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曾在《人民日报》和《艺术通讯》(2006年第7期)撰文《演艺团体的城镇依托与都市布局》,把辽宁和北京、上海、武汉一道列为全国四大“演艺重镇”。他指出:“目前我国能够成为‘演艺重镇’的,除了北京和上海,还可以包括沈阳与武汉……其歌剧、话剧、芭蕾舞都堪与京、沪成鼎足之势。”清晰地表明了辽宁省的舞台艺术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于司长对辽宁舞台艺术的垂青源自辽宁艺术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比中令全国同行瞩目的优异表现。从2003年开始,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每年从全国申报的160余部剧目中评出10部精品剧目。首期实施5年,辽宁入选4部,为全国之最。二期又实施5年,辽宁入选5部,总数为9部,在全国遥遥领先,引起全国的关注。被称之为“辽宁现象”。
当时,我任辽宁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亲身经历了那辉煌的10年,组织实施了辽宁省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全部工作。回首走过的道路,感到我省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今天辽宁的舞台艺术创作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总结。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设立的最高级别的舞台艺术评比活动,入选一、两部可以视为偶然,而连续9部剧目登顶成功,就存在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辽宁的舞台艺术创作有着光荣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辽宁逐步形成了一支艺术品种齐全,风格特色鲜明,人才储备丰富的舞台艺术队伍。李默然、唐韵笙等老一辈艺术家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作方向,书写了辽宁舞台艺术在全国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历史。老一辈艺术家开创了辽宁艺术创作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并且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像话剧《报春花》、京剧《雁荡山》、评剧《小女婿》和一大批歌剧、舞剧、芭蕾舞剧以及音乐、曲艺、杂技等优秀作品,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现出辽宁舞台艺术的独特风采。前辈艺术家和他们的创作成果带给辽宁文艺强烈的文化自信,形成了从内到外的风格特色、艺术主张和创作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的艺术家继承辽宁文艺的光荣传统,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推出一批具有强烈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以及代表性艺术家。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实验、探索、创新等文艺思潮的影响,新时期的辽宁艺术更多地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对人、人性、人的命运的深切思考,在表现形式和方法上,致力于求新求变。一大批各种形式的舞台作品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譬如歌剧《苍原》、话剧《父亲》、芭蕾舞剧《二泉映月》、京剧《风雨杏黄旗》、评剧《我那呼兰河》等。这些剧目,在开掘历史、反映现实、表现人生、塑造人物等方面,达到了崭新的历史高度。在戏剧本体的建设、探索和创新上,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推动辽宁舞台创作在整体上呈现出崭新的艺术风貌。
70年的奋进必然会带来丰厚的积累。这种积累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辽宁的作品引起了全国的同行和观众的瞩目。通过几代艺术家坚持不懈的艺术实践,辽宁成为全国艺术创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共和国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优秀的作品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李默然、唐韵笙、“韩花筱”三大评剧流派享誉全国,辽宁成为全国公认的文化大省;二是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无论话剧、歌剧、京剧、评剧还是芭蕾舞、歌舞、曲艺等各艺术门类,辽宁的艺术家都可以登上巅峰;三是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特点鲜明、富于创造精神的艺术家队伍;四是形成了体系化的创作发展机制,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观念、主张和方法。而这些,必然会对辽宁的艺术创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应当说,新时期以来辽宁艺术的优异表现,正是承袭了前辈艺术家留下的丰厚积累和光荣传统,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艺术创作不能无为而治,不能企图靠艺术家个人的创作自觉出现优秀作品。艺术创作是有规律的,认真地遵循和把握规律,创作就会繁荣发展,就会出现精品泉涌、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反之,违反艺术规律,就会对创作造成破坏,使良好的创作发展局面出现滑坡。所以,艺术创作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门科学,我省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工作中优异的成绩,是艺术家和相关院团努力创作的结果,更是我省文化主管部门遵循艺术规律,科学组织实施的结果。
艺术创作如同大海上远航的巨轮,能不能顺利地到达彼岸,不仅取决于巨轮的动力,还取决于它把握航向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的文艺创作多次提出“文艺为了谁”的问题,强调“不能在为了谁的问题上产生偏差”。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在网络时代,潮涌而入的文化信息以及各种文艺思潮、主张、方法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的价值观、生活观、文化观随时在变,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观念空前活跃。这种变化带来了艺术的多样性,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指导思想上的迷茫和观念的差异。譬如,单纯地主张张扬艺术家的个性,无视人民群众根本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权利,并在创作实践中图解西方艺术理念,实践“小众艺术”、“沙龙艺术”和“市场艺术”的主张等等,带来的不仅是观念的活跃,还有思想的混乱。于是,各种公开张扬的消解社会责任、淡漠思想内涵、单纯以宣扬艺术家个性或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玩儿”、“戏说”、解构、颠覆经典等创作活动非常活跃,甚至很有影响。这样的艺术倾向传播得很快,不可能不影响到艺术创作的实践。
真正优秀的艺术,必然是真实地开掘生活、生动地表现人生、深刻地反映历史必然要求的作品。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仍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等劳动人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理应成为艺术家关注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检验一定的创作是否有价值,就要看作品是不是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和诉求。殷切地植根于现实的世界里,深刻地体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把握住人民性的创作方向,不但是文艺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整体而言,我省在艺术创作方向的坚持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一系列扶持创作、鼓励创新的政策相继出台,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表现伟大的时代和火热生活的创作活动有引导、有鼓励、有政策扶持。顶层设计的规划、部署、设计、引导与具体创作项目的实施、论证和保障相结合,让作家、艺术家思路明确,有所遵循。对优秀艺术家成功的艺术实践,及时进行研讨,以探讨得失,推广经验。辽宁省文化厅先后召开过“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艺术道路研讨会”,“李默然艺术道路研讨会”,“刘喜廷、丁尼导演艺术研讨会”,“宋国锋表演艺术研讨会”,“李宝群戏剧创作研讨会”,“歌剧《苍原》、话剧《父亲》、《凌河影人》研讨会”等等。至于组织作家、艺术家赴工厂、矿山、油田、农村等地体验生活,以及在具体创作项目的实施中组织剧组成员赴基层体验生活,则早已成为制度化的做法。李默然等前辈艺术家对我省的艺术事业和广大艺术工作者关心倍至,以各种办法为我省的剧目和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利用各种机会经常为大家讲形势、讲方向、讲责任、讲任务,促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坚持正确的艺术方向,使我省的艺术创作始终和时代、和生活、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创作出来的剧目表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创作是抓出来的!在创作的原野上,不存在未经设计的耕耘而能实现的丰收。创作难,艺术精品创作尤难,抓好创作,推出优秀作品,一是需要适宜的社会环境、社会基础和社会需要,二是需要文化主管部门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幸运的是,经几代人的努力,我省形成了一套符合我省实际的发展艺术创作的手段和办法。
一是实行重点作者制度。改革开放以后,直至1995年之前,面对全国飞速发展的创作局面,我省的艺术创作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发展不尽人意。辽宁省文化厅正视现实,采取果断措施扭转局面。在全省范围内确定十名重点作者,由省文化厅直接联系,享受一定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每年召开一次重点作者创作题材规划会,对他们的创作题材和构想进行研讨论证。定期召开重点作者创作研讨会,不断提高创作水准。每年召开一次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安排布置创作任务,同时举办规模不等的创作笔会,对创作出来的剧本进行反复研讨,确保了剧本的数量和质量。我省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的作品《苍原》《父亲》《凌河影人》《二泉映月》《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黑石岭的日子》《我那呼兰河》《将军道》《郭明义》在创作之初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每年组织重点作者到农村、厂矿、部队体验生活,定期组织他们观摩全国重要的艺术活动,丰富他们的阅历,开阔他们的眼界,深化他们的生活储备。李宝群创作的话剧《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就是在抚顺、阜新矿区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受到感动创作出来的。
二是实行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制定了《辽宁省艺术人才奖励办法》,每年对在艺术创作中贡献突出者和在全国性艺术活动中的获奖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的表彰奖励,调动了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是每三年举办一届辽宁省艺术节,为新创作剧目提供展示的平台。每三年推出一批原创剧、节目,集中展示三年中全省艺术工作者最新的创作成果,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创作周期。形成演出一批,创作一批,规划一批的创作格局,确保新的创作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各部门、各单位以每三年举办一届省艺术节为周期,制定详细的剧目创作计划,全省艺术表演团体按照这个周期,科学地安排艺术生产,第一年准备,第二年创作,第三年演出,这种安排符合艺术规律,促进了艺术创作。从1989年以来,我省共举办了十一届艺术节,推出了百余台优秀剧目。
俗话说,十年磨一戏。在艺术创作中,创作出优秀作品是一回事,创作出艺术精品是另外一回事,舞台艺术,很难一次创作就成为精品,而必然要经过演出实践之后不间断的修改过程,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形成过程莫不如此。文化部设立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就是遵循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说辽宁的艺术创作有一些经验的话,这应当是最为重要的一条。正是出于对这一规律的遵从,从2003年起,辽宁省文化厅开始实施辽宁省优秀剧目再创作工程,意在抓好成熟作品的再创作,把成熟、优秀的作品雕琢成真正的艺术精品。
这一工程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为我省舞台艺术的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以我省前四部精品剧目的创作过程为例,《苍原》是一部在全国享有盛誉的原创歌剧,它创作于1995年,在艺术上获得了广泛好评,几乎获得过国内所有的国家级奖项,被誉为中国歌剧艺术的里程碑。我们和辽宁歌剧院在研究修改方案时取得了共识,全面鼓励主创人员经多年思考沉淀得出的创新性思维,大胆地对剧本、音乐、舞台美术、服装设计进行重新创作,对演出队伍进行重新调整。事实证明,进行了重大调整后的《苍原》在整体的艺术质量上又上了一个台阶,没有留下遗憾;《父亲》也是一部成熟的作品,在冲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过程中,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劝辽艺修改时要慎重,以免伤筋动骨。我们经过分析后认为,这部作品原本存在的问题与它的优长之处是同时存在的,必须重新创作。于是我们下大气力组织主创人员进行了艰苦的重新创作。看过这个戏的专家、学者对这一剧目前后变化之大无不为之感到惊讶,对我们的这种敢改、真改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凌河影人》是2001年由我省朝阳市话剧团创作的一部优秀剧目,曾获2002年全国第五届话剧交流演出优秀剧目奖。但限于朝阳市话的艺术能力,一直没有把这个剧本的潜质充分发掘出来。经与朝阳同行协商,我们决定采用资源整合的办法,由实力雄厚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和朝阳市话剧团联合创作这一剧目。这一决策获得了成功,2004年该剧获文华大奖,2005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创作于1996年,获得过国内诸多奖项,在舞蹈界很有影响。为了使这台剧目成为真正可以传于后世的精品,我们封存了原版《二泉映月》,重新组建了主创班子,进行重新创作。新版《二泉映月》与原版没有继承关系,避免了原构思中难以跨越的障碍,又一次获得了成功,实现了质的飞跃。
顶层设计、宏观指导,是创作取得成功的最为关键的环节。艺术创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为了给艺术家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让他们一心一意地潜心于艺术创作,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经验,结合我省的实际,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组建了辽宁省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把握方向,制定措施,调配资源,解决疑难,具体把握精品工程工作。省文化厅还成立了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指导全省的艺术创作。这样的举措,有力地保证了我省优秀作品的再创作和冲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工作的具体实施。
艺术的发展是由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艺术人才支撑着的,没有人才,就没有一流的艺术。不必讳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环境的建立,辽宁省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上陷入了瓶颈期,不少艺术环节上出现了人才断档的情况。有鉴于此,辽宁省文化厅在培养人才,加强队伍建设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譬如,对取得突出成绩的艺术骨干和优秀人才进行表彰,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选送有培养前途的艺术人才(重点是编剧、导演人才)到高等艺术院校学习、深造、提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优秀的艺术人才。省直各院团还通过创办附属艺术学校,培养人才,储备人才。辽宁芭蕾舞团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创办舞蹈学校,现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芭蕾舞人才培养基地,并且培养出吕萌、焦洋这样世界级的芭蕾人才。不少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的学生纷纷慕名前来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舞蹈学校留学,这个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已经波及海外。
任何艺术精品,都是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逐渐磨砺出来的,演出是创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演出是产生精品剧目的重要平台,也是打造精品剧目的根本目的。我省高度重视原创剧目的演出,制订了演出补贴政策,多演多得,少演少得,不演不得,调动了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积极性。我省几个精品剧目都是演出的当家剧目。《苍原》演出百余场,《父亲》《凌河影人》演出五百余场,《二泉映月》演出三百余场。正是通过演出这个平台,使这些剧目在不间断的演出活动中锻造得更加成熟,成为艺术精品。
必须承认,精品剧目的涌现并不能掩盖我省艺术存在着的诸多不足。比如,辽宁的艺术门类比较齐全,但发展不均衡,地方戏曲等剧种的创作和还有一定的差距;我省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剧目,大都产生在省直院团和沈阳市的院团,其他市、县级院团无论精品创作还是队伍建设都存在着较大诸多的短板;同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辽宁的演出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剧目的产生;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上,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这些,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花大力气逐步加以解决。
那是一段热血和辉煌铸就的历史。每一个扎扎实实的脚步,都足以转化成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为辽宁舞台艺术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深刻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方向意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设立,是以国家名义对全国艺术创作的方向性引领。通过评比活动,告诉全国的艺术工作者,什么是国家倡导的,什么是艺术应该追求的,什么是人民需要的。10年的创作历程一路走来,辽宁的艺术家们足音鸣雷,行稳致远,奏响了一曲激情而华彩的交响乐章。实践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怎样与时代、与社会责任的大需要相结合,用自己的创作才华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就整体而言,这一时期辽宁舞台艺术的创作在艺术方向的把握上思路明确,脚跟坚定,一大批佳作闪耀着人民性的艺术光辉。
2、精品意识。原文化部长孙家正曾经为艺术精品提出一个经典性的定义:代表国家水准,体现民族特色。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中华民族打造一批可以传世的经典作品,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开创新的传统,形成新的积累。精品工程的实践带给辽宁艺术最深刻的影响正是精品意识的树立。精品,是一个目标,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对于艺术家而言,每一次创作实践,都应该是一次向精品目标的奋力攀登,以求实现艺术家人生的最大价值。精品意识的树立改变了辽宁艺术创作的面貌,按照精品创作的流程,按照精品创作的规律安排创作,已经成为我省多数院团共同的做法。
3、人才意识。艺术是呼唤人才的事业,代表性艺术家才能够创作出代表性作品,代表性作品才能够留在历史上,才能够成为一个地区文化艺术的代表性文化符号。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办事,就包括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辽宁省9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作品,无一不是由著名的优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譬如宋国锋、李宝群、王继厚、吕萌、焦洋、徐占海等。辽宁的舞台艺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长盛不衰,就必须不断地推出优秀的艺术人才。而人才的出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创造适合人才成长和涌现的环境,多一些艺术实践的机会,少一些内耗和扯皮,多一些与全国最优秀的艺术交流的机会,少一些浮躁和折腾。这里,考验的是文化管理者的政治和专业素质。
4、团队意识。作为综合艺术,舞台艺术的创作不是靠一两个人完成的,而必须依赖一个行当齐全、作风优良、核心力量有力的优秀艺术团队。譬如创作出中国歌剧艺术的里程碑《苍原》的辽宁歌剧院;拥有5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历史久远,底蕴深厚,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方法和艺术风格,拥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而这样的艺术团队不是一天两天建成的,他们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辽宁省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地建设起来的,他们是辽宁宝贵的文化财富。这样的剧院,需要关怀,需要好的政策扶持,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只有院团本身强大了,精品才可能不断涌现。
5、管理意识。管理是一种科学,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体系。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作品,管理出人才,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艺术表演团体,无一不是形成了独特管理手段、管理机制和管理思想的优秀团队。在现代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越来越依赖科学有效的组织、策划和控制。人才的涌现,队伍的建设,风格的形成,精神的锻造,创作项目的远、中、近期规划等等,无不需要统筹的、科学合理的整体安排。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没有战略和战术性的整体布局,没有符合实际的措施和步骤,盲人瞎马、随波逐流,一个艺术表演团体发展就必然是粗放、简单和原始的,不可能创作出优秀作品。尤其是在精品创作上,不同类型的剧目、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不同走向的艺术追求,都需要文化主管部门和艺术表演团体的领导者深谋远虑而又脚踏实地的顶层设计。有了科学的设计、有力的组织和措施保障,精品创作才可能获得持久的生命。
回顾十年精品工程走过的道路,它锻炼了我省的艺术队伍,检验了他们的能力,也激发出这支队伍宝贵的艺术才华。认真地总结这段历史,把其中的经验体会真正地消化吸收,对我省艺术的长期发展益处无穷,也许,这比获得几部精品剧目本身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