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歧
【摘要】以整本书作为语文阅读的基本单位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延伸至今具有其流传发展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为此,文章结合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高中人教版语文阅读教材的安排,为如何优化高中人教版语文整本书阅读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整本书阅读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02-02
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碎片化、格式化、刷题化的发展倾向,不利于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和综合感悟能力。为了改变这个问题,在高中语文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理念,透过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完整的阅读能力。为此,文章结合高中人教版语文阅读内容,就如何实现整本书阅读有效教学进行策略分析。
一、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
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个体的语文核心素养来讲是非常关键的,高中时期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融合整本书阅读能够将其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比如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并且累积更多创作素材等等,但是同时一定要认知到的是,在高中语文课程实际教学中融合整本书阅读,依然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亟待进行合理于有效的解决。教科书尚未同整本书阅读实现有效对接,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时候要求教师能够正确指导学生对名著进行基础型阅读,而不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来总结出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方式。同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整本书阅读需要兼顾多门课程,从繁琐的作业安排中跳脱出来,多向开展语文整体阅读。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和学生升学目标不适应,通过整本书阅读并不能够从短期角度上来为学生争取更多分数,因为整本书阅读在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推广十分有限。
一直以来,高中时期语文教材的编制都是基于体裁分类、时代逆序、主题引领等方式来进行的。但是无论怎样进行创新改革,文选型教材始终都是主流位置。作为高中时期的语文教师也关于遵照单个的一篇课文进行教学内容涉及,而当把整本书融合到实际教学中以后,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怎样同教科书进行对接,基于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想要直接把整本书阅读都融合到教材中是非常不现实的,最为可行的方式就是在基于教材内容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融合整本书阅读相关的理念内容,为教师的实际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作为高中时期的语文教师需要在教材内容的实际教学中增添经典名著作品当中的节选文章。并且,对应地在教参书籍中增添节选文章的梗概,以及对应的阅读建议,将实用的阅读资源推荐给学生,其中也包含主体鲜明的整本书,事实上,教材内容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传统形式的教材内容中,一般都是在每单元完成之后,有一些例题、汉字、句式等的重点强调,而实际上,却并不具备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内容,更不具备对应配套的教学建议与教学资源。传统形式的语文课程实际教学,其中并不具备基于任务群来编制教学内容,其中没有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新课标要求的阅读清单推荐,有的即便是推荐了阅读清单,也不够全面和清晰,未编写对应的教参材料,也就是说,针对我国新课标中所罗列出来的整本书阅读学习清单并未得到真正的明确,特别是针对科学、人文类有关的书籍内容,通常都只是简单提及,却并未深入细化和商讨明确,这是高中时期语文课程实际教学中,融合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较为突显的问题。
二、高中阶段推动整本书阅读的建议
(一)由文本细节拓展到名著阅读,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
在高中阶段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并不仅仅是向学生提供书单,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阅读,而且需要教师根据文本阅读的细节内容,由细节拓展到名著阅读中,实现细节和名著情节的有效衔接,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名著阅读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名著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内容中描写了孔子击罄的描写,在击罄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孔子的固执,反映了孔子在不被他人理解时仍然坚持自我的勇敢。在课堂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孔子就击罄延展到《红楼梦》妙玉听琴的故事,妙玉从黛玉的琴声中听到了一系列复杂的思想情绪,不禁想到自己的境遇,预示了个人命运的悲剧。从孔子击罄到黛玉抚琴,通过课外和课内内容的衔接拓展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思考能力,教师在向学生解析孔子思想的时候会涉及到对《红楼梦》特定章节中黛玉思想的剖析,由此摆脱了单纯教条式的人物形象分析。
(二)整本阅读指导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叶圣陶先生在阅读教学中提出,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精读和略读的结合,其中,在精读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言文字理解和把握的精准,在精准把握文本阅读内容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快速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在课堂上掌握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以《史记》为阅读研究对象,具体的阅读指导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确定阅读时间。在每周的阅读课中教师要规定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篇目,并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第二,教师在旁边点评,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一边阅读一边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培养自己发散思维。第三,集中质疑讨论阅读。在阅读完一个篇目之后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来让学生彼此讨论交流,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在有限的范围内联系文本和名著进行专业研讨,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整本书的内容
整本书阅读的基础是根据文本细节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更好的阅读名著。在学生熟悉了整本书的情节之后,教师要紧紧围绕文本内容来为学生安排相应的作业,将语文课堂教学转变为名著阅读讨论课。比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讲述的是马蒂尔德因為虚荣而最终受惩罚的故事,小说的韵味充足,为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儒林外史》的内容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比较马蒂尔德和王太太性格的异同。这种安排就是对整本书阅读人物形象化处理的一种体现,使得文本阅读重点转变为应用自身的学识来分析人物行为、语言、心理和情感变化。再比如雨果《炮》中的朗德纳克侯爵,面对挣脱铁链横行的炮兽,他勇敢镇定,冒着生命威胁应用一袋伪钞阻缓了炮兽的举动,令人佩服。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朗德纳克侯爵因为炮队长疏忽而下命令枪决他的时候,队长为什么没有辩驳,甘心去死。”《炮》中故事情节的安排和《水浒传》中宋江为避免李逵败坏梁山名誉而让其喝毒酒的情节故事存在很大的相似性,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来比较这两部作品人物性格的不同。这一问题的提出是让学生在常规阅读基础上对两个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和研究,是阅读深化教学的一种体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跨越时空实现和古代先哲的交流,充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提升个人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鹏.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J].中学语文教学, 2017(1).
[2]覃正科.在薄弱高中推动整本书阅读刍议 ——以番禺区石北中学为例[J].少男少女, 2017(18):42-44.
[3]隋红军.“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理论思考[J]. 语文天地, 2016(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