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峰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儿童疾病防治中心,辽宁 本溪 117000)
临床中,小儿肺炎是呼吸系统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其病因比较复杂、病情进展快、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1]。患儿症状大都是咳嗽、发热,因患儿年龄小,自制能力、自理能力比较弱,所以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还要强化护理[2]。为了探讨和分析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价值,此次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医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11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此次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医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11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55例。其中甲组男性29例,女性26例;患儿病程在1~8 d,平均(3.01±0.63)d;患儿年龄在1~8岁,平均为(2.81±0.33)岁;乙组男性为30例,女性为25例;患儿病程在1~9 d,平均(3.05±0.66)d;患儿年龄在1~9岁,平均为(2.83±0.35)岁;同时选患儿家属调查满意度,甲组患儿55例家属中男性21例,女性34例;家属年龄在24~61岁,平均为(42.31±3.62)岁;乙组患儿55例家属中男性20例,女性35例;家属年龄在25~60岁,平均为(42.44±3.71)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此次研究患儿均实施常规护理:积极同家属进行沟通,得到家属配合,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流通,观察病情变化。研究甲组患儿加用优质护理:了解家属负性情绪,制定干预措施;同家属交流时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积极完善相关事宜,并提升其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尽量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患儿哭闹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给予抚触来提升患儿的安全感;按家属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通过示范、书面、口头等宣教形式进行健康教育。遵医嘱给予痰液黏稠、咳出困难患儿雾化吸入治疗,利于痰液排出。遵医嘱给予气促、发绀患儿鼻导管吸氧,并拍背翻身,利于分泌物的排出。给予发热患儿降温护理,包括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出汗患儿衣物要及时更换。病房内可备玩具,转移情绪不稳定患儿的注意力,提高配合度。确保病房安静,嘱家属减少患儿活动量,适当增加卧床休息时间。患儿呼吸衰竭时,给予人工呼吸机。抗生素严格使用,消除炎症,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强化巡视,对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咳出粉红色、泡沫状痰液的患儿,提示存在肺水肿,给予患儿乙醇(20%~30%)湿化吸氧;患儿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烦躁不安时,可能是心力衰竭出现,遵医嘱静脉通道开放并迅速给予吸氧,使用镇静药物以及强心利尿剂。
1.3 观察指标:此次研究记录患儿的并发症(肺气肿、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临床情况(憋喘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1.4 评价标准:此次研究选择我医院自制问卷评价患儿家属的满意情况,百分制,分数高则满意度高[3]。
1.5 统计学分析:以SPSS16.0软件分析此次研究数据,(±s)表示临床情况,经t检验,(%)表示并发症、家属满意度,经χ2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P<0.05。
2.1 总结患儿并发症情况:见表1。乙组患儿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大于甲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26)。
表1 总结患儿并发症情况[n(%)]
2.2 总结患儿临床情况:此次研究甲组55例患儿平均憋喘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是(2.01±0.72)d、(5.71±0.62)d以及(9.51±1.32)d;此次研究乙组55例患儿平均憋喘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是(4.31±1.03)d、(7.31±1.02)d以及(12.23±1.43)d。乙组患儿的憋喘时间大于甲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73,P=0.000)。乙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大于甲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t=9.941,P=0.000)。乙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大于甲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65,P=0.000)。
2.3 总结患儿家属的满意情况:此次研究甲组55例患儿家属对优质护理的平均满意评分是(92.12±3.57)分;此次研究乙组55例患儿家属对优质护理的平均满意评分是(84.61±4.83)分;乙组患儿家属满意评分小于甲组患儿家属,具有统计学意义(t=9.273,P=0.000)。
在3岁以下的儿童中,小儿肺炎比较常见,影响到患儿健康成长。因患儿自身特征,在治疗时应实施护理措施进行配合。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对医嘱进行被动执行,存在机械性、局限性以及片面性,应用效果不佳[4]。而优质护理是以患儿的感受、体验等为主,可提升疗效、护理满意度。因小儿肺炎患儿的特殊性,对治疗的依从性不高,而家属易受到患儿病情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所以此次研究中,给予肺炎患儿优质护理,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5]。优质护理中,护理人员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患儿需求、家属需求,制定出存在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高患儿护理质量。在护理中,给予家属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可帮助家属树立对疾病正确的认知,消除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家属配合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对患儿症状表现进行严密观察,开展相应处理措施,利于对并发症发生进行控制,利于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以及肺功能改善。备置玩具可转移患儿注意力,并对其紧张、恐慌等情绪进行安抚。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优质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家属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