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问题探讨

2019-06-22 01:01刘新刚
理论探索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时代

刘新刚

〔摘要〕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理论上说,需要反思当今时代全球一个影响力巨大的流派——新自由主义发展金融理论。该理论以“理性人”为研究起点,抽掉了现实金融世界中的“金融关系”,开出的方案在现实中导致了金融脱实向虚和风险激增等问题。我们应该将金融发展问题拉回人间,以现实中切实存在的金融关系问题及其治理为视角深入思考金融高质量发展问题。从理论上推进“金融关系”视角的发展金融学研究,在现实中基于“金融关系”视角,从制度和文化双重维度考察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将成为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中聚焦性理论与现实问题。随着中国发展金融理论在实践中的逐渐成功,将为人类贡献实现金融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现实的人,金融关系问题,金融关系治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9)03-0005-09

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开始登陆全球,一方面由于自然科学式的思维特征和数理化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践行和推崇而造成的巨大影响力,新自由主义被广泛接受,进而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架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人类经济交往高度频繁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新自由主义在金融领域的影响最为深刻和深远。运行四十多年后,这一框架下的各种问题开始集中爆发,人们也逐渐开始进行反思。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我们回顾英国引领的第一轮经济全球化①,就会发现,同样是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同样是宣扬自由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理论的强势扩张,同样是自由市场运行产生巨大问题并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②。而且一个半多世纪之后,以更猛烈的态势席卷全球的新自由主义正是继承了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内核。即使进行不太严密的逻辑推理,也可以大致推出如果不进行系统扭转,因新自由主义极端推崇自由化而导致的各种问题还会进一步恶化,最终迫使人类再次对极端个人主义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进行系统反思。在这里,历史的运行和逻辑基本上保持了一致。作为当事人,我们在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大致推测社会运行趋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主动加速这一扭转过程,从而减轻人类的损失和苦难。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坐等新自由主义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而造成社会“硬触底”和“破坏性反弹”,而是要推动社会进行系统反思和转变。科学抽象出社会运行背后的学理框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导人们及时调整实践,正是理论的最大功用。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是需要理论也必将产生理论的时代,而我们从理论层面反思自由市场问题首先绕不开马克思。马克思从批判的角度,彻底说明了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是想象的虚构,系统阐释了自由市场带来各种经济关系问题的经济机理。时代的差异使得我们不能直接将马克思的具体观点拿来用,但是马克思将以“社会关系的总和”为本质的现实的人作为起点,从“经济关系”来分析现实市场运行问题的视角,却是我們思考新时代经济金融问题的核心方法论。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高质量发展”正是马克思的世界观、方法论进入到新时代金融领域形成的核心命题。我们要根据马克思思考经济金融的起点、视角,对“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系统的学理剖析和学术化表达,进而结合新时代金融实践形成现实对策。

一、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难题

新时代金融发展的最大特征是金融的全球化,一国的金融市场和国际市场紧密联动,因此,思考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问题需要将眼光放到全球。自新自由主义金融框架在全球推行以来,全球金融实践就开始陆续出现一些问题,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其持续影响构成了我们思考当今时代金融问题的基本背景。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当今时代金融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国际复杂背景下的金融不稳定性因素激增,国际金融安全问题凸显。20世纪末以来,在新自由主义理论倡导下,按照“华盛顿共识”,许多国家普遍推行的金融自由化使得全球金融联系紧密。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后,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在此后的经济复苏过程中,影响全球金融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加凸显,威胁着金融稳定。概括来看,首先,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金融稳定。由于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原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保护主义行为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信心、投资者预期等,进而也造成了国际进出口市场的动荡。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增速普遍下降,2018年仅为3%,2019年世界贸易组织预期仅为2.6%,国际整体贸易状况并不乐观。以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制成品的百分比为例,全球范围内呈下降趋势,美国出口比例明显下降(见图1)。外部贸易的紧张局势,影响着国际流动资金的流动,中美金融市场近年来股票指数变化率都有上升趋势(见图2),这反映了金融不确定性。

此外,其他一些外溢型风险和内在型风险也严重影响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一方面,全球经济体间金融资金体量差异悬殊带来了明显的外溢型风险。由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间金融力量不对称,在自由化过程中,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外溢往往会直接对国际资本的变动产生巨大影响,这使得全球金融体系成为一个极易传导和放大风险的不稳定系统。例如美联储一旦加息,新兴经济体就要面临资本大量流出和融资成本增高等多重风险,汇率市场也会随之剧烈波动。如国内债务水平较高的印度,在加息周期中面临巨大经济下行压力,本币持续贬值。另一方面,金融资金结构问题也带来了许多经济体的内在型风险。普遍的高杠杆、高债务风险加剧了全球经济体的内部金融不稳定,使得金融在债务性融资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多风险。从数据来看,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主要经济体净国内信贷数量长期保持迅猛攀升态势(见图3),而银行不良贷款占比下降缓慢且仍伴有个别年份的上升(见图4),这使我们难以忽视其中潜藏的金融风险。

(二)新自由主义金融框架下全球金融服务经济效率普遍低下,甚至出现金融脱离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争夺资源的问题。金融效率低下的基本原因主要是金融没有有效服务实体、长期自循环泡沫化。全球金融服务经济效率低下有以下两方面的表现:首先,金融为实体经济融资和配置风险的职能日渐萎缩甚至起反向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全球范围内股票交易繁荣,但是工业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却普遍放缓。股票交易总额长期超过全球生产总值(具体如图5所示),而采购经理指数(PMI)却呈下降趋势,反映了未来工业制造业的活力不够,工业增长率持续走低、制造业占GDP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人员快速上升(见图6)。其实,良性运行的金融与提升制造业发展动力会相互促进,一方面金融能够助推实体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增长能够催生新的科技进步并为金融提供更大的投资空间。因此,良性的金融运行下二者应该是正向关系,当前的反向关系说明金融不仅没有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主要是在自行内循环和泡沫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实体经济争夺资源,甚至将自身的不稳定因素传导到了实体经济内部。

其次,新自由主义金融框架下金融监管工作难有实质推进。以哈伯德曾总结的在以往多次经济周期性变动中美国运作反应模式四步为例:(1)危机发生;(2)制定监管;(3)金融体系反应(例如增加资本、去杠杆);(4)监督者反应(例如通过法案等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 〔1 〕361-371。其中最后一步,往往是针对危机发生后进行的相应监管政策(第二步)的再监管,以防止其政策影响市场的充分竞争。也就是说,在新自由主义框架下,金融监管的实施被看作金融危机的产物,且更加重视对于危机中的干预政策的破除,所以金融监管的目的本质上是“去监管”,最终目的还是要向金融自由化收敛。

(三)我国在建设金融市场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安全和效率方面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市场,我们一方面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同时也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积累了很多符合中国现实的实践经验。在现代金融市场基本框架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的金融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上述全球普遍性的金融隐患。我国的金融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我国债务融资比重过高,给金融的稳定运行带来了隐患。从IMF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15年末,我国企业债务占GDP比重165%;截至2016年,我国金融资产占GDP比重超过467%,其中信贷占GDP比重较高③ 。此外,地方政府债务也成为影响金融稳定的潜在风险。其二,金融在配置资金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的渠道,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不高。金融的自我循环和泡沫化及其带来的收益高涨和规模畸形膨胀,使得大量资金进入金融领域,很多企业资金外流甚至直接转投金融行业,更加恶化了实体经济的处境,使得“我国工业平均利润率仅为6%左右,而证券、银行业的利润率在30%左右” 〔2 〕。在实体经济因为缺乏回报,无法充分吸引融通资金,相反金融资本持续追求短期高利润,不断地在金融系统内部进行自我循环的怪圈中,一方面为金融市场稳定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金融资金没能发挥真实效率,无法顺利进入真正创造价值的实体经济。

(四)新自由主义发展金融理论及以其为基础的金融理论群无法透彻解释和有效解决上述金融实践难题。上述金融实践层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当前金融框架背后核心理论内在矛盾的外显。我们知道,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全球产生影响,通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扩张和文化影响,对世界经济和金融框架产生了深层次影响。在以“理性人”为出发点、坚持市场有效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框架下,首先,基于严格理性和市场有效假设,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人们根据自己所获得的全部信息进行选择被视为“理性预期”。而“有效市场假说”论证了以“理性预期”为起点,信息完全利用,股票价格能够充分反映股票内在价值的市场预测,市场最为有效。其次,在市场有效的基础上,“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具体化投资策略理论广泛拓展开来。这种抽象化的假设前提以及对现实某种程度上缺乏解释力,引起了其他学者对于交易成本、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因素的考量。但是他们仍然只是将某单一的现实因素加入原本的分析逻辑,并没有跳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出发点。此外,新自由主义金融学家提出“金融深化论”,坚持金融自由化发展,成为指导发展中国家推进金融自由化运行的方案,也一度被各国所采用。在新自由主义金融理论的指导下,长时间的放松管制为金融自由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暴露出许多问题,随后迎来了多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进而,对于新自由主义金融学理论而言,仿佛只有在周期性特定阶段才能够解释现实经济。金融深化理论在实践中带来的难以自我调节的现实金融治理问题,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引起了很多学者不同程度的反思,例如行为金融学尝试对投资者某些非理性的行为进行解释,并对于羊群行为、噪音交易、价格泡沫等违背理性逻辑的现实现象进行解释 ④。还有学者指出,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金融化使资本主义向着一个新的混合阶段发展,即形成“垄断金融资本主义”,在此阶段中资本不是加速累积和健康增长的,而是被困在永无止境的“停滞-金融爆炸”的循环中,并通过经济全球化从奉行新自由主义的美国渗透到全世界 〔3 〕。因此,新自由主义框架下的金融自由化激化了经济结构和经济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剧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性和破坏性〔4 〕57-73。 有学者还指出新自由主义框架下的金融自由理论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此次金融危机被认为是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高度经济证券化和金融化的必然结果 〔5 〕。

可見,在新自由主义金融理论框架下,完全自由市场成了金融发展绕不开的起点和终点,面对这一框架下的重大实践难题,新自由主义金融理论体系一方面对于当前全球金融实践面临的不稳定、效率低的问题缺乏解释力,另一方面,对于解决现实金融问题,更难以提出有效方案。因此,解决当前金融的实践和理论难题,需要我们跳出新自由主义金融理论体系的逻辑闭环,首先从根本上进行理论破题,探索符合现实的金融思考框架。

二、新时代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解释

破解上述金融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安全、效率问题必然要求走理论和实践交相创新的金融创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6 〕。而金融高质量发展正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领导金融建设过程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最大的成果。在新自由主义框架下,从抽象的理性人出发,自由的金融就是最好的金融,衡量金融的指标也自然是自由化程度。而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到自由市场下金融的现实问题,以及金融为经济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使命,就必然要追求金融发展的现实质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把自由放任的金融称为“一切颠倒错乱形式之母” 〔7 〕528,并且指出一旦将金融市场完全放开,金融领域就会有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的趋势而独立运行起来。这样,在市场中具有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的势力集团就会通过金融手段使得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聚集,金融成为少数利益群体的财富掠夺工具,这必然不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基于马克思思考金融所形成的“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8 〕691,结合新时代国际和国内的金融实践,我们提出以下思考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框架。

(一)金融活动中的人是现实世界社会关系总和中的人。金融活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要思考金融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思考金融活动中的人的本质。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根源,也是马克思重点批判的对象,因此我们值得重点反思其对于人的界定。古典政治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人看作孤立的、原子式的理性人。具体反映在经济领域而言,其认为人与人之间只存在简单的贸易关系,人的决策遵循追逐私利的原则,通过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开展经济行为可以实现经济系统稳定运行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然而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由于错误地运用抽象力所形成的理性人只是“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属于18世纪的缺乏想象力的虚构” 〔9 〕5。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0 〕501。这一观点具体到金融领域,就体现为在完全自由市场下某些个人或势力集团,通过其社会关系形成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在经济行为中特别是在金融活动中完成财富集聚和分割。同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也说明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止地、抽象地看待人,要看到制度规范、思想文化引导下人性提升的内在依据。因此,如果我们自觉将金融活动中的人视为以社会关系总和为其本质的人,那么,其一,在自由金融市场中,现实的人极易动用自己的社会性势能,通过信息不对称、垄断等社会性手段分割社会财富,造成各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不能幻想依靠自由市场中的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实现根本解决。其二,正向的社会关系正是现实中人的价值观培育和人格文化重塑的内在依据,因此,新自由主义通过抽象的、静止的人性假设,而企图单独依靠市场制衡手段实现金融治理,是“舍本逐末”“舍内求外”的自缚手脚之举,我们应该将价值观培育和人性塑造作为金融治理的重要、长远性手段。通过制度和文化引导人性发育,使人们正确认识金融本质,形成正向的金融观念,才是最大的金融治理内在约束力。

(二)金融领域存在的金融关系问题制约金融高质量发展⑤ 。由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有限从而人的内在文化拘束力有限,外部市场又自由放任的条件下,个人或势力集团在金融活动中就会利用其所具有的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形成扭曲性的金融关系。这种扭曲性的金融关系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在金融领域,一旦形成扭曲性金融关系,金融市场相对均衡的状态就被打破了。占居优势的个人或势力集团可以通过放出虚假信息欺骗大众,也可以利用其大量资金在金融市场买空卖空,再加上人的盲从、恐慌等非理性因素,使得金融市场成为少数人完成社会财富再分割的场所和工具,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聚集。这首先会造成的经济后果就是金融系统内部秩序紊乱,金融正常的经济功能受阻,甚至由于广大参与者利益受损退出而造成金融市场萎缩,最终使得金融市场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不断积累,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大甚至引发金融动荡和危机。二是金融领域由于经济关系属性极高而自我内循环和泡沫化,形成非正常的高利润率,越发与实体经济背离甚至与实体经济争夺资源。金融一旦成为财富分割工具,相较于实体领域就具有敛财手段隐蔽性和资本聚集快速性特征。因此,现实中人往往不愿等待制造业带来的长周期生产销售环节,也不愿承担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而更趋向于做金融来谋取利益,这使得金融越来越脱离其为社会经济生产活动融资的本质职能,开始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运行。现实中,上述两方面的因素最终会造成金融安全问题(即金融内部不稳定)及金融效率问题(即金融服务现实经济生产发展的水平低下)。而这两个问题本身就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金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实体经济基础不稳定,金融服务经济水平下降最终必然增加金融内部的系统性风险。

(三)要从金融关系治理的视角探索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规律。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实现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具体考察阻碍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的金融关系问题,其次,我们要从现实的人出发,探索针对性地破解主要金融关系问题的措施。而考察后不难发现,当前最为关键的一个金融关系问题就是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 〔6 〕。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突出金融市场向广大民众筛选出真正做实体经济、做科技研發的企业,其内涵是利用好金融在创新驱动、生产制造方面的融资作用,助推金融回归本质,带动金融脱虚向实,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也只有为人类社会提供真实有用的商品才能增进社会整体福利。在促使金融稳步增长的基础上,防范由于金融独立运行,背后没有实体经济支撑导致金融泡沫过大,从而带来金融系统性风险。此外,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还表现为金融文化问题。长期新自由主义抽象金融观念及其框架下金融运行问题造成的金融文化观念扭曲,对于政府、金融机构、普通民众正确认识金融本质造成了很大障碍。因此,净化金融市场环境,让政府、金融机构、普通民众对金融的认知回归本质,搞清楚金融不是敛财手段,而是通过金融在满足企业真实发展需求和完成个人财富跨期配置中,实现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统一、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上述目的,在既有金融市场框架下,面对影响极深的新自由主义认识论和错综复杂的金融利益格局,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中国共产党对金融发展的根本领导这一破局的关键。通过党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领导作用,缓解金融在回归本质中产生的“短暂性阵痛”。在当前时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既要利用市场,也要管住金融关系,要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就要求 “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 〔6 〕。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市场运行体系,既不能孤立地看待金融领域各个板块,也不能孤立地发展金融各个要素,而是要运用系统性思维,一方面金融领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针对金融内部各要素也要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金融作为整个社会生产大循环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保证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金融使其不与制造业争夺资源,这是金融高质量发展道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三、新时代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对策

将上述思考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框架具体到新时代金融实践层面,可以得出一些具体对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1 〕30。我们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新时代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发展质量,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绝不意味着增速换档,而是全方位触及核心层面的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强调经济与金融二者共生共荣的关系:“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 〔6 〕也就是说,当下国家步入改革的深水区,经济发展处在转变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动能攻关期,金融领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国家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金融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在金融领域的规模、效率、深度等传统改革渠道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新要素,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入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过程中,探索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方式方法,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方案。在新时代,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在制度设计和思想文化培育方面形成切实高效的实践对策。

(一)通过制度设计治理金融关系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正如我们上述从现实实践和理论分析总结的那样,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是保障金融安全、提升金融服务经济效率,这两点首先需要针对性的制度设计来推动。其中,党的领导是破解新时代金融关系问题的最大推动力,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市场整体框架下,在制定的金融发展各个层次的具体制度中切实体现党的领导作用。

首先,要加强维护金融安全的制度设计。金融安全是金融发展的底线,“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 〔6 〕,维护好金融安全,是维护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一,坚持实体经济基础的金融才是真正安全的金融,因此,在资金流向方面,我们要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积极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加强信贷政策指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 〔12 〕,加快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加强股市债市参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应该对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实体经济部门的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资金和信贷投放。尤其需要构建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强化对银行贷款资金流向配给的监管。其二,在金融市场基础建设方面,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的进程。尤其在全球政治博弈日益错综复杂、经济摩擦和金融摩擦风险急剧加大的今天,基础金融设施的数据安全事关重大,大力推进金融关键信息的基础设施国产化,摆脱基础设施的外部依赖,降低关键信息泄露、被窃取的风险,是保证金融安全的重要方面。其三,在信息管理方面,我们要健全金融信息系统,确保金融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准确监测和预警金融风险,同时推进社会信息征信系统的建设进程,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促进金融稳定。当代金融活动频率高、体量大,我们需要通过完善信息发布规则,借助信息化手段、审计技术等,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即时的金融信息监测系统,为金融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基础信息。此外,我们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可以协商统筹国内几家拥有海量国民信息的商业巨头,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企业,同时整合国内所有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信用系统,将这些信息纳入统一的国民信用体系。同时对失信人员和行为建立严格的法治监督机制,确保形成不敢失信的局面。

其次,要针对提高金融服务经济能力进行制度设计。金融的根本任务是要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 〔6 〕。其一,要通过优化金融系统内部机构和资源布局从根本上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的能力。其中的重要方面是,“要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积极有序发展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要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和金融机构布局,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着力强实抑虚” 〔13 〕。此外,还要对金融机构进行改革,优化金融机构的布局,扭转市场利润导向下形成的金融格局,以经济发展现实需求为导向,从金融机构、金融资源、金融产品等全方位进行金融格局重整。其二,要将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整体布局结合起来。金融不是孤立的,而是社會整体系统的一部分,金融发展只有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致,才能形成最大合力。例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部分,金融发展也应该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有机融合,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开发相关金融产品、建设完善科创板等增强金融为创新、高端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其三,要“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精准脱贫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3 〕,尤其在制造业、农业领域,资本收益率低,违约风险大,使得这些行业的企业借款成本高,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重大问题,需要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为这些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提供精准支持。如“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 〔6 〕,满足不同行业企业的贷款需求。

最后,党是领导金融工作的核心,要探索能够使得党的领导真正贯穿到金融工作各个层面的有效制度。其一,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需要完善党领导金融的工作体制机制。例如,地方各级党委应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高效执行党中央的统一规划,通过党的意志和规则来确保各地区的金融工作遵从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进行多层次、高密度的巡视来及时查处投机取巧甚至违反国家发展方向的行为,“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 〔12 〕。其二,要探索将党的领导和金融领域企业治理相结合的制度。金融领域的国企具有关键的社会经济引领作用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必须加强党对企业治理的领导,保证国家的金融高质量发展观念切实落实到企业治理层面。例如,在金融领域国有企业治理中嵌入党委,在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上应优先于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团队,把握国家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大方向,确保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重大战略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二)通过文化培育治理金融关系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从现实的人出发,可以看到,社会关系最终会影响和改变社会人性的整体状态。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我们不仅要通过外部治理的方式来促进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也要从内部引导正向金融观念和思想的形成,大力发扬和强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倡导集体意识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尤其是通过党的领导来实现正向金融文化的培育。通过价值观培育和文化塑造,最终增强人的自我约束力,从根本和长远上改善金融治理。

首先,政府作为市场机制下的主要管理者,起着职能管理和社会影响的双重作用,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党的建设和领导,杜绝金融腐败,提升金融工作能力,促使政府人员形成正向金融观念,从而使政府成为有效的市场管理和社会引领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学习金融知识,熟悉金融业务,把握金融规律,既要学会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学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强化监管意识,提高监管效率。” 〔12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作为新时代的领导者,既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外部风险,又面临着内部改革的各种挑战,为了推动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好金融系统领导班子,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13 〕推动党员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立场坚定的基础上,深刻认识金融本质,把握金融规律,掌握熟练的金融知识,从而更好地指导金融部门的工作,更好地贯彻党中央的意志,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同时,各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干部要学习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可为了短期政绩大幅举债,要严格控制债务增量,确保债务总量处于安全水平,建立终生问责制度,约束地方政府过多举债的行为。

其次,金融从业人员是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要通过党组织建设、政策引导、社会舆论宣传促进金融领域相关从业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观念。其一是要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和政府金融部门人员的监督管理,加强金融领域的反腐力度,包括“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推动金融机构切实承担起风险管理责任,完善市场规则,健全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机制” 〔12 〕。其二是要以党的建设为抓手推动金融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培育和文化塑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教育,加强纪律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13 〕。

最后,普通民众是金融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要强化金融领域内的法治建设,通过严肃的法律惩戒扭转金融领域的不正之风,加强对金融本质的正确舆论宣传,使民众树立对于金融的正确观念和态度。其一,扭转民众观念,使民众树立正确的参与金融的态度的关键是完善金融市场规则,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 〔13 〕。尤其是对违反金融市场规则、损害参与金融市场的广大民众利益的金融机构和个人要依法进行严厉查处惩戒。其二,健全金融领域的信用体制,增加金融活动违约失信的成本,引导民众形成讲信用、守规则的正向金融文化氛围。

新自由主义金融理论从抽象的、孤立的、静止的人性假设出发,一方面将现实的人在金融活动中结成的各种金融关系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关系问题排除在视野之外,无法揭示金融的运动规律;另一方面,看不到社会关系变动,如价值观培育和文化塑造对于社会整体人性提升的促进作用,从而在金融治理中“自缚手脚”,只能幻想用自由市场来解决自由市场内部矛盾。我们从现实的人出发,从“金融关系”的视角考察金融发展,可以发现将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于新时代金融领域的研究形成的最重要命题就是“金融高质量发展”。当前制约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金融关系问题是金融安全问题和金融服务经济效率问题。我们探索抓住党的领导这一核心力量,通过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来破解上述问题,推动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其中,还有很多具体的制度和文化问题没有深入展开,希望学界同仁继续深入研究,形成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系统学说,这一探索不但具有中国价值,且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将为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现代化贡献中国方案。

注 释:

①十九世纪中叶以英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的工业革命推动形成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虽然当时更多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坚船利炮强行推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确在客观上形成了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在这一次浪潮中极大扩张。

②当时人们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问题进行了方方面面的反思,其中,马克思的反思最为深刻和科学,他彻底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对抗性矛盾和历史阶段性,形成了严密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批判体系。

③资料来源:https://www.imf.org/external/index.htm。

④从投资者意识的有限、性格上的盲目以及贪婪等解释特定的行为,说明行为金融学理论实质上还没能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研究起点展开反思,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对于现实的普遍性解释力。

⑤“关系”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考察社会经济问题的最为核心的视角,这一视角对应到社会层面就是“社会关系”,对应到经济领域就是“经济关系”,对应到具体的经济生产层面就是“生产关系”。按照相同的逻辑,我们把现实的人在金融实践活动中结成的错综复杂的关联称为“金融关系”。如同“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等,“金融关系”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在过度自由金融市场的语境下,现实的人动用联合、垄断、欺诈等各种社会性手段,利用信息不对称等各种社会性因素而形成的系列金融问题,我们称之为“金融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1〕R.格伦·哈伯德,等著.货币、银行和金融体系〔M〕.孙国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费洪平.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N〕.人民日报,2017-02-16(07).

〔3〕Foster J B.The Financialization of Capitalism〔J〕.Monthly Review:An Independent Socialist Magazine,2007,58(11):1-12.

〔4〕Peter V.Rajsingh.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Neo-Liberal Financialization〔M〕.The United Kingdom:Emerald Group Publishing,2016.

〔5〕Lavoie M. Financialization,neo-liberalism,and securitization〔J〕.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2012,35(02):215-233.

〔6〕习近平.深化金融供給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N〕. 人民日报,2019-02-24(01).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2〕习近平.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做好金融工作维护金融安全〔N〕.人民日报,2017-04-27(01).

〔13〕习近平.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7-07-16(01).

责任编辑 于晓媛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