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管理层股权激励方式选择与风险承担

2019-06-24 05:40闵文毕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风险承担股权激励管理层

闵文毕

摘 要:股权激励属于长期激励机制,赋予管理者对公司的剩余索取权,使其将重心放在公司长远发展利益上,敢于更多地承担公司运营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与公司股东切身利益趋同,但不同股权集中水平对股权激励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管理层股权激励方式选择与风险承担。

关键词:管理层;股权激励;选择;风险承担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3-0090-02

在多层面主客观因素作用下,公司日常管理发展中不可避免会面临风险,而这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以及市场核心竞争力提升,因此风险有效承担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利于管理层主动承担公司面临的多种风险,需要在理论探究和实践探讨中全面、深入把握管理层选择的股权激励方式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确保在有效股权激励基础上公司各阶段运营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得到合理化承担,为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重要支撑力量。

一、理论剖析、实证证据与研究假说

(一)理论剖析

现代企业运营发展中所有权、控制权分离,管理层人力资本风险很难分散,极易导致管理者直接放弃风险比较高的正净现值项目,如何借助股权激励,让管理层将最大化的股东价值作为目标进行一系列相关决策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有学者对管理层持有股票期权、股票二者在风险决策方面的具体化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认为股权激励的具体化影响会有两个相反效应,比如,如果管理层财富、效用都是公司价值的凸函数,期望与风险性收入二者平衡是管理层所面临的,为了降低风险系数,其极易直接放弃某些收入。与此同时,有学者经过相关研究,在理论剖析中认为如果公司管理层厌恶风险,很有可能会降低风险承担程度,来分散自身利益风险,股权激励越多,反而风险承担越低。还有学者对股权激励作用下的上市公司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最优激励份额、高管能力二者正相关,但与社会市场风险却呈负相关。也就是说,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二者并不一定能增强管理层的风险承担积极性,与管理层的风险偏好、财富情况等紧密相连,加上管理层可以在财富投资作用下,降低公司激励对自身效用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与实证力度。

(二)实证证据

有相关研究文献表明管理层持有股票以及激励管理层承担风险二者属于负相关。有外国学者以北美的金矿行业为样本,展开了针对性研究,发现强调限制性股票激励的那些公司将对冲黄金价格风险作为关键点,加强了对价格风险的管理,但强调股票期权激励的那些公司并没有深化价格风险管控。有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随后,国内外学者们从实证角度出发,对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选择方式、风险承担二者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探究。我国有学者将上市公司作为对应的样本,在把握股票价格波动率基础上准确计量上市公司运营发展中需要承担的风险,发现在提升管理层风险承担方面股权激励起到风险作用,对上市公司长远发展利益有着较高的关注度。

(三)研究假说

在理论剖析、实证证据作用下,有些学者展开了深层次研究,认为管理层风险承担和自身风险偏好等紧密相关,提出了对应的研究假说。比如,选择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公司管理层风险承担和其风险偏好属于正相关,选择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公司管理层风险承担和其风险偏好属于负相关。在此基础上,还有学者针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方式、决策选择二者关系等展开了研究,也提出了与之对应的研究假说。比如,以内生性问题有效控制为前提,股票期权激励和管理层风险承担呈正相关,限制性股票激励正好相反,属于负相关。

二、研究设计、实证结果分析

(一)研究设计

在研究假说提出之后,学者们多层次展开了研究设计。由于风险对公司长远运营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涉及到多个方面,大部分学者都借助公司业务开展中股票收益率动态变化,进行针对性变量计量,探究公司运营发展风险。与此同时,在变量计量过程中,学者们借助隐式法、显式法,对薪酬、绩效展开敏感性计算,在客观分析计算结果中明确激励效应。为了更好地验证提出这些研究假说,学者们将总体回归模型、Heckman模型等合理化应用到研究和分析中,提出了相关的研究样本选择机制。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将2008—2018年期间采用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两种激励方式的公司作为研究的样本,根据理论剖析、实证证据以及研究假说,对其进行了深层次筛选,金融证券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数据不完整的公司以及采用股票增值权的相关公司都不作为研究对象。

(二)实证结果分析

学者们描述性统计了研究中一系列变量,发现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两类激励方式在提升管理层风险承担度方面都起到相应的作用。同时,在方差分析结果作用下,发现这兩类激励方式在激励效应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股权激励、风险承担方面提出的相关研究假说也得到了初步验证,可以合理设置实值虚拟量,深层次探究以及剖析实值、虚值二者对管理层承担风险的具体化影响。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借助Heckman模型,进行了针对性回归分析,发现限制性股票数量的增加并不代表激励力度的增大。

三、启示

在多方面研究、验证、分析作用下,发现公司运营管理过程中风险承担情况和管理者风险偏好深度联系,对于偏好风险的管理者,可以选择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对于厌恶风险的管理者,需要选择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与此同时,管理层风险偏好变量得以有效控制,股票期权激励有着明显的激励效应,但限制性股票激励并没有。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缓解各类风险承担过程中面临的矛盾问题,各类型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控好风险偏好、激励份额等,最大化发挥激励效应的同时加大管理层风险承担力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风险防控与承担是公司长远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管理者是公司内部重要的人力资源,如何巧用管理层人力资源实现风险高效承担尤为重要。股权激励是关键所在,要深化管理层股权激励方式选择以及风险承担的研究力度,便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股权激励方式及其选择,确保各类风险实时被分担,全面提升公司利润空间的同时顺利实现综合效益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华,杨汉明.风险承担与创新绩效——基于股权激励调节作用的考察[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8,(1):98-113.

[2]  叶红雨,闻新于.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风险承担的中介作用[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3):91-99.

[3]  刘志远,王存峰,彭涛,郭瑾.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风险承担:机遇预期效应还是损失规避效应[J].南开管理评论,2017,(6):15-27.

[4]  尚小婷,岳敏.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9):11-12.

猜你喜欢
风险承担股权激励管理层
货币政策、银行竞争与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
存货质押融资中银行与物流企业风险承担研究
内部薪酬差距、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风险承担
CEO背景特征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启示
励德?爱思唯尔公司的高管薪酬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税收政策的评论综述
关于审计准则中管理层舞弊的思考
光明乳业管理层激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