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进
一
我的家乡位于长江以北巢湖南岸的丘陵地带,土地肥沃,雨水丰沛,盛产水稻,祖祖辈辈都以稻米为主食,我是吃着米饭喝着米汤长大的。小时候,我一边上学一边跟着父辈学习耕田种地、栽秧割稻。
每年一开春,父亲便牵着牛驮着犁,踏着松软的田埂上清凉的露珠,下田耕耘翻土。望着田野上满眼如紫云般的红花草,父亲似乎有些不忍破坏眼前的景致,但他种植这些花草并不是为了装点春天,而是用作水稻的基肥。父亲手握犁铧深入浅出,脚踩铁耙精耕细碾,然后灌水将泥土浸泡,等待播种育秧。
清明前后,将稻种均匀地撒在平整细软的水田里,半个月后,那细细的、嫩嫩的秧苗,齐刷刷从泥水里钻出来,在阳光雨露滋润下,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放眼望去,那绿油油的秧苗,密密地挨着,青翠欲滴,如翡翠,似玉簪,醉人眼帘,沁人心脾,那是天地间最本真的绿,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希望之绿、生命之绿。
“布谷布谷,割麦插禾。”布谷鸟的叫声唤醒了沉睡的秧田,也催促着秧苗快快起床。起秧的日子,就像姑娘出嫁一样喜庆,在一串长长清脆的爆竹声中,父亲小心翼翼地开启秧门,轻轻地拂去秧苗上的露水,将秧苗从泥水里连根拔起,托在手心中,用柔软的稻草系好,等待移栽。父亲一边捆秧一边嘴里念道:“稻草扎秧父抱子,竹篮装笋母怀儿。”
插秧季节,是乡亲们一年中最早的忙碌,面对平整光洁的水田,人们以一种古老而虔诚的姿态躬身插秧,以退为进。“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这些精彩诗句描绘的情景,正是我的家乡插秧时节的真实写照。
在乡下时我最喜爱干的农活就是插秧。趟着清凉的春水,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把对生活的热爱,写成绿色的诗行。当你从插满秧苗的田里起身上岸,审视那满眼新绿,一棵棵秧苗在微风轻拂下,朝你点头微笑,你的心中顿时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一股诗情油然而生——
裁一张明晃晃的水田,充当洁白的诗笺,将孕育了一冬的情感,注入这大写的春天。一棵秧苗,一个凝重的字眼,行行趟趟,写满绿色的心愿。请太阳来润色,让风雨去增删,带着沉甸甸的希冀,发表在金黄的秋天……
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每当读到这样的词句,我就想起故乡的稻花。
春夏之交,百花凋谢,绿色的田野上,静悄悄地开满洁白的稻花。虽然没有绚丽的色彩,但有着雪一般的晶莹、玉一般的纯美、月一般的皎洁;虽然没有鲜艳的花瓣,却有着朴实的花蕊、沁人的花香。稻花,扎根在泥水里,一株稻穗绽放几百个花朵,一朵稻花就是一粒沉甸甸的稻谷。稻花,吐露着芬芳,散发在旷野中,滋润在农人的心上。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水稻扬花抽穗的日子,乡亲们总爱扛着锄头或铁锹,到田间走走,关心水稻的冷暖,看看是否缺水,是否有病虫害。望着遍地洁白的稻花,人们心中充满着对丰收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八月份是早稻收获、晚稻栽插的季节,面对铺天盖地金黄色的稻谷,再远再重的心事都放下,人们怀着和谷粒一样饱满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投入“双抢”,抢收早稻、抢栽晚稻。
骄阳似火,把田埂烤得炙热,就连稻田里的水也晒得滚烫。人们戴着草帽,顶着烈日,收割稻谷。银镰飞舞,将阳光雨露沐浴成熟的稻穗、将多少个日日夜夜辛劳付出换来的果实,小心翼翼地揽入怀中,整整齐齐地摊放在秸秆上。等阳光蒸发掉稻穗上的水分,再捆成垛,肩挑车拉,堆放在家门前的打谷场上。
收割中掉在田间的每一颗谷粒,都是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一点也不能浪费。于是,人们赶来成群的鸭子和鹅,让它们捡食谷粒,分享劳动果实。这果实中有鹅鸭们所作的贡献,它们平日里积肥施田,提高土壤肥力,有时还下田捉吃害虫保护秧苗,使稻子茁壮成长颗粒饱满。
早稻收割后,人们顾不上歇息,马上又开始犁、耙、耖,重新将水田平整,要赶在立秋之前将晚稻秧苗插下去,否则将会影响收成,甚至大大减产。当田野上再次呈现满眼新绿时,人们才回到家中,碾穗脱谷,颗粒归仓。
如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劳动方式的转变,以及城乡居民对稻米需求的变化,双季稻生产区域越来越小,但在我的家乡,一直保留了种植双季稻的习惯。这其中,既蕴含着对土地的尊重,又体现了对劳动资源的珍惜。
三
高考的一纸通知,改变了我的命运,将我从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带到了车水马龙繁华的城市,但是,我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始终没有离开土地,没有离开赖以生存的稻米。从粮食学校毕业后,我一直在粮食部门工作,30多年来,从未间断。粮食的产、购、储、加、销,每一个环节,我都亲身体验过;稻米从田头到餐桌,每一个足迹,我都亲眼见证过。
收购季节,我爱到粮站粮库去,看一辆辆满载稻谷的汽车、拖拉机、三轮车甚至平板车,来来往往,热闹非凡,还有那等待售粮的队伍排成长龙,从粮站门口蜿蜒伸向远方。我的心情像农民朋友一样,充满着丰收的喜悦。站在仓前,望着来自四面八方田间的稻谷,像涓涓溪流涌进粮站,你会有一种百川归海的感觉。收集广阔田野的精华,珍藏农民兄弟辛勤劳动的果实,此时此刻,倍感作为一名粮食工作者的光荣和自豪。
每一次到粮站,我都要登上粮仓,看仓廒里堆满金黄的稻谷,堆粮面平平整整,一尘不染。捧一把谷粒在手中,拈一拈分量,瞧一瞧成色,与它们促膝谈心。这些从泥水里生长起来的稻谷,经过风吹日晒,终于住进了温暖舒适的仓房。粮食人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稻谷,从古老的房式仓、苏式仓,到浅圆仓、土圆仓、立筒仓,再到如今的现代化高大平房仓;从传统的通风降水、低温密闭保粮,到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自动测温科学保粮,随着时代的进步,储粮条件越来越好,储粮技术日趋先进,保证了稻谷的品质,延长了它们的生命。
“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这些居住在仓房里的稻谷,经过歇息和后熟,需要继续远行,等待它们的是繁忙热闹的工厂、机声隆隆的车间。一台台龚谷机齐声响起,一条条加工线流水作业,清理、脱壳、分离、碾米,色选、抛光、分级、打包,经过一道道科学工序,小小的稻谷实现了从原粮到成品粮、从广袤田间到百姓餐桌的华丽转身。于是,在超市里,在商场中,在展销会上,你会看到琳琅满目的稻米产品,品牌各式各样,包装别具匠心。它们通过车载船运、肩扛手提,奔向四面八方,走进千家万户。
在我的家乡,民间还盛行一种手工制作米面技艺。先将大米放在水中浸泡数日,用石磨磨成米浆,每次将适量米浆倒在长方形的蒸盘里摇晃均匀,放在热腾腾的铁锅上蒸熟,将蒸熟的面皮撕下,冷却后切成条或卷成筒,在太阳下晒干收藏。工艺虽然简单,但十分实用,既可作平常主食,也方便出门携带,还可以包装成礼盒送人。以大米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丰富多彩,米线、糍粑、年糕、汤圆、粽子、米酒等等,五花八门,不胜枚举。
四
说起我国的水稻生产,不能不提及北大荒——建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是一片肥沃而神奇的土地,自古以来,天寒地冻,荒无人烟。上世纪50年代,经过大规模开垦,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成为盛产优质水稻的中华大粮仓。
去年夏天,我慕名来到建三江,时值水稻茁壮生长的季节,一格格秧田平平整整、接连成片,一行行秧苗蓬蓬勃勃、绿意盎然。特别是那一块1.6万亩的大田,尤为壮观,令人震撼!什么叫一望无际?什么叫广阔田野?过去,我常常喜欢使用这些词汇,现在统统收回,只有眼前的景致才配得上、才够资格。它像一幅巨大的绿毯,覆盖在广袤的大地上,向四野铺开,一直到天边。此时此刻,真想变作一只鸟儿,在蓝天与绿野之间展翅飞翔。
在七星农场,主人为我们播放了水稻生产从育秧到收割全程机械化视频,展示了高标准稻田、现代化农机中心、智能程控催芽车间、标准化育秧大棚,配套种子加工厂等。在这里,我领教了什么是高标准稻田。他们总结了七字口诀——平、透、净、大、齐、深、匀。“平”,每格秧田内水平差不超过3厘米;“透”,土壤层耕遍翻透;“净”,除尽秧田里的杂物;“大”,每块稻田不小于5亩;“齐”,格田四周整齐一致;“深”,搅浆整地深度达15厘米;“匀”,整个农场内土地耕作均匀。仅稻田建设就如此规范统一、精准细致,令人叹为观止。
在现代化农机中心,整齐地摆放着大马力拖拉机、搅浆平地机、穴播条播两用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喷灌机等各类农机具,一排排、一列列,犹如一支等待检阅的“铁军”,又像整装待发的队伍,只等一声令下,立即开赴战场。
主人还特地让我们观看了一次飞机为秧田喷药的场景。站在观景台上,听见“嗡嗡嗡”的声音,不远处一架直升机呼啸而来,由高到低,贴着秧田,从我们的面前掠过,超低空飞行,喷云吐雾一般,均匀地洒下药水。飞到远处腾空而起,再盘旋返回,依次喷洒,引得观赏者齐声喝彩、掌声雷动。
看到这里,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见识到了什么叫现代农业。种植水稻竟然也如此的高大上!我忽然又想起小时候在乡下插秧时的情景,那牛犁人栽田园式耕作,与眼前的高科技规模化种植,两种不同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与新型,古老与现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如此和谐并存、相得益彰。
五
位于黑龙江中南部,有一个县级市叫五常,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是松嫩平原,形成半圆型盆地。东南山脉挡住了南来的风,松嫩平原的暖流进入盆地后顺着山势回旋,区内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蜿蜒流淌,水系纵横,水量充沛。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五常市具备了优质稻米所需的多种养分元素和土壤理化指标,“五常大米”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中国大米第一品牌。
相传,清咸丰年间,清廷在五常龙凤山一带移民屯垦,发现此处寒地黑土绵延千里,森林活水蜿蜒流转,宛如人间仙境。大军在此安营扎寨,开荒种稻,所产稻米颗粒饱满,口感圆润。于是派人日夜兼程将米献给皇帝,咸丰帝和慈禧品尝后赞不绝口,下旨:“非此米不可进食。”由此,五常大米成为贡米。而如今“乔府大院”品牌稻米的主产区正是龙凤山下的万亩良田。“乔府大院”品牌打造者不仅种植规模、稻米品质在当地首屈一指,还实行鸭稻共作,发展稻米观光旅游产业。
走进“乔府大院”水稻生产基地,一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在田野里蜿蜒,那是一条循环公路,供游人观光。坐在观光车上,和风拂面,道路两旁绿油油的秧苗,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微风中向游人招手致意,满目新绿,沁心养眼,让人惬意爽神。
“乔府大院”的主人带领我们沿着一条木板搭建的曲曲折折的栈道,走在绿色稻田中间,登上高高的观景亭。这是专门为游客观光设置的道路和平台。站在观景台上,极目四望,远山近水,村庄原野,尽收眼底。
那是什么?只见田野上,每一块稻田间都有一个矮小的稻草房,像浓缩的微型农家草屋。这些小草房整整齐齐,有序排列,很是规整,十分可爱。走近田间,仔细观察,一只只尚未长大的鹅黄色鸭子围着稻草房进进出出。这里的主人告诉我们,那就是稻鸭共作,这是农牧结合的一种新模式,有机稻田为鸭子提供杂草、泥螺、昆虫等食物,鸭子为稻田增肥、增氧、增温、除草、除虫,动物与植物、鸭子与水稻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生态系统,互利共生。
这真是有趣的事。我小时候在乡下养过鸭子,每当水稻收割时,便赶放鸭子到稻田捡食稻穗,没想到鸭子还能在稻田里饲养,与水稻共生共长。“乔府大院”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发现在每亩稻田里投放18只鸭子最为科学精准,他们戏称其为“十八罗汉”。这些鸭子训练有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草、啄虫、施肥、活氧、壮苗。“十八罗汉护稻忙”,经过鸭稻共作,原生态种植,稻子有了灵性,米粒饱满,品质更优。
每年插秧和割稻时节,“乔府大院”都要专门安排稻田,接待一批又一批前来参加水稻生产实践的游客和中小学生,让他们亲身体验水稻种植和收获,既增长知识,又能体会劳动的艰辛,更加懂得对劳动的尊重。他们还专门建立了稻米博物馆,记载五常稻米发展的悠久历史,展示“乔府大院”稻米品牌创建的高标准高品质,同时,也展示五常稻米深厚的文化,使稻米这一古老的产业闪烁现代的光芒。
六
一万多年前,在温暖湿润的长江中下游一带,沼泽地、池塘岸、溪水边,生长着一种类似野草的植物,长圆形的果实连在一起,排列成条穗,成熟后自然低垂脱落,这就是现代栽培水稻的前身——野生稻。那时,我们的祖先食物十分匮乏,在采集野生稻谷为食过程中观察到,自然脱落的谷粒能够在第二年发芽生长,于是,他们尝试着播种野生稻谷,从此,开始了人类驯化种植水稻漫长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中,都发现了超过一万年的水稻化石。而在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7000年前的稻谷、稻秆和稻叶;在江苏草鞋山遗址中,挖掘出6000多年前有着完整灌溉系统的古水稻田……这些史实,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是人工栽培水稻的发源地。
东风吹来满目春,水稻种植的推广和发展,像星火燎原,遍布神州大地。如今,不仅沿江江南盛产水稻,东到三江平原,西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南到海南岛,水稻种植星罗棋布。专家总结出,全国有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单季稻稻作区等六大种植区域。
水稻家族人丁兴旺、种类繁多,按粒质分,有籼稻、粳稻、糯稻;按生长期分,有早稻、中稻、晚稻;按制种方式分,又有常规稻和杂交稻。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数以亿计的人口口粮问题,对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那年春天,我到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参观天然有机稻生产,在那社乡群山环抱的水稻田间,流淌着一条神奇的河流,从高处俯视,酷似一幅巨型草书体“命”字镶嵌在田野上,清新隽永,潇洒飘逸,让人拍案称奇。据当地人介绍,那社乡是有名的长寿乡,百岁老人屡见不鲜。山为水之源,水是稻之魂。这条“命河”将水稻与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息息相关阐释得淋漓尽致。
啊,水稻,你从远古走来,承宇宙之甘露,集大地之精华。春风吹来的时候,你张开绿色的臂膀,秋阳高照的季节,你绽放金色的光芒。你扎根泥土,用饱满的果实和甘甜的乳汁养育了华夏儿女。大地因你才有生机,人类因你才有力量。你承载着农民丰收的渴望,你守护着百姓饱暖和健康。啊,水稻,朴实而神奇的水稻,我要毕生为你奋斗,我要纵情为你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