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的作用分析

2019-06-20 08:45时宁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口病家属依从性

时宁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中心卫生院,山东东营 257000)

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儿童阶段发病率的概率较高,其临床表现以高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为主,严重影响到患儿的身心健康,还易并发脑炎、心肌炎[1]。临床上主张对小儿手足口病实施积极治疗,其治疗手段以对症治疗为主,但在治疗期间,由于患儿年龄小,易哭闹,对治疗的配合度不高,不利于病情控制,为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临床主张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护理干预[2]。健康教育是一项基础护理措施,该研究针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11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别施行常规健康教育、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以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儿科收治的11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开展研究,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划分患儿为2组各55例,对照组的年龄为3~13岁,平均年龄(8.65±2.68)岁,男女各有 29 例、26 例;观察组的年龄为 3~12 岁,平均年龄(8.31±2.56)岁,男女各有 28例、27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取得患儿家属同意,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健康教育,统一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为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施行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具体为:(1)问题描述:根据家属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及患儿的年龄特点,对患儿治疗期间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予以总结。(2)目标构建: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需求,与患儿家属进行商讨,共同设定一个合理的健康目标,再围绕着健康目标,结合患儿起居作息时间,制定健康教育方案。(3)例外探查:明确健康目标和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后,采取例外提问方式与患儿家属一对一面对面交流,了解患儿发病期间需要的难题,为其解答,引导其思考,并为患儿家属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病情危害、治疗方法、用药注意事项、饮食注意事项、隔离防护对策等。(4)反馈评价:在每次健康教育后,由家属评价健康目标完成进展,提出健康教育实施期间的不足之处,再由护士做出评价,鼓励患儿及家属积极朝着健康目标继续努力,与家属共同决定是否调整健康教育方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如患儿在治疗期间配合治疗,无哭闹,即依从,反之则为不依从)、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包括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

比较两组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评估工具为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总分为0~100分,其得分随着患儿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减轻而降低[3])、不良情绪评分 (评估工具为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0~100分,得分随着不良情绪的缓解而降低)[4]、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家属开展调查,问卷满分100分,<60分即不满意,60~80分即满意,>80分即很满意,满意率+很满意率=总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描述为[n(%)]、(),行 χ2检验、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标准,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中有52例患儿配合治疗,3例哭闹,对照组中有44例患儿配合治疗,11例哭闹,其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4.55%、80.00%,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儿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患儿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d]

表1 患儿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退热时间 口腔溃疡消退时间 皮疹消失时间对照组(n=55)观察组(n=55)1.92±0.63(1.30±0.42)*4.35±1.27(3.06±1.14)*5.21±1.54(3.69±1.33)*

2.3 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

两组家属护理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而护理后观察组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分]

表2 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分]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55)观察组(n=55)72.15±12.09 71.93±12.18(60.08±9.65)#(51.26±7.93)#*

2.4 家属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家属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而护理后观察组家属的不良情绪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家属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表3 家属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SAS评分 SDS评分对照组(n=55)观察组(n=55)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54.81±7.75(47.08±6.49)#54.56±7.82(41.58±5.73)#*53.94±7.70(46.25±6.17)#53.67±7.78(40.09±5.22)#*

2.5 家属满意度比较

家属总满意率分别为96.36%(观察组)、83.64%(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家属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高发人群集中于儿童,患儿发病部位主要为手、足、口腔等,表现为手足皮疹、口腔溃疡,还易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临床上主张对手足口病予以积极治疗,否则患儿病情继续进展,易引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5-6]。

现阶段,临床上关于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临床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多采取免疫调节药物、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儿病情[7]。但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期间,由于患儿年龄小,配合度较差,对其病情控制较为不利,为提高其病情控制效果,实施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中提高治疗依从性的主要护理手段[8],常规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口头讲解健康知识,其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导致其健康教育效果欠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护理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新型的护理模式不断涌现,聚焦解决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主张尊重护理对象的个体差异、挖掘护理对象的个体潜能,被逐渐应用于健康教育中。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分析总结患儿的健康需求,设定健康目标,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再对患儿家属进行例外探查式提问,对健康教育方案落实效果进行评价,一方面,可明确患儿治疗期间存在的护理问题和健康需求,其护理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充分重视患儿的个体化差异,可充分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的合理需求,在不断反馈、不断调整方案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健康教育方案,逐步实现健康目标。

该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较对照组更高,其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其护理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不良情绪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其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充分说明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保证其治疗效果,使患儿家属感到更加安心、更加满意。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可切实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加快其症状及体征缓解,还可增强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度,改善其心理状况,使其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猜你喜欢
口病家属依从性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