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伟涛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5)
双频激电法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何继善教授率先研发实现的新的频率域激法极化法,其方法实质是将两种频率不同的高频和低频电流合成为双频电流波形向大地供电,作为极化场的激励场源。双频激电法具有:观测速度快、测量精度高、受电流变化影响小、抗干扰能力强、装备轻便等优点,是金属矿产普查找矿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区内主要有北西向、近南北向断裂带,尤其是较大规模的铜矿化蚀变构造破碎带。破碎带内二叠系地层发生挤压片褶化,岩石蚀变强烈,以细粒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等为主,已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化体均位于构造破碎带内。
普查区内岩性复杂,岩浆活动及构造作用发育,北西向、南北向构造带内热液蚀变强烈,铜铅多金属矿化明显,并且形成了多条矿化体。矿化类型属于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
采用的仪器为SQ—3C型双频激电仪。工作中采用中梯装置,采用长沙继善高科技公司的双频激电仪,由一台SQ-3C发送机和三台SQ-3C接收机实施测量,工作电源采用90V干电池箱,采用2频点,即4Hz与4/13Hz。观测参数为幅频率。工作装置为中间梯度装置。AB=400m,MN=点距=20m。观测AB 3/4地段。旁测距最大为150米。在野外观测的过程中每一个测点均取二次以上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Fs、ρs值,以减少偶然误差。背景值、矿化背景值段每隔10~20个测点取一个测点重复读数,工作中如遇突变点、畸变点也重复读数。
主要任务是圈定铜矿视电阻率与幅频率异常。根据激电特点,结合地质资料,共圈出了两个局部异常区,编号为Fs-1、Fs-2。
统计双频激电中梯扫面的观测数据,并绘制幅频率平面等值线图,见图1,发现区内幅频率表现为“中间高两边低”。两处异常幅频率Fs在1.0%~14.08%之间,幅频率背景值确定为2.5%。区上部为砂岩、灰岩分布区,下部为白云质灰岩分布区,这两个区域Fs异常较低,不超过1%,是幅频率的低值区,此外,测区中部幅频率较高,区内最高幅频率为14.08%。异常走向,北西南东,呈带状贯穿全区,与矿化构造蚀变带一致。异常中部错开推测可能有断裂构造通过。
图1 中梯幅频率平面等值线图
图2 中梯视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图
区内视电阻率总体特征与幅频率总体特征表现正好相反,为“中间低两边高”。低电阻率区构成一长条带与矿化带一致呈北西南东走向,低阻区普遍小于300Ω·m,低电阻率区两侧电阻率为红色的高值区,高阻区达3000Ω·m,高低电阻率差异明显,见图2。
(1)两处异常均推断为矿致异常或含硫化物较高的岩石引起。
(2)普查中区内幅频率表现为“中间高两边低”,而视电阻率总体特征与幅频率总体特征表现正好相反,为“中间低两边高”,两者之间进行了很好的相互验证,提高了勘探的准确性,说明双频激电法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