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她的学生很幸福

2019-06-14 08:35莫东霞
广西教育·D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伟教学点童谣

莫东霞

1月,2018年度“马云优秀乡村教师奖”在海南颁奖,南宁市上林县大丰镇中心学校(以下简称大丰镇中心学校)教师黄桂香获此殊荣。

在大丰镇中心学校,“黄桂香”是个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熟悉她的人都说,做她的学生很幸福。她扎根农村教育24年来,先后获得八桂优秀乡村教师、南宁市优秀教师、南宁市优秀班主任、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市三八红旗标兵以及南宁市第六批、第七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

“唯进步不止步”

在黄桂香的书桌上,有一大摞已经泛黄的笔记本,这是她多年坚持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课堂记录、教育教学感悟的成果,也是她不断进步的佐证。“有的笔记本已经二十多年了,它们是我奋斗路上的战友,陪着我从青涩变得成熟、从迷茫变得坚定,鞭策我在成长路上唯进步不止步。”黄桂香说。

1994年,刚从中师毕业的黄桂香回到家乡上林县,成为一名语文教师。虽然那时教育、生活的条件都比较差,但她心中有一个信念:每天都要学习,每天都要进步。为此,她每个月都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一部分,订阅、购买专业期刊和书籍,不断阅读、记录、反思并逐渐消化吸收其中的知识。二十多年来,她每读一本书、参加一次培训、看到一节好课,都会将自己的感悟、体会写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有了那一摞沉甸甸的笔记本。

使用QQ之后,QQ空间就成了黄桂香的“笔记本”。2012年成都“国培”总结、2013年广西百名壮汉名师培训日记、2014年苏州大学培训日志……她的日志列表里竟有1800多篇文章,相关图片更多达五六千张。2012年起,她还系统地写了三本“教学手记”——《我和四一班的故事集》《我和五一班的故事》《走过三年》,合计十万余字。

“一开始我就是想记录教育工作的点滴,后来发现,写教学日记让我对教育和管理有更系统的认知。这给了我通过教学日志研究教育教学的灵感。这么多年来,写作成了我反思教学行为、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黄桂香说。

除了进行自主研究,黄桂香还积极寻求更专业的指导。2014年,她参加了广西北部湾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师从广西师范学院(现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教授黄亢美进行研修,期间参与了多个课题研究。宝剑锋从磨砺出,她在2016年完成了自己的课题“处女作”——市级课题《利用班级成长日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实践研究》。2018年,她主持的市级微课题《山区留守儿童教育对策研究》获评为A等级。她开展的“山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曾在2017年广西“国培”计划“春雨工程”、宋庆龄基金会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南宁市青秀区六百名农村教师培训等活动上,作为优秀案例进行介绍。

“一位普通的山村老师能有这样的科研态度,着实让我钦佩。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勤奋、敬业、专心、执着和不懈。”谈到黄桂香,黄亢美竖起了大拇指。

童谣,让教育更有趣味

“同学同学不要吵,同学同学不要闹。中午睡个小午觉,下午学习精神好。”这是上林县澄泰乡弄贬教学点(以下简称弄贬教学点)的学生们午休前必唱的《午睡歌》。“大同学小同学,牵牵手微微笑。不作恶不欺小,团结友爱人人好。”这是《团结歌》。“小朋友,要知道,生命安全最重要。清明天,雨连连,溪水汇流白满川。交通火电防溺水,自律自爱保安全。”这是《安全歌》……“这些朗朗上口的童谣,都是黄老师为学生们创编的,学生们很喜爱。”弄贬教学点负责人卢凤强告诉记者。

“弄贬”是壮语,意思是“山弄偏僻”。正如其名,弄贬教学点地处偏僻的大石山区,有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教育教学质量偏差。了解情况后,黄桂香主动申请到该教学点支教。“刚来到弄贬教学点时,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和怯生生的表情,真是心疼極了。我当时就想,一定尽自己的努力为他们做些事情。”她说。

到弄贬教学点后,黄桂香发现,学生们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形成了有不少学习、生活上的不良行为习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和其他教师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读书、写字、讲故事、做游戏。

她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人、事、物为题材,创编短小精炼、活泼有趣、朗朗上口的童谣,以唱童谣的方式代替口头说教,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支教一年里,她创编了时令(节日)篇、安全篇、养成教育篇、励志篇等童谣共42首。

“黄老师不仅教我们唱童谣,还教我们写童谣呢。我自己就写了《糯米饭》——糯米饭,香又香。生态养生好食粮。壮家风味绵绵意,呗侬邀你来品尝。”弄贬教学点学生黄思静大声唱了起来。黄桂香指导学生创编童谣50多首,其中有21首发表在报刊上。

这么多年,黄桂香每天都坚持阅读和写作,还带领和鼓励学生阅读、写作。对于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她都认真修改、指导写作方法,并统一收集起来,学生准备毕业时再把它们发回给学生,让学生编成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书。“孩子毕业后能留下属于自己的作品集,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珍贵的礼物。能遇上这么用心的老师,真是我们的好福气!”一位学生家长说。

用爱践行教育理想

黄桂香是学生口中的“黄妈妈”。她总是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学生生病了,她第一时间带去就医;雨天山路难行,她就主动接送学生上下学;遇到家境困难的学生,她自掏腰包给学生买衣服、学习用品。

小东、小丽、小娟(均为化名)三姐妹,是黄桂香在弄贬教学点支教时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这三姐妹都比较自卑,学习比较差。黄桂香了解情况后,经常不顾路途遥远到她们家进行家访,帮她们解决一些家庭困难,支教结束后还定期出钱资助她们的生活,而且每年都会带上新衣服和各种好吃的去看望她们。“黄老师是一个很好很好的老师。要是没有黄老师,我们三姐妹可能现在都没有书读了,我们打心底里感谢她!”说起黄桂香,小娟的眼眶红了。

在黄桂香的教育生涯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从踏上教师岗位那一天起,她就下定这样的决心:教好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爱中成长。在她看来,农村学生由于父母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家庭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更加关注、爱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黄桂香是如此想,也是如此做的。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小伟(化名)养成了较为顽劣的性格。一次,黄桂香发现他在课桌旁挂了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垃圾。她便对小伟说:“小伟以后要把垃圾放到袋子里,这样教室就很干净了。老师相信你做得到。”有了这次鼓励,小伟越来越爱卫生。此后,黄桂香趁热打铁,经常找机会表扬和鼓励小伟:背书完成得好,就表扬他脑子聪明记性好;作文写得不错,就表扬他作文言之有物……她还把对他的表扬写成日记,分享到家长群、教师群,让更多的人对小伟刮目相看。渐渐地,小伟变了。“从前的我很调皮,是老师您让我变得越来越好,谢谢您,黄老师您辛苦了!”2018年教师节,小伟在送给黄桂香的明信片里写下了这句话。

“有位教育家曾把学生的心灵比作荷叶上的露珠。虽然晶莹透亮的露珠十分可爱,但也十分脆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加倍呵护。所以,我要用心对学生,用爱做教育。”黄桂香如是说。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小伟教学点童谣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一个劳动委员的心声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屋顶上长大的孩子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美丽糖纸
小伟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