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域文化看胶州秧歌的动态风貌

2019-06-20 02:58冷英嘉
北方音乐 2019年9期
关键词:胶州山东人秧歌

冷英嘉

【摘要】作为一方水土上生长起来的艺术形式——胶州秧歌,深受地理位置、思想文化及由此产生的人文精神的影响。他们相互波及、纵横交错,共同孕育出胶州秧歌独特的风格特点和动态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胶州秧歌发源地山东地区的思想文化、地域特色以及人文精神的探索,剖析其如何影响胶州秧歌的风格特征,揭示胶州秧歌体态的文化成因,进一步增强人们对胶州秧歌的关注和了解。

【关键词】地域特色;人文精神;胶州秧歌;动态风貌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哺育一方艺术,纵横在齐鲁大地的胶州秧歌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山东特有的地域文化背景下,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成熟,在历史的变迁中找到了立足之地。

依托地域文化的滋养,胶州秧歌形成了独有的三弯九动十八态S型曲线,不同于东北秧歌的“扭”,亦区别与傣族动律中的“弯”,胶州秧歌以其独到的风韵,彰显着山东人的精神面貌,一步步走向繁荣,成为了汉族秧歌的代表形式之一。

一、“变通”的思想与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的发源地山东半岛,在历史上被称为齐鲁大地,齐国濒临大海,在经济上,滨海滩涂,盐碱荒草,使其无法发展农桑之业,因此齐国人开始探索其他经济,而海洋资源的优势使它从一开始就有“便渔盐”的优势,因而最终形成“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力”的滨海经济特点。在这一背景下,齐人形成了崇尚阔达、善于创造,敢于冒险,喜好变革的思想习惯。濒临海洋使其农业受到一定影响因而发展多种商业模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变通的思维方式,这一思想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使当地百姓不自觉将这一思想运用于各种实际操作,并不断流传。

(一)“变通”思想与“扭”

说到“变通”思想,使人联想到胶州秧歌的最典型特点—— “扭”,身体的“三弯九动十八态”使肢体的九个部位在同一时值内各自朝不同方向做持续的弧线运动,各种动势中突出“扭”的特点。“扭”中存有“变”的意蕴,在扭的过程中各个部位要探索新的领域。

“扭”本身就有一定的变形意味,身体本是直立挺拔的,然而胶州秧歌在舞动过程中处处不忘身体的“扭”动,使身体总是处于变形状态的曲线运动,这一动态特征与当地谋求多种发展的变通思想之间存有微妙的联系,即都在寻求一定的“变”。变通思想首先在于不寻规守旧,并且不断开拓新的视野,胶州秧歌在“扭”动中使身体呈曲线变形状体,似乎在探索着各种可能性,从“扭”的“变形”中寻找新的契机,让“变形”打破即成模式,探索新的途径。

从胶州秧歌的“扭”与变通思想的共同点中,可以发掘其共存的开拓精神,让“扭”中存“变”。

(二)“变通”思想与“活”

山东半岛由于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多重工商,因此注重与外界的关系,视野、思维注重内外结合。大千世界是变幻莫测,风雨无常的,注重内外结合也就要求人们思维要非常灵活敏捷,善于使思维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反应。变化不会预先通知任何人,这就要求人们根据发生的种种外界事项而迅速使自己的思维视野同步靠拢,离不开较强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形成了变通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机敏灵活。 以“三道弯”著称的胶州秧歌无论脚下还是身体各部都离不开一个“活”,与变通不谋而合。胶州秧歌在运动速度变化中身体各部位轮番的缓发快收、动作力度变化中持续的推、拧、抻以及姿态变化中自上而下持续的“三道弯”,无不渗透着机巧空灵。轮番的缓发快收带来的是灵活自如的视觉感应,身体动作的“推”“拧”“抻”中肢体呈“扭”动状态且富有韧劲,似乎在关注着种种变化的发生,而“三道弯”体态的表现需要身体的灵活自如,亦展现着心灵的灵巧善变。胶州秧歌的三种女角尽管动作表现各有特色,但个性中亦带有共性,即扭动自如,机巧灵动,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变通性中形成的敏捷、灵动的精神风貌有着极大的相似。

舞蹈艺术是一个地域内在精神气质的外在诠释,山东半岛由于濒临海洋而在经济方面形成多种经营模式使其逐步形成敏捷善变的变通思想,并成为当地人的思维习惯,至今在胶州秧歌的风格韵律中仍有所展现。

二、临海居住的地理环境与胶州秧歌

与泰山一样,大海同是孕育神话的地方,相对于山来说,茫茫大海似乎给予人更大的想象空间。海是和谐的,是美丽的,世界上,最宏大的是海,最有耐心的也是海。海,就像一只敦厚的大象,把世间微不足道的人驮在宽阔的背上。在海岸边,波涛汹涌的海浪被碰的粉碎,激起一层层雪白的浪花。居住在海边的人们对大海有着别样的依恋,海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每每走到海边,那美丽的海浪呈S型曲线,优美的波纹好像可爱的少女,几分羞涩,几分高雅。当看到胶州秧歌的三弯九动十八态时,那柔美的S型曲线不免让人联想起大海的波浪。同为柔美的S型,雍容美丽、婀娜多姿。

对于胶州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S型曲线体态的成因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它是封建社会妇女因裹足而走路蹒跚所导致的体态,解释了旧社会对妇女的束缚,不过,细细品味胶州秧歌的S型曲线亦有它独到的特色。胶州秧歌的“三道弯”扭的更加细腻、流畅,刻意突出女性的曲线美,因而更迷人、更妩媚。“九动”“十八态”使身体从脚到头九个部位同时在动,没有明显的发力点和瞬间用力的感觉,妩媚中带有舒展,舒展中充满柔韧。胶州秧歌不像东北秧歌的三道弯有棱有角,发力时有瞬间用力之感,而显得艮儿、浪儿,所呈现的S型曲线更流畅、更自如。

胶州位于胶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的西北岸,临海居住的人们深爱大海,海的波纹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仔细比较胶州秧歌所呈现的S型曲线与风平浪静时大海的波纹,会发现它们都是那么柔韧、流畅、没有明显的力点,源源不断、柔柔美美。虽然没有确定的资料显示胶州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S型的曲线成因与海的直接关系,但是临海居住的人们又会舍得放弃将对海的摯热之情融入其中呢?所呈现的视觉效应又是那么的相似。

也许这种秧歌与海的关联,当地人自己并非意识到,对海的这份挚爱其实早已深深地侵入当地人的心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自觉地有所呈现,当胶州秧歌缘起之时,海的波纹感被带到动作之中,影响着胶州秧歌的舞动风貌。自古就有将女性比作水的比喻,胶州秧歌的S型曲线更突出了女性的曲线美,一个个扭动起来的胶州秧歌舞者恰似一道道海的波纹,流畅自然,温柔恬静,海的曲线在女角的扭动中得以诠释。每每看到表演胶州秧歌的舞者柔韧流畅的舞动时,脑海中就会不自然的浮现出大海的波纹。

胶州秧歌的诞生地濒临大海,也许正是临海居住的人们对柔和、优美的海浪有着别样的眷恋和崇敬,他们渴望人海和谐、生态平衡,因而造就了胶州秧歌中独特的三弯九动十八态S型曲线。

三、自强不息、坚韧吃苦的兼性与胶州秧歌

就像英国人普遍崇尚绅士风度一样,山东人普遍具有自强不息、坚韧吃苦的兼性。齐鲁大地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嵌入了孔老夫子中庸的人生态度。孔子积极推行他所提倡的“仁”,《象转》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谓是儒家自强坚韧秉性的真实写照。山东另一位儒家大思想家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受儒文化的影响,山东人在艰难困苦面前从不退缩,而是以坦然的心态面对,默默忍受,艰难前行,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付出一切。在山东人看来,只有自强不息、坚韧吃苦的秉性才是获取衣食的根本,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山东人自强坚韧的精神代代传承,成为山东大地最引以为豪的精神之一。也许正是这种秉性与精神,使得胶州秧歌具备了“抻”和“韧”的艺术韵味。

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讲究推、拧、抻,在强调“抻”的同时,离不开“韧”, 抻是有韧性的抻,否则会显得呆板,“韧”使得肌肉肢体有血有肉,迸发着无穷的感染力。“抻”和“韧”的风格特征最能彰显山东人自强不息、坚韧吃苦的秉性。一个“抻”道出了山东人豁达、坚强的品格,不畏艰难,坚持自己的理想,在“抻”中透露着执着奋进的精神;一个“韧”诉说着山东人坚忍不拔、不具艰难,任凭风吹雨打,任凭肩上的担子多重,始终不屈服、不服输,默默承受,艰难前行的吃苦精神,这就是山东人的秉性,也是山东人最可贵的品格。

胶州秧歌虽然以扭、活为特征,但仍然离不开“抻”和“韧”的依托,没有了“抻”和“韧”,扭动会像无根之草,漂浮不定,干瘪乏味,动作缺少底蕴,看不到延伸和力度,少了厚重之感,显得轻浮躁動,这不符合齐鲁大地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质朴坚韧、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有了“抻”和“韧”的动律特征,胶州秧歌的“扭”中看到了两臂无线延伸的可能,脚底下扎实有力,一“抻”一“韧”,一“扭”一“动”,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体现着山东人敦厚善良、踏实肯干、自强不息、一步一个脚印的人文精神。

四、结语

胶州秧歌是山东大地的瑰宝,融入了山东地域文化的精华,摄取了山东大地的养分,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山东人”的精神风貌。胶州秧歌以其特有的三弯九动十八态及“抻”和“韧”相辅相成的风格特征,突出了山东人既有敦厚质朴、坚韧不拔的品格,又能适应外界环境灵活多变的性格特征,将对大海的热爱之情无形地贯穿于动作始终。胶州秧歌的美耐人寻味,充满了山东人的秉性精神,承载着山东人悠久的文明。

随着历史的变迁,经过艺术家们的提炼和升华,胶州秧歌渐渐从原生的自然状态逐渐成为系统的表演艺术,涌现出大量以胶州秧歌为素材的舞蹈作品,并走入各大高校的舞蹈课堂,在将来,胶州秧歌定会开出更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于蔚泉.胶州秧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3]于烈梅.浅谈胶州秧歌教学的新模式[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

猜你喜欢
胶州山东人秧歌
里岔黑猪:引领胶味领鲜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双指所向 海铁相连
浅谈胶州秧歌的发展与特征
青岛旅游散记
大清“北漂”族
Music education in the UK: Theory and Practice
红灯女侠翠云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