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与常规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比较

2019-06-20 01:27邵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5期
关键词:外伤性栓塞血肿

邵岩

(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 北京 100192)

外伤性肝破裂是由外力重击导致的肝脏破裂,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外伤性肝破裂发生后,患者身体会受到较大的损伤,胆汁容易泄露,且患者的腹腔会伴有出血症状,同时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容易感染多种病菌,进而出现继发性感染、腹膜炎等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造成生命危险[2]。外伤性肝破裂多发生于突发事件,患者对病情的产生缺乏相应心理准备,当疾病发生时,患者会出现一定的负面心理。因此需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3]。外伤性肝破裂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本文探讨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与常规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男28例,女11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3岁,平均(39.38±3.52)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为 20 min~12 h,平均(5.98±0.56)h;闭合性腹部外伤31例,开放性腹部外伤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 74岁,平均(40.27±3.61)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为 20 min~13 h,平均(6.37±0.62)h;闭合性腹部外伤32例,开放性腹部外伤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对患者的肝破裂程度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在本组患者中,有17例接受单纯修补术治疗,9例接受清创术治疗,6例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7例接受肝周填塞止血加选择性肝动脉结扎治疗。观察组接受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仔细观察患者的肝脏破裂程度,然后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手术方式。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全身麻醉,用Seldinger法对患者进行穿刺,穿刺后将Cobra管植入患者的腹腔干动脉,然后进行血管造影,以观察患者的肝总动脉是否存在出血现象;在对患者的肝固有动脉置入导管后,对患者肝脏损伤的部位以及其损伤程度进行查看,然后根据具体造影表现,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对于一般的靶血管,可以选用明胶海绵条作为栓塞材料;若患者的血管较粗,可以选择直径适宜的弹簧圈作为栓塞材料;实施栓塞治疗后,进行造影复查,了解是否存在造影剂外渗现象;对栓塞效果进行确认后,拔除导管。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显效:无对比剂外溢现象,假性动脉瘤和肝动脉分支已闭塞;好转:出血症状减轻,已修复肝原本结构,但仍存在术后并发症;无效:患者病情无任何改变。总有效=显效+好转。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切口感染、术后咳嗽、再次出血、肝内脓肿等。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肝内血肿和ALT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住院时间(d)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h)饮食恢复时间(d)39 39 t P 126.32±12.24 78.32±7.91 20.569 0.001 2.71±0.23 0.79±0.08 49.239 0.001 6.95±0.68 4.10±0.38 22.848 0.001 16.45±1.63 9.08±0.92 24.590 0.001

2.3 两组肝内血肿与ALT水平比较 两组手术后肝内血肿均较术前明显减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小明显;两组术后ALT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内血肿与ALT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肝内血肿与ALT水平比较(s)

ALT水平(U/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肝内血肿(ml)治疗前 治疗后39 39 t P 4.28±1.42 4.59±1.58 0.254 4.256 3.18±0.32 1.64±0.16 26.881 0.001 758.14±34.22 758.56±34.58 0.536 5.2623 325.21±34.52 223.30±24.16 15.105 0.001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30.7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大量的电动车和机动车的使用,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但与此同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4]。出现交通事故后,容易出现多种严重创伤,其中外伤性肝破裂就是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极为严重的威胁[5]。

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肝脏受到严重的损伤,肝脏破裂后肝脏大量出血,此时患者的肝脏功能会出现一定的障碍,无法进行正常的解毒,毒素在患者血液中大量积存,并会进入血液循环当中,使患者的血液逐渐黏稠,血流速度降低,并且最终停止在患者的毛细血管中,致使患者全身出现多种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6]。由于外伤性肝破裂属于突发疾病,患者心理同样会受到极大的创伤,恐惧、焦虑的心理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此时若患者不能很好地接受治疗,他们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7]。

临床治疗外伤性肝破裂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但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且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进行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属于微创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手术时间短,可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由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较少,这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帮助。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肝内血肿均较术前明显减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小明显;两组术后ALT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采用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外伤性栓塞血肿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单纯或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和预后比较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