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顺
【摘 要】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就目前小学生阅读现状而言,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低等。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快快乐乐地畅游书海,品味书香。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切入,就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这一话题进行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小组;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85-01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之一。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他们才能从字里行间充分地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也才能从一字一句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1]。相反,如果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较低,他们就难以快快乐乐地玩味文字,高高兴兴地品味书香。有鉴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优化教學手段,革新教学方法,把新理念融化到阅读教学中,从而点燃学生阅读兴趣,进而使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话题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探析。
一、组建“阅读兴趣”小组,点燃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流传千古,历久弥新的至理名言不仅展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还点明了“乐之”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兴趣又是学生得以达到乐之境界的前提与关键。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主动地采取有效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须知,组建阅读兴趣小组不仅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阅读氛围,还能使学生们在小组内部相互交流阅读心得,共同探究阅读问题,从而使学生阅读兴趣得以最大限度激发。
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乞巧》的时候,首先,教师以学生的性格特点、探究能力、阅读能力为依据,以趣味、合作、共享为理念,对学生进行分组。其次,教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这首古诗进行探讨。在“抬头望月”组中,有的学生说“诗歌前两句包含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个传说寄托了人们美好愿望。”还有的学生说:“诗歌的后两句没有把人们的愿望具体地描写出来,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字里行间表现了人们在过乞巧节时的喜悦心情。”其他小组也都就《乞巧》的内容进行了探究,这种方法充分点燃了学生阅读《乞巧》的兴趣。
二、巧借“读书笔记”东风,培育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俗话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读书笔记如同阅读教学中的东风。缺乏了读书笔记的阅读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也是低效低质的。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主动地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2],这不仅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心灵沟通,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教师教学《桂林山水》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阅读,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其次,学生一边认真地阅读,一边做读书笔记。再次,教师让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读书笔记,有的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笔记,有的学生以旅游路线的形式进行笔记。总之,读书笔记的方法促进学生良好读书习惯养成。
三、发挥“思维导图”优势,提升学生有效阅读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让思维开花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与阅读教学和谐共生,不仅能活跃学生的阅读思维,还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故而,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从而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飞跃。
如教师在教学《草原》时,首先,教师让学生以思维导图对《草原》的结构进行整理。其次,有的学生以草原美为中心词,向周围划分出“风景美,人情美”的分支,并把“空气、平地、小丘”放到风景美中。还有的学生以人情美为关键词,划分出“迎客、相见、款待、联欢”等分支。总之,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组建“阅读兴趣”小组、巧借“读书笔记”东风、发挥“思维导图”优势的方式,对缺乏新意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从而使学生尽情地畅游书海,快乐阅读,品味书香。
【参考文献】
[1]王小健.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
[2]张冬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