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想得到方法”,养育学生精细的推理习惯

2019-06-21 00:38徐明海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9年4期

徐明海

[摘  要] 对于一道数列不等式证明,从几个“漂亮”的证明入手——“精美”的放缩、裂项,发现细节上的错误,导致证明失败,各类现象引起教师的关注与思考,探究成因,促使教师引导学生养成精细的推理习惯而采取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 推理习惯;放缩技巧;裂项技巧;关注细节

数列不等式是高考数学命题中最常见的一类题目,遇到此类题目,人们要想方设法,用各种放缩技巧来实现目标,比如,用一个规范的数列(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等)来做比较,进行放大或缩小;用裂项法放大或缩小;用一些常见的公式进行放缩等.然而,这些方法要用准对象,精准施策才是有效的,否则就会看似漂亮,实质错误.

以上放大技术含量很大,不仅学生想不到,可能大多数老师也未曾想到.

为什么不用下列简单证明呢?

此证明有两个特点:

一是得到一个好结论:就是把“”进一步缩小到“”;

二是“”比标准答案中的数(大约为1.785879)还要小一点.

此题作为一次模拟考试的最后一题,从435份答题卡上信息,只有3位同学做对,问题出在哪儿?

(1)纵观学生的答题卡,有许多学生想到的方法很好,但总会出现或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比如中间过程的一个小的误判,一个数字计算或估算錯误,这说明学生精细化思考不足. 长此以往,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将这样的习惯用在任何一项工作中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严格的、严密的逻辑推理不足,漏洞百出,想当然的较多,比如“”的跳出,强迫给定的数列求和可以放大到一个等比数列的求和.

(3)试图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但会出现如下问题:一是叙述不规范;二是证明到n=k+1时,无法严格推理和叙述下去.

(4)从上述分析可知,此题如果变成下列形式,可能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的训练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