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开拓创新,70年沧桑巨变,70年风雨兼程,70年为梦坚守。新的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新的使命,辽宁歌舞团的未来任重而道远,相信新一代的辽歌人定能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能随时代而行、与人民同频,奏响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秉承“辽歌人”的精神,逐梦新时代,为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添砖加瓦,为五彩斑斓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色彩。
辽宁歌舞团成立60载,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但对辽宁歌舞团来说,却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这是挥洒汗水的60年,也是铸就辉煌的60年。
辽宁歌舞团是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艺术团体,曾位列全国四大甲级歌舞团之一,每逢“五一”、“十一”等节假日,都要赴北京值班演出,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毅、叶剑英、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赞扬。建团40周年时,李长春同志为辽宁歌舞团题词:“昔日业绩卓著,今朝再创辉煌”;2001年,文化部授予辽宁歌舞团“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一直以来,辽宁歌舞团紧紧围绕“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的艺术宗旨,渐渐发展壮大,拥有了辽宁民族乐团、辽宁杂技团、舞蹈队、声乐队、附属艺术学校等多种艺术资源,逐渐树立了“辽歌”的品牌形象。
辽宁歌舞团在60余年的艺术实践中,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创作演出了大量优秀的舞剧、舞蹈、声乐、器乐和杂技节目,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其中一等奖(金奖)31项、优秀奖24项,并多次出访外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辽宁歌舞团代表了辽宁民族歌舞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一朵永不凋谢的“民族歌舞艺术之花”,为辽宁民族歌舞艺术的普及、发扬和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辽宁歌舞团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延安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延安鲁艺)。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鲁艺根据中央指示向东北转移,于1946年进入东北,并成立东北鲁艺文工团。1948年11月,东北鲁艺文工团进驻沈阳,随后成立了鲁迅艺术文学院,隶属东北教育部。次年,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所属的文艺工作团改名东北鲁艺实验剧团,音工团改名实验音乐工作团。1951年,东北鲁艺实验剧团、东北鲁艺实验音乐工作团、东北文艺工作团、东北文教工作队合并,成立东北人民艺术剧院,下设音乐舞蹈团,即为辽宁歌舞团的前身。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撤销东北大区,成立辽宁省东北人民艺术剧院移交辽宁省人民政府文化局管理,改建为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下设歌舞团,简称辽艺歌舞团。1956年11月1日,辽艺歌舞团从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分离出来,正式成为独立的辽宁歌舞团,隶属辽宁省文化局,内设创编室、合唱队、管弦乐队、民乐队、民歌队、舞蹈队和演唱组。从这一刻起,诞生于社会主义革命高潮中的辽宁歌舞团,在辽宁这片肥沃的艺术大地上,逐步发展、壮大,走向辉煌。
文革结束后,辽宁歌舞团开始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散落在各地的文艺骨干也陆续归队。1979年5月,辽宁歌剧院被分建出去,辽宁歌舞团开始专门从事民族歌舞、民族舞剧和民族音乐的创作、演出。
20世纪90年代,辽宁歌舞团进入自身发展的新时期。一方面,在国家文艺政策方针的指引下,开始着手按市场经济机制要求进行改革和运作。2000年,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为重点,进行了深化改革,重新设计了建制序列,强化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艺术生产、艺术经营和艺术演出机制。2007年7月,辽宁歌舞团与辽宁大剧院合并组建辽宁演艺集团,进一步加强了演出实力,拓展了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歌舞团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完善团队建设、拓展演出渠道,先后成立了辽宁民族乐团和辽宁杂技团两个专业演出团队,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优秀的人才是立团之本,在辽宁歌舞团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那一串闪耀的名字,照亮了歌舞团璀璨的星空。
建团之初,歌舞团人员组成极为庞杂,既有来自延安鲁艺的老艺术家,也有来自冀察热辽联大少年艺术班、白山艺术学校、辽东省话剧团、辽西省人民话剧团的年轻演员。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员,构成了歌舞团最初的有生力量。1959年,遵照省文化局指示,辽宁歌舞团创办辽宁舞蹈学校,由歌舞团演员组成专业教师队伍,进行招生培训。文革结束后,歌舞团的人员陆续回归,并从丹东歌舞团、大连歌舞团等地方院团引进了一批优秀演员。
1994年,辽宁歌舞团筹备建立附属艺术学校,并聘请歌舞团老艺术家担任校领导,著名舞蹈、声乐、器乐表演艺术家担任老师。如今,附属艺术学校已坚持办学23年,为艺术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圆了很多青少年的梦想,数百名学生从这里走进了中国东方歌舞团、总政歌舞团、中央戏剧学院等著名艺术表演团体和学府。更为重要的是,附属艺术学校的创办为歌舞团的发展储备了后续力量,很多学生毕业后进入歌舞团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并逐渐从台前走向幕后担任编导、老师,从而形成了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以包容的心态邀请艺术人才的加入,以科学的方式加强专业人才的储备,正是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创造了歌舞团过去60余年的辉煌,也为歌舞团的未来保驾护航。
创作是艺术的生命,也是院团发展的基石。60多年来,辽宁歌舞团在“立足民族、坚持特色、贴近时代、服务群众”的理念下,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汇成了辽宁歌舞团奔腾不息的艺术长河。
辽宁歌舞团成立之初,编导、演员响应国家号召,走进农村、工厂、煤矿体验生活,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贴近人民、反映现实的作品。唢呐协奏曲《欢庆胜利》、笙独奏《水库引来金凤凰》、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麦收时节》、歌曲《笑声响遍了北大荒》、管弦乐曲《兴修水利庆丰收》、舞蹈《节日之夜》《我来了》等,都是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载歌载舞建设新家园的欢乐场面。舞蹈《炼钢人》《采棉舞》《织网舞》等,都是编导和演员在炼钢厂、农村、渔村跟着劳动人民体验生活之后,将日常劳作转变为舞蹈,并融合东北特有的秧歌动作而创作的作品,既反映劳作场景,又带给观众新的艺术审美。1964年,辽宁省文化厅、辽宁省舞蹈协会联合举办舞蹈观摩演出会,辽宁歌舞团创编的《在果园里》《选种》《节日之夜》《游击队》《棉田丰收》等舞蹈节目荣获大会颁发的“百花奖”。这是对歌舞团舞蹈创作的极大肯定。这一时期,歌舞团还创作演出民族舞剧《王贵与李香香》、大型歌舞《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优秀作品。这种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在创作中反映时代、在作品中融入地方特色的创作情怀,为歌舞团迎来了第一个辉煌期。
1982年,由辽宁歌舞团创编的我国第一部大型满族神话舞剧《珍珠湖》首演,引起巨大轰动,随即在北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新疆、广东、福建、上海等十几个省份巡演400余场,并赴日本、朝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随后,该剧获得辽宁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文艺作品一等奖”,并在辽宁省第二届舞蹈大赛上斩获多项单项奖。《珍珠湖》的成功坚定了歌舞团的创作方向和决心,在其影响下,歌舞团又创作演出了《东北风情》系列舞蹈、满族神话舞剧《白鹿额娘》,并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绩。1998年,《白鹿额娘》斩获辽宁省第四届艺术节“剧目金奖”,随后又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这些荣誉不单是对《白鹿额娘》的肯定,也是对辽宁歌舞团立足东北、坚持满族风情舞剧创作的肯定。此外,歌舞团创作的女子独舞《红烛》、古筝独奏曲《黄鹤楼》、笙独奏《边塞行》等作品也在舞蹈器乐比赛中荣获大奖,并成为歌舞团的保留节目;创作排演的《青年音乐会》凭借其新颖的演出形式,在全国的巡演中备受欢迎,为歌舞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辽宁歌舞团快速发展、全面开花,凭借满族特色舞剧和高水平的舞蹈、器乐、声乐创作,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黄金期。
进入21世纪之后,辽宁歌舞团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将多元化的情景舞蹈、器乐弹唱、角色演奏和立体化的杂技表演相融合,打造了异彩纷呈、活力四射的舞台画面,构建了多元化、立体化的综合艺术,推出了一批与时俱进的优秀文艺作品,如女子民族音乐秀《女儿风流》、花之乐舞——《茉莉花》、杂技秀《呼喊与细语》、神话剧《天女》、音乐秀《中国变奏》以及《盛世中华》《家园欢歌》《炫动春潮》《故乡情·幸福梦》等。专业化的演出、地域色彩浓郁的节目,不仅备受领导、专家和广大观众的赞誉与肯定,也让歌舞团在国内各大艺术赛事活动中获奖无数:2001年,大型舞蹈交响诗《山情海韵》获得辽宁省第五届艺术节演出金奖;2005年,《女儿风流》参加首届文化部创新奖评选获文化部奖;2012年,舞剧《珍珠湖畔》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金奖;2014年,舞剧《梅兰芳》获得辽宁省第九届艺术节剧目金奖。
2000年,辽宁歌舞团成立辽宁民族乐团,随即推出的专场民族音乐会《龙乐千年》,在“沈阳音乐周”活动中获得巨大成功,并应文化部之邀晋京汇报演出,轰动首都;民乐界就此次演出举行了座谈会,《中国文化报》整版介绍了辽宁民族乐团。而后辽宁民族乐团打造的民族音乐会《美韵金秋》《乐彩华夏》又先后在辽宁省第七届艺术节、第八届艺术节上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4年,辽宁歌舞团成立辽宁杂技团,创编了《滚灯》《新芽吐绿》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其中《敦煌焕》荣获第十二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银狮奖”。自此以后,辽宁杂技团一战成名,多次受邀赴日本、德国进行交流演出,逐步成长为辽宁杂技艺术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2018年辽宁歌舞团创排了大型舞蹈诗《月颂》,该作品作为辽宁歌舞团沉寂多年后的重心力作,是辽宁歌舞团着眼未来,砥砺前行的振兴之作。是一部集文学性、艺术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大型舞蹈诗。其匠心独运的编排,多元化的手段,打破常规表演模式,以新颖独到的视角、精湛高端的表演,深入人心的情感,唯美多姿的画面,艺术再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月”最深沉、最真挚的情感,体现了浓郁的家国情怀,为今后辽宁地域舞蹈诗的挖掘和创作起到了示范引领性作用。
同时,很多观众也对《月颂》给出了极高的赞誉和无限的期许。认为这是一部在新时代背景下涌现出极具震撼力和新意并具有传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观看后有一种曲终人未散,月夜伴酒酣的冲动。并希望在不断打磨和提升后,作品能够走的更高更远,给观众带来更深层次的艺术享受。
从单一的民族歌舞到多元化的艺术构成,辽宁歌舞团始终走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同时,积极适应时代审美变化,注重借鉴、吸收与融合,不仅作品风格多变,而且也充分展现了辽宁歌舞艺术的多姿多彩。
辽宁歌舞团在完善自身建设和创作艺术精品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不只停留在辽歌人的意识里,也付诸在辽歌人的实践中,并始终如一。歌舞团成立初期,定期抽调民歌队、民乐队和舞蹈队的精英力量组成演出队,深入基层文化馆、俱乐部演出,为人民群众带去了格调高雅的精品艺术。新时期,在文化惠民政策的号召下,辽宁歌舞团开展了“送艺术进企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足迹遍布辽沈大地的县城、工厂、学校、军队、社会福利院,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热烈欢迎,并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辽宁歌舞团不但活跃于辽沈城乡,更把东北特色文化传播到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20世纪80年代,《珍珠湖》剧组北到黑龙江,西至新疆,南达广东,让全国的观众了解了满族的歌舞艺术。这部具有浓郁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舞剧,不单为挖掘和传承满族舞蹈文化贡献良多,也为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被称赞为“一部舞剧救活了一个民族,满族的歌舞艺术由此得以复兴”。后续创作的反映东北风情的《关东那座山》《白鹿额娘》等舞剧,让全国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到了白山黑水的种种风土人情。如今,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近这片黑土地,了解东北、认识辽宁,辽歌人依旧孜孜不倦地汲取着民族艺术的养分,不断尝试着新的、更多的艺术创作。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辽宁歌舞团在对外宣传民族文化的征程上,也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20世纪50年代,歌舞团为访华的各国元首举办专场演出,并与来访的各国艺术团体进行艺术交流。之后,歌舞团更是多次受邀走出国门,出访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辽宁歌舞团携花之乐舞——《茉莉花》赴日本演出三个月,走遍日本全境,在55个城市演出93场,获得空前轰动。2012年,辽宁歌舞团首次踏上美洲大陆,为洛杉矶、休斯顿、达拉斯、墨西哥城等地的华人华侨送去了中秋节、国庆节的慰问演出,得到了当地华人华侨的一致赞誉和好评,甚至被评价为“十多年来国内演出团队在该地区的最好演出”。2016年,辽宁歌舞团部分人员组成辽宁艺术团赴喀麦隆参加“庆祝中喀建交45周年演出”活动;同年,受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委派赴新西兰,开展“欢乐春节”文艺演出活动,受到各方的热情欢迎和高度赞扬。贯穿团史的外出访问,足迹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这不但扩大了辽宁歌舞团的国际影响力,宣传了中华文化,更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合作做出了杰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曾给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希望:“要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要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要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要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新的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新的使命,辽宁歌舞团的未来任重而道远,相信新一代的“辽歌人”定能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能随时代而行、与人民同频,奏响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秉承“辽歌人”的精神,逐梦新时代,为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添砖加瓦,为五彩斑斓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色彩。
悠悠岁月,见证着辽宁歌舞团的成长足迹;苒苒光阴,记录了民族歌舞艺术的发展历程。从1956年到2019年,沐风栉雨60余载,辽宁歌舞团一路铿锵,一路彩虹,向世界展开了一幅华美绚丽的歌舞长卷,更走出了一条霞光万丈的辉煌之路!最后,衷心祝愿祖国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