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福
【摘 要】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教育改革,呼唤德育工作的返璞归真;提高质量,更需要坚实的德育工作奠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出台,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本文对农村小学开展德育教学的突进进行了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56-0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农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村,同时也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而教育是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最好做法。小学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德育工作又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成分。然而,由于我国农村较为贫穷,小学教育较为落后,使其小学德育工作并不能较好开展,特别是随着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造成留守儿童父母家庭教育的缺位又让农村德育工作雪上加霜。
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存在的问题
1.德育目标不够明确,师资匮乏。
德育目标是否清晰,直接关系着我国德育目标能否实现。而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小学学校的德育目标不够明确,有的目标太高,太空泛,还有的目标很模糊,太低等等。很显然,这些均影响着我国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推进。在师资力量上,很多农村小学根本没有真正的德育教师,一般都是班主任兼任,或者其他科的老师代课。并且,德育教师往往只是学前利用几节课讲完课本内容或者每节课仅仅利用十来分钟的时间传授德育知识,其余的时间要不被语数外占用,要不就是用来让学生们写作业。
2.德育工作不够重视。
由于农村小学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的学历较低,没有受到较好的师范教育,导致对德育工作的主观认识不够;同时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主要看分数,家长主要关注成绩,同时农村小学以语文和数学教学为主也从客观上让农村小学管理者和教师不会重视德育工作。
3.缺乏活动化,生活化。
目前,我国农村的德育教育依然只是以老师的口头教训为主,缺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德育活动。面对老师喋喋不休,枯燥乏味的说教,小学生很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不喜欢德育老师与德育课程。与此同时,学校的德育教学往往与生活脱节,德育教师只是按照课本说教,很少与学生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探讨与分析,也很少开展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活动。
4.教学方式落后,内容陳旧。
在教学方法上,往往只是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缺乏具有实际意义的校内外德育活动;过度强调灌输式的知识传授,忽略学生的感受及主体地位。只是一味的强调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行为的训练及内心世界的变化。在教学内容上,农村小学德育的教学内容陈旧,不符合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并且,也往往脱离实际生活,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农村德育工作的对策
1.认清形势,统一认识,确保德育的首要位置。
我国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德育的领先地位不容置疑。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改变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要意识到“学习不好出次品,品德不好出危险品。”的严重后果。同时,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坚决扭转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倾向。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更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我们要明确“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深刻道理。
2.建立健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管理机制。首先,建立健全以校长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体制,组建校领导、党员、少队辅导员、德育办公室主任、心理健康老师、骨干教师、班主任代表等参与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德育主任安排具体的工作并贯彻落实。其次,学校德育办公室要发挥品德教育的核心和监督作用。另外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室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对部分学生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使其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快乐地成长。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班主任要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组织多种活动,开展德育教育。与此同时,加强和完善教育管理机构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建议学校教务处协同德育管理部门对学校班集体思想道德建设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对德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给予科学全面的终结性评价,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学校要定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出综合评价,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3.德育工作活动化。
学生是在活动成长的。小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自我思想认识不成熟,情绪不够稳定,不过,他们可塑性很强。如果引导好了,他们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和品德将会明显的改变。因此利用学校和地域资源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增强德育的实效。如到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活动,开展读书节活动,感恩体验教育,劳动技能体验活动,重阳探访老人,建队日主题活动等。此外,小学生酷爱室内外活动,尤其是喜欢做游戏,因此,寓教于乐,将德育工作活动化就显得十分必要。
4.完善德育课程,丰富德育教育方式,壮大德育教师队伍。
德育课程应该更加完善,在《品德与社会》的基础上,可以编一些融入地方特色的德育教材,同时德育的形式应该更加多元,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和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对课堂进行有效补充。课堂上课方式可以采用讨论和体验等方式进行,不宜教师一直讲。德育工作需要专业的德育教师,地方政府在农村小学教师配置上尽可能的给予照顾,配备专职教师。地方政府也可以采用定向培养师范生的方式培养一批留着住、教得好的本土教师。他们一般系统接受了几年的师范类教育,教育基础较好,相比社招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德育教学能力要强。
结束语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性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和学生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它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导向起着主要作用。总之,在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上,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不容置疑,农村小学同样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葛敏.新时代农村小学德育教学现状及路径探析——以贞丰县第六小学为例[J].贵州教育,2019(01):17-20.
[2]张梓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德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8.
[3]覃锦玉.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应如何做好德育教学工作[J].学周刊,2015(0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