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宗平 郑晓洁 谢西金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学分制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暴露出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高职院校环境检测类专业在学分制改革视角下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和实践,在学分制改革以后,高职院校中环境检测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水平,实现预期的改革目标,从而加快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们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学分制;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改革;實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0-0253-03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已成为沉重的现实问题[1]。由于我省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环保技能型人才方面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然而,在我省的高职院校当中环保类专业,特别是环境检测类专业也遭遇着以上相同的困境。所以,用创业可以有效带动就业[2],全面深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能有效推动国家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经济水平,同时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毕业生创业就业质量[3]。按照麦可思调研结果[4],在2014届大学毕业生当中(包含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半年以后自主创业的只有2.9%;而且创业项目当中涉及的创新点并不多,利用科技以及专业知识来创业的案例只有寥寥几个。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发布,其中第一次从政策层面明确提出:每所高校都应该设立适宜的创新创业学分,构建创新创业学分的积累以及转化政策,同时再次强调了创新创业对应的弹性学制,创业大学生可以休学创业,并且保留学籍等多项政策[5]。这给高职院校深入落实创新创业学分改革带来了更多政策扶持。
面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新的要求,实行学分制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何谓学分制呢?高职学分制将会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怎样利用学分制改革来促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呢?本文基于高职环境检测类专业展开深入探索与实践。
一、学分制对高职院校环境检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制约
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施行学分制,高职院校当中环境检测类专业同样也采取学分制,然而因为认识上存在偏差、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选课资源不够充足等问题,现在学分制建设给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方式及内容、效果评价等带来现实约束。
1.对于学分制的认识存在偏差,很难有效地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学分制主要是利用学分来对学业情况进行计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学分”这种不具备特定含义的数学符号,有效地简化了计量学业情况的方式与标准[6]。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是突出个性,和学分制展现出的自由教学理念一脉相承,它以“将成才选择权交给学生”作为教学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对学生创新创业水平进行培养[7]。现在,一些高职院校采取的学分制是以学年学分制为基础,学分仅仅是一个计量单位。因为对于学分制的本质不够了解,很多高职院校只是使用了学分制具备的计量功能,其个性化功能以及流通功能均没有得到体现,例如我省高职院校当中环境监测类专业,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水平是比较不利的。
2.选课资源不够充分,很难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要求。由于选课教学资源有限,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开展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
3.和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很难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虽然现在已经有一些高职院校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设公共创业课程,但大多数都是1学分,例如我省高职院校环境检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设置的公共创业课就是1学分,然而因为行业以及专业前沿课程相对较少等因素,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难以充分融合起来、专业老师需要承担的创新创业教学任务不够多等多种问题。将创新创业教育添加到人才培养当中,对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水平进行培养,而不是仅仅对一部分学生进行培养。
4.创新创业学分并不具备统一标准,很难科学有效地对其实行效果展开评价。尽管我省高职院校环境检测类专业早已将创新创业学分添加到了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然而创新创业的活动内容非常丰富,这就导致学分认定时比较复杂。
对于上述问题,本文结合了我省高职院校中环境检测类专业的创新创业学分实行情况,对于学分制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约束加以分析和解决,对破解高职院校毕业生部分专业难就业的困境有着非常关键的现实作用。
二、学分制改革视域下推动高职院校环境检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
根据广东省高职院校环境检测类专业自身的办学理念有效实行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制。
1.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在国务院《意见》当中明确指出,构建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试图把学生发表论文、完成创新实验、自主创业以及获得专利等事项折算成学分。因为学分能非常清晰地体现出知识的质与量,所以可以当作学生交换知识的一种“货币”。所谓“学分银行”,也就是模拟银行特征,利用学分的兑现、贷分和存取等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个性化。把“学分银行”当作运行载体,构建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以及学习认证制度,利用学分认证、积累以及转化,让各种学习成果更好地衔接与融合,给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个人成长账户。在学分转化过程中,一定要有的流程是学分的认证、互认和通兑,在学分银行当中,学分通兑是最高境界[8]。在折算创新创业学分时,要秉承公平、激励原则,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折算要求,从而更好地和当下实行的学分制度进行衔接。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如果项目在学校创业相关部门认可的项目列表当中,可利用该项目成果来申请免修创新创业课程,同时也能申请用其代替其他任何选修课的学分。
由于创业或者积攒工作经验而导致暂时性休学的学生,在复学以后,可按照工作时长、内容、性质等方面情况,申请免修社会实践或者实习类型的课程,并且由学校和创业指导有关的部门进行审核。
2.内外协同,加强高职院校之间合作,建立院校学分互认制度,增加选修课资源。校内不同系部加强合作,校外高职院校之间加强合作,协同培养使选课资源共享和流动,院校之间互相承认学分[9]。各校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学生进行跨专业选课培养,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3.构建高职院校环境检测类专业创新创业必修课程体系架构,和专业边界互相打通,实现创业和专业之间的高度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10]。实行选课制最重要的就是课程设置问题,在对课程架构进行设计时,主要思路就是尽可能地利用模块积木化的优势(即弹性应变、按需组合以及形式多样),重点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水平,加强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高度结合,在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档案当中开设两门或超过两门的“专创融合”课程,专业课课程标准必须有本行业的前沿、最新动态,每学期课程标准内容需更新,这对培养学生思辨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便于引导学生更充分地了解学科最新的成果与信息,捕捉学科发展趋势。同时加强师资建设和分类管理[11],促进专业和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
4.改革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学业评价方式。学业评价方面可以让学生逐级通过考核,从而获得累积学分;如果一些课程以及课程组合有相对很高的认可,那么可以予以更高学分或者学分幅度,让学生通过“取高补低”的方式来修满学分;对于专业套餐模块,把选修课与必修课进行“捆绑”,从而认定总学分,也可以对二者学分情况进行调整,可以让学生“用专业来补文化”。例如,如果学生通过了经学校批准立项的创新创业项目,并且获得一定成果,那么项目组成员均可申请用它来代替任何选修课2学分/人。
将学分制添加到社团活动当中,将社团逐渐构建成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的核心基地。将学分制添加到多种类型的竞赛当中,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创业实践所展现的能力,可以转化成对应学分和加分。
5.配套高职院校环境检测类专业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问题上,应具备下列几方面的转变:(1)定班制逐渐小班化,并且转变为走班制。(2)学生能力考评逐渐转变为社会评价和技能型评价。(3)教考一体模式逐渐转变为教考分离。构建新型考场,使其可以更好地模拟考场现状,同时引进职业心理测试,从而能独立地应对学生预约考试。(4)学制管理方面,在学分制基础上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创新创业情况来申请将学习年限延长,最长可以延长到六年,在六年之内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反之,还可申请将学习年限缩短,提前将学分修满。
三、结语
高职教育应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教学理念方面,应以学分制作为基础,利用对创新创业学分制来给高职教育改革创造出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科学管理模式。
实践证明,在实行学分制改革以后,高职院校环境检测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水平,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从而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创新创业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秋梅,张晓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20):53-57.
[2]李隽,曹玉平.高职院校“分级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6,(26):27-30.
[3]萬玉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了“处方”[N].中国教育报,2015-05-16.
[4]徐冰,龙石爱.浅谈学分制改革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老区建设,2016,(12):47-48.
[5]陈正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适切性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8,(1):87-91.
[6]薛成龙,乌大光.论学分制的本质与功能——兼论学分制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相关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7):138-156.
[7]郑琼鸽.学分制改革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9):43-45.
[8]熊惠平.“学分银行”的信贷运行机理解读[J].职业技术教育,2005,(25):34-36.
[9]张晓芬,史宪睿.“内外协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8,(3):47-51.
[10]段丽华,刘艺.基于“专业+”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6,(28):23-27.
[11]谢西金.高职教育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及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7,(22):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