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远
(浙江省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
现行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例、习题,但在许多情况下,对于过于直白的问题、相对简约的过程,如果只是一味地“拿来主义”,学生获得的往往只是知识经验的简单叠加,而对数学思维、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深层目标则很难企及.因此,教师在吃透教材本意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教材例、习题进行合理的加工.而题组设计正是大多数教师惯用的策略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新知建构,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探究新知.本文通过教材例、习题教学中的几个具体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辅图诠释教学设计,就如何依据教材例、习题,合理地串题、科学地变题和大胆地挖题,在题组思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谈几点做法,以期与同仁探讨.
所谓聚焦式,如图1,即选用的教材例、习题集中反映某一个基本定理或者某一个基本图形,从而让学生在解决不同问题的基础上,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落实对几何基本图形的综合运用.
图1
案例1:在学习了教材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第1课时)后,学生能否深刻理解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熟练使用该定理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考虑仿照图2,重组教材例、习题的呈现顺序,并合理组织教学.
图2
题目1如图3,已知在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EF∥AD∥BC.
图3
题目2如图4,E,F分别是ABCD边AD,BC的中点.求证:BE=DF.
图4
图5
题目3如图5,在ABCD的一组对边上取AE=CF,问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并证明.
图6
图7
【设计说明】以上题目中,题目1与题目2都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简单应用,属于水平变式.但是题目1的图形是标准图式,学生容易识别,题目2的图式是非标准图式,会对学生的判断造成一定的干扰;题目3及其变式显然是题目2的叠加,需要学生具有在复杂图形下分离出基本图形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题目4需要把三角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来处理,属于垂直变式,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的意义不言而喻,不要将看似简单的教材例、习题一笔带过,甚至无暇顾及.教师要对教材例、习题进行全方位反思.在教学中,要把初中数学内容视作一个整体,从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角度进行教材例、习题教学,这样才能活化教材例、习题,从而更大限度发挥教材例、习题的价值和功能.
我们知道,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化归为一个已经熟悉的“元问题”来解决.但由于教师与学生知识量上的差异,导致教师眼中的“元”未必就是学生所认同的“根”.因此,利用教材编制题组而使“元问题”逐步呈现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为了激活不同思维程度学生几何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尽可能设计不同思维层次的题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更上一个思维台阶.
案例2:教材九年级上册“垂径定理”(复习课)题组设计.
对于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而言,无论是初学还是提升,都指向一个基本图形(由弦心距、弦的一半、半径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所以此问题就自然成为本节复习课的“元问题”.
题目1如图8,⊙O中弦AB的长为8,弦AB的弦心距为3,求⊙O的半径.
图8
题目2如图9,AB是⊙O的弦,AB=8 cm,半径OC⊥AB,垂足为点D,CD=2 cm,求⊙O的半径.
图9
图10
题目3如图10,⊙O的半径为1,PQ是⊙O的直径,△PBC是⊙O内接等边三角形,求△PBC的边长.
题目4如图11,⊙O的半径为1,PQ是⊙O的直径,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都关于PQ对称,其中,△A1B1C1的顶点A1与点P重合,△A2B2C2的顶点A2是B1C1与PQ的交点,其余两个顶点B2,C2都在圆上.
(1)求此时等边三角形的边长a2;
(2)如图12,若有n个相同的等边三角形按此方式排列,求此时等边三角形的边长an(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图11
图12
【设计说明】由垂径定理的相关基本问题(基本图形)出发,直接应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半径,再应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和方程思想求半径,有利于学生对基本问题本质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后将基本问题进行两次拓展:一是添加辅助线由半径求弦长;二是由一个等边三角形变为2个或n个等边三角形,从特殊到一般,虽然等边三角形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但是其中蕴含着不变的解题策略,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问题本质和学生几何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道典型的教材例、习题,不但能深化教学内容以此固本,而且还能抛砖引玉以此拓新.从信息加工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主要涉及模式识别来分析,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结构优势效应”,这种效应与人的知觉组织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图形的特点,就能够在复杂的图形中快速地识别或构造出基本图形,从而实现数学方法的有效迁移,进而提高思维能力.
所谓发散式,即围绕教材中某道典型的例、习题,通过变换特殊数据、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可以从数量关系和数学运算出发,也可以从问题的结构特征出发进行多角度的变式题组设计,激发学生发散式思考(如图13).学生在分析、解决变式题组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激活其思维原动力,进而发展其综合思维能力.
图13
案例3:特殊三角形与方程、函数相关的综合问题非常多,所涉及到的解题策略、数学思想方法也非常丰富.在设计变式题组和组织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仿照如图14所示的模式,精选教材例、习题进行变式题组教学,也可以从一个问题出发,自然生长出不同的问题情境进行多角度思考,促进思维广度的发展.
图14
题目如图15,△ABC是等边三角形,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BE=CF,则△DEF是等边三角形.试说明理由.
图15
我们可以将D,E,F三点都改为动点,即将静态问题改编为动态问题.
变式1:如图15,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 cm,点D,E,F分别从点A,B,C同时出发,以1 cm/s的速度沿着等边三角形的边向点B,C,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
(2)当t为何值时,△DEF的面积为 3cm?
解析:(1)由已知易得AE=BF=CD,CF=BE=AD,∠A=∠B=∠C=60°.所以△ADE≌△BEF≌△CDF.
在中考复习时,第(2)小题也可以改编成与函数有关的问题.例如,设△DEF的面积为S(c m2),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若改变点的连接方式,则又可以得到以下变式题.
变式2:如图16,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 cm,点E,F,D分别从点A,B,C同时出发,以1 cm/s的速度沿着等边三角形ABC的边向点B,C,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图16
(1)求证:△PQR是等边三角形;
(2)设△PQR的面积为S(c m2),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若改变点在等边三角形边上运动为在边的延长线上运动,则又可得以下变式题.
变式3:如图17,点E,F,D分别从等边三角形ABC上的点A,B,C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着射线AB,BC,CA运动.
图17
(1)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
(2) △BEF的周长为 30,设BE=a,BF=b,EF=c,若a+b=c+2,求图17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上述改编后的问题是同时、同速的质点运动问题,为了促进学生思维广度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将它改编为以下的同时、异速的动态问题.
变式4:如图18,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 cm,点E,F,D分别从点A,B,C同时出发,分别以1 cm/s,3 cm/s,4 cm/s的速度沿着等边三角形的边向点B,C,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则当t为何值时,∠EFD=60°?
图18
若将等边三角形ABC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三个点运动改为两个点运动,则又可以得到以下改编题.
变式5:如图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OCP=60°,点A为线段PC的中点,点C的坐标为(4,0).一动点F在线段OC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由点O向终点C运动,同时,点D在线段CA上由点C向终点A运动.设点D的运动速度为每秒x个单位,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
图19
(1)求直线PC的函数表达式及点A的坐标.
(2)在运动过程中,设△ADF的面积为S.
①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②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OF与△FCD相似?若存在,试求出相应的S与x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若∠CDF=90°,点D关于AF的对称点D′落在△AOF的内部(不包括边)时,则x的取值范围为 .
我们还可以将等边三角形改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当学生熟悉了这样的题组呈现方式后,就会逐渐明晰动态问题并不可怕,只要将它们静态化处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设计说明】以上变式题组的设计,从图形的呈现方式上,突出了从静止到运动、从简单到复杂的基本思路;从知识运用上分析,强化了从全等到相似、从方程到函数的转变;从思想方法层面的体验上,让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由此,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经历了从肤浅到深刻的认识、从零散到系统的把握,从而学会思考和辨析,学会以不变应万变,进一步提升了思维的广阔性.
所谓拓展式,即我们对教材中某道具体的例、习题,通过观察猜想、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合作探究,挖掘出隐含在其中的一般性结论,给出严谨的推导证明,并加以推广应用(如图20).
图20
案例4:从一道习题到一类函数研究性问题的探究.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解析:如图25,分别过点D,A,B作垂直于x轴的线段,垂足分别为点K,H,F,结合基本结论可知,OH=CF.
因为AB∶BC=2∶1,
所以HF∶CF=2∶1.
因为S△DOK∶S△AOH=1∶4,
所以OK∶OH=1∶2.
不妨设OK=t,则OH=CF=2t,OF=6t.
【设计说明】上述案例通过对一道普通习题进行深入思考,发现几个结论,于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仔细求证,从而得出几个一般性的结论,之后给出相应的推广应用1、推广应用2.该题组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推广应用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求真、理性,乃至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都得以自然地生长.
基于教材例、习题,我们可以以思辨性题组的方式综合若干个方面(如图26)设计高质量的题组,或一题多变,或多题归一,以题组启发深度思考,以题组引领深度学习,教学要重视在思辨中求变通,在变通中求创新,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从而能在创新中实现学生思维发展的目标,助力学生实现自我突破和素养发展.
图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