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容硕 左红蕊 梁馨悦 刘世祺
摘 要:社会向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儿童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也层出不穷,多起儿童性侵案件让社会掀起道道热潮,儿童性教育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家庭、学校教育上的缺陷使问题依然严重。本文通过分析儿童安全现状,挖掘儿童安全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的利用日趋发展的互联网,建立儿童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儿童平安成长。
关键词:儿童安全;互联网;安全体系
一、前言
当今社会关系到人类健康与安全的众多问题中,儿童安全已然成为公共卫生问题中尤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我国每年大约至少有1000万儿童受到各种意外伤害,1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4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成为残疾。意外伤害成为0~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1]。庞大的数据足以让每个人为之一颤。由此可见,中国儿童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关注儿童的平安成长成为了一個严肃并且刻不容缓的问题。
此次研究课题紧密联系当今“互联网+”教育形势下儿童安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旨,通过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整合宣传儿童安全课题,将学校、家庭与个人有效的联动起来,构建三维度“互联网+”视角下的儿童平安成长体系,致力守护儿童平安成长。
二、儿童安全现状分析及加强教育必要性
在我国,全国每年仍有近5万名0-17岁儿童死于溺水,占所有死亡溺水人数的三分之一,每年零到十四岁溺亡人数平均占到总溺亡人数的56%,溺水是1到14岁儿童的第一死因。有资料显示,农村儿童溺水身亡的数量大约是城市的5倍.农村儿童的高溺死数多数因为农村河流众多、缺少家长的看护造成的,许多家长的教育方式还是停留在口头提醒上,而没有有效的让儿童意识到河流的危险性,并未深入到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们好玩的天性让他们忘记父母的提醒,而造成严重后果。其次,许多父母为了满足家庭的经济需求,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看护与教育,以及在中国普遍存在的“隔代教育”的现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谈性色变”的说法,在提及儿童的性教育方面,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是持讳莫如深的态度,总是把儿童的性教育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说教,认为年龄的增长会慢慢让他们学习到这些内容。据“女童保护”组织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317起,受害儿童超过750人,其中14岁以下受害儿童占80%,年龄最小的3岁[2]。2011年,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将性与生殖健康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3]。此外,另有7个全国性政策文件或法规提到过与性教育相关的内容。然而这些文件的出台,并未对儿童安全的相关制度做明确的安排,只是停留在要求层面。同时,多数学校并没有为学生开展专门的性教育课程以及专业人员进行授课。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程度》问题上,只有44.63%的家长表示对孩子进行过系统地明确教育,还有5.08%的家长从未想过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意味着在我国2.2亿的0-14岁儿童中可能有1000万儿童从未接受过性教育。对于支持儿童性教育的家长来说,什么时候开始进行性教育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16.38%的家长认为应在学龄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认为应在7-14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占82.49%。从数据来看,性教育的敏感性在家长中依然存在,而且是普遍现象。
三、预防伤害,构建安全体系
互联网的高度发展让儿童安全的传播和教育手段日趋增多,没有偶然的事故,只有可以预防的伤害警醒我们儿童安全教育需未雨绸缪,基于“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理念,我们通过三个方面,即自我构建,家庭构建,学校构建来建立互联网视野下儿童安全体系。
(一)自我构建
自我构建是互联网视角下儿童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奠基石。儿童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好的完善自身的安全知识,通过不断地深入了解、自我学习,更能提升自身的学习知识能力、抓取信息能力。通过互联网儿童安全保障体系,能够更加精准的构建完善儿童安全保障体系,搭建儿童安全的合理知识结构。儿童安全教育是有思路可循的,儿童安全保障体系从儿童日常安全入手,如性教育、防溺水、儿童心理安全等主要内容发散知识构成,辅以儿童安全教育网站,儿童安全知识手册,以及身体力行地儿童安全操。通过线上线下多角度多样化构建儿童安全保障体系,成功完善儿童自身的自我构建。
(二)家庭构建
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是儿童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家长作为父母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跳出思维误区,儿童安全教育绝不能只依靠学校教育。在互联网视角下的儿童安全保障体系中,家庭构建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互联网,提升儿童安全关注警觉度,提升儿童安全意识,从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做起。调研中许多家长没有儿童安全教育意识,也并不具备专业技能。基于此项调研结果,儿童安全保障体系中家长学习与家庭教育同样不可或缺。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生活安全常识教育,锻炼儿童感知危险的触觉,为儿童营造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学校构建
学校构建是儿童安全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护伞。从学校构建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学校构建、家庭构建、自我构建三位一体形成儿童安全保障体系,形成儿童日常生活、学校生活长时间全面的学习与保护。学校中并没有专业的儿童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所以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建设。如固定安全消防演练制度、固定网络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学习,完善儿童个人信息档案,善用儿童安全身份识别卡,以学校平台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活跃校园文化。学校也需定期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与家长自身安全素质共同进步。多组织防溺水方面的知识讲座并多安排有关安全教育的课程,对孩子进行知识拓展,多传播防止溺水的知识。
四、结论
儿童安全体系的建立为儿童的安全树立一道防护墙,各个元素充分发挥作用,相互之间紧密联系,通力合作,共同助力,是保证儿童免遭伤害重要保证,也是维护儿童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自我构建在三维度保障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保障体系的动力核心,也是连接各个元素的重要纽带。只有自我构建的不断完善和充分发挥其功能性,才能使得安全体系更加牢固。构建互联网下儿童安全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效应,让更多的人了解儿童安全,为儿童的安全和利益提供更好的庇护;有利于儿童学会自我保护,树立更好地安全意识;有利于儿童免受伤害,在碧海蓝天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文珍.预防和控制儿童意外伤害的基本对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4):325-325.
[2]田宁东,袁学春.关于儿童早期性教育的探索[J].江苏教育,2016(40):32-34.
[3]杨斯钰,陈秀文,陈羽双,王滢茹,周乐山.儿童性安全教育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01):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