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FP和PFN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9-06-20 01:27何洪武梁斐房辉强欧阳玉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5期
关键词:术式股骨出血量

何洪武 梁斐 房辉强 欧阳玉斌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连州 513400)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群的高发疾病,与患者骨质疏松和激素改变有较大关系[1]。目前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固定方式分为髓外固定和髓内固定两大类。髓内固定的代表术式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髓外固定的代表术式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术(LPFP)[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照研究方法分析PFNA与LPFP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4~89 岁,平均(74.11±5.1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5~89岁,平均(74.23±5.02)岁;跌伤 26例,车祸4例;骨折分型A3型5例,A2.3型 10例,A2.2型 9例,A2.1型 6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1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3例,高血压病1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4~88岁,平均(73.99±4.67)岁;跌伤 25例,车祸 5例;骨折分型A3型5例,A2.3型9例,A2.2型9例,A2.1型7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1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4例,高血压病10例。两组一般资料(合并症、骨折分型、致伤原因、性别以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1)年龄超过60岁;(2)初次骨折;(3)致病因素为能量损伤,如车祸致伤或跌伤;(4)骨折前患者患侧膝关节和髋功能正常;(5)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级未超过3级。排除标准[4]:(1)术前患有对术后功能康复有影响的疾病;(2)伤前有股骨颈骨折或同侧粗隆间骨折;(3)存在多发伤者;(4)伤前患侧膝关节、髋关节畸形或功能受限者;(5)病理性骨折者;(6)年龄未超过60岁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LPFP术治疗。选择股骨近端外侧纵向切口,长度约15 cm,完全显露骨折端,将骨折复位后先行临时固定,应用3枚克氏针于钢板近端处钻入股骨头内,经X线监测固定情况,确保内固定位置合适后,将螺钉置入;近端三枚置入股骨头内的螺钉位于头下15 mm,经X线再次观察,确保固定完成后,留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观察组采用PFNA术治疗。选择大粗隆顶端纵向切口,长度约5 cm,显露大粗隆,用开口器在大粗隆顶点稍外侧的1/3处进行开口,将导针穿入,扩髓,将主钉置入;将远端锁定及螺旋刀片应用远端瞄准器及侧向瞄准杆安装后,将主钉螺帽拧入,经X线监测复位以及固定情况,留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5]记录两组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中总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12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情况。其中Harris评分量表包括髋关节活动范围、功能以及疼痛等,满分100分,分值和髋关节功能程度成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隐性失血量以及术中总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性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手术时间(min)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隐性失血量(ml)显性失血量(ml)术中总出血量(ml)30 30 578.92±200.88 760.43±221.98△290.43±71.55 210.02±60.43△869.35±289.43 970.45±279.66△62.98±14.88 63.04±15.01

2.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分)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骨折愈合时间(周)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分)30 30 13.66±1.31 10.43±1.22△72.43±3.98 82.99±4.01△89.54±4.98 89.60±4.99

3 讨论

随着生物材料及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合并疾病较多,故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难度较大[6]。选择出血量小、康复快的治疗方式是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面临的难题[7]。LPFP与PFNA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率最高的两种术式。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隐性失血量以及术中总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性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原因为LPFP术式符合该疾病的解剖外型,且锁定螺钉更有利于复位后的保持。但对于股骨后侧壁骨折者固定性较差,无法固定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术中切口大,出血量大,需剥离的部位多,对后期康复有一定影响。故LPFP术对轻度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或股骨近端有纵裂并向下延伸至粗隆下骨折,或股骨外侧壁粉碎性骨折患者更适用[8~9]。PFNA治疗过程中对粗隆内侧无压力,属于髓内中心性固定,手术切口小,术中用时短,解剖部位少,术中出血量低,更利于术后恢复[10],且螺旋刀片的选择和置入显著增加了内固定物的抗内翻能力,抗旋转能力以及把持力,主钉与尾钉的大距离可有效避免应力骨折的发生,提高了治疗安全性[11]。但PFNA术属于闭合复位,虽术中用时较短,但术前需通过牵引床将骨折复位,准备时间较长,故总治疗时间与LPFP术相比无显著差异[12]。PFNA术患者隐性失血量大,手术结束后需定期复查血常规,一旦发现失血量较大,需及时给予输血。PFNA术对于后内侧及外侧壁结构完整性均破坏的患者无内固定效果。故需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选择相应术式治疗。

综上所述,LPFP与PFNA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时间以及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FNA术患者总出血量较LPFP术患者低,愈合时间更短,恢复快,效果略佳,但围术期隐性出血量较多,故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术式治疗。

猜你喜欢
术式股骨出血量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