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宫颈癌与中老年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2019-06-12 09:22陆香凤黄炳臣磨福喜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病理特征

陆香凤 黄炳臣 磨福喜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青年宫颈癌与中老年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38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年龄<40岁,n=75)与中老年组(年龄≥40岁,n=63),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两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青年组临床表现以接触性出血(65.33%)、白带异常(65.33%)为主,中老年组临床表现则以不规则出血(63.40%)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特征方面,青年组局部淋巴结转移(62.67%)、远处脏器转移(25.33%)、腺癌(22.67%)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老年组鳞状细胞(95.24%)患者占比则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不同时青年组与中老年组随访期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宮颈癌与中老年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均存在差异,需要加强对疑似病理的临床病理特征观察,及早确诊,提高宫颈癌临床诊断率,为疾病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青年宫颈癌;中老年宫颈癌;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9)03-25-04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及生命安全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结构复杂,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且疾病潜伏期长,很难被患者察觉,因此临床误诊率、漏诊率都比较高[1]。随着现代社会女性角色的转变及压力的增大,宫颈癌发病率逐年提升,而且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有研究显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而且不同年龄层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2]。为进一步了解青年宫颈癌和中老年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本研究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3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40岁为年龄分界点,对比不同年龄层次患者人群的临床病理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38例宫颈癌患者,其中2017年1~12月纳入87例,2018年1~6月纳入51例,所有患者均满足宫颈癌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参与过类似研究、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138例宫颈癌患者在肿瘤分类上,包括鳞状细胞癌96例,腺癌26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腺鳞癌2例,早期浸润性鳞状细胞癌6例,原位癌7例。根据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年龄<40岁)与中老年组(年龄≥40岁),青年组共75例,年龄23~39岁,平均(32.4±3.6)岁,在治疗方式上:50例接受手术治疗,25例接受非手术治疗,在肿瘤分期上,Ia有19例,Ib有16例,IIa有21例,IIb有19例,中老年组共63例,年龄42~76岁,平均(58.7±6.3)岁,在治疗方式上,41例接受手术治疗,22例接受非手术治疗,在肿瘤分期上,Ia有14例,Ib有12例,IIa有17例,IIb有1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可查,在纳入前被详细告知本研究内容及意义,由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搜集两组患者与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相关的资料,临床表现观察指标包括接触性出血、不规则出血、肿物、糜烂或溃疡、白带异常、腰部酸痛。病理特征观察指标包括局部淋巴转移、远处脏器转移、鳞状细胞癌、腺癌。资料来源包括妇科检查与体格检查结果,以上检查均由2~3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主任医师进行仔细检查,非手术治疗者可通过胸片或腹部CT检查判断是否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例可直接在术中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宫颈癌患者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观察不同患者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分化程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临床表现比较

在临床表现方面,青年组中有49例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占比为65.33%,15例表现为不规则出血,占比为20.0%,49例表现为白带异常,占比为65.33%,41例表现为腰部酸痛,占比为54.67%,以上指标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肿物及糜烂或溃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病理特征比较

在病理特征方面,青年组中有47例发生局部淋巴转移,占比为62.67%,19例发生远处脏器转移,占比为25.33%,17例为腺癌,占比为22.67%,以上特征指标青年组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组鳞状细胞癌患者占比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危型HPV感染方面,青年组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分化程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随访期内,病理类型不同时,青年组与中老年组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表明分化程度与临床预后无相关性。见表3。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的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有年轻化发展趋势[3-4]。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种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它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有关,大量研究表明HPV在宫颈癌病理学上具有重要作用。HPV病毒有多种分型,目前可检测到有21种分型,低危型中的6和11型一般以引起生殖器良性病变为主,与宫颈癌无明显关联,而高危型中的16和18性则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5]。持续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因素,检测HPV病毒对于癌前病变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感染高危型HPV病毒需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或进行宫颈活检术,根据病理结果制定治疗方案。虽然宫颈细胞学筛查手段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使越来越多的癌前病变患者得到早期治疗机会,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宫颈癌发病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临床检查宫颈光滑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相似,且疾病潜伏期长,仍有许多患者无法被早期检出,随着疾病的发展最终造成患者死亡[6-7]。因此宫颈癌疾病诊断率并不高,漏诊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如何有效提高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水平,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已成为宫颈癌领域的研究热点。做好早期预防、提高诊断率是降低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途径,认真分析和对比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则是关键因素[8]。宫颈癌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阴道流血、白带异常等,有报道指出不同年龄层次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可能存在不同。病理类型不同患者预后也有所不同,腺癌常伴随淋巴转移,恶性程度更高[9-10]。国外Lea通过分析多种宫颈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发现,腺癌这一组织类型是宫颈癌患者复发与生存期缩短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腺癌患者的预后要差于鳞状细胞癌患者。对于术前明确诊断为腺癌的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新辅助化疗以缩小肿瘤体积,减少不良预后因素,对于已经发生淋巴转移的患者需要术后补充放化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11]。

本次研究共抽选13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比青年患者与中老年患者的差异,结果显示青年患者与中老年患者在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上均存在明显不同,具体分析可知,青年组的临床表现以接触性出血(65.33%)、白带异常(65.33%)为主,而中老年组则以不规则出血(63.40%)为主,两组间统计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的病理特征资料可以看出,青年组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62.67%)、远处脏器转移率(25.33%)与腺癌发生率(22.67%)均明显高于中老年人组,而中老年组的鳞状细胞癌发生率高达95.24%,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文献报道指出病理类型往往预示患者预后,经验表明腺癌的预后要差于鳞状细胞癌,因此发生淋巴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的几率就越高,这也提示与中老年患者相比,青年宫颈癌患者的预后较差,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鳞状细胞癌/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预后,发现分化程度与生存率无关,可能与研究例数有限有关,尚需更多研究报道作为参考,并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宫颈癌年轻化趋势已经愈加明显,受年轻女性生活压力大、吸烟、口服避孕药物增多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腺癌发病率较高,而且淋巴结转移风险高,预后相对较差,只有早期预防和治疗才是改善预后的根本方法[13]。对青年患者需要加强宫颈癌疾病知识宣传,使其积极配合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获得最满意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质量。40岁以上妇女发生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妇科疾病的警惕性下降,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并不是很重视妇科检查,当检查发现异常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延误,这也导致中老年宫颈癌患者以中晚期比较常见,而且普遍潜伏期较长。

宫颈癌之所以会出现年轻化发展趋势,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尤其是已婚妇女,开始认识到身体检查的重要性,这也使得许多宫颈癌患者在早期即被检出,因此年轻女性的宫颈癌检出率较高。(2)对于性生活过早、有不良性卫生习惯的年轻女性,宫颈癌发病风险显著升高,导致青年宫颈癌的发病率持续提高[14]。(3)性传播疾病种类、传播途径不断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被感染性疾病,最典型的就是HIV病毒,其感染率逐年攀升[15]。(4)年轻女性疲于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往往忽视对生殖健康的关注,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长期口服避孕药、吸烟嗜酒现象比较普遍。全社会需要加强宫颈癌筛查,普及防癌知识,适时开展性卫生教育,对高危人群及有异常症状这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6]。

总之,宫颈癌的年轻化发展趋势使青年群体开展防癌筛查变得十分必要,与中老年宫颈癌相比,年轻女性在患上宫颈癌时,临床表现与病理指标具有一定特点,腺癌发生率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率都比较高,预后普遍较差。为了提高早期诊断率,年轻女性需要加强体格检查与病理特征分析,必要时需加强动态跟踪观察,增强年轻女性的防癌意识,除进行常规阴道检查外,还有必要进行陰道镜或宫颈活检,及早排除癌前病变危险,从根本上杜绝宫颈癌的发生。而中老年人群则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宫颈癌这一病症,为临床治疗争取时间。临床则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临床病理特征加强观察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开展更加深入的宫颈癌病理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使其更好的为临床诊断与早期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小容,杨文静.青年宫颈癌和中老年宫颈癌患者临床症状与病理特征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1):1491-1492.

[2]张云霞,那仁花,古丽娜·库尔班.人乳头瘤病毒亚型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5):2319-2322.

[3]张锁平,廉航.82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8):88-89.

[4]吴建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系统医学,2017,2(13):7-8.

[5]龙颖,姚德生,韦有生.嗜神经侵袭与早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22(8):712-717.

[6]张月,尚莉莉,陈荣青,等.绝经前后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对比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3):38-40.

[7]王晓,李华.青年与中老年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8):93-94.

[8]欧阳俊,彭久君.分析青年与中老年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7):151,153.

[9]林棠英.青年妇女发生宫颈癌的因素及预后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6):3218-3220.

[10]谭国柱,王秀娟.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1):66-67.

[11]谢林利,王彬,闫田静,等.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0):4147-4148.

[12]孙晓东,刘敏,鲍慧,等.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11):1766-1769.

[13]刘伏香,谭志琴,龙丹,等.青年妇女患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9):1676-1679.

[14]赵国宏.青年宫颈癌与中老年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4):150-151.

[15]赵莹,周训华,陈艳辉.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游离亚铁原卟啉检测在不同年龄段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8,39(6):110-113.

[16]杨丽娟.不同年龄段宫颈癌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7):863-864.

猜你喜欢
病理特征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MRI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颅脑创伤诱发慢性创伤性后遗症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标志物
新疆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50例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和病理分析
T1期外周型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分析
炎症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分析
原发性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理研究
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66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