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璟煌
摘 要:索福克勒斯的忒拜肃剧传达出一些政治哲学主张。其中,《俄狄浦斯王》论证了极端政治理性主义是错误的;《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揭示了宗教的弊端;《安提戈涅》讨论了伦理上的冲突与解决方式。以上观点构成了一个综合了理性、宗教、伦理的政治哲学理论。
关键词:肃剧;政治哲学;理性;宗教;伦理
一、引言
索福克勒斯是最著名的古希腊戏剧作家之一,他擅长创作“肃剧”(tragedy)。一般认为,他成就最高三部戏剧是肃剧《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安提戈涅》。由于这三部戏剧的主要人物一脉相承,而且剧情都围绕着忒拜而展开,所以它们又被称为忒拜肃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索福克勒斯三联剧。
传统的中译本将“tragedy”译为悲剧,但是罗念生先生指出这一译名并不恰当。“‘trag-的希腊文原义是雄兽,‘-edy的希腊文原义是伴随音乐和舞蹈的敬拜式祭唱,合拼意为给狄俄尼索斯神献祭雄兽时唱的形式庄严肃穆的祭歌,兴许译作‘肃剧最为恰切。”①
在三部忒拜肃剧中,索福克勒斯以俄狄浦斯为亲属谱系的中心,通过描述这些主要人物的言行,形象地讨论了古希腊政治哲学的问题。古希腊政治哲学主要是理性、宗教与伦理三个部分组成的理论系统。由于三者的内容与形式不同,所以体现出不同的政治哲学流派。
二、《俄狄浦斯王》与理性的失败
在《俄狄浦斯王》剧情之初,索福克勒斯设置了三个典型人物以象征政治哲学的三个部分。“外来的”统治者俄狄浦斯象征理性,先知忒瑞西阿斯象征宗教,长者克瑞翁象征伦理。
俄狄浦斯是三部忒拜肃剧中核心人物。最初他相当崇尚理性,以下三个理由支持了这一点:
其一,俄狄浦斯的统治代表了理性高于宗教。俄狄浦斯获得政治权力的直接原因,是战胜了斯芬克斯。他之所以能够战胜斯芬克斯,不是凭借赫拉克勒斯式的武力,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先知忒瑞西阿斯和长者克瑞翁都对斯芬克斯无能为力。这反映了宗教与伦理的软弱性,也构成了俄狄浦斯最初对于宗教和伦理的轻视。所以开场不久俄狄浦斯就对先知忒瑞西阿斯说出如下轻蔑的话:“喂,告诉我,你几时证明过你是个先知?那只诵诗的狗②在这里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话,不拯救人民?它的谜语不是任何过路人破得了的,正需要先知的法术,可是你并没有借鸟的帮助,神的启示显示出这种才干来。直到我无知无识的俄狄浦斯来了,不懂得鸟语,只凭智慧就破了那谜语,征服了它。”③
其二,俄狄浦斯的统治也代表了理性高于血缘上的联系,实践理性高于传统的伦理观念。俄狄浦斯作为一个“外来人”,不属于当地人的氏族群体,更不是王室的一员或者卡德摩斯的一员。按照传统的观念,唯有共同团体的成员才有资格获得该团体的统治权。然而俄狄浦斯的权力打破了这种亲属统治的观念。他们权力来源于他的贡献,而不是他的出身。而且俄狄浦斯成为统治者的时候非常年轻,最多也就二十几岁。按照传统的观点,政治权力不仅仅是依据个人能力而分配的,还要考虑到辈分、声望、资历等其他方面,这些都是俄狄浦斯原先没有的。而且俄狄浦斯也明白当地人之所以选择他作为统治者,主要是由于他的理性。他也就将理性视为自己区别于原先统治者的最大优势。
其三,俄狄浦斯在统治的十五年间没有借助过神的帮助,也依然将忒拜治理得秩序井然,令臣民信服。而且在《俄狄浦斯王》全剧中,诸神都没有以超验的形象出现,只有通过神谕间接传达证言。不同于索福克勒斯的其他戏剧《埃阿斯》和《菲洛克忒忒斯》中诸神的出场,在《俄狄浦斯王》里人与神之间的联络非常微弱,诸神也没有插手人间的事务,只是提供了几个预言而已。既然诸神没有影响人世,那么诸神的存在与否、人们的信仰与否又有什么实际差异呢?俄狄浦斯很自然地产生了这种无神论的倾向,以及“人定胜天”的乐观精神。
索福克勒斯肃剧的研究者阿伦斯多夫认为,“俄狄浦斯惩罚伊俄卡斯忒与他自己的动机,在于他十分惧怕他们之间的乱伦关系。”④但诚然乱伦在古希腊城邦中是非常严重的败坏道德伦理的行为,但是它不是导致这种极端行为的最主要的原因。虽然俄狄浦斯通过大量的言语表达了对乱伦的憎恶与悔恨,但是乱伦并不是俄狄浦斯所真正批判的对象,因为这不是由俄狄浦斯的主观意愿而导致的结果。
而导致俄狄浦斯极端行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理性的失败,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得文章前后的设定得以一致。俄狄浦斯此前一直都相信人类的理性,也一直凭借自己的实践理性能力来成就功业。他凭借归谬推理,判断自己是清白的,“杀父娶母”的预言是荒诞的。然而事实的真相却推翻了他的理性。最终他意识到了理性终究无法与命运抗衡,从对理性的骄傲,转向了对理性深深的失望。再加上俄狄浦斯的政治权力是基于理性的,如果理性被认为是无力的,那么他的政治合法性就要受到冲击。如果他的政治合法性受到冲击,那么他十五年来的政治功绩,就全部都要陷入到危险之中。对于俄狄浦斯这样英雄主义的人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
三、《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与宗教的弊端
如果说《俄狄浦斯王》是对彻底的理性主义的批判,那么剩余两部肃剧就是在此之上试图建立新的秩序。
在《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中,俄狄浦斯对于理性的乐观主义已经彻底转变为悲观主义,就像一个被击败的人心甘情愿地屈服于胜利者一样,俄狄浦斯开始虔诚地信仰众神。所以当他向外地人寻求庇护的时候,他所依据的理由不是理性,而是宗教。
“因此,老乡们,我以众神的名义向你们恳求:你们既然叫我起来,就应当保护我,你们既然尊重神,就应当把虔诚的行为献给他们;你们要相信,神的目光注视着那些敬神的人,也注视着那些不敬神的人,这人间從来没有一个坏人能够躲避神的注意。”⑤
在这样的信念基础之上,俄狄浦斯为了论证自己不应当为罪行承担责任,进行了一段逻辑松散的陈词。事实上,虽然俄狄浦斯乱伦的罪行或许是可以被谅解的,但是他杀死父亲的罪行是不能被谅解的。无论如何,这都至少是杀人的罪行。而且在古希腊的伦理观念中,谋害双亲的人是要被“千刀万剐的”(many deaths)。但是在俄狄浦斯的陈词中,自己的罪行被解释为无罪,其他人才是罪魁祸首。在此基础上,俄狄浦斯甚至还认为自己应当得到诸神的恩典。
其实俄狄浦斯的论证从逻辑上看,属于非形式谬误与形式谬误兼具的无效论证。其中很多观点充满了矛盾。首先,他指责他的两个儿子是想要谋害父亲,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他自己曾经也想要谋害父亲。其次,俄狄浦斯所使用的论据混合了宗教的基本假设,这些基本假设之间也是存在有矛盾的。再次,俄狄浦斯的结论是无法推广的。如果以他的标准认为自己应该得到诸神的恩典,那么绝大多数人都能获得诸神的恩典了,这是违背认知直觉的。
造成这种论证的主要原因,在于宗教本身的弊端。这种弊端在于宗教命题的主观性。虽然在忒拜肃剧中,诸神的意志可以通过神谕来体现。但是在现实社会之中,不存在有神谕。人们对于宗教的理解,并非来源于诸神,而是来源于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如果没有建立在理性之上,那么就很容易陷入迷信的困境之中。
索福克勒斯并非彻底将宗教视为虚假的,但是他根据经验的观察,认为宗教存在有一些弊端。所以他构建了《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中的俄狄浦斯作为一个略带反讽意味的例子,将宗教式的穿凿附会、信口开河的特点展现于观众眼前。不假思索的观众可能认为俄狄浦斯是合理的,但是审慎考虑的观众就能发现俄狄浦斯的论证是荒谬的。
四、《安提戈涅》与伦理的冲突
在表现了理性的失败与宗教的弊端以后,索福克勒斯创作了第三部肃剧《安提戈涅》,主要意在讨论古希腊政治哲学中最后一个要素——伦理。
安提戈涅的行为以伦理为目的,但是具体的表现形式却带有宗教的色彩。从最初的计划来看,安提戈涅对妹妹说:“我要对哥哥尽我的义务,也是替你尽你的义务。如果你不愿意尽的话,我不愿意人们看见我背弃它。”⑥这里的义务当然是伦理上的义务。但是由于古希腊伦理中包含神命论的基本假设,所以这里的义务又与宗教有一定的联系。
相反,克瑞翁所相信的伦理命题,类似于《理想国》中玻勒马霍斯的观点,也就是主张帮助朋友和伤害敌人。所以在他看来,埋葬城邦的敌人是违背伦理的。
于是,克瑞翁与安提戈涅之间就产生了伦理上的分歧。在剧中,这种冲突是无法通过理性的辩论得到妥协的,最后只能是通过宗教的介入才得以妥协。宗教提供了一些基础信念,这些基础信念及其推论构成了一个为社会接受的信念系统,可以调和伦理上的冲突。在实践理性中,宗教的规范性命题经常比理性的论证更加有效。
五、忒拜肃剧中的政治哲学
综上所示,索福克勒斯在忒拜肃剧中所表达的政治哲学思想可以归结为:理性主义是构成政治哲学的必要条件,而且理性是使宗教不至于陷入迷信的必要条件,但只是理性是不够的。理性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宗教与伦理的介入。从整体的倾向上看,索福克勒斯并非是像尼采所说的那样创作反理性主义的肃剧,而是在肃剧中表达一种温和的理性主义。
注释:
①《希腊肃剧与政治哲学——索福克勒斯忒拜剧作中的理性主义与宗教》,“古希腊肃剧注疏”出版说明.
②指斯芬克斯.
③《俄狄浦斯王》(390-398),罗念生译.
④《希腊肃剧与政治哲学——索福克勒斯忒拜剧作中的理性主义与宗教》,p29.
⑤《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275-281),罗念生译.
⑥《安提戈涅》(38-68),罗念生译.
参考文献:
[1][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美]阿伦斯多夫.希腊肃剧与政治哲学——索福克勒斯忒拜劇作中的理性主义与宗教.袁莉,欧阳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张竹明,郭斌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美]布鲁姆.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王制》释义.刘晨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