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毓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2209)
色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色彩的认识不仅限于视觉上的局限,而是不断从把色彩的概念抽象化。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色彩词经常与宗教、文化或心理有联系,所以当对同样的事物进行隐喻时,汉语和英语采用不同的颜色词。但人类的大脑功能、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都具有共同性,两种语言在颜色词隐喻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metaphor”源于希腊语“metapheriein”,“meta”意为“change”,“pher”意为“carry”,所以metaphor的词根原意为一种运动,表示从此至彼。描写语言学认为,隐喻属于语义和语法的范畴,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格。而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化和概念化的认知活动。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我们熟悉的一类事物去解释或理解一个陌生或抽象的概念。
根据Lakoff和Johnson(1980)对隐喻的分类,颜色隐喻可以归结为本体隐喻。本体隐喻是指以人体的体验性为基础,把抽象或模糊的事物看成有形的实体。我们用常见的颜色词去解释或表达其他范畴时,就产生了颜色隐喻。颜色词隐喻是以人们对物质世界的体验性为基础的,颜色隐喻让我们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复杂事物或抽象性事物。
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英语和汉语中表达对相同本体隐喻的颜色词并不是一致的。但汉语“黄色”和英语“blue”的隐喻意义有很多相同之处。下面分别从身份、宗教和贬义三方面来阐释“蓝色”与“黄色”隐喻认知的共性
中华文明的起源就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与黄色结成了不解之缘。在中国古代,只有帝王才可以穿着黄色衣物,黄色是天子之色,象征着高贵的身份与至高无上的权利。而“黄榜”一词,也是古代中国文人志士的苦苦备考科举的目标,因为如果能中黄榜,则意味着从此走上荣华富贵之路,身份地位都能够提升很多。如今,随着时代发展,黄色被赋予了幸运的含义。年轻人会选择黄道吉日结婚,从“飞黄腾达”和“黄金时代”等成语也能看出中国人对黄色的偏爱。
在英语中,蓝色的隐喻义与中国的黄色很相似。blue blood译为贵族血统,相传这是由于欧洲中世纪时,上流社会的人们喜欢用银质器皿用餐。随着使用时间的逐渐增加,贵族的皮肤就吸收了器皿中的银质,所以白皮肤中透着淡蓝色。虽然并无科学依据,但由于传说几百年的传播,这种优越感在社会也广泛流传。在英语中,有一些固定词组也是借用了blue的隐喻意义,比如,blue book是指名人录,blue ribbon译为为最高荣誉,而blue book是指皇家政府发布的官方报告。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传说黄帝与老子同为道教的创始人。在中国道教还被称为“黄老之术”,“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色与道教有很深的渊源,玉皇大帝穿黄袍,住金碧辉煌的天宫,由此可见黄色在道教中的特殊意义。佛教也对中华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释迦摩尼的衣服是黄色的,庙中的佛像也都是金碧辉煌的。在中国,黄色象征着佛教的神秘与神圣,让人心生敬畏。
西方的主流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视蓝色为至高无上的颜色,圣母和天使都身着蓝色圣袍,blue heaven是指上帝居所,蓝色对于神象征着永恒。在西方有blue law,字面上翻译就是蓝色法律,其实这个法律跟宗教有关,很多宗教在周日都有活动,这个法律就是为了避免跟宗教戒律和活动相冲突,强制限制人们随便喝酒,赌博,纵情之类的一个严格的法律。
黄色与blue都象征着病态的文化事物与色情,这可能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效果。在现代,“黄赌毒”中的黄指的就是卖淫嫖娼,贩卖或传播黄色信息。但其实,中国古代的黄色已与性有关,唐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之“房内补益”中有“赤日黄月”之说。
而在西方,象征着贬义的颜色词并不是直译过去的yellow,而是blue,比如,blue movie译为色情电影。后来,西方人又对blue做了多方面的延伸,比如,blue revolution译为性解放,blue material是指色情书刊,而blue talk是指下流言论。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看,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沉淀。颜色词隐喻义的不同和不同自然环境紧密相关。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土地是中国文化的背景,黄色也就成了炎黄子孙的代名词。西方文化则发源于古希腊的爱琴海滨, 蓝色的大海是西方人终日面对的事物,所以蓝色就与西方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范畴,概念以及语言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遵循“现实—认知—言”的认知路径。水和土是古代中西方人所面对的两种不同的自然现实,所以中国人说“挥金如土”,西方人说 “spend money like water”。
从文化角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都同样用颜色(无论是黄色还是blue)去代表皇室,贵族和他们的威严权力。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Lakoff and Johnson,1980)。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很难接触到皇帝高管和君主主教,这些人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是一个模糊又遥远的印象。而皇帝或贵族的衣服或其他物品的颜色对他们来说是既简单又通俗的东西,所以黄色和blue就成了高贵身份的一个代名词。
不同文化存在隐喻相似性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共同的认知基础。对具有相同概念的事物都可以通过颜色隐喻,以我们熟悉的颜色域为源域去解释更抽象的概念。对隐喻的了解和研究不但有利于跨文化交流,还可以帮助中华文化的传承。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颜色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运用颜色隐喻时会产生一个复杂的认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