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鲁华 李玉善 崔孟荣
摘要:目前,高校许多大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存在偏离,容易产生极端行为。而高校中专业课教学占据大学教育的大部分时间。在专业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学习、理解及记忆等环节通过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完成,而课堂上是基于知识点的深入分析、评价及创造的过程,是实现对知识点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基于专业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探讨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点的深入分析,对大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引导的策略,并对专业课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进行探讨,以期在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适应新时代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关键词:专业课;翻转课堂模式;情感价值观;人文素养;教师教育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5-0049-03
引言
高校中很多大学生多注重自我需求,感受力差,不善于处理情感,价值观模糊,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较差,伦理公德意识淡薄,缺少团队协作精神。大学生这些人文素养的缺失直接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立。高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而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工科类大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人文道德知识缺乏,造成了较差的情感处理能力和偏离的价值观[1]。高校中专业课学习时间较长,在专业课教育过程中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富含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行引导,通过长期点滴积累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通过线上学习、理解专业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基于专业知识的分析、评价及创造。基于专业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这种特点,专业课教师[2]在发展学生高级认知的同时,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人文道德精神,并渗入到课堂教学讨论、评价及创造的过程中,逐步地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知识背后隐含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等正能量信息,实现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有效引导。本文探讨专业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大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引导的策略,以期培养既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又具有健全完善人格的、人文道德素质高的符合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一、专业课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引导策略作为大学教师,一直在探讨如何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但是,教师和学生的投入与产出往往不成正比。这是因为忽略了让学生成才的其他因素。实际上价值观、情感、人文、艺术与科学,是一个整体,少了哪方面都不完善。只有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其核心价值观,并将人文和科学融合,才能培养胸襟开阔、精神和谐、趣味高尚、人格健全的人才。并且,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是文理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要解决重大问题,需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例如,很多伟大的科学创造是基于音乐的启发。因此,专业课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渗透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培养出具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创新灵感的新世纪人才。目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基于微课、慕课等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在专业课中对大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引导。
传统课堂模式下大部分时间用于对知识的讲授、记忆理解及应用分析,如下页图所示。仅有极少时间,甚至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评价及创造,缺乏对知识的深入挖掘,更鲜有对专业知识中蕴含的人文道德精神[3]进行渗透分析。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由于知识的记忆、理解及应用阶段学生通过线上课程自学完成,课堂上是基于线上知识点的深入[4]分析、评价及创造的过程。相比于传统课堂的初级认知教学,翻转课堂模式下可实现对知识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将对知识点的高级认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逐步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渗透知识点中蕴含的文、史、哲、艺等人文知识,深入挖掘与知识点相关的人文道德精神,引导激发学生的感性、悟性和灵性。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心理进行引导;更深一层次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包括思想品质、理想信念,对他人、民族、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道德标准的认定及对自己道德水平的把握。在专业课翻转课堂过程中,除了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小组讨论、专题讲座及引入科研竞赛等方法外,还可采用以下策略实现对学生情感价值观、人文知识的引导。1.体验及渗透式
根据专业知识点的特点,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录音、现场展示等形式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例如,在专业课《交通运输设备》中,让学生观看飞机、火车研发最初阶段的视频,包括不断失败、不断尝试,直至成功的这个过程。通过这个直观感受,再让学生思考发现目前国家取得运输设备方面的成就,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敬业和自豪感。还可通过真实的专业知识点相关的生活素材,如关于社会热点和焦点的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等引进课堂,让学生去体验、感悟社会。这种直接的体验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帮助,在发展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情感、意志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也有独特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外,继续深入探讨,并自己总结反思,获得思想的进一步认识。这样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构建学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系统,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有效提升专业课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建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友善的关系。
2.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学以思为贵。”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改变原来的被动“灌输式”学习的习惯,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逐步养成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从而主动思考,并学会结合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当然,在最开始,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问题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深入思考,以发现潜藏的人文知识及真理。通过不停地将问题抛向学生,引导学生基于知识点进行自主设计思考,可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点中蕴含的各种人文知识,而不是停留在浅层知识的学习上。例如,在《交通运输设备》这门课程的翻转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看美国未来时速6 500公里/小时的超级高铁,以及我国烟台到大连的海底管道旅客运输的超级高铁视频。先通过视频引起学生对这个超级高铁运输项目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在现代管道运输技术、高铁运输技术等知识背景下,思考这个项目的可行性,会存在哪些技术难点?需要用到哪些学科专业知识?讨论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思考,并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思考体会到复杂工程项目所需要的各种学科知识,意识到拓宽知识领域的重要性;体会到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为国家的工程建设项目而感到自豪;并可激发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有信心为国家未来交通事业的发展更好地貢献自己的力量。
3.文獻分享阅读
当讲授某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布置一些任务让某个学生查阅知识点资料,这些资料中要包含知识点所蕴含的各种人文知识。让学生进行总结分析,形成阅读文献,然后在翻转课堂中进行文献分享阅读,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查阅的学生可深入体会到这个知识点的应用价值及蕴含的人文知识,其他聆听的学生也可接受到这部分知识。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可以更有效地拓宽知识面,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例如,在讲授系统工程这个知识点时,让学生课外阅读钱学森的《论系统工程》,并选取一个学生查阅钱学森的生平及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分析,并作分享报告。当学生了解到钱学森的爱国精神及淡泊名利,为祖国的导弹、航天等事业辛苦付出,呕心沥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之后,深受感动,并有学生当场表示要以钱学森为偶像。通过组织这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不仅了解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拓展了知识面,而且更深入地认识了伟人的伟大之处。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的爱国精神,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懂得感恩的道德精神。
4.成立专业人文知识兴趣小组
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工科学生,若同时兼顾人文知识的学习,可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感性、悟性、灵性,提高其创造创新的能力。在班级中选取一些在文、史、哲、艺等方面有兴趣或有特长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成立兴趣小组。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兴趣小组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结合自己兴趣特长,基于学科交叉,提出研究问题,并可用于参与各种竞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学生带多个学生,学生之间有效合作,在丰富学科知识的同时,进行合作创新。例如,在《交通运输设备》这门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讲到现代汽车和铁路动车的车体设计时,选取班级中具有绘画兴趣及功底的学生,作为组长,成立兴趣小组,进行车体的创新创想设计。学生在车体绘画创新设计的同时,不仅需要查阅车体构造设计等相关资料,也需要对绘画设计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又通过一带多,进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艺术的浸染;学生体会到了获取知识、取得成绩的愉悦感觉,并挖掘自己的潜力,增强了自信心。对于成果较好的创新设计推荐参加相关竞赛,使学生更进一步地对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学习,体验到创新创造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进行学生自我评价
大学教育不应该仅关注学生的知识灌输和技能培训,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面对00后的学生,在目前社会独生子女的教育状态下,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认知、信念系统、道德情感的引导。学生在情感、社会、心理、道德、审美等方面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而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正确认知自我,是人格健全的重要表现[5]。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进行线上自学,线下分析讨论、合作、分享,要自主或通过团队合作形式完成很多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设计课前、课中或课后学生自我评价环节,让学生对自己在知识获取环节、完成任务方式方法环节、与他人合作环节、遇到问题的解决思路等环节进行反思,从而对自己有个充分的认识,在学会倾听别人的同时,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提高自己。
二、教师教育素养的提升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专业课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现在的教学资源的收集者和开发者、人力资源的开发者和管理者、教学过程的分析预测者、组织引导者、评判者[6]、学生的导航者、帮助者和合作者、教学的设计师和要走在学生前面的求知者。教师要促进每个学生核心价值观、人文知识、感性、悟性、灵性、情感、意志、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这迫切地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
大学教师的有效教学素养包括:要有明确的角色认知,认识大学教学的意义及特点;有浓厚的教学情趣;良好的职业精神,具有责任心、职业良心;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知识和实践性知识[7];有足够的教育理论,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有丰富的教学智慧,具备教学艺术;有积极的创新意识,不断促进教学改革;还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这些教育素养就要求大学教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升自己。对每个学科的专业知识都要了解一点,多视角、跨学科思考问题,做到中西结合,文理兼通,才能把问题吃透。大学教师也要多读经典,学会快乐、幽默,学会赞美,学会音乐、诗歌,还要熟悉学生、熟悉自身、熟悉政策方针。做到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真正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唤醒灵魂。教师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才能为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满足社会需求、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当然,在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升的这个环节,除了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外,高校也要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完善高校教师发展环境因素,设定激励措施[8],充分激发教师的专业理想、职业自信,以促进高校教师队伍教育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探讨在专业课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人文知识、感性、悟性、灵性、情感、意志、心理及思想道德进行引导的策略。同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润物细无声的积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建立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文素养、宽广知识面,成为人格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这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情感品质培养策略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5):18—21.
[2]韦莉明.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11(10):13—15.
[3]丁国华,李凝,钟福新.发挥理工专业课教师优势,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J].梧州学院学报,2009(3):84—86.
[4]安富海.翻转课堂:从“时序重构”走向“深度学习”[J].教育科学研究,2018(3):71—74.
[5]戴健.专业课教学与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4(9):19—21.
[6]王慧君,孙锦.翻转课堂视阈下的教师角色定位[J].数字教育,2017(2):5—8.
[7]郑伟炜.关于现代教育对师范类高等院校教师素质要求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4):27—30.
[8]赵鼎洲.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