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融合
——《应对地球危机的设计之道》书评

2019-06-20 02:29张丹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斯坦纳规划设计规划

文/张丹明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自上世纪70年代的欧美环境保护运动开始,经过多年的理论积淀与实践探索,可持续发展导向的规划、设计理念,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城乡建设与管理中已经全面推行,并对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为生态规划设计领域的知名学者,斯坦纳(Frederick Steiner)所著的《应对地球危机的设计之道(Design for a Vulnerable Planet)》(以下简称“Design”),则是一部系统性介绍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规划设计实践之中的经典著作。斯坦纳创作本书的初衷,是向学生和青年从业人员传递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设计中应用的理念。本文选择介绍与评论“Design”,也是出于对作者写作初衷的认同。

就目前中国规划、设计学科的专业教育而言,大多数学校教学体系的重点都是在侧重空间分析与空间表达,相对缺少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也相对缺少多学科、跨学科思考方式的引导。因此,“Design”一书的理念和内容有助于拓展青年学生、青年从业人员的专业视野,补充他们在“学院派”教育体系中无法获得的、同现实紧密相连的知识、理念,还会冲击他们大多数人现有的思维方式与工作习惯。他们会认识到:在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文化传承等诸多问题综合考虑的潜在意义;作为一名规划设计师,跳出其自身的工作范畴,从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学科关注的重点、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等方面来衔接、融合与统筹他们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创新的挑战与可能将无处不在,可持续与生态发展导向的项目也会应运而生。

书名:Design for a Vulnerable Planet作者:Frederick Steiner.出版社: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出版时间:2011年4月1日语言:英语页数:304书号:ISBN: 978-0-292-72385-6

该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Design”一书从多领域、跨学科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原则、思考方式,以及实践中应当侧重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全书一直强调在可持续导向的规划设计中考虑地域主义、社会公平、历史文脉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介绍理念的同时,该书还对低碳城市、雨水利用、下一代基础设施等可持续发展导向规划、设计的具体知识、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了详细说明。

第二,基于大量具体案例的阐释。这种通过理念阐述与实例对照来传递知识的内容组织方式,非常有助于读者理解、联系和吸收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书中案例的选择和组织也具有极高的系统性、综合性与代表性。这些案例关注了规划、设计、公共参与等不同阶段的内容,包含了室内、建筑、景观、城市、区域等不同尺度或类型的项目,也涉及到了建筑景观环境协调、项目开发管理、区域自然资源保护、纪念性场地设计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第三,斯坦纳个人视角的叙述。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以斯坦纳本人对他所熟悉或亲身参与项目的介绍、分析与评述而展开的。这种新颖的写作方式非常直观,读者会从斯坦纳本人从业与教学的实际经历中受益;部分内容写实的介绍,可以让读者了解到规划设计项目背后的故事与可持续设计理念推广、实施的复杂与艰巨。这种写作方式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会促使读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反思不同项目的成败得失。

全书共20章,并被划分为七个部分进行内容组织。每一部分都会针对一个议题,而每章的内容则会针对议题的某个方面,或通过一个或几个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各部分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对如何在建筑、景观、整个场地的设计中融入可持续理念的一般性概述。第1章以建筑设计为对象,从地域主义的角度描述了为什么考虑区域自然背景、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而设计的建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斯坦纳还从其个人的视角介绍了文丘里、赖特、奥姆斯特德、麦克哈格是如何在设计或规划过程中考虑生态问题的。第2章以德州大学参加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时的收获为主线,对建筑可持续设计过程中的自然采光、能耗均衡、场地排水等问题的考虑进行了详细介绍;第3章从建筑材料、生命周期、可再生资源利用、土地集约、环境代价、建筑美学等方面,讨论了21世纪建筑应有的特性和意义;第4章对美国“可持续场地设计与评价体系”项目的发起、重要性、主要原则、考核指标、评分标准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第5章则对“景观都市主义”这种城市认知与发展引导的新视角进行了阐述,并借助具体的项目对其概念的内涵、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方式等展开了讨论。

第二部分,对德克萨斯州历史上生态导向的、先驱性的项目进行了介绍与说明,讨论了这些项目在其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是如何被考虑的,以及对这些项目所带来的启示进行了提炼。第6章介绍和讨论了20世纪初麦克哈格编制的“奥斯汀湖规划”对整个奥斯汀市生态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对保罗·克瑞主导的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的生态内涵进行了说明。第7章则对地产开发商乔治·米切尔所主导的伍德兰新城的生态设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了梳理,介绍了许多项目背后的故事,并且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在第三部分内容中,斯坦纳首先是介绍了3个涉及多利益主体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的背景与挑战。其中,第8章中的崔尼蒂河流廊道项目,需要在河流生态系统恢复、自然保育与控制城市发展之间进行权衡;第9章中的布兰顿艺术博馆广场设计,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在建筑风貌的文脉延续与建筑的现代主义、区域主义融合之间进行取舍;第10章中的达拉斯市艺术区演艺公园的设计,体现的则是大型综合项目在多设计主体参与情况下的协调,以及设计过程中景观与建筑之间的衔接问题。此外,本部分内容的第11章介绍了约翰逊夫人野生花卉研究中心的项目,并以此为例来说明:自然保留地对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城市发展、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些自然保留地所要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如何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来进行考虑和应对。

第四部分,讨论了区域尺度上的空间、发展、自然保护等方面的问题。第12章展示了德州的地质、水文、植被等复杂而多样的自然环境;第13章是对“德州中部愿景规划”的总体说明,包括:如何将一个长周期的、愿景式的规划细化为一系列具体项目,以及如何将这些项目深化、推进与实施;对考虑不同人口集聚密度、不同城镇体系结构的4个城镇发展规划的方案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及对地理信息技术在多情景方案设计、展示、决策支持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介绍。第14章首先介绍了德州城市群的主要大都市区的发展历程,随后将城镇群发展对水资源、生态环境、就业、人口、种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讨论,并提出城镇化或城市扩张是一个全体社会成员应共同面对和致力解决的问题。在第15章中,斯坦纳首先指出空间规划在欧洲空间发展、财政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随后以芝加哥地区的“都市2020规划”为案例,说明了区域管制、地方自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最后讨论了“美国2050规划”对美国未来可持续发展引导的战略意义。

通过非常详细的、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五部分内容描述了斯坦纳在意大利和中国的见闻与经历。在意大利,他考察了大量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庄园、别墅、古典园林。通过对其设计传统的思考,探讨了这些建筑与园林是如何契合场地条件、适应小气候环境的,如何受到区域背景和文化影响的,以及是如何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斯坦纳对其在中国活动的描述是全书中最长的一部分内容。在这一章中:他讨论了中国文化与规划方面的基本属性,以及这些属性给设计师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他也指出了处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的中国,对城市风貌、建筑形式追求的盲从,甚至混乱;通过其对“三山五园”规划设计项目的理解,向读者阐述了他对项目主要挑战或问题的见解等等。

第六部分,斯坦纳探讨了设计师们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手段来最大程度的增加人类生活空间对人为或自然灾难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以及介绍了如何进行相关纪念性场地的设计等内容。在对美联航93号航班纪念公园设计过程的说明中,他向人们展示了一系列具体纪念性设计方法的应用;在对新奥尔良市“墨西哥湾灾后恢复规划”介绍的过程中,他向人们说明了生态分析、生态规划、生态导向设计等内容的具体思考与现实应用。

全书的最后一部分(第七部分),斯坦纳面向学生和从业人员们,给出了他自己对规划设计学科未来发展的设想。他不但强调了规划与设计学科之间联系的重要性,还强调了规划设计过程中对空间信息技术、地理分析方法等应用的必要性,以及给出了规划设计方面4点重要的建议:关注健康与建成环境之间的联系,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倡导绿色建筑的设计与管理,实现节能减排与资源节约利用;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实现自然保育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规划、设计过程中以地域主义的视角进行思考,充分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通过对一个个具体案例“解剖式”的介绍与分析,斯坦纳让我们了解了具有可持续导向的规划设计项目产生的全过程。对处于可持续规划设计实践探索阶段的中国而言,这些案例,尤其是德克萨斯州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案例,有助于我们从侧面了解美国可持续与生态设计理念发展的历程。书中还涉及到了对景观都市主义、新区域主义、空间信息技术、场地可持续设计标准等一系列新理论、新技术方法的介绍和探讨,这些内容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实践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斯坦纳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并没有局限在生态影响、环境成本这种狭隘的方面,他在书中也指出了对社会公平、文化多样性考虑的重要意义。他还一直在强调:应当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考之中,从而内化或条件反射性地开展可持续的规划设计。其次,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需要成本的。从斯坦纳在书中对相关项目的介绍中可以明确:在当前的市场与行政体制下,这种成本往往不会被人们认同或承担。这种现实在美国是如此,在中国将更是如此。所以,展示这种成本在时间尺度上的累积效应,是让决策者能够做出更有意义决策的重要方式。再次,从“Design”一书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为项目改造留出“时间接口”的重要性。斯坦纳在其书中提到:中国当前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很多项目的考虑自身就不是很周全,能否有意识的留下未来发展、修正的空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这一点在中国当前的情况是被忽视,甚至是被漠视的。

综上所述,基于对“Design”一书的学习和总结,本文认为:该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是一本传递经验和理念的书,而斯坦纳个人的从业经验与思考,对任何规划师、设计师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他在书中所强调的规划、设计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则是应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矛盾冲突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该书非常值得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青年学生、青年从业人员阅读。“Design”一书虽然具有思想、知识导读的意义,非常有必要进行学习,但该书终究还是一本关于美国规划设计实践的著作。因此,在基于该书的理念、知识、方法进行中国可持续规划设计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与把握。

猜你喜欢
斯坦纳规划设计规划
欧拉线的逆斯坦纳点性质初探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斯坦纳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Faster Approximation for Rectilinear Bottleneck Steiner Tree Problem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