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教学研究

2019-06-14 09:39黄晓洁
艺术评鉴 2019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

黄晓洁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小学对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乡土音乐、民族音乐进入课堂成为了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福鼎市第六中学将畲族民歌引入课堂,让课堂内容与地方文化相连,让学生了解福鼎畲族民歌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和弘扬民族乡土音乐文化。本文以教学设计“畲家孩子真幸福”为例阐释了乡土音乐进课堂的价值以及福鼎六中在开展乡土音乐进课堂所采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乡土音乐   畲族民歌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107-02

福鼎市第六中学将畲族民歌引入课堂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和弘扬民族乡土音乐文化。同时,通过将民族音乐引进课堂,推动音乐教学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也符合我国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一、乡土音乐进课堂的价值

(一)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与形式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我们优秀的民族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先生提出: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也就是“乡土音乐教育”,简单的解释即“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家乡歌。”目前国内在实施本土音乐进课堂的实践研究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广东潮州地区的潮州音乐进课堂、贵州部分地区的侗族大歌进课堂,特别是福建省的泉州、厦门和莆田等地中小学本土音乐进课堂活动有着悠久的传统。福鼎六中将畲族民歌引入到音乐课堂,极大地丰富了地方中学音乐教学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以“畲家孩子真幸福”作为畲族民歌的基础课程,让学生感同身受了解畲族民歌的魅力所在,以传统文化更新旧时的音乐教学,使得音乐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同时满足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与传承。此外,传统的音乐教学局限于教师教、学生学,民族音乐曲不离舞的传统,使得在畲族音乐教学设计中教师也会采用“学跳畲族舞蹈”“边唱边跳”“围成圆圈唱跳”多種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形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畲族音乐时,了解畲族、学习畲族的语言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丰富的音乐学习内容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在对畲族音乐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授学生几句简单的畲族日常用语,穿着畲族民族服装等等民族文化来吸引学生对畲族文化以及畲族音乐的兴趣,此外,在畲族歌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所学畲族歌曲背后的含义,如畲族山歌中的历史歌、故事歌、情歌、劳动歌、谜语歌、杂歌、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解放歌(也叫新歌或时政歌)等,分别揭示了从古至今畲族人民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内畲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弘扬赞善贬恶的道德品质,表达了畲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悠然情怀的向往等情感,将畲族民歌纳入音乐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热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推动学生对的地方文化的认知、传承

中华的民族文化经历了千百年的历练与积淀,可谓博大精深,而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也决定了我国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各异,音乐作为呈现民族文化广为流传的方式,将乡土音乐、民族音乐引入到学校中,课堂里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的意蕴,从而更加充分地去继承及传播民族文化,这不仅满足当下学生多元素养的发展,同时也时应对外来文化逐渐蚕食青年人思想的现状,当前,随着地球村的全面形成,学生运用网络了解世界变得越来越便捷,但是在同外来文化沟通交流的同时,许多青年人也逐渐受外来文化吸引,过分崇尚外来文化从而使得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能够获得充分的发扬与继承,国外流行音乐的引入也使得民族音乐无地放置,将乡土音乐、民族音乐引入课堂使得文化的传统从少年开始,为地方音乐的传承投入了更多年轻、有活力的生命,提升了乡土音乐的传承性。

(四)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在中学的音乐课程中,民族音乐所占比例较少,且当代学生所接受的大多是来自国外的流行、摇滚等西方音乐、黑人音乐,对我国的传统音乐则知之甚少,更不用说传统音乐背后所蕴含的家、国、天下的精神内涵,在当前的音乐教学目标设置上,知识技能指示作为其中一环出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性目标更加凸显,学习音乐不仅需要学习音符、唱腔等专业知识技能,也要理解歌曲背后的内涵,所表达的感情,从而推己及人,民族音乐、乡土音乐是地方文化、风土人情的融合,它是地方人精神的高尚表达,学习地方音乐,感受地方音乐其目的便是加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凝聚力。畲族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2006年,畲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族三月三”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民族音乐背后所蕴含的荣耀以及传统习俗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对音乐中爱国、爱家情怀,心领神会的重要支撑。

二、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浓郁的乡土音乐学习氛围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民族的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的结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利用广播这一学校的重要媒介在开展学习之余播放民族歌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此外,就“畲家孩子真幸福”这一音乐课堂教学来看,教师穿着畲族服饰,运用简单地畲族语言以及为大家播放有关畲族介绍的视频资料都是在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民族音乐学习氛围,而随后全班模仿畲族节日中围成圆圈载歌载舞,既烘托了民族音乐学习的气氛,也关注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发挥所长参与课堂。这种引导学生在乡土音乐下自由活动,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推动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提高个人的欣赏、感悟能力。

(二)从现实生活中挖掘乡土音乐的教学资源

中国音乐学院教师谢嘉幸老师指出: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也就是“乡土音乐教育”,他主张“让每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学生在唱响家乡的歌曲时会萌发出一种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因此,音乐课堂可以作为民族音乐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占教学总量的80%-85%,地方学校教学占教学总量的15%-20%。地方和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畲族的民族音乐享誉全国,畲族传统节日“七月七”便是对歌节,届时畲族同胞盛装民族服饰,云集瑞云寺周围对唱山歌,这番景象便是时间教学的最好范例,届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临现场学习畲族传统音乐,在民族节日的氛围中深刻地感受音乐背后的强大魅力。此外,福鼎的渔鼓、桐诗等都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学习音乐的过程更像是一个情感体验过程,福鼎六中在音乐课堂中将畲族民歌引入课堂,并以“畲家孩子真快乐”的传统畲族民歌作为其学习内容,对于地方音乐的教学来说改变了原来传统音乐课堂中单一的听歌,教师教授,学生合唱的形式,而是采用了多元结合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音乐教学的课堂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知识、文化、以及欣赏、学唱的需求,因此在授课前,借助文字、图片、影片等对畲族进行了简单介绍,让学生对于原本较难理解、陌生的歌曲,更加易于接受,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地方文化。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表演,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自己对畲族音乐的理解,自行创作,共同交流,设计活动让学生随音乐起舞,通过学生自主行动使得学生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林晓燕.乡土音乐进课堂的策略探析——以乳源瑶族自治区为例[J].黄河之声,2018,(14):78-79.

[2]马晓红.乡土音乐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8,(10):116-117.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