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道德修养与社会公正建设的互利共生

2019-06-24 05:39彭丽
人民论坛 2019年16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

彭丽

【摘要】从共生学视角看,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在目标和关系上都具有共生性,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互利共生关系。我们应当以共生思想指导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的发展,在两者之间建立互利共生的关系,并为两者的共生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道德修养 社会公正 互利共生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社会公正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内在动力,道德是人类在长期交往和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价值准则、社会习俗等。从辩证法视角看,社会公正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促进道德进步的重要动力;社会道德建设是推动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能够为社会公正提供充分的非正式制度支持。我们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视角考察道德和公正的内在关系,促进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的互利共生。在社会问题研究中,共生体现为个体、组织或国家之间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等,比如,不同的个体或组织分工合作,就会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中国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世界等都体现了共生共赢的思想理念。同样,共生理念对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的目标一致、关系共生

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的目标一致。在共生学理论看来,共生是以共赢发展为重要前提的,即在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中,处于共生关系的要素之间应当是相互支持的共赢发展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关系。个体道德修养是人类道德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个体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我道德人格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个体道德修养的内容、目标、要求等往往是不一样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民道德规范就是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社会美德是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要目标。社会公正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理想,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从本质上看,个体道德修养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公民素养,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公正建设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显然,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这些为两者的互利共生提供了可能。

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的关系共生。道德是规范人、约束人的非正规式制度,也是社会分工、社会协作、社会秩序等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如果人类社会失去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就会变成一个弱肉强食、杂乱无序的丛林社会,也就无法形成高度发达、井然有序的现代文明。个体道德修养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将外在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可以说,个体道德修养成效直接影响着社会道德的实现程度。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愿景,从古到今许多哲人和先贤描绘了美好的社会图景,如《礼记》中的大同世界、《道德经》中的小国寡民、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笔下的乌托邦等,这些都表达了人类对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的追求。显然,社会公正为人类描绘了美好社会的图景,也为道德建设提供了价值指向。由此可见,社会公正建设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个体道德修养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从共生学视角看,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培育之间也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个体道德修养能够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建构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不断接近社会正义的价值目标;社会正义培育能够为个体道德修养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价值支持,为个体道德习惯养成、人格提升等提供充分支持。

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要谋求互利共生发展

互利共生是指在动态的、复杂的社会系统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和谐共处、共赢发展。同样,在社会系统中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之间也可以形成互利共生的发展关系,比如,随着社会成员道德修养的提升,社会道德环境会越来越好,进而形成和谐、有序、包容、互助、友爱的人文环境,这些往往能够抑制各种消极落后、贪污腐败、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的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另外,社会公正建设往往能够改善整个社会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遏制道德失范行为和道德滑坡现象的发生,为个体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应辩证分析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的共生关系,推动个体道德和社会公正的共生发展。

以个体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公正建设。个体道德修养不是在闭关自守、闭门思过中形成的,而是在人际交往和道德实践中形成的。只有当个体以严格的道德标准、崇高的道德理想等要求自己,并将这些道德标准和原则落实到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这个过程也是推进社会正义的过程。所以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在道德实践中提高培养个体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自觉,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信念。比如,在职业活动中开展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开展遵纪守法的公共道德教育等。还应当引导个体正确认识道德权利及义务,勇敢维护自己的道德权利,敢于同道德失范行为作斗争。

以社会公正建设促进个体道德修养。个体道德修养是一种与外部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道德素养,如果外部道德环境比较好,整个社会井然有序,那么就能够更好地促进个体道德修养。所以应当将社会公正建设作为加强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以公平的政治制度、竞争机制、分配制度等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比如,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道德奖惩机制,为见义勇为、奉献社会、克己奉公者提供更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加大对道德失范行为的惩戒力度。

营造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互利共生的良好环境

依靠加强经济建设为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条件、生存需要等是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的基本前提,只有当人们的生存权得到充分保障后,才会有精力关注自我发展、价值尊严、社会正义等问题。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当始终将经济建设置于首要地位,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促进个体道德和社会公正的互利共生。比如,推动经济转型和服务业发展,为人们提供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因贫困、失业等带来的道德及社会问题。

以制度创新为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是规范和约束人的社会规则,在以陌生人协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中,制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促进个体道德和社会正义的良性互动。所以应当加强社会制度建设,推动社会制度创新发展。比如,完善社会治理机制,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設,堵住社会治理活动中的各种制度漏洞。

以文化建设促进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的共生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文化总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影响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所以应当建构科学、理性、健康的社会文化,以先进文化促进个体道德和社会公正的良性互动。比如,充分发挥主流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以主流文化消解虚无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等文化思潮的负面影响,为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作者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19-JKGHZD-0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何珊:《论德育时机的客观性与主体选择性》,《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如何妥善处理学生作弊
培养小学生道德修养的实践与探讨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道德修养”类母题素材提分速成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质量互变规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中的体现研究
论湘剧《白兔记》对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