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中医院内三科 德州 253500)
乙型肝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当肝功能持续性异常会导致肝脏弥漫损害,进而造成乙肝肝硬化[1~2]。乙肝肝硬化属于难治愈疾病,通常采用西医药物方案,但效果不甚理想[3~4]。本研究对乙肝肝硬化代偿肝郁脾虚夹瘀证应用西医结合通络消癥汤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代偿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49.25±6.35)岁;病程 4~9年,平均病程(5.93±3.43)年。研究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8.23±6.68)岁;病程 3~10年,平均病程(5.76±3.1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标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代偿期肝硬化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夹瘀证;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血管、肺、肾、造血系统疾病;治疗前3个月服用其他药物治疗;中途退出研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药物治疗:阿德福韦酯(国药准字H20050651)口服,10 mg/次,1次/d;拉米字定(国药准字H20030581)口服,0.1 g/次,1次/d。研究组于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通络消癥汤治疗:太子参、生黄芪、白芍各20 g,忍冬藤、鸡血藤、泽兰、茯苓、丹参各15 g,白术、柴胡、牛膝、桃仁、地龙各10 g,水煎,200 ml/剂,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持续用药6个月。
1.4 观察指标(1)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胁肋痛、情绪抑郁、纳差、倦怠乏力、嗳气、便溏不爽、面色晦暗等中医症状按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量化,按无、轻、中、重分4个等级记分,无记0分,轻记2分,中记4分,重记6分。(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PLT)、白蛋白(ALB)。(3)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包括健康、躯体、精神状态、睡眠状态、食欲5个项目,每个项目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越好[5]。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评分为(4.76±2.68)分,研究组中医症状评分为(2.05±0.73)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7.236,P<0.05。
2.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研究组对照组t P 55 55 53.26±5.29 54.29±5.17 1.033 0.301 32.06±3.68 44.06±6.23 12.299 0.002 43.52±6.29 44.52±7.21 0.775 0.442 77.56±6.74 56.03±3.46 21.075 0.000 25.52±4.52 24.62±5.13 0.976 0.331 38.58±3.92 33.23±2.46 8.573 0.003images/BZ_144_236_1143_2244_1235.png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研究组对照组t P 55 55 49.52±13.52 50.92±12.26 0.569 0.572 89.14±12.34 71.34±10.38 8.186 0.003 50.26±11.52 51.52±12.09 0.560 0.581 88.93±12.34 69.52±11.55 8.517 0.003 51.56±10.86 50.69±11.52 0.408 0.681 87.33±12.41 69.25±10.26 8.327 0.002 51.39±11.52 52.16±10.26 0.370 0.714 88.23±11.34 68.74±12.67 8.501 0.002 50.26±10.26 51.62±12.95 0.610 0.542 89.20±12.87 69.23±13.38 7.977 0.00images/BZ_144_237_1634_2245_1724.png
乙肝肝硬化疾病代偿期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胃脘不适、乏力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5~8]。中医学认为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属“肝叶硬、胁痛”范畴,其辨证分型包括肝肾阴虚、肝气郁结、湿热郁结、瘀血阻络等,主要因肝郁脾虚、湿热内蕴造成[9~10]。本研究对乙肝肝硬化代偿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方案联合通络消癥汤治疗,取得显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LT、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通络消癥汤能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代偿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分析原因可能为:通络消癥汤中,白芍主肝经,利于肝脏;白术能益气健脾;鸡血藤具疏通经络、解毒清热效果;丹参、黄芪能够改善机体气血不足,促肝脏恢复;太子参具健脾益气、肺津生润功效;茯苓可消肿利水、健脾、养心安神。诸药联合应用,可达到益气健脾、消癥通络、利湿清热及疏肝目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1~12]。同时,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通络消癥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更能有效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但受样本、时间等影响,关于乙肝肝硬化代偿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应用通络消癥汤联合方案治疗远期效果,有待再研究证实。综上所述,乙肝肝硬化代偿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应用通络消癥汤联合方案,能改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