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从1973年创建至今,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以下简称市艺校)用46年的时间坚守、传承,把古老的蒲州梆子带到了新时代,而且让它焕发了新光彩。穿越岁月的烟尘,不仅有一箩筐的感人故事,更有一种可贵的艺校精神值得铭记、书写和流传。
一出《夜奔》创下省纪录
在2019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市艺校学生吴致明以全国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一等奖,实现了山西省中职项目近年来在该项赛事中零的突破。省教育厅一位处长直言,多年来一直希望咱山西的职业院校能拿一个一等奖,没想到运城艺校把这个梦圆了。
今年15岁的吴致明此次获奖剧目是《夜奔》。他2015年进校,2017年就拿了全国“小梅花”奖。
“这次技能大赛要求非常严格。”指导老师李凯说,“‘小梅花奖评选只需要表演一个剧目,而这次大赛既要看参赛者的剧目,还要考察参赛者的唱念做打和专业知识。剧目占百分制中的65分,55个参赛者,这一轮就淘汰了27个,竞争非常激烈。吴致明的成绩虽然排全国第四,但和第一名只差0.2分,和第三名只差0.07分。”
李凯说,“孩子最赢人的地方一个是精气神,另一个是动作干净。”山东烟台艺校的一位评委老师评价说,“这孩子真是个好坯子,你看他的嘴型,看他的范儿,看他的韵味,非常好。”
运城市教育局之后在全系统通报表彰了市艺校。通报中的措辞中肯而鼓舞人心:“近年来,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坚决扛起传承蒲剧艺术、发展蒲剧事业的历史担当,全力传承优秀蒲剧传统文化、培养新时代蒲剧接班人,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文化成果。”
一个诞生承载新追求
事实上,市教育局的评价恰恰总结了市艺校多年来的工作和收获,这个历程写满了艺校人为蒲剧艺术泼命而为的执着追求。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1980年。这一年,蒲剧泰斗王秀兰创办了市艺校的前身——运城地区艺术学校,开始为蒲剧培养人才,景雪变、张广爱、吉有芳等后来的名家都是她的学生。1993年,王秀兰从艺校校长职位上离休。13年时间,她为弘扬蒲剧艺术、培养蒲剧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2年,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花奖获得者景雪变调任市艺校副校长。当时的教学现状是:学校没有戏剧班,蒲剧老师要么去带歌舞班的课,要么干脆做和教学无关的事情。
“艺校没有戏剧班哪能行!长期这样我们的人才就要彻底断代,蒲剧就会塌方。”景雪变多方征求专家意见,取得领导支持之后,共识达成:赶快成立青年蒲剧实验基地。报告打上去以后,很快批了下来,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应运而生。
刚开始招蒲剧班学生,计划招25到30人,结果第一年通过筛选一下子进来90个。大家都深有感触:“证明有人唱戏,有人学戏,就看你办法对不对。”第二年,学生就上百了,由两个班扩为3个班。在外面做生意的老师回来了,带歌舞班的蒲剧老师也开始教老本行了。
老师们当时都是四十来岁,大家都有一种热情,都想着怎样把这百十号学生给培养出来,不计得失地付出着。“我们这所学校就是蒲剧的根呀!”这是艺校人的共识。
教學方面,艺校也有自己的一套:学生是什么样的料,就选什么样的老师。如果他的唱腔好,那就是王万朝的事;而刀枪靶子这一块,则非李志民莫属;全面手,必须是李凯。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失传许久的《夜奔》才得以新生。
一簇梅花芬芳几千里
有了蒲剧班,有了专业团,市艺校的老师们就有了想法。
2004年,“小梅花”戏剧定向班正式开始招生。为了这个班,老师们都铆足了劲儿:加班加点,一对一代课;小院、食堂,甚至地下室,到处都是课堂;有的干脆把学生带到自家教,只怕娃唱不好。
2005年8月,中国剧协举办的全国“小梅花”大赛在临近的临汾举办。
本着“叫娃见见世面”的初衷,她带着3个学生赶到了临汾,想着去试一试。谁曾想,这一试闹出了大动静,3个孩子都拿到了全国金奖,而且杨杰以98.94的高分获得全国第一名。
一鸣惊人之后,市艺校基本上年年都拿“小梅花”奖(只有一届没有参加),到目前为止已收获了45朵,形成让人称道的“运城艺校小梅花现象”。
一种精神彰显大情怀
一簇“梅花”绽放的背后,彰显的是一种精神和情怀。
2018年1月29日,来自市艺校的两名学生在国家大剧院参加央视戏曲春晚的录制。“总书记也在现场观看,虽然我不在现场,但心一直在喉咙门儿挂着呢,因为技巧表演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稍有不慎就会出事故。”景雪变说,这次演出非常成功,效果非常好。
万无一失的表现背后,是学生和老师的辛勤付出。对于学生来讲,成功没有捷径,必须扎扎实实死练;对于老师来讲,他们全天候抓、手把手教,凭着对蒲剧艺术的一种情怀,成就了学生。
王万朝本行是表演,但在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学生在变声期时,有的音高上不去,就需要改旋律、降调子。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成本,王万朝自学成才,弄通了蒲剧音乐,几十年坚守在教学一线。“就是为了能够胜任工作,不被时代淘汰。”王万朝谦虚地说。
艺校人传承的不仅有技艺,还有精神。
“小梅花”评选的各项工作历来都由艺研室负责,王万朝为此忙活了大半辈子。如今,年轻的孙妮接过了棒子。出差去北京,她半夜赶到太原,第二天一早就往北京赶。“这是我们传下来的东西,是一种敬业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带着年轻人往前走,这就是不忘初心。”市艺校党委书记王志凯说,艺校不但要培养戏曲接班人,还要培养老师,这一茬老师一两年就都要退休了。让人欣喜的是,今年有4个“小梅花”回到了母校任教,她们是新的希望。
一波创新催生新动力
守着一簇“梅花”,市艺校并没有故步自封。走进新时代,这个学校以可贵的创新精神延续着蒲剧的血脉。
为了提升水平,学校会定期请国家京剧院的老师进行规范性教学。
今年59岁的李志民从教几十年,他感觉到了蒲剧在吸收中发生的变化和提升。比如,咱的花脸比较粗糙,不太讲究,借鉴了京剧的东西后,同样一个动作就有范儿了。
借鉴和融合,是创新的灵感和基石。王志凯说,“没有青年观众进场看戏,说明你的创新意识不够。艺术需要创新,教学更需要创新,是时候去研究如何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把年轻人拉进来了。”
如今,市艺校和青年团、运城学院正联合排演一出新戏,名字暂定为《更上层楼》。市艺校在这出新戏中塑造王之涣这个人物,意在彰显“一带一路”、爱国精神还有文化自信的宏大主题。从编剧到导演,再到灯光、舞美、音响和服装,学校这次请的全是八零后。主创人员说,虽然他们经验少,但创新意识强。
一番举措孕育新希望
传承本土文化,培养本土人才。市艺校新班子上任后,围绕市委书记刘志宏提出的这一指示推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新举措。
王志凯说,“以演助教,以戏带功,这是市艺校在教学方面的鲜活实践。学校通过文艺演出活动反馈教学实践,用教学实践拓展文艺演出,在培育、壮大文化产业上走出了新路子。”
据介绍,自2018年9月以来,市艺校先后在运城市多所学校进行“戏曲进校园”专场文艺演出,把经典的蒲剧和眉户唱段带进学校,不少学校随后成立了“戏曲社团”或“戏曲兴趣小组”。同年12月27日,市艺校赵家庄中学教学实践基地揭牌,这是该校建立的第一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达到产教融合、学演结合的目的,而且有助于推广蒲剧艺术。
经省教育厅批准,市艺校今年新增导游服务专业,开始为运城市各重点景区培养导游、编导、演艺等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原运城市文化局副局长杨福林也有着浓浓的蒲剧情结。他自豪地说:“我们有戏曲传承的土壤和氛围,每天早上到南风广场看一下,总有好几个团队坚持每天都唱戏。全市13个县(市、区)都有剧团,这在全国都很少见。我们有一批热爱蒲剧、无私奉献的老师,他们工资不高,也很艰苦。蒲剧传承,责任重大。人才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可以让蒲剧进景区,让游客分享它的魅力,这同样是一种很好的推广和传承。”
王志凯说,“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了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戏曲保护和传承、支持戏曲剧本创作和戏曲演出、改善戏曲生产条件等。相信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市艺校在传承蒲剧艺术、培养蒲剧人才的道路会走得更加稳健。”
原文化部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恢复一个传统剧目比新创作一个剧目价值更高。市艺校校长谢伟说,“作为全市唯一的公办艺术类中专学校,运城艺校将义不容辞地擎起培养本土人才、传承本土文化这面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