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幕上的中国

2019-06-18 19:06赵曌
对外传播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好莱坞

赵曌

在美国银幕上,中国的形象一直是矛盾且摇摆不定的。18世纪以来,美国人对中国总是爱恨交加,中国形象也在“善良”和“邪恶”之间摇摆。从腐朽、衰落的帝国,亲切、质朴的盟友,具有威胁的功夫高手,到新世纪以来的多元形象,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变迁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那么,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逐渐青睐,美国电影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是否发生本质转变?本文选取2012至2016年的15部美国电影(见表1),通过分析其中的中国人物形象、环境形象和国家整体形象,以了解目前西方对中国的看法。本文选取的样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电影中涉及中国人物形象或在中国取景;二是在西方有一定的影响力,其票房收入进入当年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前100名。从样本中可以发现,对中国形象有所展现的15部美国电影中,就有11部是科幻题材,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美国电影对中国形象的塑造还是停留在想象阶段,少有反映现实中国的作品出现。

一、人物形象:美国银幕上的华人面孔

(一)中国人物总体形象

美国银幕上的中国人物形象,即为美国电影中出现的华人面孔。在电影发展史上,美国电影对于中国人物形象的塑造经历了复杂和波动的过程,并且反映着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如恶贯满盈的傅满洲、阴柔奇异的东方女性、身手矫捷的功夫侠客等等。周勇等人在《电影框架与大国形象建构——基于1996-2010年间15部美国电影中中国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文中对中国人物形象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在1996-2010年间,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物呈现出中性偏正面的形象。他们在研究中对人物形象的身材、外貌形象、言谈举止、工作性质、生存环境/工作环境特征、群体中的身份、外语水平等方面按照一定的标准赋值,最后得到该人物的形象评价总分。形象评价总分的值域在7-30分之间。中性的人物形象得分则为中间值18.5分。最后确定了各类形象评价的范围,即偏负面(7-12分)、中性偏负面(13-18.5分)、中性偏正面(19-24分)、偏正面(25-30分)。①

本文沿用了周勇等人的研究框架,对2012-2016年美国电影中出现的中国人物形象进行了類似分析,在15部影片中挑选出对剧情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角色,对其中12个华人形象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所得到的结论与之前的研究基本吻合,仍然是中性偏正面的人物形象最多,占到了总体的67%。但与此前研究不同的是,偏正面形象增多,排在了第二位,占到了总体的25%,中性偏负面很少,只占到了8%,而样本中的12个形象中没有出现偏负面的人物形象。同时,12个人物形象的形象评价平均值为21.67,也高于此前研究得出的18.52。因此,可以认为美国电影中的华人总体形象为中性评价,且正面程度大大增加。

(二)对中国人物形象的选取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形象在美国电影中也逐渐改善。同时,华人面孔所饰演的角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即角色类型的多种多样,如企业高管、政府官员、功夫高手、医生、老板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12个角色中有9个由中国籍演员扮演,也体现出了中国演员在好莱坞的地位有所提高。

1.英雄的协助者

美国电影中的大部分正面的中国人物形象,都是为英雄提供帮助的角色。《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甄子丹、姜文分别饰演的奇拉(Chirrut)和巴泽(Baze)帮助女主角反抗银河帝国的高压统治。类似的角色还有《奇异博士》中的助手王(Wong)。《钢铁侠3》中国特供版中王学圻扮演的吴医生还拯救了钢铁侠。中国特供版的出现,可谓亦喜亦忧,喜的是美国电影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忧的是这样的中国人物形象不会被全球推广,好莱坞仍然没有走出意识形态的窠臼。

2.女性角色的多元化

好莱坞对中国女性形象的刻画也在不断丰富,她们不再是单一的妓女、女仆、舞女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更多的是美貌与智慧并重的魅力女性,有的温婉柔和,有的则成熟独立。许晴在《环形使者》中展现了东方女性温婉内敛而又神秘高雅的气质,她的出现使画面变得温情脉脉,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影片的紧张和暴力。而李冰冰在《生化危机5》和《变形金刚4》中分别饰演的埃达·王(Ada Wong)和苏越明(Su Yueming)都是冷艳的“女战士”。陈数在《火星救援》中的中国高官形象也是好莱坞华人女性角色的一个突破。

3.人物群像

不同于个体角色,美国电影中被群体化的中国人则没有那么风光。他们多是等待被拯救的弱者或是邪恶势力的助手,在影片中作为背景被呈现。《环太平洋》中的“周宝堂”里,大批的中国人在进行怪兽尸体的解剖和搬运,他们行色匆匆,埋头做事,对周围的环境显得冷漠无知。当怪兽入侵时,香港街头的民众慌忙地逃跑,大家躲在拥挤的避难营里等待救赎。当得知怪兽找的是美国博士的时候,他们还对其群起而攻之,显得冷漠、胆小又无情。

二、环境形象:美国银幕上的中国面貌

环境形象指的是美国电影中的中国景观。虽然在电影中只是作为背景、陪衬,但却具有和人一样的表现价值和生命行为。②它往往与人物形象结合在一起,成为影片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古老的中国不仅拥有壮丽的河山,还有现代化的都市文明,这些景象能给观众带来新奇感、刺激感和神秘感,因而成为美国电影的重要取景地之一。从电影中对中国面貌的展现,也能一窥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一)自然面貌

美国电影中所呈现的中国自然景观已经从曾经的遥远东方的荒蛮之地,转变成优美壮丽的神奇异域。《变形金刚4》中展现了武隆的喀斯特地貌,天坑地缝奇观十分壮观,山林青翠欲滴,烟雾缭绕,溪泉飞瀑倾泻而下,美轮美奂。美国电影在利用中国自然风光作背景的同时,也把中国优美神奇、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向全世界的观众如实地呈现了出来,让人们不得不对中国的壮丽山河心生向往。

(二)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主要指的是城市的景观和面貌。与美国电影中中国人物形象的变化一道,中国人文景观形象也不断发展变化。从肮脏落后的中国城镇,藏污纳垢的唐人街到如今现代化的大都市,电影中的中国人文景观的转变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也彰显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上述15部影片中涉及中国城市风貌的,大多将镜头转向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现代化城市,它们也成为中国在美国电影中巨大的标签。

1.神秘、遥远的东方古国

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国早已将其文化特质融入了历史古迹、古典园林等城市景观之中,这些都使东方成为一个神秘的存在。美国电影中对此类场景的使用,将东方的神秘感和异域风情展现出来,营造出一种奇异的气氛。如《变形金刚4》中展现了悬挂着一排排红灯笼的香港闹市,有石狮子的街道,住户阳台上悬挂着红色中国结以及大红灯笼的楼栋等。

2.贫穷、罪恶的黑暗之地

中国城市被刻画为拥挤的市场、狭窄的道路、破败的棚户等等,這些城市景观来自于西方对于东方的想象:肮脏的城市,邪恶开始聚集,阴谋在此盘旋。《环太平洋》中的时间设定虽然为2025年,但电影中的香港并没有任何现代感,镜头对准的是一个街道狭窄、店面杂乱、拥挤无章的贫民区,美国博士在此找到了“周宝堂”。这种混乱与贫穷的场景是对早期中国形象认知的延续。

3.时尚、繁荣的现代都市

美国电影中出现的中国大都市都富有现代感和科技感,并且将很多中国元素和时代建筑融合在一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发展。鸟巢、盘古大观酒店等地标性建筑相继出现在了《变形金刚4》中,长城也在镜头中露面,这些元素既富有中国特色,同时又有时代特征。《007:大破天幕杀机》用一个长镜头将上海的繁华、现代和国际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环形使者》中则展现了21世纪70年代的未来上海,建筑造型极富设计感和现代感,科技元素体现的非常明显。

同时,越来越多的美国电影以香港为故事背景,这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变形金刚4》最后一幕中,主角站在维多利亚港旁,高耸的建筑和往来的船只成为背景,让观众对繁华的香港印象深刻。除了展现香港的科技感和现代感,《超级战舰》中还表现了它的文化底蕴。外星飞船袭击香港之前,香港大屿山天坛大佛出现在航拍镜头中,在与林立的高楼的对比中显得超凡脱俗。

三、国家形象:美国银幕上的中国角色定位

电影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更多的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的转变是由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国际地位和中美之间的国际关系共同决定的③。

(一)拯救世界的关键伙伴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同时也伴随着好莱坞对于中国市场的渴望,中国也以更多地正面、积极的形象出现在美国电影中,如科技大国、拯救世界的积极参与者等等。

《环太平洋》中香港成为人类最后一道防线。中国的机甲战士“暴风赤红”加入到了保卫全人类的战斗之中,中国政府也参与了抵御怪兽的战略决策制定。《地心引力》中,中国空间站成为美国宇航员的救命稻草。女主角赖安·斯通(Ryan Stone)在危难之际,逃到了中国空间站“天宫一号”上,并搭乘神舟飞船成功返回地球。《火星救援》也再次拔高中国形象:危急时刻,中国国家航天局成为火星救援成功的关键。中国放弃太阳神计划,无私地解救了美国航天员。难以想象,不可一世的美国也需要中国施以援手,这在以往的美国银幕上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情节。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作为“他者”的种族秩序不会轻易改变,因此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出现的中国科技形象只是简单的参与者,最终拯救世界的救世主仍是美国。④

(二)野心勃勃的潜在威胁

受“中国威胁论”的影响,美国电影对中国的认识并没有发生质变。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在带来尊重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芥蒂。西方对东方的崛起始终存在一种不安和恐惧,并一直抱有戒备。因此,在一些电影中中国与俄罗斯、朝鲜一道,被视为危险国家。

《超级战舰》的背景设定为2012年在夏威夷举行的环太平洋海军联合军演。事实上,中国并没有参加此次军演,甚至中国才是军演的假想敌,但在突发情况发生时,中国却成为最大的怀疑对象。除了将中国视作对世界的威胁,从电影角色关于《孙子兵法》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在美国人心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实用,反而故作高深。影片中“中国”只出现在台词中,可是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对中国的怀疑和嘲讽。

四、结语

从妖魔化到正面化,从邪恶形象到拯救世界,无论是美国大银幕上的中国人物还是中国的整体风貌都已经在一个多世纪里经历了显著的变迁,也昭示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变化。

「注释」

①周勇、张雅佼、吴迪、吴储歧:《电影框架与大国形象建构——基于1996-2010年间15部美国电影中中国人物形象的分析》,《现代传播》2012年第3期。

②宇丹:《简论景物在银幕形象构成中的地位》,《电影艺术》1987年第4期。

③牟娟:《新世纪好莱坞电影中国形象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张蒙:《浅析新世纪以来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视听》2016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好莱坞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CRAZY RICH ASIANS
强化形象思维进行歌曲表演创作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真真假假:好莱坞电影PK现实生活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