综合开发能力,坚持陆海统筹,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完善海洋开发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海洋开发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海洋开发秩序,扩大对外开发,加深国际合作,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探索海洋开发、环境保护新途径,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各地方在中央海洋战略部署下,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发挥地区优势,把握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历史机遇期,着力突出、引领和服务海洋开发新常态,形成海洋经济发展强大推动力。

注释

①陈浩、杨朝钊:《海洋是国家战略的坚实支点》,《解放军报》2016年10月10日。

②贾宇:《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思考》,《太平洋学报》2018年第1期。

③习近平:《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人民日报》2013年8月1日。

④车海刚:《中国海洋战略“内外兼修”》,《学习时报》2014年7月28日。

⑤何强、魏青山:《建设海洋强国须提高资源开发能力》,《中国海洋报》2013年12月17日。

⑥张佐友:《关于海洋大开发战略的思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⑦B31刘中民、薄国旗:《试论邓小平的海洋政治战略思想》,《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⑧B28潘新春、张继承:《我国海洋开发和管理理念的变迁与思考》,《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2期。

⑨B22张诗雨:《振兴发展中的国家海洋战略》,《中国发展观察》2016年第13期。

⑩刘小明:《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807/c40531-22471229.html,2013年8月7日。

B11岳宝彩:《我国首份〈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提出——我国国民海洋意识亟待提高》,《中国海洋报》2016年11月7日。

B12张德华、冯梁、颜家坤:《中华民族海洋意识影响因素探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3期。

B13方平、王玉梅、孙昭宁、徐竹青:《我国海洋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3期。

B14何强、文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中国海洋报》2014年12月2日。

B15B18李滨勇、王权明、索安宁、于淼:《刍议我国新形势下的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年第8期。

B16曹忠祥:《我国海洋战略资源开发现状及利用前景》,《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4期。

B17顾阳:《中国将形成“一带九区多点”海洋开发格局》,《经济日报》2015年9月7日。

B19刘波:《海洋经济战略需要管理体制革新》,《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8月24日。

B20郑苗壮、刘岩、李明杰、丘君:《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年第12期。

B21杨洪红:《中国海洋法治意识与海洋强国建设》,《法治与社会》2015年第14期。

B23翁震平、謝俊元:《重视海洋开发战略研究,强化海洋装备创新发展》,《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年第1期。

B24马志荣:《我国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面临的机遇、问题与对策》,《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6期。

B25雷波:《海洋科技创新有力支撑海洋经济发展》,国发智库研究院,http://ntds.org.cn/Article/?id=541,2016年11月29日。

B26沈贺:《我国海洋争端原因以及维权战略》,《改革与战略》2014年第9期。

B27王历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困境与创新选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6期。

B29王芳:《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规划研究》,《国土资源》2010年第11期。

B30史丹:《我国海洋能源开发问题与对策》,《中国海洋报》2014年2月25日。

责任编辑:浩 淼 涵 含

猜你喜欢
能力建设问题与对策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