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孝
摘 要:我国高职教育兴起于上世纪80 年代,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适用性人才。在“技能成就未来”办学理念的下,职业院校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忽略或削弱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生的人文教育是学生成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课。人文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旨在帮助其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和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人健全的人格,以求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以人为中心的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教育必须关注社会和个人对人文以及人文精神的追求,关怀人类发展,必须将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方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适用型技能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还存在重视不够、特色不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思考
1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以专业技能教育取代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为了给社会培养广泛的技术型人才,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缩短理论教育时间,加强实践训练的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来讲,这种育人模式无可非议,也是现在广大职业院校通用的办法模式。专业知识理论课学习时间压缩,任务重,时间短,导致学生的理论课就没有充余时间上,更别说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了。其结果是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技能性的知识和有一定了动手操作能力,但学生没有培养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人文素质教育缺乏高职特色
前面一个问题提到现在高职教育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也不乏有开展甚至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高职院校,但在抓人文素质教育的时候,职业教育的特色突出不够。高职院校学制短,实践教育相对时间长一些,在专业教学中开展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教育,并把这个人文教育贯穿到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等专业实习实训中做的还不够,在专业课堂和实训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高职教育物色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1.3 人文素质教育效率低下
现在的高职毕业生不愁就业,因为社会大量需求这种有技能的专业型人才,但这类学生往往社会能力和终身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这就是学生在校只注重专业知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不够所致。一是学生缺乏人文知识。很多高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文字功底差、文化品味不高、审美能力差等,不能完全融入社会。二是部分学生人格不健全。表现在心理素质差、受挫能力差、情绪波动大、言行偏激,缺乏心理的自我疏导与调适能力,缺乏应有的人格修养,由于这些学生没有系统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未具备合格社会成员所必须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行业能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会相对较长。
2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探索
2.1 把广泛的社团活动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高职院校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都成立了各类社团,学生大多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社团成了影响学生成长的又一文化阵地。学术文体类社团,丰富学生文化涵养;职业技能类社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文艺文学性社团,提高学生艺术口味;服务类社团,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社团承载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比如在书法训练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书法训练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修养,让学生领悟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练习书法可以让学生修身养性,练字也是人格的锻炼。再比如演讲社团,演讲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讲,演讲水平高的人交际能力强、应变能力都很强。所以,学校发挥社团的人文教育功能,提供有生命力、有号召力的特色社团,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
素养。
2.2 营造创新思辩的课堂氛围
虽然高职院校学生理论课堂教学没有实践教学时间充分,但也必不可少。人文素质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需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觉领受和顿悟。所以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整个教学之中。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老师上课要有激情,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人文素质教育不单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任何一个专业老师都是人文教育的主体。老师的积极的教态、活跃的思维、愉悦的神情都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只有老师充满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才能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热爱,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另外,无论什么课堂,老师都要创造思辩的课堂氛围。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交流,通过提问和知识拓展,让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引发学生对专业、对未来职业以至于对自身社会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思考与追问,在思考中人文素质便得到提升。
2.3 突出高职特色,建立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体系
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学校会安排一年理论课的学习,然后就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有的在学校实训室,有的要下到企业和工地,在这个实训学习过程,企业导师更多的是传授操作技能,可能会忽视人文教育。这时学校就有必要安排联系老师定期组织实训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抓住高职院校实训实习这一契机开展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让学生一毕业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能很快融入社会。
2.4 优化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加强人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就需要一批既具备良好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技能,还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体,没有人文素养和人文意识的老师是培养不出人文素质高的学生。试想一个有违反教育部“红七条”的教师,一个师德师风都饱受争议的教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无论什么专业的老师,只有自身足够高大,才能给学生树立标杆,才能在学生中产生无限力量,能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优化人文素质教育,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进步,丰富文化内涵,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潜移默化出一批人文素质高的学生来。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又能从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在如今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背景下,高职院校既要重视科学技能培训,也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让具有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徐春霞.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思考[J].科技资讯,2018,16(35):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