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袁媛
【摘要】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紧密相关。在学术领域以中国知网为代表的数据共享平台已经成为全世界推崇的数据知识工具。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声乐研究的论文为对象,旨在通过科学计量法的分析得出我国声乐研究的难点、热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知网;声乐研究;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中国至今声乐艺术的研究一直是艺术研究的热点话题,在中国知网关于声乐艺术的技术、肢体、舞台表现到声乐的艺术分析、艺术处理再到声乐的具体教法、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文论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学者。而后又衍生出许多如声乐与生理学、心理学等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方向的学术论文。
一、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截止2018年12月26日在中国知网搜索关键字“声乐”共搜索出论文39520篇。根据知识图谱所呈现出的数据显示词频主要有声乐作品、声乐教学、声乐艺术、声乐演唱、声乐教师、民族声乐、音乐家、歌唱法、歌唱艺术、美声唱法、声乐曲、演唱者、声乐表演、声乐学习、歌唱者、艺术歌曲、高师声乐、钢琴伴奏、音乐会、作曲家、文娱活动、声乐课、声乐套曲、声乐教育、歌唱发声、权利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共29个高频词。在高频词中以声乐教学出现的次数最多达8526篇。将引文作知识图谱分析发现,被引最为广泛的依然是声乐教学常被引的篇数达4203篇,声乐作品类的论文达1907篇。
二、我国各个时期声乐艺术研究的概况
我国声乐艺术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新中国建立到1980年前的研究、1980-2000的研究、新世纪以来的研究。以年代来划分新中国建立到1980年所发表的论文在中国知网上共搜索出200篇。资源类型以期刊为主达95%。学科分布以哲学与人文社科为主达全部论文的89.7%。论文的来源主要是《人民音乐》,在论文基金的来源上主要是社会资源。
如果将这一时期的声乐论文横向作比较的话会发现建国初期研究苏联声乐的论文较为广泛如喻宜萱的《介绍苏联声乐专家彼·米·梅德维捷夫》,主要阐述了苏联专家在我国声乐教学的经验。70年代声乐学术界开始思考本民族声乐的发展,如蒋英的《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两点意见》,思考了如何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改革开放到新世界前我国的声乐艺术研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中国知网上共搜索出这一时期关于声乐研究的论文3150篇。从发表量上看八十年代发表数量以平稳向上的趋势为主,进入九十年代增长趋势开始加快。说明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成正比,声乐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所以也间接验证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哲学规律。
在词频分析方面,这一时期的声乐类论文已经开始呈现出以声乐教学为主要关键词的趋势,数量上达到了783篇;其次是以音乐家为主题词的论文达452篇。由此可見这一时期的声乐论文写作主题已经由第一时期的声乐价值导向型发展为以声乐教学导向型发展的趋势。这一时期开始注重声乐的教法,如陈肖容《谈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的运用》。论文主要论述了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声乐教学方法。 进入新世纪后,声乐艺术的论文从数量上来看呈现急速的增长趋势,2001年至今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知网共收录声乐艺术相关论文36175篇,达到1980年到2000年收录数量的十倍之多。充分反映了声乐艺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和声乐类人才的大量涌现。
在关键词的词频方面也与上一个阶段不同,出现最多的仍是声乐教学,这符合高校扩招后声乐学习者大量增加的实事。但排名第二位的已经从上个时期的音乐家变成了声乐作品。这说明第一,声乐的从业者开始关注声乐作品的艺术分析,不再是为了歌唱而歌唱,开始更加注重声乐作品的内涵表达;第二,作曲人才开始大量增加,为声乐创作的人才大量增加。排名第三位的是声乐演唱,这样的词频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活动开始增加,声乐演唱的舞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点由“会唱歌”向“唱好歌”转移。因为声乐的演唱不仅仅包括声乐艺术和声乐作品,也涵盖了肢体表达、情感处理等舞台表现力方面的内容。排名第四的是民族声乐,这是巨大的进步,一般情况下提起声乐艺术人们会不自觉地想到有意大利的歌剧艺术与美声唱法。因为美声的发源地是意大利,现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也是以美声发声方法为主。但终归要发展民族声乐,要为本民族的文化服务。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不多的增强。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深入人心,如在2008年由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主演的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全世界都欣赏到了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
这时期被引用最广泛的两篇高影响力论文中都是关于声乐教学的,一是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被引用次数12329次;宋祖英《我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探究和实践》,被引次数7033次。两篇论文都是以阐述声乐教学为主,前者主要总结了二十世纪中国学校的音乐教育,后者主要是对我国声乐教育家金铁霖老师们的民族声乐教学法的实践和研究,对我国声乐教学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研究趋势和展望
我国当代声乐艺术研究的热点是声乐教学,这与我国声乐的教育现状密不可分,我国不仅有以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为代表的专业音乐院校,还有大量的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民办类大学等都开设了音乐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人民对文化对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对声乐类的人才也不断加大。在高校扩招声乐学习者基数增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教学软硬件的滞后、学科发展不均衡等等。所以研究声乐教学类的论文大量的出现,这些论文不仅仅是就声乐教学技术的探讨,也有许多声乐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探讨,正是这些学术论文的出现使得我国的声乐艺术不断前进,水平不断提高。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关于声乐教学的研究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声乐艺术研究的热点和高点。十九大之后,树立四个自信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内容。特别是文化自信与我们的声乐艺术紧密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民族文化建设不断被提及。发展我们的民族声乐对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针对民族声乐的研究在中国未来的声乐研究中可能成为研究的热点。
我国声乐艺术研究热点的历程是由建国之初的针对苏联声乐的研究到改革开放后的声乐教育的研究再到新世纪民族声乐的研究。凸显了我国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大量的学术成果为我国的声乐艺术研究指明了方向和重点,以知网为平台研究我国声乐艺术能够分析出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规律、热点、难点,为今后的声乐艺术找寻一条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喻宜萱.介绍苏联声乐专家彼·米·梅德维捷夫[J].人民音乐,1955.
[2]蒋英.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两点意见[J].人民音乐, 1978.
[3]陈肖容.谈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的运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
[4]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1.
[5]宋祖英.我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探究和实践[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