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涵
摘 要: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立德树人要求,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教育部于2018年1月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本文就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课程性质、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习任务群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性质;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
1 课程性质的改变
有人说,课标是龙头,只有龙头舞起来,教材、教学、评价等龙身、龙尾才能舞起来、摆起来。而课程性质更是龙头上的眼睛,只有性质明确,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从语文课程发展的这么多年历程来看,不同时期语文教学大纲或课标等有关文件对课程性质的表述都有所不同。本文则通过比较2003年版旧课标与2017年版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探讨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上的改变。
第一,从“语文”到“语言文字”。这意味着“语文”在课程上的概念已经清晰化,“语文”不再与“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这些概念相混淆,而明确地表明了“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习。[2]此外,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明确了其运用领域,还丰富了“语言文字”的功能。
第二,强调“祖国”二字。新课标重新定义了“语文课程”的概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比旧课标,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实际上,它只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上增加了“祖国”二字。新增的“祖国”二字,强调了文化自信以及对本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第三,“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是达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手段和方法。这里强调语言实践活动是基于真实语言环境的整合实践、积极实践。这个层面的语言实践活动,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所提倡的高层次的语言实践活动。
2 增设学科核心素养
在世界上,聚焦“核心素养”正在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总趋势,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也是一种国际发展态势。因此,基于这一国际背景下,新课标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不是一个一个单独执行,更不是一个一个分别实现的。无论在任何时候,采用任何方式,虽然有所侧重,但都是综合推进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整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新课标中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在这句话中,首先指出了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借助“丰富的语言实践”,这包括课堂听说读写实践和生活中的语言实践以及18个学习任务群等等。其次,“建构”一词强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具体策略应该是“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这也启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善于组织学生围绕特定的语言实践材料,进行梳理、整合,获取对语言运用规律的认识。再次,“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明确了母语学习的重要地位。对于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它。“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学好和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尤其重要的。而“运用规律”则强调了语文知识的类型是语用类知识。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了解字、词、句法的客观含义和使用规范,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在特定语境下的语言的实际运用规律。最后,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目的是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正确有效运用”,这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语境的创设,学会在不同语境条件下,教授不同的语文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对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更加强调“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教师需要改变过去死板的教学,改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批判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提出,则将美的鉴赏与美的创造相结合,是对以往单向感知教育的超越。重视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的关联性,并将其纳入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之中,显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3]同时也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审美体验,最终具有创造美的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大亮点,它强调在语文学习中,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意在使学生通过语文这门课程,增强文化自信,更加热爱祖国文明。
3 增设学习任务群
由于过去许多传统的理念与教法都不能满足新理念的落实,因此在新课标中出现了学习任务群这一新理念。新课标中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这句话指明了学习任务群既是新的课程内容,也是新的课程组织方式,这对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產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习任务群中包含两大教学设计要点。第一,重视真实情境下研究问题的创设。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忽略了这个问题,以至于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完语文知识后,竟然不知道如何在真实情境下进行运用。因此,在学习任务群中,我们强调任务是基于真实情境的,需要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来解决它。同时,也要求广大教师要学会在不同的学习任务群下,根据各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以及“教学提示”,创造性地设计丰富多彩的研究问题。比如,以“学习任务群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为例,这里的“任务”应该包含一系列需要借助跨媒介阅读的能力和方法来解决的真实情境下的研究问题。第二,注重整合。学习任务群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点”的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这表明,我们需要做到在语文学习任务群下,学习目标是整合的。我们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感等学习目标,而要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具备关键能力与重要观念等整合性的学习目标。除此之外,教学内容和资源也是整合的。例如,我们在研究某个作家的写作风格时,我们不仅需要阅读该作家的文学作品,还要参阅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不仅要读纸质版文献,还需要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最后,学习方法也是整合的,我们不能再用单一的方法来完成整个学习过程,而是应该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并且穿插着大量灵活的方法、策略来完成整个学习。
新课标是基于我国国情以及时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不仅继承了语文课程的传统,还对语文课程作了结构性重组,体现了新时代对语文的新认识。虽然,现在学术界已经有了许多对新课标的认识,但是其中还有许多新理念、新观点有待我们去深入挖掘和学习。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本文所引用的课程标准相关内容均出自该版本。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准确认识与把握语文课程性质[J].语文建设,2017,(19):15.
[2]缪佳芹.从性质、理念看新旧高中语文课标的异同[J].语文建设,2018,(15):9.
[3]管贤强.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学教育发展的新动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