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虹,庞晶
(1.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山东淄博 255067;2.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老年医学科,山东淄博 255000)
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且其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患者可见下肢远端麻木、刺痛、灼痛、闪击痛等不适感,有袜套或手套感,出现踩棉花感、乏力感,且患者多为对称性疼痛[1]。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继发性下肢关节疾病、溃疡,严重者出现感染、坏疽,需截肢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当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以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为主,但临床应用效果往往无法达到患者预期。中医认为,足部与人体肺腑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刺激足部穴位能够起到调理经络、肺腑的功效,可促进气血运行。该文以2017年6月—2018年12月为时间范围主要探究足浴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
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该项研究,随机将患者分别归入研究组(41例)、对照组(41例)。研究组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48±5.31)岁;平均 DPN 病程(7.26±1.28)年;平均空腹血糖(15.47±3.29)mmol/L。对照组男22 例,女 19 例;平均年龄(66.42±5.18)岁;平均 DPN病程(7.31±1.42)年;平均空腹血糖(15.32±3.49)mmol/L。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均有糖尿病史,且四肢感觉出现异常,肢体远端有蚁行感、麻木、袜(手)套感、疼痛等;接受神经系统检查,确诊为肢体深感觉障碍,有跟腱反射障碍;肌电图检查提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在40 m/s或以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低于45 m/s;患者知情且自愿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因酒精中毒、脑血管病、颈椎病等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者;有糖尿病酮酸症中毒者;足部出现溃烂者;精神系统掌握难以正常沟通、交流者;认知障碍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强饮食干预,适当运动锻炼,持续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心理等临床指标,并采用胰岛素、前列地尔、甲钴胺等治疗。除以上治疗外,研究组采用足浴护理:(1)足浴方药组成:黄芪60 g,络石藤、鸡血藤、桃仁、桃花、丹参各30 g,玄参、玉竹20 g,桑枝、忍冬藤、天南星各15 g。上述药物为1剂,加水6 L煎煮,倒入一半汤药入足浴盆内,温度保持在40℃左右。患者伸入双足到足浴盆,确保汤药能够浸泡到患者踝关节以上约10~15 cm,持续浸泡20~30 min,1次/d,持续治疗4周。(2)足浴前护理:浸泡足浴前,护士应当检查患者足部皮肤是否完好,有无破溃、红肿、伤口、通风等情况,并严格检查趾间、趾甲、足底部皮肤,趾甲过程者应当适当修剪。同时,应当予以患者足浴健康宣教,告知足浴浸泡所需注意的事项,包括汤药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感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提升患者的配合度。(3)足浴中护理:患者足浴过程中,应当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予以适当心理疏导,为患者树立信心。同时,予以疾病健康宣教,告知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发病机制、危害性,增进患者对该病的了解、掌握程度,提升患者对治疗的证实程度。同时,告知患者预防、护理方法,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4)足浴后护理:患者足浴完成后,护士应当予以足部、下肢按摩,先采用干毛巾包裹一足,擦干另一足后,涂抹按摩乳,力度由轻到重从患者足底反射区开始进行按摩,逐步延伸到脚趾、足背、足跟、消退,按摩时注意询问患者力度是否耐受,防止用力过度引发疼痛感,按摩时间为10~15 min。在为患者按摩过程中,应当为患者强调足部保暖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购买宽松、舒适、透气、合脚鞋子,穿戴松紧合适、透气保暖的棉袜,若冬天足部皮肤干燥可适当运用润肤霜。在按摩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是否正常,有无出现溃疡、水肿、红肿等异常。
表 1 护理前后 SCV、MCV 对比[(),m/s]
表 1 护理前后 SCV、MCV 对比[(),m/s]
组别SCV(m/s)护理前 护理后t值P值MCV(m/s)护理前 护理后t值 P值研究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37.64±6.18 37.29±6.54 1.03>0.05 55.21±3.17 45.26±3.41 5.12<0.05 6.29 5.81<0.05<0.05 38.97±6.84 38.98±6.79 1.13>0.05 58.67±6.38 47.59±6.88 5.47<0.05 6.44 5.79<0.05<0.05
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记录两组不良反应。
以SP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n(%)]为计数资料比,()为计量资料,各以 χ2检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SCV、MCV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 SCV、MCV 均高于对照组,且相比护理前,两组指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4.88%,对照组为19.5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糖尿病属于慢性流行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且随着老龄化社会推荐,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高发类型为下肢病变,导致该病的原因较多,如代谢紊乱、缺乏神经营养因子、血管损伤、氧化应激、免疫因素、细胞因子异常等[2]。中医认为,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在于,血液流通不畅,气阴两虚,脉络损伤,故有疼痛、麻木、出汗等症状,应采用活血化瘀、养气滋阴治疗[3]。
足浴方药中,黄芪可补气通络,丹参、红花、桃仁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功效,玄参、玉竹可滋阴养肾,络石藤、忍冬藤、鸡血藤、桑枝等可祛风,天南星止痛消肿。将其作为足浴方药,能够活血、养气、通络、祛风、镇痛,且足浴可通过热效应,促进皮肤吸收中药药效,有助于刺激皮下血管扩张,帮助血液流通,有改善患者下肢循环的功效,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4]。同时,足浴后予以患者按摩护理,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提升患者的经络、脏腑功能,改善病情[5]。
在足浴护理时,应当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行为等,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足浴时间应当避开用餐前后,防止下肢血管扩张导致胃部血流不足,影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并注意普及足浴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出现不适感。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SCV、MCV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SCV、MCV均高于对照组,且相比护理前,两组指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足浴护理能够促进患者SCV、MCV康复。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4.88%,对照组为19.5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足浴护理应用较为安全。
综上所述,足浴护理能够对患者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较为安全,可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