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摘要】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探求知识的动力。教育心理学也认为:疑问和求知欲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而“情景串”的教学就是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形成“情景串”,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生活场境中。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有关的具体情景,引发系列问题,形成“问题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关键词】“情景串” 数学教学 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19-02
一、“情景串”教学模式
我觉得“情景串”教学的实施大致可以如下进行:创设情景串、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解决问题、巩固拓展所学知识。下面就以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的《分类和比较》为例进行说明。教材中对分类这一部分知识是通过创设一幅家庭卧室图来呈现的。但是在教学时我发现,像这样的家务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把“小明的一天”设计为本节课的一条主线,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情景一:妈妈要带明明出去玩,把要带的东西衣服、日用品、吃的等罗列出来,让学生分类打包。
导入后教师问学生:你能帮妈妈分分类吗?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感受分类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体验分类的意义。
情景二:到了动物园,小明看到许多动物,请你帮他分分类。
请学生尝试着找出这些动物中哪些是我们的朋友。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图、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如何进行分类的巩固理解。
情景三:他们来到沙滩,看见沙滩上有许多动物的脚印,请你分类。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问“问什么会有不同的分法呢?” 引导学生分析方法,体会不同标准分类,结果就不一样。
情景四:回来的路上他們又去商店买了些东西,请你把他们买的东西分类。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整个分类的过程都在小明玩的情景串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分类知识,还了解了自然、社会常识。学生通过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又运用学到的新知识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这正是情境串教学的核心内涵。
二、用一连串的情境串连一个单元的内容
不管是什么版本的教材差不多都在每个单元的后面,以半页或一页的形式安排了主题图。我们就可以在进行单元复习时让学生在这些相关联的“情境串”中发现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形成“问题串”,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中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时我设计了以“美化花卉基地”为主题的情境串。创设了以下几个情景,将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复习融入这一大情境中。
情景一:参观花卉基地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周长、面积的计算很容易混淆。为此我对情境图略加改变:出示了两个漂亮画坛,加强对比性。 通过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情景二:扩建郁金香园
算算哪种方案扩建后占地面积最大?周长呢?有以下几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每条边长扩大5米;第二种方案:只把一条边扩大10米。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公式,同时了解到边长的不同变化与引起的面积和周长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三:小小设计师
为了方便参观,要在花卉园的小路上铺大理石地面,有两种大理石,请同学们当设计师,选择哪一种大理石最合适?应该怎样铺?
第一种 长 4米宽3米 价格每块100元
第二种 长4米宽2米 价格每块65元
这样通过对教材的有效整合,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变为情境串,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数学知识。
三、总复习时用一连串的情境串连多个单元的内容
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份量。但是在复习时一切由教师说了算,复习内容、方法、作业量、考试与评价等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致使学生的复习处于被动、不情愿或强制的学习情绪之中。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得到主动发展。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在教学时用一个能涵盖整册知识的综合活动情景来进行复习。通过自主解决“情境串”中的一系列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复习-整理-提升”的复习过程。如青岛版一年级上册98-102页的总复习,复习的知识面广,涉及到数数、图形与位置、观察物体、统计、分类、计算等多个内容。教材利用“雪山乐园”这个大情景来呈现,借助学生感兴趣的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情景串、问题串,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孩子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情景串”的创设,较之单个的情境创设来讲,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当然“情景串”教学中,要注意不要让牵强附会的“问题”情境充斥于课堂。而要让“情景串”教学要着眼于实效,真正为课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