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2019-06-25 02:04黄仕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治理大数据

黄仕玉

摘 要: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紧跟国家大力发展和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政策方针,贵阳市敢为人先地建设了“社会和云”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社区治理,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助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满足社区的内在需求,增添了外在发展动力,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关键词:大数据;基层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0-0150-03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鄉社区治理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将完善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作为城乡社区治理的总要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社区作为社会这棵大树的分支,扮演着基础细胞的角色,在促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强调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治强调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享强调共同享有治理成果。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石,社区是承担着整个城市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供给、社会矛盾调和、公共权力释放的基本载体,其发展与治理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利益、公众利益以及社会整体发展。大数据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新时代的大数据大有作为,大数据的出现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模式。国务院自2005年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针对现下社会的复杂性和地区的特殊性,贵州省率先提供了大数据社会治理,而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快人一步创建了“社会和云”平台,通过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分析民生数据,服务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进而有效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社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以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大数据与基层社会治理契合

大数据是指在海量数据下,通过对数据的技术分析和关联性分析,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某一特定主题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升生活体验,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就是解决大数据问题。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核心在于满足公民需求,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是推进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贵阳市拥有着多个超大体量社区,将大数据发展和共享理念融入社区治理,拟打造全国首个数智共享社区,树立数智共享社区品牌,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感受到大数据红利。

作为21世纪的新兴技术资源,大数据有力推动社会基层治理,为政府和居民之间搭建一个良性的互动平台,进一步梳理大数据与基层社会治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依托大数据存在的可利用价值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状

基层是沟通政府与群众最基础、最直接的组织,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探索的重要抓手。以贵阳市为例,为了满足内在需求与外部发展动力相协调,必须探求一种有序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

1.社区资源缺乏,专业社工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贵阳市的各个社区现在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软硬件建设亟待完善的问题。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之后,一些社区进行了部分完善,但社区相关配套设施还是不能够与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匹配,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不足,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再加上社区资金短缺,在服务社区居民方面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社区中的专业社工人员由于工作重、报酬低,把社区工作作为过渡性工作,缺乏职业归属感,人才的流失直接影响社区专业服务人才储备,现有社区服务人员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加之人口流动频繁,社区关系不断分离再重组,造成真正服务的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专业社工服务人员留不住的局面。

2.沟通协调不畅,参与度不高。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民族之间的融合性强,很大程度削减了传统的“熟人社会”之间的互动。而“熟人社会”由于其范围小,彼此之间熟悉程度高,周围的环境事务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每个人都愿意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良性的双向沟通是社区治理的一个关键,但由于城镇化进城以后,许多农转非人口,自由职业者,失业、无业流动人员流入社区,转化为城镇化的“社区人”,社区人口结构趋于复杂化,人口异质性程度高成为社区有效沟通的拦路石。社区居民之间沟通不畅,治理主体责任意识不足,无心关注和参与到基层社区治理当中去,沟通不畅,社区内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将进一步陌生和疏远。

四、“社会和云”:社会治理的城市大脑

“社会和云”就是“大数据+社会治理”的具体运用,实现了社会治理从条块分制向整体联动转变,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传统管理方式向信息化支撑转变,从分级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转变,从单打独斗向协作共治转变,对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一平台”利用网格地图为承载点,建立与社会治安紧密相关的全生命周期、全业务关联数学模型,构建人口、法人、房屋、事件、设施等多维度数据关联集,将“条数据”整合成“块数”,紧抓数据关系集成并形成“块数据”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基础。

“四应用”指网格管理、社会动员、社区服务以及数读贵阳四个应用。建设完成后的“社会和云”平台,在贵阳市的城市治理中已逐渐起到“四个器”的功能,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可用、实用、好用的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

截至2017年6月,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已在全市94个社区全部建成“新型社区·温馨家园”,全市共创建“文明社区”94个,“绿色社区”93个,“平安社区”94个、“先进社区党组织”90个。社会和云助力社区数据精准化建设。在贵阳市观山湖区碧海社区,社区政府与来自北京的数据公司共同协作,对社区内几个老旧社区进行了智慧化改造。利用画像、标签建模技术,给小区的人、地、事、物、情等制定分类、打上标签,通过社区网格员,再次精确每家每户人口情况,修正信息统计产生小概率误差。在公共区域加装摄像头,对小区及周边环境进行24小时无缝隙监控。

五、实践应用:创新利用大数据治理

2010—2016年底,贵阳市在全市范围内完成94个新型社区的建设工作,并在主要城区实现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平安社区的全面覆盖,为贵阳市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数智社区的工作奠定了基石。贵阳市“社会和云”社会综合服务平台的搭建与使用,促进了基层社会与政务数据的串联,是利用大数据技术链接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举措。

1.应用大数据,建设“数智社区”。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分工精细化,城市管理也在向着社区化发展,复杂而多样的社会公共事务得益于社区作用的发挥得以解决。依托大数据的应用技术发展社区,提升社区服务,构建“数智社区”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集中办理社区居民相关公共服务,实现社区服务效率提升以及居民对社区服务提供的满意度,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例如,依托云服务理念和大数据应用技术,将二者衔接起来,采取多层次、多样化的手段对社区进行全方位管理,保障社区居民安全。通过建设社区居民服务平台,加强对社区家庭的智能化管理,与物业直接对话,水电等基本生活费用的收缴。但是由于社区的能力有限,在处理数据方面尚有欠缺,因此还要建立对外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可共享数据的对外共享,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也为社区居民监督社区人员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方式,促进社区居民与需求方的长效互动机制。

2.信息数据化,推进基层社区治理。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7.51亿人,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 99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较2016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随着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全民皆网的现象显而易见,有效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对海量信息进行合理运用,并对数据进行动态性分析,才是推进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传统的社区主要以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为主,政府主导下社区的自主性不多,限制了社区自治治理,由于社区的性质比较特殊,处理的社会性公共事务又比较复杂,基于此,贵阳市政府职能转变,迈出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步,厘清政府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关系,加强社区的自治能力,实现社区居委的自治权、协管权以及监督权。二是加强大数据应用工具的检测以及信息库的整理。以贵阳市云岩区贵乌社区为例,为推进社区民族团结繁荣工作,对社区内的少数民族基本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因时因地地开展基层社区信息数据化治理,增强居民归属感,培育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意识,从“我被管”到“我要管”的自我参与意识转变。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大部分的实时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及时回应居民需求。

3.稳住专业人才,稳步推进基层社会发展。人才则是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关键,基层社会治理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者服务健康发展。通过实践中发现,当前贵阳市应用大数据人才匮乏,成为阻碍大数据发展、为基层社会治理献力的因素之一,基层社会工作者自身的科学素质能力和自身文化水平不足,导致大数据信息系统运行不流畅,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社区资源浪费。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就等于有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杀手锏。2017年12月1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在北京签署了《公办大数据统计学院战略合作协议》,依照2+N合作共办,根据协议双方将从构建大数据统计智慧服务体系、融合科研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三个方面去共同推进大数据统计学院建设。此外,基层社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必须加强,“三社联动”是多元主体良性互动机制,融通各大高校学者以及专业社会工作人员,最佳社区优秀领导人员,为基层社会工作人员讲授理论前沿,利用宣传宣讲的方式,满足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

六、结语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推手”,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信息化时代来临,于国情,于社会情,都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规律,大数据的应用,着实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为城市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大数据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基层社会治理,是治理工具上的创新,同时也是治理途径的创新。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大数据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良好效果,也要看到治理背后存在的不足,尤其不能产生“唯大数据论”。大数据基础信息有待开发、社区决策要更加科学这些问题仍旧需要进一步解决,社区居民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同时也是治理成果的享用者,應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建构社区利益主体良性长效互动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参考文献:

[1]  李德仁,姚远,邵振峰.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6):631-640.

[2]  韩兆柱,何雷.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云服务发展与运用研究[J].学习论坛,2014,(5):65-69.

[3]  李振,鲍宗豪.大数据时代的“云治理”: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模式[J].红旗文稿,2015,(8):30-34.

[4]  李增元.“社区化治理”: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的现代转型[J].人文杂志,2014,(8):114-121.

[5]  陈家刚.基层治理:转型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学习与探索,2015,(2):47-55.

[6]  张艳国,尤琳.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构成要件及其实现路径[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4,(2):54-66.

[7]  刘敏.“国家+”治理:社区治理模式的新探索——以深圳为例[J].新视野,2017,(2):83-88.

猜你喜欢
治理大数据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