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现阶段,我国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已难以满足农村生产需求。因此,加快农村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已在国内市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不但会使流通组织的运行模式发生变化,还会对流通组织间的竞争和协作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会促使流通领域全面改革。另外,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探究农村流通供应链的运行改进问题,这不仅能够促进农村流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还能为农村流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因此,以电子商务为视角分析我国农村流通供应链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 农村流通供应链
引言
近年来,国家逐渐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发展农村流通体系对促进我国农村流通产业发展意义重大,研究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流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当前,供应链管理理念不但在生产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流通行业也愈来愈受到人们关注。由于无论是农作物的流通、还是农业机械、化肥等生产原料的流通或是农村日常生活用品的流通三者均能视为供应链的运行流程,因此将农村流通的多个流通组织视为供应链的节点,并将农村流通的流程视为供应链的运行过程对此加以探究不但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实际价值。如何在当今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依托供应链管控的专业知识并联系我国农村流通机制的特征对国内农村流通供应链加以改进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我国农村流通供應链存有的不足
分析我国农村流通供应链现状能够得出,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农村流通供应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销售网点较少,并且分配不均匀;第二,流通环节较多,不具备组织化特征,农村流通企业存在模化小的特点;第三,农产品流通技术相对落后;第四,相应的协调机制与体制不完善;第五,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交易不规范现象,且监管成本较高;第六,农村流通人才缺失;第七,农村融资困难。和经济水平发达的国家比较,我国农村流通机制较为滞后,重点体现在农村流通费用高、农产品受损率高、流通产品的品质没有保障等方面。而导致我国农村流通机制滞后的因素众多,本文采用因果分析图的方法剖析了我国农村流通机制滞后的因素,农村流通机制滞后的因果剖析图如图1所示。
经过对上文导致我国农村流通供应链问题的剖析可知,当前农村流通供应链最关键的问题是缺少对电子商务背景下计算机的运用、缺少规模企业实施高效的农村流通运营、农村流通技术滞后与政府对其的关注度不够。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我国农村流通供应链优化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物流配送机制的构建
经过上文的剖析可知,农村物流技术水平的落后是导致我国农村流通供应链滞后的因素之一,故农村配送机制的构建是优化我国农村物流的重点。受“重视生产,忽视流通”的观念影响,我国农村配送机制滞后。对此,本文对农村流通供应链中的农产品现行的配送机制加以剖析,并联系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农村物流配送的特征,拟找到适宜我国农村现状的物流配送机制构建方式。由于农业生产所需材料与农民日常生活用品的物流配送机制和城镇产品的物流运送有较多类似之处,加之现有相关文献较多,故在这里不再进行论述。农产品物流配送机制是农产品流通的平台,农产品从生产到配送需要经过确认货源、确定价格、质检、粗加工、包装、运送、配送、销售过程控制、质量控制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农产品物流配送机制的构建在农产品供应链条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本文从农产品物流配送机制的网络架构构建、农产品物流配送机制的管控机制架构与农产品物品配送机制2个方面建立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配送机制。
1.电子商务背景下国内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特征。和以前的农产品物流运送比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具有独特的特征,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地区十分广泛,不局限在某个地区。电子商务不受地域限制,对农产品的配送从以前的地区性配送转变为整个国家乃至跨国配送。因此,这就需要农产品物流运送体系的构建范围更为广泛,布局更为科学,运送形式更为多样,如此才可以满足电商背景下物流配送的需要。
第二,由推动为主的配送形式转变为以订单带动的配送形式。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呈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以订单带动为主的配送形式逐步替代了以推动为主的配送形式,这对电商背景下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准时性与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只有建设健全的农产品配送管理网络化平台才可以满足农产品配送的需要。
第三,电商背景下农产品运输对物流配送的精准性、按时性、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商存在信息传输效率高、信息量大等特征,这对配送系统的信息处置速度、精准性与配送中心的运行速率和布局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电商背景下农产品配送中心的构建一定要以网络化为核心,农产品配送中心的规划一定要在整体调节的基础上达成科学化。
2.农产品物流配送机制的网络架构构建。由上文对电商发展背景下农产品配送特征的剖析可知,构建布局合理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机制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达成电商背景下农产品有效配送的保障。当前物流配送的网络机制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多层级网络机制、第二种是二级二层网络机制、第三种是一层一级网络机制。其中第一种网络机制包括范围广、利于灵活调控、迅速反应,是电商背景下物流配送未来的发展趋势。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愈来愈快,因此国内农产品物流配送机制应运用第一种模式。
跨区域配送中心网络构建。在物流配送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应建立物流中心,该中心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物流园区,其二是配送中心。农产品物流跨区域中心的构建包括了农村和城镇、城镇和城镇间农产品配送。农村和城镇间具有多层级的架构特征,在农产品物流跨区域的配送架构设施中运用多层级网络机制架构,有助于达成农产品配送的灵活调控与迅速反应。此网络机制如图2所示。
跨区域物流配送机制主要包括基层配送中心、省市配送中心与中央农产品物流园区,跨区域农产品物流配送的重点为干线运送。中央农产品物流园区在跨区域农产品配送机制中处于主导位置,其指的是提供农产品物流服务的园区。中央农产品物流业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国家在物流园区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引功能。另外,园区的构建与发展还离不开公司的参与和配合。物流园区是农产品物流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同时也是农产品物流体系技术水平的直接展现。物流园区可以将诸多服务效能不一样的农产品物流企业聚合起来,发挥园区的调度作用,达成物流园区设施与行业信息的互享,进而构建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解决国内农产品物流资源不集中、单一农产品物流单位竞争力不足的问题。物流园区通过集约化运营,实现了规模效应,减少了物流费用,从而使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各个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最终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的物流服务。园区的建设必然会吸纳数量众多的农产品物流单位入驻,这进而为我国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了借鉴,由此推动了国内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成长。
区域内、城镇内配送机制的构建。区域内的配送机制是单一层级的网络架构。在城区中,配送中心负责购买、收货入库、储存管理、分拣加工、补充货物、配送货物、货物装卸等物流流程。该范围内的运送工具通常采用汽车运输,运送客户群是商超企业、代理商、销售店与农贸批发市场等。区域内、城镇内配送网络架构如图3所示。
3.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管理机制架构。为实现农产品物流的快速配送,需解决物流管控与技术层面的难题。管控层面可以运用集约式的物流配送管控形式,其机制架构模型如图4所示。上述模型注重各公司、各机构间的合作,该模型寻求公司与机构总体收益的最优化,这就要求公司与机构听从总体的调控运行。对此,要在中央农产品物流园区调控中心构建规范的中央电脑管理信息平台,并在每个地区的配送中心构建调控中心与管理信息平台,而管理平台以WEB为技术支持的电商系统上具有自主决策管控、战略性购置管控、农产品资料管控等功用。农产品物流配送管理机制的构建目标有三个:
第一,压缩成本、节约能源。当没有实际订单时,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依据营销估计降低库存储量。当接到订单之后,再依據平台要求迅速反应,按需配送。
第二,物流配送时间准确,配送商品数量无误,配送地点正确。
第三,以顾客为中心提供服务。综上所述,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可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形式,把各个地区的订单集中在一起,采用拼箱等方法,从而达成小数量、多频率的物流运输方式,以此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要。
(二)电商背景下农产品物流配送机制的技术支持
下文将从农产品物流冷链技术与物流配送越库技术两个角度对农产品物流配送机制的技术支持加以探究。
1.农产品物流冷链技术。从广义上来讲,冷链物流指的是冷藏冷冻类食物在生产、存储运送、销售,到消费之前的诸多过程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障食物品质,避免食物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其是伴随科技的提升、制冷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以冷冻工艺学为理论支撑、以制冷技术为措施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的使用对象主要有加工食物(比如速冻食物、雪糕、奶制品、包装熟食等)、未加工的农产品(比如绿叶菜、水果、鸡蛋、肉等)、花卉产品、特别产品(比如药物)、快餐原料。冷链是以保障食物质量为目标,以维持恰当温度环境为中心要求的供给链体系,因此其比普通常温物流体系的要求更繁杂、更严格,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更多。食物冷链的运营一直是和能源消耗、成本密切联系的,有效管控运营费用和食物冷链的发展紧密关联。农产品存在不易保存的特性,我国每年农产品在运送过程中的损毁率大概为百分之二、三十,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每年农产品的损毁率仅为百分之五,因此应增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条中冷链物流的运用。
2.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越库技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公司越来越关注成本的管理。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物流的速率与精准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均迫使了物流配送仓储管控的转型升级,使其物流仓储管控由以减少库存估测错误的基础设施转变为以配送速度快、费用支出少为要求的物流机制。商品流通在此种机制下无需保存,物流分拣的工作量被降到最少,这便是越库战略。越库是指货物从收货过程直接“流动”到出货过程,穿过仓库,其间用最少的搬运和存储作业,减少了收货到发货的时间,降低了仓库存储空间的占用。同时也降低了货物的保管成本,其具有统一配组、减少存储时间、过程快速三个特点。因为越库技术拥有加快生产过程、节省费用、耗时短的运送路线与满足顾客需要的优势,所以更适合有较强实效性与较短保质期的农产品运输。因此,在我国农产品的物流配送过程中应大范围运用越库技术,这不但能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还能够提升其流通质量。
(三)电商背景下农村流通供应链改进模型
对农村物流配送与技术等加以改进以后,得到农村流通供应链的改进模型图,如图5所示。
下文依托农村流通供应链改进模型图分别对农产品流通供应链、农业所需物料供应链加以运行剖析:
第一,农产品流通供应链运行机制剖析。改进后的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的运行形式是,农户采用参加合作社的形式和企业进行协作,从而构成较大规模的流通渠道参者。而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民以协作构成流通渠道参与者和商超企业、农贸市场直接进行交易。直接和商超企业进行交易便是当前发展迅速的“农超对接”形式。农贸批发市场通过把农产品批发给零售商的方式和消费者进行交易,而超市则直接将货物销售给消费者。
第二,农业所需的物料流通供应链运行机制剖析。改进后的农业生产所需物料的物流运行模式是农户参加合作社直接和农业所需物料制造企业进行交易。由于农业合作社规模较大,对农产品生产物料的需求也更多,故二者合作更利于其自身发展。农业所需物料的物流提供者可以是农业所需物料企业自身的物流配送中心,还可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而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可以通过委托合作社或以前的销售商进行物料购置。
第三,农村日用品流通供应链运行机制剖析。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农村居民通过互联网进行消费已在电商营销收益中占到较大的比重,尤其是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用品方面的消费。改进以后的农村日用品供应链的运行模式是,生活日用品制造企业利用本单位的营销公司或分销商把产品销售至农村批发市场、农村超市或互联网店铺,农村消费者可以在线下市场或线上商城进行购买。改进以后的生活日用品供应链在物流运送方面农村超市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村超市能够利用自身的配送体系或外部资源实现货物的集中购买和集中配送,这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在互联网消费方面第三方物流的功能十分显著,其对于互联网购物的发展和服务品质有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冰玉.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流通供应链优化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8(7)
2.陈烨.天水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调查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2018(6)
3.訾豪杰.新型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商品网络流通系统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2)
4.胡勇.互联网+背景下娄底市农村物流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11-1)
5.方刚.消费升级视角下农村流通供应链运作优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
6.卜苏华.“互联网+”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供应链的创新路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3)
7.张宁.新兴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构建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3)
8.刘晓英.网络零售对流通供应链的重组效应及空间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7(3)
作者简介:王学伟(1983.6-),男,河北秦皇岛人,学士,助教,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