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福柯话语理论下的中美文化冲突

2019-06-15 13:18吴炜桐
青年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福柯刮痧

吴炜桐

摘 要:电影《刮痧》以中医治疗技术刮痧引起的一件事引发的一场闹剧为线索,展开了一场关于中美文化差异的探讨,本文认为电影展示的中美文化冲突实质上体现了美国为维护其话语系统的绝对中心地位而展开的知识与权力的共谋。

关键词:福柯;话语理论;中美文化;《刮痧》

电影《刮痧》在2001年上映时便受到了追捧,它以一户移民家庭在努力获取美国身份并在融入美国这个大环境上取得小成功后因中医事件而跌入谷底的事情,引起了海外尤其是美国华人的强烈共鸣,据悉,美国人看了这部片子后思考的是人权,而中国人则是在思考文化差异。而从影片中许大同一家对于美国文化的着急认同可以看出,刮痧一事已经觸动到了话语与权力的深层次概念。

一、英语与中文的对抗——语言层面的主导权

福柯所说的话语与语言不完全相同,也和言语有所区别,它强调的是整个话语系统中的权力关系,而这样一种权力不是单向发出的,而是分散在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当中。而影片《刮痧》最能够体现的就是美国梦话语系统背后的文化权力的角逐。

从我国的历史可以看出,要维护汉民族的正统地位,守住本民族的语言非常关键,而如果要融入其他民族之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学习该民族的语言。影片中,许大同和简宁夫妇为了能够让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在美国更好的生活下去,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中文,即便许大同的父亲在场,他们一家三口也仍保持着说英语的习惯,故而年幼的丹尼斯并没有办法和自己的爷爷正常交流。而在北京土生土长的爷爷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也无奈感叹自己在北京还是个知识分子,而到了美国却变成了聋子和哑巴。美国梦的话语系统让许大同这一家对英语达到了推崇的地步,可以说他们在精神层面就已经被规训了。福柯所认为的权力包含了人际关系,即“一个人企图控制他人行为的关系。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在家庭的成员之间,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在有知识和无知识的人之间,存在着各种权力关系。”所以,在美国处于语言“文盲”地位的许大同父亲已经失去了在传统中国家庭中的父权地位了,这是代表着美国文化的权力早自己的领地在与传统中国文化的权力的博弈中胜出。

二、美国人权话语与中国中医话语的博弈——法律医学文化的中心主义

到了影片中的高潮部分,儿童医院的社工坚持认为许大同儿子丹尼斯背后的伤痕是受“虐待”所致,许大同反复强调这是因为小孩子接受了传统中医技术“刮痧”的治疗才会出现的,但是所有美国人都不信,执意认为这是爸爸对孩子的虐待,许大同被迫与儿子分开一段时间,直到听证结束。在这里,“刮痧”被美国人认为是一种野蛮与暴力的象征,而许大同为代表的中国人则视其为宝贵的传统文化。美国人对“刮痧”形成的这种印象不是因为他们对中医的无知,而是一种对非美国文化的排斥,即便是许大同的代理律师也隐隐地表现出了对中医文化的抵触:“据我所知,美国任何医学书中,都没有关于刮痧的描述。你说的经和气没有。”在美国人的意识里,既然身在美国这个地方,就必须尊重美国的文化,必须和我们一样,排斥“刮痧”,排斥中医,而中方对“刮痧”的极力维护则是对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的极力捍卫,所以这其实又是一种文化权力在角逐,是美国本土文化的话语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进行刮痧解释权的争夺。

福柯的话语理论认为,话语界定和产生了我们知识的各种对象,而话语又即是权力,所以从这一层面可以认为“权力产生了知识”,这就与影片中美国人话语权力控制下的医学文化相联系了起来,知识与权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用福柯的理论则是这么解释:“权力生产知识,并不是说权力以简单的方式鼓励知识的产生,而是由于知识侍候着权力,或者运用着权力;权力和知识直接关联;没有脱离相关知识领域的权力关系,也不存在离开权力关系的任何知识形式。”法官认为许大同只有找到一个懂得刮痧技术的人把来龙去脉用法官看得懂的英文表述方式写下来,他的证词才算是有效,而以当时华人在美国的处境,很难找到一个能够满足法官要求的人,而跳出法官的思维限制,为何中医文化要去用美国的文化解释出来呢,而中医文化要如何才能用美国文化解释出来并做到让法官看懂呢,这其实是一种无理的命令,诚然,中医文化可以用英语解释,但是在美国主导的话语系统下,它无法被合理地解释。而这体现的就是一种权力与知识、文化的互相扶持,美国本土话语系统形成的权力生产出了带有“中心主义”的美国文化,而美国的文化又反过来维护这种权力。

三、美国本土文化对“孙悟空”的话语重构

执行权力不能仅仅依靠制度机器,只依靠制度,则权力的施行无法得人心,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权力都是以知识和话语为载体发挥作用的,而当主导的知识文化遇到了外来文化时,就会像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说的那样:未知之物使人感到危险、不安、忧虑,——第一个冲动就是要消除这种令人痛苦的状态。所以控告方为了能够赢得这场官司,战胜他所认为的东方暴力者,他在他的话语系统的支持下重新解读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试图把以孙悟空为原型设计游戏人物的许大同塑造为一个暴力分子:“看看这只中国猴子的道德和价值观。孙悟空受托管理九千年一熟的桃园,这只有道德规范的猴子,却把桃园占为己有,当别人制止他时,他竟毁坏了全部桃树。再看看这家伙的价值观,一个神仙炼出了长生不老药丸,孙悟空不但吃完了全部药丸,还掀翻炼丹炉,砸烂别人的车间。这么一只顽劣粗鲁的中国猴子,却被许先生当成道德与价值榜样。”此时,控告方用自己的话语系统对“孙悟空”这一形象进行了居高临下的指控,将许大同口中“善良有正义感的英雄”、“代表我们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孙悟空排斥在自己的主流文化之外,而许大同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及据理力争甚至为其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也是在他感知到自己认同的并且强烈地想要融入的“美国梦”的话语系统其实一直将他视为异类后才进行的,这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权力在异国进行的强烈对抗,“孙悟空”所代表的“中国猴子”在这里就具有了权力意义,两种称谓显现的意义并不一样,前者体现的是中国传统话语系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后者则体现的是是美国的主导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蔑视。

而此处的权力具有善意性,它区别于传统权力所具有的恶意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它是用文化去推动权力的流动的。福柯认为这样一种权力施行的方式是在制度之外形成的,通过反复使用强制性的方法使得活动具有规律性,即使用“时间表、强制性运动、有规律的活动、隔离反省、集体劳动、保持沉默、专心致志、遵纪守法、良好习惯”等途径,使人成为“恭顺的臣民”,即通过潜移默化、起名为“标准现代文明”的行为规范去对抗外来话语。《刮痧》中,代理律师告诉许大同夫妇,控告方是冲着许大同去的,只要简宁和许大同分居,并且保证两人不再往来,孩子就可以由母亲从儿童福利院接回家。代理律师在这件事情没有非常坚定地抱着一家三口一定要在一起的信念,她提出的这个建议实质上也是希望许大同夫妇放弃他们自己所认为的真相,暂时接受美国法官的判决,接受这种判决亦即接受美国的人权文化,从而接受了被本土权力左右的事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是对着力塑造孕英语环境,还是对刮痧的不同看法,以及“孙悟空”与“中国猴子”的博弈,它们皆体现了美国与中国民族话语上的较量,美国以其“霸权”意识排斥悄然浸入的中国话语,维护本土文化的绝对统治地位和权力,而以许大同为代表的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力维护则显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谱系的回顾以及对中国话语合法性的捍卫。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话语与权力的较量在文化层面依旧存在,它对多元文化身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而显然影片中,许大同与简宁在融入美国话语系统的失败使他们告别了这种多元文化身份,而他们那在闹剧结束后开始学习中文的儿子显然已经开始拥有了这样一种身份,显现了两种话语与权力的相对平衡。

参考文献:

[1]李馥辰.后殖民背景下对《刮痧》中主人公的文化身份再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04):153-157.

[2]施林林.略述福柯话语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4):69-71.

[3](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林北成,杨远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4]朱瀟潇.话语与权力:解读《夫妻那些事》中的三位女性[J].电影文学,2013(04):121-122.

[5]张剑.《刮痧》、另类文化与他者伦理[N].光明日报,2012-10-21(009):1-2.

[6]王婷.规训权力的谱系学何以可能[D].中国政法大学,2015.

[7]王进.话语选择与身份政治——重读电影《刮痧》的文化冲突问题[J].齐鲁艺苑,2006(01):39-43.

[8]刘文松.贝娄小说中知识分子夫妻之间的权力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福柯刮痧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gua sha:A discu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multiculturalism
马奈与福柯:“物-画”与再现危机——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主体的黄昏:福柯视觉理论中的镜子与画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福柯与法律”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福柯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
福柯美学视阈的贾樟柯电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