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璇丽 王中和 张霖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上海市200011)
患者男性,91 岁,3 个月前出现右下眼睑新生物,逐渐增大,伴出血破溃,无明显疼痛及视力下降。体检:右下睑皮肤肿物大小为4 cm×4 cm,表面欠光滑,中央可见破溃区,边界尚清,有色素沉着。2018年5月患者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全麻下行右下眼睑肿物切除+皮瓣移植术。病理示:Merkel细胞癌(图1)。
患者术后3周发现右下睑出现肿物,临床及MRI诊断示:肿瘤术后局部复发(22 mm×17 mm)(图2)。经本院多学科联合会诊讨论2018年6月于本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使用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用药1个月后肿瘤缓慢缩小(19 mm×12 mm),用药4.5个月后临床及MRI检查证实肿瘤消退(图2)。患者用药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血小板减低等不良反应,至第3周,患者因蛋白尿(+++),予阿帕替尼减量。患者目前小剂量维持用药,一般情况可,病情稳定。
图1 Merkel细胞癌(×200)
图2 术后MRI
小结Merkel 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皮肤癌,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常见于日光暴露的部位,好发于头颈部(>50%),其次为四肢(约40%)。肿瘤发展迅速,术后易局部复发、区域淋巴结转移,预后差[1]。
近年来,靶向药物已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在MCC 中高表达[2]。Tarabadkar等[3]报道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Pazopanib 或Cabozantinib 使转移性MCC 的患者临床获益。阿帕替尼是小分子V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VEGFR-2 的选择性更高,可强力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本例患者选择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
MCC的有效治疗至今仍然是难点,近年来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药物发展迅速,为MCC的有效治疗带来了新希望。由于MCC 发病率低,较难开展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希望本病例报道利于积累经验,以找到更好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