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岚
摘 要: 本文结合贵州省大学英语教学实际,从混合式教学模式出发,结合课堂面授和线上学习,突出教师的多元化引导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生态位,丰富生态教学资源,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循环系统,并就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大学英语 生态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学课堂教学,英语学习者有机会通过网络资源学习目标语。《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兴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课程之融合。2002年,Driscol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概念,这一概念的核心理念是将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优势相结合,实现“线下+线上”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融合两种教学形式,将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引向更深的层次(何克抗,2013)。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ed teaching)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Garrison & Vaughan(2008)指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课堂面对面教学和课下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两种模式。核心目标体现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给学生提供比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参与度更高的学习体验,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管理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推动者、参与者(Wenger & Ferguson,2006)。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得到激发。此外,在该教学模式下,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可以得到优化利用,部分教学活动网络化,学生可进行移动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Owston et al.,2013)。
在我国,混合式教学模式自2010年左右开始引起语言学者和教学工作者的关注。何克抗和于夕真率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理论依据,以及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为高等教学带来的变革。继何克抗和于夕真之后,越来越多的有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得以开展,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探讨教学模式改革,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型及教学实践效果。杨芳等(2017)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生活英语交流”课程,证明了该模式在教学中效果显著,有效促进了学生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者们发现,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强化学习效果。
在“互联网+”对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微课、慕课及Moodle,Spoc等教学课件和教學平台发展迅速,这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应用不断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混合式教学理念下,教师如何选择适合的网络资源和平台,如何构建养料充足的大学英语线下线上课堂,如何防止“花盆效应”,实现大学英语面对面课堂教学和线上学习的有机结合,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研究从教育生态学出发,以贵州某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为例,从教学资源构建、教师作用、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评测手段方面加以阐述,探讨混合式教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生态建构。
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生态建构
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生态建构是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生态学属于教育边缘学科,分为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本研究主要基于其微观概念,即学校、班级、教室、设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及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智能和教学评价的系统分析。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的概念由美国教育学家克雷明提出,他强调英语课堂是一个特殊生态体系,强调教师和学生的联系,教师学生和生态资源(教材、资源和设备)的联系(任丽,2013)。从微观层面讲,在大学英语生态模式中,教师、学生和生态资源构成了大学英语生态模式的三个生态因子。这三个生态因子形成内循环关系,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生态资源分别和教师、学生构成相互循环关系,相互影响。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师、学生和生态资源的相互关系既存在于课堂教学,又存在于线上教学,三者的关系是动态的,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生态建构中教师的作用
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其生态位体现,也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地位。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是其他两个因子,即学生和生态资源不能取代的。教师在教学中肩负着启发、引导、监督和管理的重任。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还体现在对线上资源的选择和构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及对线上线下课堂的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老师角色更加多元化,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软件使用和了解网络资源。以一周的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在贵州某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每周的现场课堂教学时数为3学时,线上教学为1学时。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和线上学习的内容和进度,课堂教学要实现和线上教学的融合,教师应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线上内容给予学生启发,并对线上学习内容进行现场梳理。在网络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强生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开放同伴互评平台,并及时给予教师反馈。具体形式如:答疑解惑区,学生在该网络环境下可就学习提出疑问,同伴间相互讨论,教师最后回复;思维导图区,学生根据面授课堂讲授对阅读、写作或是听力部分的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学习思维导图,同伴间可互评,教师参与其中,并进行点评;作文互评区,学生可把每个单元的习作上传到该平台,同学间相互点评,相互帮助,教师给予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生态位得到更好地体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生态建构中学生的生态位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参与组织学习。在教育生态学中,将学生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自我学习形式称为自组织,即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一定的外部压力下产生的自我组织行为。自组织是大学英语生态模式的循环系统中的内在动力,是这一系统得以运作的根本动力。培养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学生才能体现学习主体地位,使混合式学习顺利开展。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中的忍受度定律,任何单个学习主体都有一定的对生态环境极限承受度,如果控制在其极限范围内,则学习效果增强;但是,如果教师主导的学习生态环境超过了学习主体极限,则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模式教学实践开始前,教师可采取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充分了解学生的极限承受度,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接着,教师需向学生清楚地阐明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组成、要素、安排和要求。在设计自主学习内容时,需采取进阶模式,逐步加大难度,循序渐进。
(三)生态资源设计
本研究中的生态资源,只包括教材、資源和设备。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态资源可能对教学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生态资源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可被理解为语言学习主体在其学习环境中获得的学习资源和交流互动机会,并通过语言学习行为转化为积极的或消极的动力。根据贵州某高校学生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没有电脑,因此,线上学习设备采用手机移动端。移动电话非常适合大学生进行线上英语学习,大学英语班级较大,学生人数多,平均每班人数超过50人,手机移动端学习使学生随时随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学习资源选择上,教师力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给养,除了学校统一采购的教材资源以外,教师还利用网上已有的教学课件、学习软件并积极搭建网络学习平台等。大学英语的生态资源在给学生提供充足静态资源的同时,还应为学生学习提供动态资源,方便师生互动和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强化学习效果。
(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生态建构中评价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极易产生“花盆效应”(李霞,2017)。在本研究中,“花盆效应”指大学生在学校或更小的课堂范围内学习态度表现积极,学习能力表现突出,一旦脱离了这个环境,平时几乎不接触英语。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如果不及时调整评价机制,那么学生仅完成了线上学习互动,该教学体系并没有完成。学生仿佛仍被至于“花盆”中,离开了花盆,英语学习状态又回到了原点。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还需改变教学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更适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多元化的特点。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和平时成绩组成要素,如平时成绩除考勤、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构成评分要素外,还可增加线上课程参与度、互动活跃度等,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压力,教师也可更好地跟踪、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定的学习压力对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是必需的。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结合贵州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提出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生态思考。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了线下线上教学活动,以教师、学生、生态资源为循环系统,多元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了生态资源。在该模式构建下,大学英语教师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改变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Garrison, D. R. & N. D. Vaughan.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2008.
[2]OwstonR., York, D. & Murtha.S.. Student perceptions and achievement in a university blended learning strategic initiative[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3(18):32-66.
[3]Wenger, M. S. & C. Ferguson. A learning ecology model for blended learning from sun microsystems[A]. In Bonk,C.J.& C.R.Graham(eds.). The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Global Perspectives,Local Designs[C]. San Francisco: Pfeiffer,2006.
[4]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4):25-26.
[5]何克抗.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五——由“技术研究取向变化”所引发的关于“教育技术本质及未来发展”的争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34-45.
[6]李霞.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生态课程研究[J].中国外语,2017(9):81-86.
[7]任丽.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基于山东省三所高等院校的教学调查[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8]杨芳,魏兴,张文霞.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7(2):21-28.
[9]于夕真.英语教学模式的整合性研究[J].外语学刊,2007(2):139-141.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Moodle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JGYB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