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社会保障信息化:一个研究综述

2019-06-18 06:38黄博函徐龙顺
社会保障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黄博函 徐龙顺

(中山大学广州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社会保障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应用,是社会保障主体部门依据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向国民提供的一种便捷性的社会服务。[1]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电子网络的普及以及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持续推进,原有的社会保障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政府以及公众的多样化需求,推进“互联网+社保”,促进社会保障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实现社会保障管理系统由纸介质向电子介质传递信息方式的转变,成为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国家信息化战略和“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研究社会保障信息化问题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实施、金保工程的推进,以及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社会保障信息化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回顾整理,试图总结国内外社会保障信息化的研究现状,分析已有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社会保障信息化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为了充分把握社会保障信息化研究现状,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学术期刊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在CNKI中,笔者以“社会保障”+“信息化”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经过筛选和剔除,自1997—2018年12月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5篇,其中期刊论文205篇,学位论文29篇,会议论文6篇,报纸文章5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选取核心合集的SCI-E、SSCI、CPCI-S、CPCI-SSH子数据库,以“social security”和“informatization”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英文检索表达式为 TS=(social security)AND TS=(informatization),检索到文献仅有2篇,可见国外关于社会保障信息化的直接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以“internet information”代替“informatization”,英文检索表达式为 TS=(social security)AND TS=(internet information),语种和文献类型为“所有”,时间跨度为所有年份,截至2018年12月检索到相关文献689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信息可视化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应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Citespace融合了图谱绘制中常见的频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以等分析方法,侧重于判断和分析某学科前沿的演化趋势、研究现状与知识基础之间的逻辑关系及不同前沿之间的内部关系。[2]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关键词及研究前沿节点、引文及主题分布等方面对国内外社会保障信息化研究论文进行实证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以期客观总结国内外社会保障信息化研究的现状。

二、数据分析

(一)论文年代分布

相关主题的研究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观反映出该研究的现状、关注度及发展趋势。一般而言,一项理论研究都会经历初级阶段、成熟阶段及平稳阶段(或下降阶段)。通过对国内外社会保障信息化年载文量的梳理,可以充分了解及对比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的现状及差异,从而对社会保障信息化研究有一个整体的直观把握。图1为国内外社会保障信息化年载文量折线图,从中可以看出,国外文献年载文量整体上处于先上升阶段,2016年达到峰值,之后处于下降阶段,说明国外对于社会保障信息化理论研究已趋于成熟;从整体上来看,国内相关研究始于1997年,自2002年国内文献年载文量整体上处于稳定增长状态,这与2002年我国将社会保障列为电子政务建设12项重点工程之一的政策背景有关。国外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初期的直接性理论研究较少,整体上来看国外年载文量除2002年外均高于国内,2016年数据差异最大。这期间检索到国内已有文献共计245篇,国外689篇,因此国内研究应关注并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

图1 国内外社会保障信息化年载文量分布情况

(二)论文期刊分布

总结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可以了解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群。国内对社会保障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与硕博士论文,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期刊或学校共10个(见表1),但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理论性研究较少。此外,对此议题进行深入研究且成果较多的学者不多见,也较少有主流社会保障学者对此议题进行研究,说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国外社会保障信息化发文量前8名的期刊如表2所示。总体而言,国内外论文期刊分布都比较分散,没有形成鲜明的核心期刊群。

表1 国内发文量排名来源

表2 国外发文量排名来源

(三)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分析可以直观反映出该议题的研究热点。本节应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通过关键词分析探讨研究热点及研究发展。

1.关键词研究热点

以检索到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出国内外文献关键词聚类视图(见图2和图3)。其中,图2的网络模块度(modularity)为0.4136,图3的模块度为0.4079,说明图2网络的聚类结果更好。两图中的Mean Silhouette(衡量网络同质性的指标)分别为0.5477和0.6291,说明图3网络的同质性更高。节点中心度是网络中节点在整体网络中所起连接作用大小的度量,反映了节点的重要程度,重要节点中心度值一般在0.1上。在国内已有研究中,重要的中心度节点为社会保障信息化(0.50,55)①(0.50,55)括号内0.50为关键词中心度值,55为关键词的频次,下同。、信息化建设(0.41,83)、信息化(0.21,78)、社会保障(0.21,66)、金保工程(0.21,53)、人力资源(0.18,59)、社会保障(0.12,87)、社保卡(0.12,13)等。 在国外研究中,重要的中心度节点为 model(0.29,30)、internet(0.17,71)、security(0.17,55)、trust(0.16,28)、information technology(0.14,28)、behavior(0.14,17)、privacy(0.13,41)、information security(0.13,14)等。这些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图2 国内研究关键词聚类视图

图3 国外研究关键词聚类视图

2.关键词研究前沿

研究前沿时区视图(Timezone)是依据前沿热点的交互关系和演进路径设计的,时区视图表征该领域研究的进展和趋势。从图4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研究经历了从初始的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社会保障、电子政务等视角到大数据、信息安全、社保基金等角度的转变。图5是国外社会保障信息化研究的前沿时区视图,国外对社会保障信息化从最初的基础研究internet、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security等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研究,如 politics、efficient、service、fog computing 等。

图4 国内研究关键词时区视图(Timezone)

(四)引文分析

被引用频次可以间接反映出该文献的重要程度。目前,国内该领域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探究”(被引频次22)。[3]经统计,国内文献平均被引频次为3.77①该结果是对CNKI中检索到的国内245篇文献被引次数加总求和后除以245计算而得。,国外文献平均被引频次为21.15②该结果是由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的国外689篇文献分析结果自动导出,计算过程与国内被引频次计算过程相同。,国内文献的被引频次远低于国外。此外,H指数可以作为评价文献影响力的一重要指标(H指数越大,表明文献的影响力越大),国内研究的H指数为7(见图6),即至少有7篇文献被引次数不少于7次。根据WOS数据库检索结果的引文报告分析,国外文献的H指数为32,说明我国文献研究与国外相比影响力较小。国外关于社会保障信息化研究的引文情况2002—2017年趋于逐年递增的趋势,2017年达到峰值(见图7)。

图5 国外研究关键词时区视图(Timezone)

图6 国内文献H指数分析

图7 2002—2019年国外文献按年份的被引频次

三、社会保障信息化主题内容分析

通过上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分析以及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归纳可知,国内外学者对社会保障信息化主题内容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故本部分对社会保障信息化主题内容分析从国内与国外两个维度分别论述。

(一)国内社会保障信息化主题内容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起步较晚,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的逐步深入、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社会保障部门才逐渐开始运用服务理念和信息化手段从事行政管理活动。2002年我国将社会保障列为电子政务建设的12项重点工程之一,至此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4]随着社会保障信息化实践的持续推进,带来了理论界对社会保障信息化相关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目前,国内学者有的从云计算、大数据等视角对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议题进行研究,也有的从社会保障专业角度研究信息化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和谐应用等问题。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国内对社会保障信息化的研究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社会保障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社会保障信息化内容与管理、社会保障信息化作用与意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

1.社会保障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虽然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学者们分别从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对社会保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广泛研究。

(1)全国层面的社会保障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郜凯英和杨宜勇基于AHP分析法从应用服务、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和规范标准四个方面构建了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存在的安全隐患,指出了社会保障信息管理平台与技术无法满足海量信息的存储与处理的问题,并从云计算、信息安全、宏观决策、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5]有些学者指出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存在城乡分割、群体分割的体制性障碍,[6]以及存在基础信息网络设施及管理手段滞后,[7]数据质量尚需提高、数据应用尚不充分,[8]信息安全防护不完善等问题,[9]并提出应加强顶层设计、应用新技术、树立新思维,[10]加快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11]完善各项政策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服务标准,[12]依托人社大数据,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13]探索多模式的信息管理系统,[14]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建设水平;潘俊指出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存在意识欠缺、服务手段和方式滞后以及微观服务不周全等问题,并提出应从提高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服务效率、降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服务成本以及强化对农民社会保障信息模块的完善等方面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建设水平;[15]我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纵向建设”已基本完成,但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横向联结”仍不完善,可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对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与评价,创新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路径。[16]

(2)省级层面的社会保障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昌硕以江苏省金融资产信息平台为例,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与信息技术耦合过程中存在的信息管理伦理困境,以及跨部门间信息开放程度低、权限处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推进信息工具升级、完善电子政务模式可以提高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17]李迎生等通过对H省申请低保农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制度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有机结合;[18]广东省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度以及信息化水平均位于全国前列,但仍存在“信息孤岛效应”与数据共享受限等问题,需进一步理清建设思路、规范管理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决策水平、提升服务能力;[19]毕超认为河北省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县级数据采集和软件维护效率较低,网络设施、数据中心、业务系统开发尚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横向信息交换、完善信息管理体系、加快“一卡通”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等建议;[20]作为我国“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湖南省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呈现出了信息安全建设水平低、信息管理平台不统一、社保数据不集中等问题,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与公共服务终端建设、加快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大人才和资金投入、统一社会保障信息管理平台等措施提高社会保险信息化水平。[21]张帆以武汉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为研究的着眼点,重点对社会保障信息化的服务方式、服务效率、服务流程的透明度以及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等多层次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为武汉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22]

2.社会保障信息化内容与管理研究

社会保障信息化主要是由养老保险信息化、医疗保险信息化、失业保险信息化、工伤保险信息化、生育保险信息化五大部分组成,因此学者们既有对总体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现状的评估研究,也有对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五大项目的深入研究。刘夕炎等构建了基于JavaSpace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集成模型,有效实现了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工伤保险信息系统、生育保险信息系统这五大业务系统与医院、药店、银行、邮局等外部系统的数据采集、传递与应用,最终达到社会保障信息的高效共享;[23]李琦以南京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为例,运用SOA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模型,以期实现系统向三层或多层结构升级的目标;[24]一些学者主张构建社会保障云计算平台,充分发挥云计算信息资源处理能力,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效率;[25-26]徐凤亮等提出通过身份证与社会保障卡的卡证合一,部省市三级数据库中的市级数据资源库转移至省级数据中心,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与公民信息资源库同步建设,新技术与电子政务相结合来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27]有些学者提出可以通过采用三层架构的技术支持、[28]整合社会保障信息资源、[29]构建异地社会保障信息系统、[30]统一社会保障卡规范等方式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31]吴应良等从政务数据共享创新的视角提出从治理模式、治理机制与治理结构三个维度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战略,创新共享结构、共享模式、共享机制,实现沟通机制、监管机制、激励机制的动态平衡。[32]

3.社会保障信息化作用与意义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业务信息量与日俱增,海量数据的采集、传递、储存等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基于“互联网+”社会保障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在完善社保制度、[33]提升行政效率、[34]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与效率、[35]完善政务网络、[36]整合信息资源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7]闵旭蓉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将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社会保障业务进行有效融合,创新社会保障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水平;[38]熊藜霈认为广东省社会保障工作正处于城乡统筹协调推进、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各项制度逐步完善的关键时期,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将对改变全省社会保障事业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提升广东省公共服务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9]张帆通过对武汉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分析,指出构建全包容、全方位的综合信息系统对于改善服务手段、推进社会保障管理科学化进程具有积极促进作用。[40]因此,电子政务环境下,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推动了政府服务理念与治理模式的创新,基于网络的政府一体化公共服务必将有助于多元主体广泛参与与互动,实现信息协同共享以及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推动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41]

4.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研究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紧密相关,社会保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保障,人力资源也是社会保障健全的推动力量,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是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信息化战略背景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信息管理系统,[42]同时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逐步实施、分级管理、网络互通、信息互享的原则,通过“互联网+”社会服务的行政管理方式,逐步构建完善的信息网络,为公众提供高效的社会保障服务。[43]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显著提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呈现出数据管理科学化、信息挖掘多样化、技术设计工具化、决策过程精细化等特点。[44]虽然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未来应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注重数据信息安全防护,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进程。[45-46]

(二)国外社会保障信息化主题内容分析

社会保障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衍生品,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政务的产生,国家机关应用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及办公自动化技术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信息化便随之应运而生,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成立专门机构协调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共享体系建设。而国外理论界对社会保障信息化相关议题也进行了广泛研究,通过对检索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学者主要聚焦于社会保障信息化的现状研究、社会保障信息化案例研究、社会保障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

1.社会保障信息化现状研究

国外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的社会保障信息化的管理与服务已形成规模,已具有一体化的信息系统、统一性的共享平台、全方位的基金监管、多形式的社保服务,在社会保障信息化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

美国社会保障业务统一由社会安全总署建立集中业务数据库进行管理,而社会安全总署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国家计算机中心”为核心,建设一个辐射全国甚至延伸至全球一些城市的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公众可以通过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在全国各州,甚至在其他国家缴纳社保和享受福利。[47]为便于全国层面的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美国于1936年发放社会保障号,该号码作为个人在社会保障系统中的唯一身份认证,可以精确地记录社保缴费和社保福利。[48]澳大利亚建立了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AMIS),该系统运用“面向对象”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搜集、传递、处理等为社会保障公众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同时也提高了社会保障决策和管理水平;[49]此外,澳大利亚还依据联邦服务代理法案设立了社会保障电脑网络(Centrelink)服务机构,Centrelink拥有澳大利亚第四大IT网络系统,主要通过远程访问服务、视频会议、Centrelink在线等渠道为公众提供140多项服务。[50]加拿大开发了成辐射状的全国联网服务网络,作为国家社会保障机构的人力资源开发部(HRDC)已经建立了100个卫星分支机构,5000个自动化信息服务终端系统,参保民众可以通过该终端获取社会保障信息,社会保障机构也可以利用信息网络便利地管理国家社会保障事务。[51]瑞典作为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较高,瑞典养老保险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于2010年开始统一管理全国养老金事务,目前瑞典已完全实现社会保障工作的电子政务化。[52]

2.社会保障信息化案例研究

国外部分学者采用单案例、多案例以及理论分析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保障信息化进行了研究。Feldman应用美国社会保障管理局的案例,[53]Ross等应用中小型家庭医学实践的案例,[54]分析了社会保障中健康信息交流的价值主张、激励因素、障碍等。Utomo等对印度尼西亚某地区健康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案例进行研究,主张构建交付索赔信息管理系统,并设计各利益相关者的交付索赔信息系统的流程图。[55]Maswadeh以约旦社会保险公司为例,实证分析了组织战略构建与社会保险信息系统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组织战略构建与社会保险信息系统设计是如何相互影响的。[56]Soeparman等以荷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例,系统论证了信息库对各部门协作创新的重要性,以信息和技术为中介或工具促进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57]美国构建了以社会保障号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有些学者运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美国社会保障号实施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号的安全防护、[58-59]开发应用。[60-61]

3.社会保障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当前,计算机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云计算、大数据逐步运用于社会保障工作中,实现了信息资源高效共享,提高了社会保障管理效率。因此,社会保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符合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1世纪初,Holmes提出,网络技术在政府决策、公共服务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保障机构信息化建设。[62]Sammicheli等分析了意大利社会保障研究所(INPS)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国家社会保障事务的利与弊,并提出应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信息技术优势,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解决社会保障信息技术的劣势。[63]Soneji等主张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社会保障局(SSA)信息预测系统,使得社会保障人员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应用线性外推与定性判断方法预测未来人口死亡率。[64]在澳大利亚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Sleep等设计了Express+Centrelink社会保障移动APP,为澳居民提供社会保障查询、缴费等服务,实现了社会保障业务的可视化治理。[65]Cao利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典型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数据,构建了社会保障数据挖掘(SSDM)框架,介绍了SSDM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目标、任务及挑战。[66]社会保障信息化改变了国家福利管理模式,信息技术授权人应用计算机技术管理社会保障系统(涉及社会保险、社会援助和社会福利等),通过“信息流”实现了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和分配,因此信息技术成为福利国家实施政策的重要工具。[67]

四、国内外社会保障信息化研究述评

国外社会保障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客观实践起步较早,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客观实践的完善度都优于国内,但是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相关研究也逐渐深入。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研究内容方面的不足。首先,国内学者对于社会保障信息化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中央布局和地方建设两个层次,但针对两者的探讨较为分散和独立,未能实现有效对接。中央布局多从宏观层面进行总体性统筹规划,可扩展性不足。此外,学者们理论分析了社会保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但提出的对策较宏观,在具体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其次,已有研究并没有深触社会保障信息化之根本,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及业务流程,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信息安全保障等一系列根本性研究鲜有涉及。国外学者对社会保障信息化的研究更注重于具体社会实践,更多地扩展到与社会保障信息化相关的其他领域。

第二,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国内已有研究多为文献搜集、政策解读和比较分析,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数据支撑,尤其是涉及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关键技术环节——系统软件开发设计的研究相对薄弱,分析深度不够。可以考虑运用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等实证方法加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目前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社会保障信息化的相关问题,但同样是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

第三,研究视角方面的不足。国内现有研究多从新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系统管理等视角探讨社会保障信息化问题,而社会保障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公民,公民对社会保障服务质量以及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具有最为直接的感知,已有研究缺乏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的直接研究,因此可以从权利义务关系、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等视角对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建设进行分析。此外,国外学者多从社会保障专业和计算机专业角度对社会保障信息化进行相关研究,并更多地从社会公众评价角度研究国家社会保障的现状,而鲜有基于公众满意度评价视角对社会保障信息化现状展开的研究。

五、社会保障信息化研究展望

我国学术界对金保工程背景下的社会保障信息化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需加大研究力度,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社会保障信息化实践与理论成果,进一步拓展关于社会保障信息化相关议题的研究。本文从十个方面提出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一,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研究。虽然我国已建成社会保障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基金监管应用系统、公共服务应用系统、宏观决策应用系统的管理格局,但在具体运作中尚有诸多关键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是独立建设还是基于金保工程建设?是国家统一规划建设与管理还是地方在大框架下有自主决策权?中央与地方数据交互到何种程度?

第二,社会保障信息化与标准化研究。统一标准是金保工程建设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技术标准、业务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而标准化是信息化、智能化的前提,只有达到数据的标准统一,才能保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社会保障的制度统一、数据统一、服务统一。在国家顶层设计前提下,如何构建一体化社会保障数据平台,依托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构建社会保障统筹数据库,打造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的同建共享治慧治理的一体化整合大平台,构建一个跨越时间与地点、全天候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整体是急需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

第三,社会保障信息化模式研究。社会保障较为发达的国家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对政府、市场、社会协调参与的社会保障信息化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理论观点将决定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融资模式、制度结构与发展方向,并决定是更多地依靠政府,还是更多地依靠市场的不同政策导向。应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经办服务中外包类PPP模式,探索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社会保障信息化模式,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协作治理机制及信息反馈机制,实现各类社会保障项目的互联互通。

第四,社会保障信息化新技术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保障信息化基础建设模式也在逐步发展变化。如何将新技术与管理模式、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如何创新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发展模式,以及如何保障新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命题。

第五,社会保障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信息安全是社会保障信息化的重要保证,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2.0背景下,如何保证国家层面、企业层面及个人层面的数据采集、整合、提炼、挖掘、共享、发布等数据运维环节安全,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保障信息的安全管理、安全运维、安全服务等,这些问题应受到相关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第六,社会保障信息化监管研究。社会保障信息化监管中最主要的是社保基金投资的监管。我国社保基金监管中法律体系与市场体系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监管体制无法保障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社保基金管理缺乏透明度甚至存在权力寻租等问题。如何推进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及多元化监督机制,加强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促进专业监管与社会监督有机融合,以及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信息化各环节的法律法规,均是需要深化研究的方向。

第七,社会保障信息化公众满意度研究。公众满意度是衡量社会保障信息化现状的关键性维度,公众对社会保障服务质量以及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具有最为直接的感知,直接从社会公众的角度研究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社会保障信息化具体实施情况。因此,积极推进基于公众对各项保险满意度的研究,以及对各项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运转情况及社会保障信息化从业者服务情况满意度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实践的发展。

第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外已有的对于社会保障信息化的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特别应加强对社会保障信息化影响因素的探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的优劣主要受何种因素的影响?在政府自身因素、社会公众因素、基础设施因素等中,何种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各因素对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影响权重可以作为进一步改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参考。

第九,社会保障信息化评估体系研究。国内外已有研究基本上为纯理论研究,缺乏数据支撑,理论与实践并没有实现数据上的对接,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践需要进一步检验。因此,构建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评价绩效、运维绩效、管理绩效等评估体系,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绩效现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十,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保障信息化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智能化评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技术支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可以模拟专家进行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时的思维过程和行为,或者在借鉴已有共享案例的基础上对目标案例进行智能推理,实现社会保障信息化绩效评估的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评估的效率和评估结果的精准度。因此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评估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的现状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