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林艳 杜敏嘉 杨佳乐 温世梅 李近婕
摘 要:委婉语是一种起源于人们日常交流的语言艺术形式,此种话语方式可以使对话更加流畅,从而减轻说话双方的不适感和尴尬感,让对话进行地更有效。随着语言的发展,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多种多样,文化背景的不同更是增添了它的多样性。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委婉语的生成机制,以便更好地了解委婉语的产出及形成方式。研究生成机制有利于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交流时应用的委婉方式,从而有助于人们进行高效率沟通交流。而且研究生成机制也对英语委婉语的教学方面有实际意义,教师可以将英汉委婉语生成机制的对比融入委婉语教学,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委婉语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便于他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更准确地应用委婉语。
关键词:委婉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生成机制
一、引言
委婉语在人们的日常社会交际中使用频繁,对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并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委婉语是一种日常交际中的表达技巧,指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不宜直接说明的话,在社交场合能够提高好感度、化解尴尬、表示尊重,使得谈话双方处于舒适状态,以达到最佳谈话效果。
委婉语的运用是一种违反语言常规运用的现象,是一种言语交际中的变异情况。其生成机制与人们日常交流的心理以及所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人们倾向于将羞于启齿的话语以一种更为隐晦缓和的方式表达。。
国内外已有大量对委婉语进行的研究,但很少有人系统地阐述委婉语的生成机制。然而其生成机制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委婉语的理解和使用都至关重要。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现状,本次研究将以生成机制为切入点,进行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
二、英汉委婉语生成机制对比
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即是用何种方式实现说话者委婉的意图。由于中西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文化特色和语言特点也存在差异,导致英汉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存在差异。而且英语和汉语中的委婉语的起源也不甚相同,英语中的euphemism的使用意在让偏激刺耳的语言变得更温和,进而有助于对话沟通更风趣并且温和;而在中文中,委婉语有多种叫法:唐钺的《修辞格》中的“微辞”,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中进行的两种分类,称之为“婉转”和“避讳”,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中提到的“委婉”,后来被称为“婉曲”。而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中对“婉言”提供的定义是:“修辞上辞格之一。用委婉含蓄的话代替本来的意思进行烘托与暗示。”因此,汉语中的委婉语的起源更偏向于文化传统所带来的禁忌以及考虑对方心理所造成的结果。但由于人类交际心理有共通之处,且中西方文化的互相影响,委婉生成机制相同之处也甚多。基于关联理论与顺应理论,依据大众心理以及中西文化层次划分,本文将从美化机制、弱化机制和距离机制这三个角度就英汉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进行对比研究。
(一)美化机制
美化机制是指通过语义扬升来对婉指对象进行美化的生成机制。当所需要指代的对象是某些地位卑微的职业或者是档次不高的商品和服务时,使用美化机制使那些地位低下的职业说来有体面、气派之感,这在中西文化都有体现。人们为了在对话中强调体力工作者工作价值,从而向他们表示尊重时会使用职业委婉语,在称呼上对其职业名称进行美化,比如会加入技术知识相关的词。例如中文中“简单劳动型的工人”可以被称之为“技师”,在工人这一职业中加入“师”这样和文化相关的字对其进行美化,而英语中,劳动者“cleaner”也同样有“sanitation engineer”作为美化后的代替,其中的“engineer”本是掌握高级技术的工程师,而用在“清洁工”一词里,则是用和技术或者知识相关的字词加入或者替换原词从而进行美化。这一点在中英文中颇有相通之处。比如教师在向家长描述孩子的学习情况时,不会直言“他学得慢”,而是说“他很有潜力,只是还没发挥出来”,而英文中与之对应的词有“a slow learner”替换为“under -achiever”,此处委婉生成机制都是出于歪曲性的美化,为的是减少家长的失望情绪。
(二)弱化机制
弱化机制是指通过对婉指对象进行适当的弱化以减轻直述给人心理上的痛苦、厌恶、不适等。弱化机制包括:借词弱化法、迂回弱化法、焦点转移弱化、语音变异弱化等方法。
借词弱化法是通过借用外来词汇代替禁忌词语或本族语中意象不好的词语来减少对他人的心理刺激。由于借词并非听者的母语,因此会在听者脑海里产生不同的意象,不会对听者造成过于强烈的心理刺激。这种方法在英汉用语习惯中都有体现:当人们提到“睾丸”一词时,通常不会直言“spermary”,而是会借用西班牙语中的“conjoins”,以此改变听者脑海中的意象来减少心理上的刺激。同样的,在中文里,也有借用外来词表达委婉的方法。例如,人们提起“厕所”时,会借用来自英语中的“WC”。由于汉语在众多华夏民族语言中的地位不可撼動,汉语中的外来词汇不如英语中的那么丰富;英语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外来语渗透和浸染——大量的拉丁语和法语词汇随着罗马人的入侵、日耳曼人的征服以及诺曼底登陆等进入英语;大英帝国的统治时期使得更多外来词汇进入英语委婉语的行列。因此,与汉语中的委婉语相比,英语中的外来委婉语不仅数量多,且来源广泛。
迂回弱化法是指不直接陈述某事,只说出与此事相关的行为,减少听者难堪、不适之感。例如妇女“怀孕”一事,英语中会委婉地用“eating for two”、“be in a delicate condition”来表达,不直言“怀孕”,而是表明与怀孕有关的行为与状态,侧面表达出同样的意思,却比直言更加令人舒适。同样在汉语中,也很少直言“怀孕”,而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有了”。也就是说,在英汉文化背景下,人们都会避免使用显得过于粗俗消极的词汇,而选择使用较为高雅含蓄的词汇来指代。
焦点转移弱化是指通過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构成的委婉方式。当要表达一件令人难堪或避讳的事时,通过转换事件的焦点,达到弱化的目的。例如,“昨晚他们睡觉了”,性行为只是睡觉的一部分,这句话却将焦点转移至“睡觉”,细节被整个过程替代,起到泛化作用。英语中对于这一事件也有类似的表达,如“They slept last night”。
语音变异弱化法则是说话者改变所用词句的发音形式,以减少对听者的心理刺激的效果。当一个词的发音、音调发生改变时,在听者脑海里产生的意象也随之改变。汉语属于方块字,音形之间通常没什么直接的联系,因此利用同音字和谐音,以及汉语的四个声调,通过改变字的音调来避讳。例如,为避讳“秦嬴政”,“正月”里的“正”改念“zhēng”。由于英语是拼音文字,无法通过谐音的方式进行委婉而不改变原意,因此常通过语音畸变法和重读音节转移法来达到目的。比如与上帝和诅咒有关的禁忌语常用语音畸变法进行委婉,如“god”可读作为“Gol、Gud”。
(三)距离机制
委婉语的距离机制多在指示语类词语上得到体现,通过变换地点状语、转移人称、名讳的避讳以避免直呼其名(表尊敬)等方法来缩小或者拉大说话双方的心理空间距离。在人际交往中,假设交际一方认为自己与听话人并不属于同一心理领土,为了体现对其的尊重,他就会选择拉大自己与对方的心理距离,避免冒犯对方;反之,他便会使用缩小心理距离的方法以示彼此间的紧密关系。距离机制中的变换地点状语、转移人称这两种委婉方式在中英双方文化均有共通之处,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事例。
地点状语归属于表示空间位置的指示性词语,将地点状语进行变换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起到拉进说话双方彼此间心理距离的目的,或是拉大双方心理距离的作用。例如在中文语境中“你等一下,我这就来/到。”和英文语境中“Im coming.”“来”和“coming”这两个词都是表达一样的意思,“来/到”这一词相对于“去”更靠近听话人,缩小了说话双方间的心理距离。
人称代词在中英文化中都存在,且均有特指的对象和作用。在日常的交际对话中,由于表达需要的不同将对人称进行调整,以达到拉大或是缩小心理距离的目的。例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边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于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理也——”在这个事例中薛宝钗使用的“人”是指“人家”、“别人”的意思,用的是第三人称指示性词语,但深层涵义却是指她自己。她使用第三人称指示语表达责备的意思,将双方的心理距离拉大。从例句“Somebody didnt wash his hand.”中可以看出“somebody/ 有人”也是使用第三人称指示语进行委婉,但也是责备的意思,在拉大双方的心理距离。
名讳的避讳以避免直呼其名的委婉方法,因为语系及文化内涵的不同所以仅出现在汉语文化中,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现象。避讳在《辞海》中的解释为:“封建社会礼制中,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免写出或说出称之为避讳。”在汉语文化中要回避帝王或者尊长的名字,体现对其名誉的尊重和维护,彰显对其的敬畏,实现拉大心理距离的目的。不使用帝王的名字被称为“国讳”,举国上下都不能使用帝王的名字,这是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避讳方式。而在英语国家,人们从来不避讳名字,为了纪念已故先辈,会特意给晚辈取一样的名字。如在英语国家,除英国女王名为伊丽莎白外,还有千千万万个伊丽莎白。
三、结语
委婉语已经成为了目前跨文化交流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所产生的维护尊严、缓和矛盾、表示尊敬、维系人与人之间和睦关系的巨大作用,使它被广泛使用,受到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人民的欢迎。从以上三种生成机制的对比分析中不难发现,不同的民族委婉表达的方式不同,同一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委婉语也会发生改变并推陈出新,从委婉语以及它的生成机制中我们甚至可以窥见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无论是通过美化机制、弱化机制还是距离机制进行委婉,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交流,从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英汉委婉机制的对比研究能帮助我们了解委婉语的文化内涵、生成过程和变化情况,立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也能在合适的时机正确地使用委婉语,这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英语教学都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Fernando,C. Idioms and Idiomaticity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Halliday,M.A.K. & R. Hason. 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gman Press,1985 .
[3]Makkai,A. Idiom Structure in English [M]. The Hague Press,1972.
[4]伍丹琼.委婉语研究综述及展望[J].怀化学院学报,2010, 29 (7) :102-103.
[5]高萍.委婉语的社会文化普遍性[J].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 (6) : 54-56.
[6]谢军.英汉委婉语对比初探[J].武陵学刊(社会科学),1999 (24) :80.
[7]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 [Z]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
[8]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 [J] .外国语,1995 (5).
[9]吴礼权.论委婉修辞生成的心理机制[J].修辞学习,1998 (2):43-44
[10]绍军航.委婉语的定义[A].上海:上海金融学院, 2012.
[11]吴晓燕.略论汉语中的避名讳[A].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8(10):80-81.
[12]徐楠.浅谈英语委婉语[A].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13]周莉.英汉委婉语构成方式比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14]柳莉,刘华.英汉委婉语之比较[J].中国电力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