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与我国产业升级关系研究

2019-06-24 02:59谢云飞
关键词:补贴升级变量

韩 刚,谢云飞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我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常态,在日趋严峻的环境约束和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下,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很多国家政府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实践中,都实施过对相关企业提供政府补贴的刺激性政策。从理论上来讲,政府补贴可以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提高企业研发效率,提升企业的价值链地位,从而有助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实践上看,政府补贴也是一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调控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政府补贴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规模、行业特征以及市场化程度这三个方面来研究政府补贴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从企业规模来看,相关研究指出政府补贴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对小规模企业的激励效果最明显[1]。从不同行业特征来看,不同行业政府补贴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政府R&D补贴的依赖性明显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政府补贴效果往往更高[2]。从市场化程度来看,王小鲁等认为市场化指数的高低可以反映出地方政府的干预程度,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地区,政府补贴的程度也不尽相同,随之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各异[3]。沈鹏远和邹海峰基于微观企业研发决策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正相关,并提出在完善研发补贴政策的同时更要着力形成研发投入的市场化形成机制[4]。

(二)政府补贴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研究

1.政府补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财税政策促进产业或者行业发展的研究。Lee J.W分析了税收补贴和补贴信贷额度对韩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指出政府补贴能对某一行业或企业起到有效缓解研发资金压力的作用,向市场释放出支持这一行业发展的信号[5]。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认为政府补贴确实能促进产业升级并着眼于研究如何设计相关财税支持。王斌斌认为,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财税政策组合应该在技术创新、市场培育、资源利用和发展阶段起到有效推动作用[6]。游秋琳等也指出目前我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处于起始阶段,技术创新、人员培训和研发资金等方面都有不足,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7]。

2.政府补贴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也有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财政补贴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宋凌云等指出政府补助显著地加快了产业结构变动,但其效果是短暂、不持久的,表明财政政策无法顺应市场规律,未能发挥长期效应[8]。汤霁雯研究发现科技要素贡献率最高,但财政补贴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不明显,主要是因为政府的补贴政策只是简单地刺激企业积极创造利润,而不是在技术创新上投入大量资金[9]。

综合国内外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从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考察了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但从政府补贴的角度进行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一定的分歧,也没有考察政府补贴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笔者试图通过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揭示政府补贴的政策效果和区域异质性,进而为我国制定政府补贴政策、推进产业升级提供对策建议。

二、变量选取以及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取

为实证检验政府补贴与产业升级的关系,我们以制造业作为行业代表,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来反映制造业升级状况。在解释变量中,除引入政府补贴、技术创新这两个主要解释变量之外,我们还引进了高级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这三个控制变量。由于统计口径中没有专门的政府补贴数据,因此我们采用研究与开发机构经费内部支出中的“政府资金”作为替代。技术创新选择国内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来表示,高级人力资本选择高技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表示,外商直接投资选取外商投资企业年末登记投资额;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选择与制造业密切相关并且数据准确性较高的金融业为代表性行业,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来反映。各变量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变量与定义

(二)模型设定

实证模型采用线性对数模型,具体表达式如下:

lnMUit=αi+α1lnGOVit+α2lnTIit+α3lnAHCit+α4lnFDIit+α5lnDPSit+μit

式子左边被解释变量lnMUit表示第i个省第t年的利税总额,式子右边lnGOVit、lnTIit、lnAHCit、lnFDIit、lnDPSit则分别表示第i个省第t年的政府补贴、专利申请授权数、高技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外商投资企业年末登记投资额、银行业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μit表示随机误差项,αi表示常数项。α1、α2、α3、α4、α5分别表示五个影响因素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它们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程度越大。i的取值范围为1~31,t代表各年份。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分析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2005~2016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时序面板数据。其中利税总额数据来源于各年度《中国工业统计年鉴》;高技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国内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来自于中国科技数据库;外商投资企业年末登记投资额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银行业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则来自于中国金融数据库。利用Eviews8.0软件得到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三、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为了防止出现伪回归现象,我们需要对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在此,我们采用了相同根单位检验(LLC)和不同单位根检验(ADF)这两种检验方法分别对以上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各统计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表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D则代表对时间序列进行一阶差分。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lnMU、lnGOV、lnTI、lnAHC、lnFDI、lnDPS这六个变量的水平值均不平稳,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所以这些变量数据均为一阶单整,即所有变量均为同阶单整,满足了协整的前提,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因此也表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二)协整检验

为进一步检验数据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运用的Kao检验得到协整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ADF统计量在5%的置信水平下检验显著,从而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得出各变量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

表4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结果

(三)全国样本的回归分析

在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要先选择面板数据类型。通过对样本进行Hausman检验得到Hausman统计量为25.98,P值为0.0001,因而拒绝原假设,应当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总体样本回归结果见表5。

表5 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总体样本回归结果

注:*、**、***分别代表在10%、5%、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t值

固定效应分析的结果显示模型整体回归良好。政府补贴对制造业分省份利税总额影响的弹性系数约为0.28,并且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这意味着政府补贴与利税总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政府补贴力度越大,越有利于制造业利税总额和价值链地位的提高。主要可能是由于政府补贴可以缓解企业研发资金紧张的局面,激励企业创新,提高产出效率,从而达到促进产业升级的目标。

技术创新水平对制造业分省份利税总额影响的弹性系数约为0.49,且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大幅度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从而使其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高级人力资本对制造业分省份利税总额影响的弹性系数约为0.13,且在5%水平下显著,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也越高,生产相同产品的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会大大缩减,同时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并能生产更多能满足人们多样性以及高端需求的产品,这些均有助于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

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分省份利税总额影响的弹性系数约为-0.02,且在5%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尽管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通过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但由于发达国家对于核心技术的封锁等原因,FDI对于我国产业升级的正向影响已经越来越不明显,甚至出现了负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分省份利税总额影响的弹性系数约为0.06,且在10%水平下显著,表明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与制造业融合的过程中,能有效减少交易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四)区域样本的回归分析

为探究制造业升级的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地域异质性,政府补贴政策是否会对不同地区产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下面我们将进一部考察不同区域政府补贴与产业升级的关系。按照国务院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划分方法,将我国划分为东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以及东北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四个区域。基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注:*、**、***分别代表在10%、5%、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t值。

回归结果表明模型整体显著性较好,政府补贴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之间确实存在着异质性。综合来看,政府补贴在这四个区域对我国产业升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给出的结论。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到西部地区政府补贴变量的拟合系数约为0.44,明显高于其余三个地区,这意味着在这四个区域,为促进产业升级而提供的政府补贴在西部地区的作用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三个地区。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西部地区相对于其它三个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较强,并能把工作的重心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上;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实施也使得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企业的扶持,并为鼓励企业研发提供各种补贴政策,以期发挥西部地区企业的“后发优势”。这些均有利于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由于资金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资金投入对产出效率提升和技术升级换代的促进效果较好。因此给予相同数量的补贴金额,西部地区的升级效果会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在其余三个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已经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升的难度会更大,因此政府补贴带来的研发创新效果就没有西部地区效果好。

尽管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财政补贴对产业升级的效果没有其他区域好,但并不意味着应该放弃或减少财政补贴。首先我们应看到东部地区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仍是十分显著的;其次,由于财政补贴机制不完善,发达地区的高额补贴可能挤出了私人部门的研发支出,从而使得财政资金的效果相对较弱;再次,从占领技术高地的发展战略来看,为国际上可能处于技术水平前列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研发支持对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了政府补贴、技术创新、高级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除了外商直接投资以外,政府补贴等解释变量均能正向影响产业升级。政府补贴效果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尽管政府补贴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最大。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政府应当继续坚持对相关产业的财政扶持。政府应该继续实施财政补贴支持企业研发创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政府补贴还可以最大化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民间投资进一步缓解企业研发资金匮乏的困境,从而更好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第二,建立和完善政府补贴发放监管体系。通过设立政府补贴发放专项基金,对取得科研成果的企业和创新外溢效果明显的企业发放事后重点补贴,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补贴成效,激起企业创新研发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杜绝产能过剩企业一味依赖政府资金的惰性。而企业在使用补贴时,更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管运行机制,明确政府补贴资金使用去向,做到资金使用透明化,防止挪用、腐败等现象发生。

第三,政府补贴政策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实际实行政府补贴差异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西部地区,政府补贴发挥着更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但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政府补贴的促进作用却并不明显。因此,各地方政府应结合具体情况实施补贴,在欠发达地区适度增加政府补贴,而在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应重点支持技术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应探索完善财政补贴机制,将对企业的直接技术补贴转变为税收优惠等方式,切实做到让市场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防止政府补贴对私人部门研发投资的挤出。

猜你喜欢
补贴升级变量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回暖与升级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