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2019-06-18 19:06高晓虹赵希婧
对外传播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才

高晓虹 赵希婧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日益深入,世界各国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国际传播不仅关乎信息的有效传递,也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如何发挥国际传播优势,彰显国家风范、扩大国际影响,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诉求。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大国外交扬帆起航,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并逐渐形成了辐射周边、突破欧美、巩固非洲、挺进拉美的外宣新格局。一方面,中国理念、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被学习、被借鉴;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历史文化差异,东西方舆论场之间也存在误解和质疑。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迈入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力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培养一批立场坚定、视野宽广、本领高强的国际传播人才是做大做强国际传播、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关键所在。早在2009年,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宣部、教育部在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部署实施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工程。如今,该项目已经走过了十年,不仅为主流媒体输送了优秀人才,也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立足国家战略、瞄准国际前沿,提升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成为2019年我国国际传播发展的重要议题。

一、坚守国家立场,了解当代中国的内政外交

国际新闻工作者担负着向世界报道中国,站在中国立场报道世界大事的重要任务。培养国际传播人才,要将思想立场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放在首位。身处国际舆论场,坚持党的信仰、恪守政治立场,对祖国和人民饱含深情,对内政外交深入了解,才能代表中國发出声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坚定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四向四做”要求的首要内容。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国际舆论纷繁复杂,置身其中,国际新闻记者要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讲好中国故事,沿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全球议题。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坚守立场、找准方向,要将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将世界观、价值观、新闻观的教育置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提高学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国际传播、开展国际报道的能力。

第二,激发爱国情怀。对于国际新闻记者而言,拥有爱国之情、强国之心,才能站在祖国和人民的立场上,描摹世界风云,报道全球大事。因此,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必须强化国家意识,激发家国情怀。在中国传媒大学,我们将“参观新华社社史馆”纳入“开学第一课”,让学生沿着党领导的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轨迹,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徜徉在一段段红色的历史中,学生感慨:透过旧报纸、电报机,看到了一支在颠沛中仍有红心的稳健队伍,看到了中国媒体如何将党的火种撒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这样的爱国之情不仅留在了学子的心中,也植入了实践、融入了报道。新华社记者曾在“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讲道:防空火炮点亮了萨那的夜空,记者和中国驻也门使馆工作人员挤在地下室避难。地下室什么也没有,只有墙上悬挂的一面五星红旗。那一刻,五星红旗下,就是我们的庇护所,就是我们的家。①字字句句,饱含了记者的爱国深情,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心中有祖国,笔下有乾坤”。

第三,加强国情教育。在国际舆论场中,记者既是新闻信息的报道者,也是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中国形象的塑造者。从全局高度认识中国国情,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民生,才有底气、有能力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声。在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中,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始终是重中之重。十年来,百余场国情教育讲座走进新闻院校,深入讲解国家内政外交的重要议题,阐释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国情和主要矛盾,正确看待社会转型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既要在课堂中学习国情知识,也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扎根田野大地、贴近基层民生,在深入延安、井冈山、贵州、兰考等地的国情实践中,养成脚踏实地的好作风,锤炼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使学生真正认识当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选择,理解“道路自信”的深刻含义。

二、拓展国际视野,熟悉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世界之大,不同国家、地区间的语言文化存在差异,发展道路各不相同,“知己知彼”是做好国际新闻传播的关键所在。作为国际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胸怀,既要主动了解对象国的文化根源、思维方式、话语体系、接收心理,也要欢迎海外优秀人才走进中国、了解中国、传播中国。

第一,强化语言能力。语言是对外交流的工具,也是新闻工作者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沟通基础。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先要夯实语言基础,努力搭建全天候、立体化的外语学习平台,让学生练好国际传播的基本功。今天,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舆论场中,记者不仅要过“语言关”,做到“听懂”、“会说”,还要深谙文化背景、讲求语言艺术,掌握立足不同平台开展沟通交流的表达技巧。近年来,我国主要外宣机构在海外社交平台积极发力,通过不同于官方渠道的语言风格、修辞方式传播中国文化、阐释中国理念。面对海外网友对于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的质疑,官方回应往往义正辞严,而@China SCIO(以国新办命名的社交媒体)的回复则十分巧妙,一句“哥们,你来过中国吗?”②,幽默、亲切又不失中国立场,实现了硬信息的软着陆,达到了“入脑、入耳、入心”的传播效果。

第二,转换话语体系。传播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及其所使用的方法策略,决定了信息传播的话语体系。长久以来,中西方的话语体系存在明显差异,如何用融通中外的话语方式,将中国观点讲得清楚明白,是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任务。首先,要学会“讲故事”。在外交场合,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述过“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人民友好故事、“礼之用,和为贵”的国家交往故事、“万里尚为邻”的历史情感故事,主流媒体也呈现了精准扶贫的故事、大国工程的故事、“一带一路”的故事。在国际传播中,故事化叙事、细节化表达,能够跨越地区的隔阂、超越文化的差异,唤起各国人民的情感共鸣,达到沟通情感、凝聚共识的良好效果。其次,要学会“巧思辨”。从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开始,“辩论”就在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模式。今天,训练国际传播人才,尤其要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改变平铺直叙、四平八稳的表达风格,教会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增强言说观点的锐度和力度。中美经贸摩擦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跟特朗普算笔账》,直指美国在贸易合作中的七大问题,有理有据、思辨清晰,符合西方的传播逻辑,契合受众的接收心理,在国际社会赢得了话语空间。

第三,培养海外人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视野更加宽广、实践更加丰富,不仅重视本土人才培养,也大力招收海外留学生来华进修,为世界各国媒体输送了一大批对中国社会有了解、对中国人民怀有感情的优秀人才。今天,在大国外交的总体框架下,我国主流媒体逐渐形成了技术先进、覆盖广泛的“走出去”布局,在全球各地广泛设立分社和记者站,并聘用了一定数量的外籍报道员。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海外雇员来华交流,聆听中国故事、感受中国发展。他们来到现代化都市,参访高新科技企业,体验网络购物和智能机器人服务。在上海外滩,外籍雇员风趣地说:“我们生活在2018年,而中国人已经生活在2080年了。”③他们也深入欠发达的田野村庄,与基层百姓拉家常。在河南兰考等地,记者们说“中国是一个很有方向感的国家”,赞叹中国政府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通过精准扶贫,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在深入中国的走访、体验和交流中,外籍雇员们认识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为在国际报道中介绍中国、传播中国积累了素材、激发了灵感。

三、打牢传媒功底,讲好立体多彩的中国故事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队伍提出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新要求。培养国际传播人才,要以“四力”为根基,既要练好采写编评、调查研究等“基本功”,也要提升融合传播力,还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争做全媒型、专家型国际新闻工作者。

第一,全面增强“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开展国际报道、讲好中国故事的力量源泉,也是后备人才成长的根基所在。练好“脚力”就要亲赴现场、抵达一线。在2018年“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有的记者跟随“杨根思连队”征战南苏丹维和战场,有的记者辗转利比亚、也门、伊拉克等战地现场。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坚持采访报道,将鲜活生动的一手资料传回祖国、传给中国人民。练好“眼力”就要看得见、看得准、看得深,能够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站在全球战略高度,聚焦中国政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努力和实践,深入剖析中美贸易、南海争端等国际议题,让正义的内容掷地有声,为喧嚣的舆论场举旗定向。练好“脑力”,要发挥国际传播人才的聪明才智,为全球共享共治出谋划策,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智慧。在第28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的讲述了中国政府农业援外的故事,有的讲述了中国“无国界医生”深入中东和非洲等地救死扶伤的故事,这些故事见深度、有温度,也体现了思想的高度,对于做好国际报道具有借鉴意义。练好“笔力”就要强化记者的笔头、口头、镜头能力,善用各类新媒体终端,练就国际传播的“十八般兵器”,让“中国之声”更富生机、更有魅力。

第二,顺应融合传播。2018年,全球网民数量已经超过40亿。④面对庞大的网络用户,做大做强互联网上的国际传播,才能赢得话语权、占有主动权,加快构建技术先进的全媒体国际传播格局,才有可能赢得“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培养国际传播人才,首先要立足前沿,了解行业。近几年间,“全面贴近受众、实施融合传播”成为我国国际传播的发展方向。主流媒体坚持移动优先、构建直播矩阵,建设海外社交平台,推出了英文版动画短片《刻度上的五年》、外宣微视频《变革中的中国》等融媒佳作,以信息化、矩阵化、场景化、互动化的创新尝试,拓展传播平台,重构话语体系,推动了国际传播新秩序、新格局的逐渐形成。其次,要善用新技术,拥抱新媒体。正如央视驻叙利亚记者孤身一人切换大屏小屏完成空袭直播报道一样,国际新闻工作者要有“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的职业精神,克服“本领恐慌”,争做新媒体报道的全能型选手。在后备人才培养中,要教会学生将采写编评的基本功用于H5、移动短视频等新媒体实践,将国际新闻报道制作成条分缕析、重点突出的手机推送、转化为视听交互的系列作品。拥有跨界传播思维、掌握现代传播技术、学会多种传播技巧,才能胜任多终端、跨平台的国际传播工作,赢得融合时代的媒介竞争。

第三,提升综合素质。在国际新闻传播中,记者是专家也是杂家,不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也扮演着沟通协调、地区顾问等多重角色。这一定位对国际传播人才的知识储备、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做到“一专多能”,使学生成长为专业能力突出并在某一领域独具优势的“新闻+”人才,比如,既会报道也会技术,既懂管理又懂采编,既有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又具备法律、外交等学科专长,以便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议题,能够在相应的领域开展专业化的国际传播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到“善于沟通”。国际传播是一门与国际社会打交道的“学问”,要善于与世界各地、不同界别的人们交流互动。巴西世界杯之际,央视驻巴西记者深入当地制毒窝点,与全副武装的海外毒贩周旋采访,成就了国际传播佳作《走进“上帝之城”》。作为国际传播人才,善协调、会沟通,拥有洞察力、应变力以及化解危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场、揭示事实背后的真相,推出有内容、有观点、有价值的国际传播精品力作。

2019年的新年钟声刚刚敲响,面对国际传播的新形势、新挑战,国家对国际传播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站在为党和国家的国际传播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高度,增强新闻学子的国情认知,提升他们的国际化水平和融合创新能力。迈入新的一年,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国际传播人才,将是广大教育者、研究者、实践者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我国国际传播新格局的使命与职责。

「注釋」

①刘万利:《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光明日报》2018年11月9日,第11版。

②吴瑛、王曦雁、何萍、 贾育楠:《2017年政府对外传播前瞻——基于社交媒体的分析》,《对外传播》2017年第1期,第20页。

③英文原文:“We are in 2018,You,China,you are in 2080!”。

④《全球网民人数已超4 0亿》,搜狐网,h t t p : / / w w w. s o h u . c o m / a/220117169_465976,2018年1月31日。

猜你喜欢
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共几个人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创新研究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创新研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李世民“不借才于异代”
人才
智珠
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